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少年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西域少年行-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中澎湃的激情,让王霨不由自主低吼起来,紧握球杆的他,浑身血脉偾张,气若乳虎啸谷;势如潜龙腾渊。

    在这一刻,王霨忽然明白了前世在托克马克参观碎叶城遗址的时候,自己所感受的心灵冲击是什么了!

    在这一刻,王霨也更深地体会到,大唐龙跃万里、俾睨天下的气概是从哪里产生的了!

    大唐之所以豪壮、开阔、大气、蓬勃,那是因为大唐的每一个子民身上,都流动着喷薄的血性,都闪耀着进击的光华。成千上万富有血性的大唐子民融合在一起,辽阔如天空、澎湃如大海,共同组成了华夏文明星空中最为光辉灿烂的星云,千百载之后,依然令人仰望和怀念。

    “这才是我华夏文明的精髓吧!”王霨在内心深处暗暗发下了誓言:“我一定要竭尽全力,守护这璀璨的华夏珍宝,而不能让她再次沉沦!”

    王霨心海翻腾之际,高仙桂已经大力传球,开始发动进攻了。

    马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直接向左侧的张德嘉飞去。张德嘉在高仙桂挥杆的一瞬间,就已拍马前行,开始向五人队的侧翼突进。

    “果然还是打霁昂这个点!加强防守!”阿史那霄云早就料到,对手可能依然会选择霁昂这个最软的柿子作为突破点。于是张德嘉刚动,她就招呼着阿史那雯霞和阿史那霁昂一起向右移动,准备奋力阻击。

    王霨并没有参与防守张德嘉,他紧盯着对面的王珪,防备他突入自己的防守区域。

    王绯则坚守自己的位置,在球门附近游弋。

    张德嘉在策马奔驰的同时,王珪也应声而动,直接朝王霨杀来。

    阿史那霄云等人还没有拦截到张德嘉的时候,他就已经瞄准了在地上弹跃而起的马球,轻轻挥杆向右一挑。马球变化了方向,在地面上连蹦带跳地朝王珪溜去。

    “霨弟小心,他们可能要以你为突破点!”阿史那霄云还没来得及提醒王霨,就听见阿史那雯霞高声呼喊着。

    阿史那霄云微微皱了皱眉头,但她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交待妹妹:“雯霞,你盯住张德嘉,不要让他突入太深,我去帮助霨弟。”

    王霨挥舞着球杆,催促着赤炎骅上前。他并不打算消极防守,经过前面的比赛,王霨已经明白,王珪虽然平时里有点轻薄无状,但打马球的实力并不弱,尤其是突破能力很强。因此,王霨计划上前逼近防守,压迫王珪的进攻空间。

    看着快速接近的王珪,王霨毫无畏惧,用球杆轻拍赤炎骅,催它加速。赤炎骅在球场上来回冲刺奔跑之后,状态十分兴奋,远超平时和王霨一人一马单独训练之时。

    王珪盯着张德嘉传来的地滚球,相应控制着红骝马的速度。马球逼近之时,王珪挥杆一拨,马球由横传转而开始向前运动。

    “他要带球突破!”阿史那霄云见状赶紧提醒王霨,怕他因为经验少,把握不好王珪的意图。

    在马球比赛中,带球突破的难度非常大。因为队员骑在马匹之上,只有通过球杆才可能控制马球。而马球轻快灵巧,速度要比骑手们快得多。单单带球运动,就需要精确计算好击球的力量和马匹的速度。两者之间只要稍有差池,就会丧失对马球的控制权。如果带球的同时还要全力突破对手的拦截,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在刚才的比赛中,无论是三人队还是五人队,双方最多也就是出现过短距离的带球运动,谁都没有真正尝试过带球突破。

    双方突破的关键,都是利用反复传球撕开对方的防线,让主攻手趁机突入到对方后场,接球射门。

    现在王珪居然要准备带球突破,这让五人队上下都有点紧张。王珪敢如此做,必然有所依仗,不可轻视!

    王珪带球运动的同时,还不时晃动着手里的球杆,挑衅着王霨的神经。

    王霨毫不畏惧地催马上前,赤炎骅兴奋的嘶鸣不已,高速直扑在地上滚动着的马球。因为要控制球速,故王珪并没有起高球。

    看见王霨扑过来之后,王珪阴阴一笑,也猛击红骝马,朝赤炎骅横冲直撞而来。

    王霨在马鞍上向右倾斜,低着头,高举着马球杆,全神贯注地盯着地上的马球,时刻准备着将马球抢断下来。

    “霨弟小心!”王霨马球杆前端的月牙即将触碰到马球的时候,忽然听到场上传来三声一模一样的惊呼!

