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少年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西域少年行- 第1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汗却说,会有人接应的。

    “那窦忠节志大才疏,除了像条汪汪叫的猎犬,在唐人面前献媚外,一无是处。”那俱车鼻施嘲笑道:“我麾下两万士卒通过拔汗那国境,他竟然一无所知。”

    忽都鲁虽未去过拔汗那国,却曾听父汗讲过,那拔汗那国的国都西鞬城,坐落碎叶城西南的费尔干纳盆地中。

    费尔干纳盆地四面环山,唯有向西,有处被真珠河冲刷出的平坦山口。拔汗那国在山口处筑有一座军镇,名叫库占。

    十几年前,石国和拔汗那国发生纠纷,偷袭了库占城,占据了库占山口及周边的肥沃草场。拔汗那国在石国面前,顿时处于无险可守的狼狈境地,这也是两国近些年纷争不断的根由所在。

    因此,石**队通过库占山口,在费尔干纳盆地边缘的山间小道潜行通过,其实并不难。

    “可惜的是,某的举动,虽能瞒过窦忠节。但因为要调动兵马,却无法避开屈勒老贼的眼线。”那俱车鼻施恨恨道:“老贼探听到士卒的动向后,就派人急报安西都护府,导致我军行踪为北庭军所掌握。我军劳师无功还是小事,却害得令尊最终未能突围成功,这岂不是屈勒老贼造成的罪孽?”

    那俱车鼻施的话还未说完,宫殿里的厮杀声逐渐止息。片刻之后,一头银发散乱不堪的石国副王屈勒,就被满眼赤红、兴致勃勃的附离军十夫长巴库特押了出来。雨水冲刷着王者的面庞,昔日的尊严和此时的狼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贼,唐军欲灭我国,你竟然还和他们私通,准备起兵推翻我,响应唐军,其罪可诛!”那俱车鼻施走到屈勒面前,居高临下道。

    “哈哈,唐军欲灭我国!!”浑身血污的屈勒在雷雨中哈哈狂笑:“百年之后,汗青必载:灭石国者,那俱车鼻施也!”

    “一派胡言!我苦心孤诣、忍辱负重,欲图壮大石国。你处处掣肘不说,竟然还敢污蔑我!”那俱车鼻施气得抬腿将屈勒踢翻。

    “咳咳咳!”那俱车鼻施脚上用上了十成力气,倒翻在血水中的屈勒吐出了一嘴鲜血和三颗牙齿,浑浊不堪的血水将他的衣服沾染得腥臭不已。

    忽都鲁听了那俱车鼻施的话后,本来很仇视屈勒。但此刻见他如条将死的老狗,躺在污秽的血泊之中,也有些不忍。

    “那俱车鼻施,我知道你有雄鹰般的志向、称霸河中的野心和百折不饶的意志。可是,你错了,从一开始就错了。”屈勒费力地站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用尽全力吼道:“河中之地,看似辽阔,却夹在大唐、漠北、吐蕃和大食之间,注定是强国角逐的战场。在四条巨兽之间,无论是突骑施还是石国,都不得不依附强者而存。放眼四方,大食贪婪无度、吐蕃困于高原、漠北臣服大唐。唯有大唐,国力雄厚,施政宽仁,不仅不勒索、不严苛,还尊我习俗、护我子民。既然注定要投靠一方,我宁愿选择大唐,也绝不屈服于逼迫我们改宗、纳税的大食。”

    “大食近在咫尺,精骑旦夕可至!大唐远在万里之外,远征一次都需要数月。你舍近求远,岂不谬哉!”那俱车鼻施不服道。

    “那俱车鼻施,难道你没看过汉人的史书吗?”屈勒蔑视地一笑,高声问道。

    “史书?”那俱车鼻施一愣,不明白屈勒这句没头没脑的话是什么意思。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大唐虽远,却从来不乏陈汤、班超,更有李广利等灭国之徒。此刻安西、北庭的大军不是已经抵达素叶河谷了吗!石国必将因你的野心而覆灭啊!!”屈勒痛哭流滴道:“我本想软禁你,然后去唐军大营负荆请罪,以解救石国子民,却还是被你先下手为强了。光明神,你这是要抛弃石国了吗?你的光辉,为什么不再眷顾虔诚的石国子民了?”

    屈勒说完,漆黑的夜幕中忽然劈出一道耀眼的闪电,接踵而至的轰隆隆雷声,似乎是在告诉众人,什么叫做“天威隆隆”,什么叫做“虽远必诛”!

