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冢累累,描不劲儒林诡状。怪何物、铸人苍昊,这般肮脏。嫫摹母翻嗔西子舞,天魔巧借菩提相。望氤氲、幻海是风涛,凭谁障。门和户,争依旁,山和斗,成欺诳。便重刊夏鼎,难窥魍魉。我欲燃犀牛渚下,君看照胆秦宫上,数年来、掬泪洒穹苍,空惆怅。
调寄《满江红》
列位看官,知道这首《满江红》是个什么来历呢?话说扬州城外,有个地方,叫做宜陵镇。这宜陵镇的东边,有一座小小古庙,叫做断云庵,庵内住了一个不僧不俗的道人叫做冷眼道人。这冷眼道人,自从来到断云庵之后,约莫住了三十多年,年纪总在百岁以外,头发秃得是半点俱无。不管什么大风、大雪、大雷、大雨,便是天崩地塌下来从没跨过山门一步。每逢本地一班施主到庵瞧他,或是带些香火钱布施他,他只笑嘻嘻的,坐在藤牀上,略略的点一点头,弯一弯身子,略起右手,道一声上坐。除了这上坐两字以外,他便朦朦胧胧的迷着一双老眼,颤巍巍的坐在上面,片言不发。远远望去,好比一株枯树。任凭你是什么地方上的阔绅或是达官显宦,打从这里经过,他总是眼光一闪,登时闭了。为的这种原故,有些文人学士,替他加卜外号,叫做天囚道人。他却藉此休息,落得个消闲自在,连什么大千三千世界和那世界上古往今来的什么朝代,都忘记得干干净净,你道快活不快活。古书上说得好: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偏偏靠着这庵不远的地方,有个种园田的王老儿。
这王老儿也不知道多少年纪,但见他满脸上的皱纹,皱得像那三年陈老的福橘一样。头上飘着几十根又枯又短的黄头发,却用红头绳编成一条小辫,挂在颈脖子后面。偏他精神矍烁,每日清晨早起,便挑着些青菜萝卜之类,经过庵前,说两句不疯不癫的呆话。到得镇市上,做完了买卖,顺手带着一壶黄酒,掮着两只空箩,跨进山门,向道人讨了一只粗碗,一面喝酒,一面便把他肚皮里熟读的古书,什么《西游记》《封神榜》、《岳飞传》、《水浒传》种种的故事,唠唠叨叨的指天画地,讲与这道人消遣。
不料那日天气新晴,正想和那道人攀几句闲谈,进门一看,那道人已不知去向。但见靠藤牀一带的泥墙,淋淋漓漓的,写着几十行擘窠大字,就是这首《满江红》看来看去,虽然不十分明白,觉得都是牢骚满腹,愤时嫉俗的话头,不由得看了一遍,伤心一遍,放声大哭。哭到没可奈何时,掠开泪眼朝那《满江红》的下首一瞧,只见一轴手卷,挂在那边。打开看时,前面原是道人的亲笔画,画的一幅《霜林脱剑图》,后面便是道人,叙他自己一生的阅历。原来这道人姓冷,名镜微,表字碧虚,原籍浙江仁和人氏。自幼便生得眉清目秀,聪颖异常,省城里没一个不知道他是个神童的,准拟他功名上进。到了一十六岁,在他父亲的书房玩耍,向那一只破旧书箱的里面,拣出一部破旧的书来,叫做什么《理学宗传》,从头至尾的读了两三遍,偏偏的记性太好,竟把全部记得个只字不遗,竟如寒九天气,吸下的冷水,点点滴滴,都黏在肺腑中间。从此以后,头也直了,眼光也定了,手也僵了,说话时嘴也木了,走路时脚步儿也方了。他父亲看得很为奇怪,怕他中了风魔,时常的用言语来开解他。无奈他只一丝不乱,一心一意的要做程朱,把一个两千几百年偌大的道统,不管他几何轻重,直担到自己一人的身上。
你想读书人家的小孩子,脑气筋本来是天生弄坏的,身子是万万不会结实的,哪里经得起这一副重担子,压在肩膀呢!
不上一月,竟弄成了一场大玻吓得他父亲手忙脚乱,把省城里的名医,都请教遍了。眼见得病势日重一日,十分焦灼,忽想起一位老世伯来。这老世伯名叫唐金鉴,曾经挂牌多年,只是本领有限,生意也不十分兴旺。自古道,病急乱投医,事到于今,也顾不得许多,便吩咐家丁,拿了自己的名片,送到仁和县前的直街。只见一块又黑又黄的招牌,上面写的四个小字,分两行标注的是“三世儒医”,下面写的是“唐金鉴医室”五个大字。那家丁便站住了脚一想,我们老爷真正胡涂了,为什么请教起儒医来呢?处馆带行医,本来就打十八层的地狱。这位先生,既是三代的儒医,三个十八层不是要打五十四层地狱么?想着,便要踅回家去,回复主人。就在这时,斜地里面走出一个人来,身上着的一件竹布长衫,手里拿着一柄方头折扇,朝着家丁望了一下,问道:“你这人,敢是来请先生的么?”
