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故事:关于中国梦的十个样本-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村长:逐渐逐渐地也有问题。
  郭凤莲:是,你说大寨年轻人现在一出去就回来。宁肯在家里挣几个小钱,也不愿意去挣大钱,这都是贪图安逸,这就是小富则懒,他不想往前走,个人创业很少。
  郭凤莲既欣慰于“大寨二村”的艰苦奋斗和创业精神,又失望于创业精神在大寨自身的淡化。为了鼓励大寨人创业,郭凤莲曾经组织大伙到“大寨二村”参观,她还多次在集体会议上表示,希望大寨村能出几位像井沟村那样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的企业家。但年轻的人们更喜欢过得轻松一点,娱乐一点,他们对于扑克和麻将的兴趣要远远大于梯田,大于昔日的光荣与梦想,大于今日的创业和开拓。
  当尘埃落定,郭凤莲突然发现曾经激昂的精神气儿似乎被一些东西侵蚀得锈迹斑斑,而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创业精神却还没得到足够的彰显。正是那股精气神儿,让郭凤莲和大寨在低谷中重获新生。现在,怎样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保持大寨的创业精神?怎样在新时期给大寨人提供新的发展驱动力?我们依靠什么继续创造未来?这是郭凤莲最大的课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中国农村的课题。
  经历过风雨沉浮的郭凤莲再次陷入思考。她知道,历史是无法割断的,无论是她还是大寨,今天都源自昨天,明天都始于今天。
  郭凤莲希望:让岁月带走那些该带走的,留下那些该留下的。
  

“命运曾经向他关上了一扇门,但张希永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1986年8月3日,一家不为人知的小企业——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告破产。在今天,这样的消息根本不会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注意,但是在当时,这条消息却使全国为之震动。因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产倒闭的公有制企业,《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报道了这条新闻,而这家小小的企业只有72名职工,企业全部财产只有30万元。
  在这72名职工中,一位叫张希永的年轻人陷入了绝望之中,他的妻子胡百君也在这个厂,他们还要抚养下一代。全家赖以为生的厂子突然破产倒闭,这个消息让毫无思想准备的张希永感到茫然。当时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国有企业是不存在破产倒闭这个问题的。当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成为现实时,处在事件旋涡中心的人们顿感手足无措。
  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第八个年头,城市改革开放也正向纵深推进,悄悄地改变着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这一年,张希永26岁,是沈阳市防爆器械厂最年轻、学历最高的工人。作为新中国第一批与“下岗”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人,张希永的人生,从此被这起具有历史意义的破产所改变。
  不经意间,张希永以“小人物”的身份走进了改革开放的编年史。
  在惶恐与不安之中,张希永开始了为生存而挣扎的漫漫长路。命运曾经向他关上了一扇门,但张希永为自己打开了一扇窗。
  今天的张希永,已经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个体演员兼婚礼主持人,他已经习惯了人们称呼他的“艺名”——阿希。
  

1978年:人生中新的一页(1)
我们今天的很多故事,似乎都要从1978年说起。
  这一年年底,18岁的沈阳青年张希永翻开了他人生中新的一页,在高中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匆匆结束学业,成为一名工人。
  当时,还没有人叫他阿希,都叫他的大名——张希永。在1978年的中国,虽然“###”已经结束两年,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历史还没有结束。但随着“###”初期狂热气氛的消散,上山下乡逐渐被人们视为畏途,想方设法逃避下乡成为许多年轻人的选择。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城市中的工作岗位非常珍贵,接班顶替是那个年代年轻人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常常是一个工作岗位父母亲干了一辈子,再传给儿子接着干。在沈阳这样一个重工业城市,能接班到国营企业工作也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理想。1978年,张希永的母亲退休,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就业机会,也为了逃避即将到来的上山下乡,张希永没等高中毕业,就顶替母亲的岗位成为一名工人。