    屈勒的话让那俱车鼻施陷入了沉默。忽都鲁想起父汗对突骑施命运的感慨,想到妹妹在庭州说过的话,也沉思不已。

    “野处生兮不着根?逐甘露兮马蹄痕。逢此霰雪兮无面目,待彼鹯鹰兮摄孤魂。朝徂贵霜之东兮,夕发交河之屯。踏破碎叶之川兮,捭阖姑臧之门。噫吁戏!我有十千金叵罗,更进沙州一曲歌。芦管风行四千三百里,草色青青鬓色皤。不教摧折死,弯身风更多。金桃石蜜波斯绣,白玉紫獐葡萄酒。换迎汉将三万甲,寒冰八月凝刁斗。奴如草兮草如奴,敢望天恩兮下虎符?宁不知黄沙埋尽郁金香,可怜昭武九姓胡。”众人沉默不语之时,满嘴漏风的屈勒忽而哼起来歌谣。

    “《风草歌》!”忽都鲁听出来了,这是二十多年前,大食东进河中之时,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康国居民期盼唐军发兵救助时所传唱的一支歌谣。

    忽都鲁听父汗说过,当突骑施人的大英雄苏禄可汗整兵出素叶河谷,前往飒秣建抵御大食人时,曾听到逃离家园的康国人唱起此歌。当时,苏禄可汗驻马良久,听完了整支歌谣后,潸然泪下道:“命如风兮仆为草,忧怜万民兮皆煎熬。何日御风而行兮,不再折腰!”

    那俱车鼻施身后的不少石国士卒,听到熟悉的《风草歌》后,抽泣不止。百余年来,昭武九姓地所遭受的苦难,都被此歌道尽,每一个听到此歌的粟特人,都忍不住会泪流不止。

    “老贼,将死之时,还敢乱我军心,实在可恶!”那俱车鼻施见手下的士卒心神动荡,怒斥道。

    “那俱车鼻施,军心如此、民心如此、天心如此!岂是你我可以更改的?你赶快迷途知返,向唐军投降吧,如此石国方有一线生机啊!”屈勒跪倒在血海之中,恳求道。

    “老贼,若会借风力,蓬草亦升天。我就是要借助大食人的西风,扶摇直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改变石国受人欺凌的困局。可惜啊,你死到临头,依然不能理解我的苦心!”那俱车鼻施怒吼道,脸上的五官都扭曲了。

    “唉,你终究是要将石国带入到绝境之中去啊!”屈勒顶着急促的雨点站了起来:“你我二人的孰是孰非,自有史书评判。只是可怜石国和昭武九姓的百万子民,他们不明不白地被卷入到战火之中,又有谁怜呢?”

    “老贼,你别在这里装出一副悲天悯人之态。你的鬼蜮伎俩以为我不知道吗?你们副王一系,不就是想一直压制我们,独占石国的大权吗?你又何必说这些冠冕堂皇的大话来当借口呢?”那俱车鼻施不屑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仁不智者眼中,自然全都是污秽。”屈勒冷冷回击道。

    “老贼,此时此刻,多说无益!”暴跳如雷的那俱车鼻施吼道:“你欲图策反我的手下,还盯住了忠心于我的将士。可你没有想到,我并非孤军奋战!”

    那俱车鼻施话未说完,就忽然抽出弯刀,一刀斩去。飞溅的鲜血和雨珠混杂在一起,片刻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地上更加殷红的血海,提醒着人们发生了什么。

    “老贼,带着你的谬论去死吧!”那俱车鼻施恶狠狠地说道:“若你仍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就在地狱里瞪大眼睛,看我如何带领石国越来越强吧。”

    忽都鲁没有想到那俱车鼻施居然亲自动手杀了屈勒,不觉有点怔怔。苏鲁克握紧长刀,牢牢护卫在忽都鲁面前。

    那俱车鼻施冷冷地在衣角上擦拭掉刀身上的残血,才将刀收回鞘中:“有劳忽都鲁特勤了。贵部所需的辎重,我已命人送到城外营盘之中。明天贵部你就可以启程和齐雅德将军汇合了。”

    “谢国王!”忽都鲁勉力平息下纷扰的内心,沉声回道。

    “烦请特勤转告齐雅德将军,那俱车鼻施愿以拓枝城和自身为饵,助艾布?穆斯里姆总督全歼唐军!”那俱车鼻施说完,回头就走,看也不看屈勒的尸身和遍地的尸体。

    天上忽而又是一道闪电,躺在血海中的屈勒遗体被电光照亮。忽都鲁觉得,屈勒的脸上,满满都是无奈和不甘。

    “命如风兮仆为草,忧怜万民兮皆煎熬。何日御风而行兮,不再折腰!”忽都鲁不禁用《风草歌》的曲调哼起了苏禄可汗的感慨。离开庭州以来,他第一次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了一点质疑……

    附离军的士兵们大多不知特勤殿下哼的歌曲从何而来,也不知忽都鲁为何会忽而哼起歌谣。因而,忽都鲁哼完之后,他们只是面面相觑,却不知该怎么办。

    “特勤殿下,我们下一步该如何?”附离军中目前地位最高的苏鲁克低声问道。

    “下一步该如何?”忽都鲁苦笑道:“疾风劲而蒲草轻,当下,我们也只能选择依靠大食人了。出城回营,明日启程南下飒秣建城,和齐雅德将军汇合!”

    忽都鲁转身离开时,对大食人一直无好感的苏鲁克,默默跟在特勤殿下的身后,沉思道:“大食人的西风,真的能帮助那俱车鼻施扶摇直上吗?突骑施人此刻是比石国更为细弱的衰草,又该如何在疾风中生存呢?复国大业,何时才能实现呢?”