    王霨还没有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就听到半空中响起了凌厉的破空声。

    穿越以来,王霨听得最多的声音,大概就是各种武器破空袭来的呼啸声。

    虽然没有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他赶紧下意识地把头贴紧赤炎骅的鬃毛。

    在躲避破空声的同时,王霨左手猛拍赤炎骅。赤炎骅也感受到了危险,不进反退。

    赤炎骅刚刚退后了数步,王霨就看见一杆粗壮的马球杆带着凌厉的呼啸声从他眼前闪过。

    王霨抬头一看,只见王珪脸上满是得意的表情,挥动着特制的马球杆,大力击打地面上的马球。

    马球急速向前,越过了赤炎骅。王珪见球过了之后,猛击红骝马,准备趁王霨惊魂未定之时强行突破。

    “珪兄,你刚才抢球的动作太危险了!”阿史那霄云已经赶了过来,她朝着王珪生气地喊道。

    王珪听后哈哈大笑:“危险?马球本来就是这么激烈刺激,是霨弟经验太少,应对不当罢了!”

    说完之后,王珪毫不停留地挥杆击打红骝马,直接拍马向马球追去。

    阿史那霄云气得无语,正式的马球比赛中,是有专门的裁判裁定此类突破是否违规的。但阿史那霄云等人本就熟识,又只是一场玩耍性质的比赛,所以并没有特意指定裁判,而是依据惯例大家共同认定是否有犯规的行为。不料这点漏洞居然被王珪利用了。

 ;。。。 ; ;    天宝七载腊月底,苏十三娘跟随商队,风尘仆仆到了庭州城。

    见到庭州如意居的刘掌柜后,苏十三娘出示了王元宝的信物和亲笔信。刘掌柜立刻按照王元宝的指示,将如意居在庭州招募的所有武士交给苏十三娘统领,并由她担负起如意居的守卫事宜。

    为了探知所有可能对如意居不利的异动,苏十三娘按照在师门之中所学的经验,在如意居财力的支持下,凭借个人武力,恩威并施,搜罗了不少庭州城内的游侠、乞丐、窃贼,将这些“奇人异士”都整合了起来,打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情报系统。

    在保卫如意居的同时,苏十三娘并未忘记师父的嘱托。晚上宵禁之后,她多次前往闻喜堂踩点,但并未找到任何叫裴忠的人。

    她也曾试图去北庭节度使的官署查探,但北庭兵马防护森严,接近容易、潜入很难。

    转眼就到了天宝八载的正月,如意居在苏十三娘的守卫之下,一直平安无事。只是如意居与闻喜堂的公开较量,越来越白热化。

    为了在元夕时压倒如意居,闻喜堂早早开始构建巨型灯轮。

    如意居的刘掌柜面对灯轮一筹莫展的时候,苏十三娘想起前往益州、剑南一带游历之时所见的竹屋,便提议用竹子搭建好框架,然后利用半日左右的时间组装起来,这样就可以建成足以和灯轮媲美的灯楼。

    果然,元月十四日上午,如意居拔天而起的灯楼一鸣惊人,风头果然盖过了闻喜堂的灯轮。

    元月十五日,上元节当晚。被压了一头的闻喜堂施展重金募集的数百胡娘和乐工,在灯轮下载歌载舞,似乎扳回一局。

    面对这种精心筹备起来的盛大场面,刘掌柜之前的安排根本无法与之争锋。

    十三娘坐不住了。她想起师父所说“滴水之恩当益涌泉相报”,同刘掌柜商议后,便亲自登场。一曲清啸压丝竹、一柄龙泉胜百舞,直接碾压了闻喜堂的风头。

    虽然苏十三娘有所防备,但还是没有料到,闻喜堂居然敢在北风咆哮的元夕直接放火烧灯楼。不仅灯楼全毁,还累及许多无辜的庭州民众。

    嫉恶如仇的苏十三娘勃然大怒,先是斩杀了纵火的四个匪徒,然后就着手在闻喜堂中搜寻幕后主使之人。

    仔细调查之后,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人,那就是北庭节度使王正见的管家王沛忠。

    公孙大娘当年并没有和裴忠直接交手,因此苏十三娘并不知道裴忠的容貌,但直觉告诉她,这个王沛忠和裴忠之间似乎有所联系。

    苏十三娘便将调查重心放在王沛忠身上,交待如意居动用各种力量和人手不间歇地跟踪他。

    虽然北庭都护府大院防护严密,但这王沛忠显然十分忙碌,经常不在宅院之内。

    正月十六日凌晨,苏十三娘就得到线报,王沛忠多次利用闻喜堂为掩护,秘密出城,去城西的一个庄园里,似乎在筹划什么阴谋。

    苏十三娘还没有来得及搞清楚具体的阴谋是什么,当天就发生了闻喜堂周掌柜全家被灭门的惨案。

    得知消息之后,苏十三娘急忙潜伏到周掌柜家附近勘察。

    当看见“替天行道”四个娟秀血字和尸体上又细又深的致命伤口后,苏十三娘立刻明白了对手的歹毒之处。

    对手虽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但肯定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探知如意居中有位女剑客坐镇,便毫不犹豫地残害了周掌柜满门,欲图栽赃陷害如意居。

    对手心思之狠毒、出手之暴戾,令苏十三娘深深震惊。在那一刻,她终于明白师父当年应对的是什么样的歹徒,自己此时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对手!