  张希永参加工作的那一天是1978年12月10日,多少年后,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已经逐渐淡出了张希永的记忆,但是这个日子,张希永一直记得很清楚。
  其实,张希永并不知道,就在他工作的前两天,因为一位在西双版纳插队的上海女知青的意外死亡,引发了震惊全国的云南知青回城运动,云南8万知青用######、卧轨和上京请愿等激烈行动,掀起了知青大返城的浪潮。第二年,长达10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终于走进了历史,全国上千万知青像潮水般涌回到他们出生的城市。
  这一年更早的时候,1978年3月,复出不久的###在与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指出:
  现在搞的上山下乡,不是个长期办法,农民不欢迎嘛!城市人下去实际上形成同农民抢饭吃的局面。我们第一步应该做到城市青年不下乡,然后再解决从农村吸收人的问题。
  再早的时候,1978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在谈到知青工作时说:
  现在社会上对知青问题议论很多。四不满意是我讲的:知青不满意,社队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国家不满意。
  国家领导人的这些讲话虽然是针对知青问题的,但是用经济手段而不是政治手段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已经非常清晰了。
  1978年进入人们记忆的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封闭的国门开始被重新打开,改革开放成为一个新时代的主题。
  在1978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中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在中国重工业基地的东北,国营大厂成为人们就业的第一选择,进了国营企业,就意味着终身有了保障。张希永现在谈起当年的国企,语气中还透露出艳羡:“大厂房,大设备,工人上下班,我就特别羡慕,瞅着他们特别牛,都是饭盒驮在自行车后面。下班了,整个气势磅礴,很浩荡地从工厂的大门出来。上班的时候厂子有音乐,那时候流行的就是什么《祝酒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之类的。”
  这些当年的歌曲中充满着年轻人对未来的期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从母亲那里接班得到的工作却让年轻的张希永感到有些沮丧。母亲退休的那家工厂是一个不足百人的小厂,当时的厂名叫沈阳市拖拉机总厂第六分厂,它的前身是街道组建的一个解决家庭妇女和家属就业的小企业。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978年:人生中新的一页(2)
张希永工作的企业就在他家的后院,在参加工作之前,他对这个街道工厂非常熟悉,全厂就几十号人,大部分都是张希永眼里的“大娘”,年轻人很少。在1978年12月10日这一天,与张希永一同走进这家工厂的还有后来成为他妻子的胡百君,和张希永一样,胡百君也是顶替母亲进了这个厂,两家是几十年的邻居。
  曾经担任过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厂长的石永阶对他工作了几十年的企业非常熟悉,“这个厂的故事,写出来就是厚厚的一本书。”这是石永阶经常对来访者说的一句话。
  1966年,沈阳市变压器厂的职工家属成立了一个街道生产组,在没有资金、设备、产品的情况下,靠着变压器厂资助的一些旧砖瓦、木料,家属们捡砖头盖起了一间80平方米的厂房——这就是沈阳市防爆器械厂的前身。厂里40多名职工,除了两名因经济问题刑满释放人员是男的,其余都是家庭妇女。在当时,为了解决家庭妇女和街道无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中国很多城市的街道办都开办了这样的弄堂工厂。
  这个白手起家的厂子刚起步的时候,生产过螺丝、垫圈等产品,后来又组装过电焊机,自负盈亏,有活就干,无活就散,挣钱就开支,停产就回家,上边既不干涉也不保底。
  1975年,48岁的石永阶被派到了这个厂当调度。这一年,这个街道的生产组被沈阳市上收,这个厂变成了市属“大集体”,成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沈阳市拖拉机总厂。从此,工厂开始完全采用全民企业管理模式。但是,虽然企业在生产关系上进入了“高级形态”,但是依然“先天不足”,管理薄弱,企业当时连买肥皂都没钱。石永阶回忆说:“当时这厂没领头的,那大汽油桶烧着火冒着烟都没人管,大伙儿找到我,让我领他们生产,我就去干了。”使石永阶感到不快的一件事是,这个七八十人的小厂,大大小小的主任竟然有11个。石永阶觉得,企业的管理非常棘手。
  在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指导下,这家不起眼的街道小厂,像当时很多其他作坊式的小厂一样,被划归国营企业管理。工人们发现,企业和过去不一样了,领导上边派,经营有人管,就是劳保福利也都参照国营企业。但是,工厂在经营上却没有任何起色,甚至每况愈下。