那家丁接着他一问,信口答道:“正是呢。满城里面到处是先生,不知哪里有个好的呀?”那人道:“俺家祖太爷,读的医书足足堆满了半间屋子,还不算是好的!除是到那东岳庙里把那华陀祖师抬出来才好呢。”那家丁听他这话来得蹊跷,既然主人家吩咐来请,定然有些道理,便跟着那人进了头门,付了号金,在一旁坐下。等候了好半天,不见动弹,心下暴燥,站起身来,向那人问道:“俺家少爷的病势很急,为何先生不赶快出门?”那人道:“你休着急,俺家祖太爷的功课,还没做完呢。”家丁忙问做什么功课,那人道:“俺家祖太爷,年纪七十多岁,读了一世的书,不知是那上头的讲究功名两字,就异常的蹭蹬。亏着前年裘大宗师,做了我们浙江的学台。这裘学台,是最爱惜老人家的,俺家祖太爷,报了个八十七岁的老童生,拄的是龙头拐杖,进了龙门。裘学台从那点名桌上,一眼瞧见了,便恭恭敬敬的吩咐着两个差人,扶进号去。发出案来,果然高高的中了个第十三名的秀才。俺家祖太爷,读得四书五经最熟,时常的对我们讲起,说人生世上,到了临死的时节,不管什么万贯家财,金银宝贝,没一件是带得去的。只有这四书五经,是孔圣人亲手动笔的文章,就是佛祖、如来爷爷和那道祖太上老君爷爷,都看得非常的郑重,吩咐那转轮殿下,生前读得四书五经熟的,准他带到来生。所以俺家祖太爷,每天五更里醒了转来,便把衣裳披起,点起纯檀的贡香,背那四书五经。一共只消八枝香,便可以背完了。现在已经点到第七枝,约莫已经背到《礼记》呢。你休要这般作急,停一会,我替你催他便了。”家丁皱眉道:“既然这样,就把俺家老爷的名片,还了我罢。”那人听到这话,半空里打下一个霹雳似的。好几天不曾有过生意,今天生意上门,怎好轻易放过!只得央那家丁坐下,拿着名片,走到里边,见他祖太爷,兀自直呆呆的坐在案前,闭着眼睛,嘴皮儿不住的乱动。等了好一回,闪开两眼,瞧见他的孙子进来,眉头一皱,骂道:“你到这里干什么?
俺恰好背到《礼记》的末一篇,平空地和俺来打岔,把这一部书的书气打断了,还不快些走么?”说着看他孙子,还呆着不走,嘴里嗫嚅着像要讲什么话,便喊一声道:“来。”他孙子听说喊得一声来,晓得上书房的老规矩,脸色早吓得个青黄不定。
赶忙走到案前跪下了,双手捧着一块红木板子,请他祖太爷发落。见他祖太爷怒气冲天,接过板子来劈劈剥剥的,打了一个起码数二十个手心。他孙子放胆开口,把个名片递上,说是有人来请。哪知道一个请字,便把他祖太爷喜得眉飞色舞的跳下案来,吩咐他孙子,喊一辆官轿。喊了半晌,不见回来,把他祖太爷急得暴跳如雷。自己撑着拐杖,走上直街,到了轿行里,见他孙子被一个轿夫扭住,喘吁吁的骂那轿夫一常那轿夫生怕他倚仗着阎王的势头,和他拚命,只得忍气吞声,抬着轿子,跟到医室门口,嘴里咕噜咕噜的说“去年欠下的轿钱,还没有算清,今天又要冲这个场面,把人家的筋力给他赚铜钱。”正说着被唐金鉴听见了,便飞来一个拐杖。幸亏那家丁挡住了,说好说歹的才踏上了轿,抬到冷府门首。
唐金鉴下了轿,进了中厅,便喊着冷镜微父亲的名字道:“竹江老世侄,到哪里去了外冷竹江听是唐金鉴的口音,知他脾气古怪,赶忙从病房出来,拂一拂衣裳,磕了两个板头。唐金鉴也板着一副老世伯的面孔,并不还礼,只用手略伸了一伸,便坐了上炕。问了些寒暄的闲话,用了茶点,引进病房。诊了半点钟的脉,沉吟了片刻,把自己的老光眼镜,从脸上脱将下来,拿着长衫的右角,向眼镜上揩抹了一番,又低着头擦一擦眼皮,才把那眼镜带上。看了舌苔,说令郎的这病,本不十分打紧,只怕是先前的医生,看错了门路。冷竹江道:“先前也曾请过些医生,只是药不见效,所以才敢劳动世伯,世伯要看从前的药方,请到书房细看便了。”唐金鉴点一点头,进了书房。冷竹江忙把抽屉一开,拿上一寸多厚的药方,送在唐金鉴的面前。唐金鉴逐层的翻阅,只管摇头道:“老世侄,不是我要怪你。你们令尊和我是同窗兄弟,你是七代单传,令郎有病,为何这样的不小心,请那些全没根底的郎中。倘然有个三长四短,你们这世代书香的门第,不是结果在老世侄的手里么?幸亏今日遇着老夫,也算是令尊大人冥冥中的感应了。那医书上的道理,老世侄是没有领略过来的,于今且引两句经书来,给老世侄讲讲《大学》上面有句道:心广体胖,又说道: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问,食而不知其味。据着老夫看来,令郎并无外来的感冒,不过积想伤心,心经上有些受损罢了。”冷竹江听他这话,似乎有理,便连声诺诺,着家丁捧上书包。唐金鉴打开书包来一翻,大喊道:“不好了,不好了。吓得冷竹江面色如土,摸不着什么头脑。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 ; ;
