《琉璃时代》的小说视角像一把刀,帮我们剖开社会种种。有一个发现让我们很温暖:不管是早期还是现在做科技和实业的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都是做“琉璃”的。他们的汗水和热血总是推动着秩序、良知和慈善。更难想象,这部小说是个女孩子写的。如果本书在二十年前发表,作者极有可能被选为上海作家协会的主席。十九年前出版的王安忆《长恨歌》,有评论说是深刻生动地反映了上海的旧日繁华和风情,为此作品还获得了茅盾文学奖。《长恨歌》让我第一次领略了汉语女性作家的完美与精致。但通过弄堂里的一个哀怨女人的视角来看上海,总觉着作品没有进入上海那颗在不同时代和不同阶层跳动的心脏。完美和精致,成了一件中年妇女自恋和怀旧的披风。十九年后,《琉璃时代》也写到了女人的完美与精致,杏礼、凤仪、美莲、康凯蒂,她们分别代表着上海几个阶层的精致的女人。但她们的精致有根有据,其细节的精准和格调的点睛,都有了触手可摸的灵魂。民国史专家周利成说:“《琉璃时代》对民国的还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无论是服装、饮食还是风俗,都有据可依,有史可证。”当然,完美和精致不是艺术的全部,甚至不是叙事艺术的重要部分。重要的是你的故事、你的人物、你的写作对世界的态度:小说总要给读者留下一点东西。否则,不构成审美关系。《琉璃时代》的女人们不仅有精致的外在,其内在的精神追求也裹挟在时代的洪流当中:或当高级白领,或投奔革命,或流落他乡,或远渡重洋。像《长恨歌》中王雪瑶白得一箱金条便衣食无忧的情节,一般在《琉璃时代》中,是很难实现的。《琉璃时代》的人物都在实实在在地活着,书中的女人不管什么身份,都是需要付出劳动的。资本家大小姐凤仪,辛辛苦苦地把爱分成三份:父亲的好女儿,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妈妈。同时,又勤勤恳恳地照看一份工厂高管的工作。不时,忙里偷闲,到自己的画室,将留恋和怀念涂在画布上。实实在在又精致完美的女人凤仪,实践着小说的主题:爱她就让她成长。
“爱她就让她成长”,这一非常文艺的主题,使得全书充满了阳光,也使得读者得到温暖。女人最终的完美和精致,需要独立和自由。女人如此,何况男人,何况企业,何况民族大业。
那么,写在今天的《琉璃时代》会怎么样呢?
没有左联领袖。没有作协主席。甚至没有茅盾奖眷顾。她就像炎炎烈日下突然飘来的一朵云,虽说为读者遮了凉,却也经常被忽略。但这一切对作家来说都无所谓。因为,“爱她就让她成长。”
徐亭书评:用灵性和历史感书写美丽的“琉璃世界”
用灵性和历史感书写美丽的“琉璃世界” 徐亭
文坛有种现象,不少小说家在书写完他面对的时代现实之后,往往把笔一转,去书写历史了。鲁迅有 《故事新编》,刘震云有《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莫言有《檀香刑》,王安忆有《长恨歌 》,王跃文有《龙票》等等。这些作家都是在写现实题材方面有心得后转向历史的。这种现象是不是意味 着些啥,当现实被作家洞察后,洞察的眼睛就转向历史,希望在历史中找到未知的新答案,又或者是借助 历史来设计新的理想化的生活情景。这种作家是有历史感的,有历史感的作家往往让人感受到他的博大和 功力,因为历史已经不再,只能靠作者的精神灵魂在虚无中与之对接,碰撞。任由想象在时空中翻腾,唯 一不变和能抓住的就是作家的一颗实实在在处于当下的心。评论家摩罗看了刘震云的书写历史的作品之后 ,说刘已经有了大作家的水准,因为他把鲁迅式的思考推到了历史的深处,从而跃升到了新的艺术高度。 从王安忆《长恨歌》中,则好像让人感受到王与张爱玲较劲的影子。总之,无论如何,与历史对谈是一件 很不容易的事情。
青年作家崔曼莉新近由作家社推出的长篇力作《琉璃世界》正是这样一部走进历史,与历史对谈的小 说。从崔曼莉的照片看,温婉秀丽,很有江南女子的灵秀之气,既朴实大气,又不乏时尚。搜她的视频看 ,竟然也有一段关于她对泰州看法的记者采访,说话轻声细语,但语调坚定,分明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再 观其博客,美文络绎不绝,典型的女性文章,心细如发,优雅从容,而又有文化的内涵在里面,不只是徒 有华丽的辞藻,给人一种很舒适的阅读感觉。总之,这个女子是有灵性的人,对生活有自己独到的领悟力 。畅销一时的外企职场小说《浮沉》就出自她的笔下,将充满时代感的复杂职场生活化为笔下烟云,显示 出深厚的笔力。这种笔力如果放到历史的书写上又会呈现出怎样的风貌呢。