    深沉的夜色中,回答苏鲁克心中忧思的,只有无边的雨幕和依然萦绕在耳的《风草歌》。

    (本章完)

 ;。。。 ; ;
第六十章:扑朔迷离敌何在(一)
    天宝八载,五月二十三日上午,石国国都拓枝城外,营帐连绵如山、旌旗猎猎胜林。

    旗林之中,战马咴咴、金戈铮铮,号角声声如泣如诉、战鼓咚咚如雷如吼。

    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统率数万大唐熊罴,将方圆数十里的拓枝城围得水泄不通。

    拓枝城北,安西唐军的阵列之中,巍巍然有座高台。台高五六尺,乃军中的能工巧匠用拓枝城北山林中最为结实的云衫木搭建而成。

    夏阳熏熏、南风习习,高台之上,高仙芝的大纛和各色令旗在透亮的阳光中迎风招展,格外引人瞩目。

    高仙芝如同一棵挺拔奇秀的青松,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台之上。安西监军边令诚和判官封常清则紧随其后。边令诚一侧,站着回纥王子叶斛和葛逻禄王子谋剌思翰。封常清身侧,则是掌书记岑参。岑参等人身后,站在一排安西牙兵,他们将负责摇动令旗、传递军令。

    高台四周,一万余名安西健儿,组成了一座硕大的方阵。如同沉默的洪荒巨兽,不怒自威。

    方阵最前列,是两千名目光冷静、蓄势待发的弓弩手。一千名弓箭手左手持弓,身前的泥地里插着数十只羽箭,身侧还斜放着四五个塞满箭支的箭囊。一千名弩手则左手托弩身,右手食指虚放在牙发之上,将冷冰冰的锋矢对准了前方,随时可以向目标射击。

    稀稀疏疏的弓弩手队列之中,还隐藏着几十具八弓弩。粗若车辐、镞如斧刃的特制弩箭遥指拓枝城的城头。

    六百名长枪兵分成左右两部,斜举着近一丈长的长枪,站住弓弩手两侧。密集如林的长矛可以为两翼薄弱的弓弩手提供坚实的保护。

    弓弩手和长枪兵阵列之后,一千四百名刀盾兵按照团的编制,分成七个锋矢小阵,严阵以待。

    居中的锋矢刀盾阵前,一辆专门用于攻击城门和运输士兵的轒辒车直指拓枝城城门。其余六个锋矢阵前,或矗立着比拓枝城城墙还高的攻城塔、或放置着前段带抓钩的云梯车。

    一旦开始攻城,刀盾兵将是攻击城门和跳荡先登的主力。他们或将推着轒辒车撞击城门、或将攀上攻城塔登上城头、或将通过云梯车爬上城墙。

    刀盾兵阵后,就是高仙芝用以观敌和指挥大军的高台。高台四周,簇拥着近千名精锐的安西牙兵,负责拱卫安西都护府的军政要员。

    高台之后,由安西中郎将李嗣业统领的一千名魁梧如山、身高臂长的陌刀兵,如同沉默的石像,双手持刀,岳峙渊渟。

    作为攻坚和克制骑兵的利器,身披重铠的陌刀兵是安西和北庭唐军精锐中的精锐,轻易不会动用。而一旦出动,如墙而进的雪亮陌刀,绝对可以粉碎一切当面之敌!

    陌刀兵后,两千名浑身披挂的具装重骑兵,在中郎将席元庆的带领下,正牵着身披马铠的坐骑,随时准备在辅兵的帮助下,上马冲

    (本章未完,请翻页)锋。高仙芝将重骑兵布置在阵列偏后位置,显然是要将它们作为决定胜负的雷霆一击使用。

    方阵的最后,是三十余具梢砲,每具砲车高高翘起的前端,都紧紧捆扎着近百条由麻线和牛皮编织而成的绳索。每根绳索的末梢,都连着一名辅兵。辅兵一旦同时发力,砲车后端牛皮网兜里面的石弹,就会冲天而起,朝拓枝城的城头飞去。

    方阵周围,零散分布着两千名张弓游荡的安西轻骑兵。他们在安西别将段秀实的统率下,负责警戒敌情、骚扰敌人和迂回包抄进犯之敌。

    安西都护府掌书记岑参站在高台之上,近观杀气腾腾、气冲斗牛的军阵,远眺守军林立的拓枝城头,不觉诗兴大发、豪气干云。

    岑参很想立刻挥毫赋诗一首,无奈军阵之中、临战之前,实在不合适吟诗作赋。他只好在心中默默遣词造句、雕琢文字。

    自从五月初十去北庭军营拜访了王正见和阿史那旸,并和杜环谈诗论赋之后,岑参的心情十分纠结。

    王正见世家子弟的雍容大气、阿史那旸的儒雅气质和杜环的进士身份,都让岑参感到亲切和熟悉。

    在他们身上,岑参感受到了长安的风流和气度。而在龟兹城,岑参实在找不到如此契合的知音。封常清虽然欣赏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