    “如此恶毒的歹徒,天不诛之,必是留给吾来替天行道的吧!”望着“替天行道”四个血字,苏十三娘冷冷地想着,心中的杀意已凝若万年寒冰,掌中龙泉更是早已气冲斗牛、跃跃欲动。

    在周掌柜家附近,苏十三娘还意外看见了在火场中偶遇的那位小娘子。

    虽然那时她还不知小娘子的家世身份,但从小娘子的服饰和气度看,应当是位大家闺秀。

    苏十三娘和别人不同,对小娘子仪容秀丽的姐姐并无特别的感觉,反而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个蜷缩在姐姐阴影里的小娘子。

    小娘子的姐姐确实有股招人爱怜的活波劲儿,但她被宠溺太深,毫无任何危机感和不屈的意志,因此肯定无法成为一名除尽人间不平事、孤身仗剑走天涯的剑客。

    反而是这位一脸阴郁之气的小娘子,双目中灼灼燃烧着不甘心、不屈服火焰,让苏十三娘如获至宝。

    苏十三娘在公孙大娘门下学艺十余年,早已学得师父的一身本领,并被公认为十三位弟子中剑技最高之人。因此,她已经有了收徒的资格,但一直苦于未找到适合雕琢的璞玉,故还未曾收徒传艺。

    不料此次庭州之行,竟然偶遇资质上佳的可造之材,这让苏十三娘喜出望外。

    除了小娘子,那位奇怪的小郎君也让苏十三娘特别有兴趣。

    小郎君看起来比小娘子还要小一点,但双目沉稳、行事果决,表现得居然比小娘子要成熟不少。

    更为难得的是,小郎君身怀仁爱之慈心和应变之急智,在灯楼残骸轰然倒塌的一瞬间,他毫不犹疑地用自己的身体遮挡住了小娘子,宁愿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他人,可谓仁矣!惊险万分之间,仍能冷静地想到利用坐骑的拉力逃脱险境,可谓智矣!

    这样成熟稳重、仁爱机智的小郎君,可以说是人中龙凤,材质之佳,或许更胜于小娘子。

    但在火场中面对小娘子和小郎君的时候,苏十三娘想了想,还是决定只给小娘子拜自己为师的机会。

    不是小郎君不够优秀,而是因为苏十三娘所学的剑技,并不适合小郎君。

    公孙大娘曾师从开元剑圣裴旻,但她将裴旻大开大阖的战阵之技,改造成更适合女子体质、亦剑亦舞的剑舞。

    这意味着,此门剑技更适合女子修习。公孙大娘门下十三弟子,清一色都是女剑客,因而苏十三娘并不知该如何去教习一位男弟子,除非她能朔源而上,从师父的剑舞中寻回裴旻的剑法,但苏十三娘自忖尚无此等功力。

    同时,更重要的是,苏十三娘觉得小郎君的眼眸中潜藏着太多的东西,深邃若星辰、广阔如大海,完全不像一个少年,这令见多识广的她也琢磨不透。面对不可捉摸的人,苏十三娘很谨慎,不愿轻易与之有什么因果牵连。

    其实还有苏十三娘自己也不愿意承认的原因,那就是令她不解和生气的是,那个小郎君虽然明显早慧,且优点良多。但在某些方面却品味很差、俗不可耐,居然如同普通纨绔子弟一样,痴迷于小娘子明艳靓丽的姐姐,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苏十三娘自从离开家乡之后,多年来东奔西走,见识过许多人,也经历过些许情海波澜。虽然至今依然独身一人,但她绝不会委屈自己,委身于那些目光浅薄的纨绔子弟。而长安城中,确实有不少官宦子弟打自己的主意,并用各种做作的手段接近自己。因此,苏十三娘对浅薄好色之徒从来都没有好感。

    在闻喜堂周掌柜家附近再次见到小娘子的时候,苏十三娘已经弄清楚了小娘子的身份,知道她是北庭副都护阿史那旸的次女,也知道小郎君是北庭都护王正见的幼子。

    得知阿史那雯霞的身份之后,苏十三娘有点隐隐担心,她拿不准以阿史那雯霞的地位,是否有必要学剑术。

    苏十三娘后来得知,自己父母当年之所以愿意让自己拜公孙大娘为师,一方面是因为家境贫寒,难得有贵人垂青自己的女儿,可以改变她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公孙大娘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