这部《琉璃世界》作者将历史眼光投放到了民国时代,在《琉璃世界》的自序中她写道:“之所以称 为‘琉璃时代’,是因为琉璃既是中国自古有之的,同时它的制作非常困难,不容易成型,而成型后又容 易破碎,成品的颜色又十分迷离灿烂。这种带有坚持与理想主义的制作,与成型后的易碎,还有丰富而交 织的色彩,与民国也有某种相似之处吧。”用琉璃来象征民国时代,反映了作者书写一个时代风貌的雄心 。
《琉璃时代》描写了民国一九一零年至一九三五年这二十五年间的故事。主人公凤仪从少女一步步成 长为企业家,伴随着养父邵元任、丈夫袁子欣、好友方液仙这三种民国企业家不同人生命运的变化起伏, 再加上数位男女配角的爱情命运变化,构成了全书发展的框架。作者的用意很明显,通过对这有限的数人 的描写,把民国商界的波澜起伏一一道来,而在这种时代现实的商业发展大潮中,又重点探索女性的成长 命运问题。不得不承认,主人公凤仪是作者钟爱的人物形象,也是作者寄托理想的一个形象。读罢全书可 以认为这是一部探索中国商业社会女性成长命运的书,只是作者把背景设置到了民国。但一切历史都是当 代史,尤其是民国一九一零年至一九三五和今天的中国资本主义商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景何其相像,也是 海归派,也是一样的官商勾结,也是中国式的人情关系遍地开花,新旧时代的对比,相信有心的读者定会 有不断心领神会的微笑。
全书气氛的营造是成功的,古色古香的语言,对衣装和家具摆设等的描摹都有传神的感觉,让人想起 张爱玲《金锁记》,证明作者四年间下的功夫是真实的。而一些江湖式场面的描写也让人怀疑非女性所能 为,每每让人想起电视剧《上海滩》。不得不承认,崔曼莉用语言创造出了一个民国时代,这反映了她历 史感的强大。
作为一个独立的现代知识女性,来反思那个时代女性成长故事(要知道这可是因为作者的外婆去世才 触发她的创作动机的),多多少少带有一些童话幻想的色彩,因为现实的残酷我相信要比书中所写更厉害 ,但童话也没有啥不好,反而是一些明净的亮色,给人生带来许多希望,琉璃易碎,但也很美,只要好好 的呵护,也可以让美丽长久的保存下去,天下本来没有不散的宴席。
从作者本人文学世界的构建来说,这还只是个开始,因为我们看她的自述,可以知道她经营自己“写 作游戏”的雄心壮志:“因为我相信,历史是今天的一面镜子,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面临着东西方文 化激烈的碰撞、传统与现代复杂的交溶(融),它的大时代中的家国命运,给了当时的人们极大的考验。 而我所说的民国,理解的民国,都充满了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与不放弃的人生理想。《琉璃时代》无论 是对民国商业的探讨,还是对爱情婚姻的理解,相信都能给读者更多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更多的不一样的 民国。”这个气度对女性作家来说是少见的,尤其是对中国当代女性作家来说,不过我认为,无论从人性 的开掘和文学世界的整体建构来说,也许万里长征还只是走出前面的几步。
作家社的社长说崔曼莉是位最有希望成长为张爱玲式伟大作家的作者,我们看到了希望,也同时希望 我们能有见证这一天到来时刻的机会。一部意蕴丰富的小说不是短短一篇书评能说尽的,最好的结果还是 读者亲自去阅读,去咀嚼,去体会,去和作者同时进行一场美丽而愉快的精神之旅。
。。
六大名家推荐语
名家推荐语
我之所以特别看好崔曼莉,是她的作品中充满着女性作家的独立感觉,这与其他同类优秀女作家相比,显然她的作品更超人一等,因此我认为崔曼莉最有希望成为张爱玲式的伟大作家。
———— 何建明(著名作家 作家出版社社长)
“爱她就让她成长”——是闪烁于这部小说深处的一束亮光。在这个动人的故事中,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以有悖常情的疏离,以被爱者困惑不解的“冷酷”,有意或无意地催生了她的坚强与自立。当谜底解开之时,女人已在岁月的暗示与磨砺中,成为乱世的胜者,也收获了稀世绝代的真情。
———— 张抗抗(著名作家 中国作协副主席)
历史是今天的一面镜子。小说对民国历史真实的再现,和对民国三种企业模式与企业家命运的刻画,值得当代社会思考与借鉴。而“爱她就是让她成长”,是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过的爱情方式,这样的爱情在当代社会值得探讨。