  1976年,这个被命名为沈阳市拖拉机总厂第六分厂的企业开始生产汽车水泵。大批量生产后,一天能生产近100台,但质量太差,卖出去10台就会被退回三四台。石永阶说,那时候是计划经济,上面要产值要数量,不管质量好坏。由于没有技术员把关,一天生产50台,就有40台不合格,最后竟然积压了2 000台。
  从此,这个厂开始走向连年亏损的道路。生产的汽车水泵,由于质量差,产品不断积压,但是企业被上收后没有了生产自主权,结果亏损不断增加。雪上加霜的是,企业上划以后,职工待遇迅速向国营企业看齐,各种开支猛增,但生产却没有多大发展。
  在张希永进入企业的1978年,全厂工人生产一年的结果是: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但是工厂亏损了30多万元。上级单位的对策是换领导,结果在1978年一年之内,企业就换了4个厂长。石永阶说,上面派下来的人一看企业债务太多,把乱摊子一扔就走了,上级单位重新派人当厂长,搞两天干不下去了就调回去,走马灯似的来回换。
  这个街道小厂的生存状况,其实是这一年中国国营企业的缩影。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起步,国家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国民经济面临调整。运行了2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潜力发挥殆尽,弊端###无遗,积重难返。
  在历史转折的关头,旧体制使整个社会丧失了活力,贫困和物质短缺无处不在,广大农民在温饱线上挣扎,而城市工人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无产阶级”。
  1975年,新华社记者杨继绳到天津第一棉纺织厂作调查,得出的数据显示,电动车间人均收入在25元以下的占939%。
  该厂贫困户张淑珍,每月总收入357元,供养两个中学生、一个小学生,全家四口人一个月的开支账单总计是4205元,人均月消费105元,虽精打细算也只能用入不敷出来形容。按照张淑珍一家当时的收入情况,不能保证每顿饭都有新鲜蔬菜,要吃一些咸菜和大量低价处理的白菜,按照国家标准发放的副食品和布票票证不能买全,很少能吃到肉。
  张希永没有讲述当时他们家的生活状况。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在张希永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他的月工资是19元,身份是学徒工。张希永说,第二年他的工资是21元,满徒以后是30多元钱,这已经是他参加工作几年后的事情了。
  1979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一个春天,这一年4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议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决定从1979年起用3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改革”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改革在农村悄悄进行的时候,在城市里,改革的呼声也与日俱增。这一年年中,《人民文学》在当年第7期发表了天津作家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个大刀阔斧治理整顿的“改革厂长”乔光朴的动人形象。蒋子龙和这篇小说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乔厂长”也成为改革的符号性人物,以至于在以后的许多年里,人们都习惯地用“乔厂长”来形容那些搞改革的人。
  当时的《人民日报》这样描述“乔厂长”给人们带来的冲击:
  据说,有的读者忘记乔光朴是小说中的人物,到处打听乔厂长现在哪里;有的还写信给工业领导部门,要求把乔厂长调到他们那个单位工作,带领群众改变那里的落后面貌。一部短篇小说在群众中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响,确实是不多见的。
  在张希永工作的这个工厂,并没有“乔厂长”这样的人物出现,张希永甚至记不清楚当时工厂的生产情况,他只模模糊糊地记得,当时工厂生产的好像是一种水泵,收入和其他企业一样。
  

1985年:铁饭碗不保(1)
张希永后来说,他对当时的工厂情况记得不清楚,主要是因为不喜欢自己被安排的这种命运。他觉得工厂太小,不是自己应该去的地方,张希永当时没有太大的奢望,只是希望能够去一个大一点的、正规一点的工厂,
  在当时,能够去一个国营大厂是像张希永这样的年轻人的梦想,因为这意味着好的福利和前途。但是,张希永知道,他当时没有其他选择,毕竟就业的机会不多。而且,这是他摆脱下乡当知青的唯一选择。
  作为新工人,张希永被送进了上级单位——沈阳市拖拉机总厂学习。一年的学习结束之后,张希永又开始读沈阳市开办的电视中专,这是当时比较流行的###教育。
  就在张希永在外面学习的时候,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却江河日下。当时身为调度的石永阶对这个时候工厂的情况非常清楚,自从1978年一年换了四任厂长后,工厂在1979年又熬过了一年。到了1980年干不下去了,工厂领导召集全厂职工开大会,宣布工厂干不下去了,从今天开始大家自谋职业,可以利用厂里的设备和厂房自主合作。
  工人们组织了三个生产组开始自谋生路,但是还有20个老弱病残没人要,石永阶就带着这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