第二回 道义交挑丹充马宝 裕丰庄拆色掉龙洋
却说唐金鉴接着书包一看,为什么大喊不好,原来这唐金鉴的行医,专靠的一部《医宗金鉴》,平时出门都是寸步不离的。这番临走的时候,和那轿班上拌了几句嘴,有些张惶了,便把往年带进场里的书包,错拿了出来。冷竹江站在旁边一瞧,问道:“老世伯,怎样?”唐金鉴摇首道:“并不怎样,只是书包错了,这个包里,原是些《四书味根录》和那《文料触机》等类的书,虽然和医道有些相通的地方,究竟总隔膜着一层。
我另外有个书包,是我们祖太爷留传下来的一部《医宗金鉴》。
听说还是宋版初印,所以异常的珍重。我的先父在日,曾经用过一番苦工夫,手录着许多的经验良方,用朱笔恭楷,补在上面。就是令郎的这个病症,也有个对症良方。于今年老健忘,一时却想他不出,还须贵价去一遭儿才妥呢。”冷竹江连忙吩咐家丁,取了那个书包来。唐金鉴查了一刻,果然查出一个药方来,即便照本宣扬,用恭楷誊了一张。誊到着末的几个字,忽然把脚一跺,说道:“错了,错了,我真的老胡涂了。”说着另换了一张白纸,重新誊起。冷竹江侧着眼睛望去,和第一次开的药单,并没什么两样,只有药引上写的万宝灵丹第一次写的是方字少一点的小万字,第二次写的是正楷,不由得扑嗤一笑道:“老世伯,这万字小写有什么大出入呢?”唐金鉴把脸一沉,放下笔来,咳了好一阵的嗽,喘得上气接不住下气。这里冷竹江将药单一拿,早吩咐家丁去赎药了。唐金鉴气得白眉倒竖,枯眼双睁,向冷竹江大声说道:“老世侄,你知道“惟口启羞”一句的古书么?当初令尊大人和我同窗的时候,没一天不拿这句话儿朝思暮想,才免得流落下去,做了下流种子。
现今令尊大人去了世,我的年纪也老了,算来这世界,也是你们的世界了。但是老夫为着世交上面,顾不得你们怪我,我还要瞬叨几句。老世侄你既是读书人,难道《论语》上的“执事敬”三个字都忘记了么?不说是我们这班人,就是宋朝第一个理学朱紫阳先生,也说过写字要端庄,不然,便非居敬之道。
你看我多写几个字,只当我是多事,你可知道星星之火,能烧万里长城,一件事不谨慎,件件事都做不好么?不讲别样,单讲令尊大人,那年殿试的一节,本来拟定了是个状元,为何状元却被人家夺去呢?仔细想来,也不过一时大意,把那策上的“当涂典午”的一句话,写做“当涂典牛”。凑巧那年的大总裁,门庭微贱,他封翁是个牛经纪出身,只当这句话是有意嘲笑他,就把这本卷子打到归班的进士里面去了。你想这写字是轻易错得的么?况且我的祖父,两代都是杭州城里有名的孝廉。我虽然头发白了,明年科场还不免进去走走。好歹我进学的那年,是报的八十七岁,明年便是九十岁了,照着国家的定例,也好博一个恩榜回家,荣宗耀祖,才不孤负我读了一辈子书的辛苦呢。”说罢气昂昂的向那炕上一躺。冷竹江怕他有些尴尬,不敢做声。厨房里早把酒席备齐,便请唐金鉴到中厅,用个酒肴。唐金鉴起身告辞,冷竹江赶到账房里,拿到五块洋钱,封了一个席敬,另外又赏了一块洋钱的轿班,恭恭敬敬的送在唐金鉴手里。唐金鉴用手一捏,笑逐颜开的说道:“我与令尊系道义之交,这钱财本是公共之物,何用这般的客气。”
话虽这般说,那只手早已缩到袖口里,捏紧了拳头,道了一声奉扰,走出头门。正要跨上轿板,忽然记起一事,道:“我说我是老胡涂了,连赎来的药,都没查点呢?”踅转脚步,到中厅坐下。冷竹江赶紧把那药捧上。唐金鉴看那药包上的招牌,是个庆余堂,便道:“老世侄,你们绅衿人家,只顾招牌的好看,全不讲究这药中的道理。庆余堂虽说是远近驰名的药店,但是今不比往,用的一班新同事,都是些獐头鼠脑,点起药来,件件大意得很,非多即少,实在是靠不住的。倒不如我那小亲家开的同仁堂,虽然门面不及他家的阔绰,却反精细了好几倍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