————邱华栋(著名作家 《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
《琉璃时代》对民国历史的还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无论是服装、饮食还是风俗,都有据可依,有史可证。它的故事十分精彩,但是它对民国生活丰富、真实的再现,实在是吸引我的目光。
——周利成(民国史料专家 畅销书《老照片》资料提供者)
这本书令我感兴趣的地方是从一个现代商业的角度写出了民国外资、本土资本、黑帮和政府势力之间激烈的利益冲突和复杂关系。其中海归、新兴本土企业家,和中国传统企业家的商业理念冲突及管理手段的差别,其命运的起伏变化,对于当下社会仍有很深的借鉴意义。
————黄永恒 SAS大中华区总裁黄永恒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现代化管理制度,当时的官办经济、民营企业和外资都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这本书中凤仪、袁子兴、邵元任等主人公在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里的奋斗历程,在时下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中仍然值得思考。
——刘为(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 高级副总裁)
琉璃时代 第一章(1)
初秋时节,一条船沿江而上,正驶向古都南京。一个身穿长衫头戴礼帽的年轻男人,站在甲板上,似乎在眺望景色,又似乎在听人们谈话。
“洋人就是莫名其妙,把动物放在一起还要展览,叫什么动物园,要是把人放在一起,岂不是要叫人园?”一位老先生愤愤不平地道。周围的人哄笑起来,有人问:“老先生,你不喜欢洋人,也去看南洋劝业会?”
“去!”老先生一抖胡须,倔强地道:“我是遵照太后老佛爷的遗命,既然她要办这个会,一定错不了!。”
周围人有的点头叫好,有的摇头讪笑。不多时已是傍晚,众人陆续回船舱用用饭,年轻男人还站在甲板上,望着逐渐转暗的江面出神。天完全黑了下来,他慢慢的转过身,刚欲迈步,只见寒光一闪,一个男人举刀刺了过来,他侧身一躲,从袖中飞出一柄飞刀,直插男人胸膛,他再顺势一个倒地,又一柄刀从袖中飞出,直射甲板另一侧的暗处。
只见一声惨叫,扑通一声,另一个人也栽倒在地。年轻男人翻身站起,先提起一人,大踏步走到另一侧,再提起另外一个。这两具尸体加起来少说也有两百斤,他就像提着两条轻飘飘的布口袋,几步来到船边,向上一举、向前一掷,两具尸体居然飞出十几米远,在空中划出两条弧线,“怦”的一声,落入江中,转瞬不见了。
“一百九十五、一百九十六。”年轻人默记了一下。这个数字并不准确,只能勉强统计被他杀死的人。在数到一百人的时候,他曾告诉过方先生,方先生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道:我代表四万万同胞谢谢你。
方先生的话总是接近于真理,在真理面前,他从不怀疑。但是他不喜欢杀人,杀人让他不舒服。此次自离开广东,“尾巴”就层出不穷,不知道消息怎么走漏了。他们大概以为他是去上海筹办起义资金。其实他只是去南京,执行方先生的私人任务。
他在黑暗中默默伫立,直到一轮明月升上天空,他这才转身回到船舱。船又行了一夜一天,方到南京港。此时正是清晨,年轻人怕仍有人跟踪,便打定主意去劝业会逛一逛。一来消磨白天时光,二来看看这个劝业会,到底有什么神奇。他随着众人出了港,来到市内火车站。车站铺着青瓷砖片,两边放着一排排木椅,人来客往、调制有度。年轻人暗暗称奇,早就听说原两江总督张之洞,把江南一带建设颇佳,一个小小的车站,也修整地这般精致。他略等了一会儿,上了小火车。火车内也是干干净净,有人卖票有人查票,次序井然。年轻人打量着窗外的景色,只见两边的马路极为宽阔,铺着一层细细的煤渣。路上的马车、人力车、行人来来往往,一派宁静。
年轻人虽走南闯北,又随方先生在日本住过半年,但还是第一次来到江南。他十分喜欢这里的气氛,不禁大为可惜,凤仪若一直生活在此有多好,也省得离乡背井,前往上海邵先生家中寄居。
他正思量间,火车停了,有报站的喊:“丁家桥、劝业会到了啊!”众人轰轰下了车,年轻人跟在后面,走出小站台,朝北行不多远,只见一座排楼闪闪发亮。有识字的念了出来:“南洋劝业会!”又有人连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