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细节看清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透过细节看清朝-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吃得大地上一眼望去,只有干裂的黄土和成群的饥民,连一丝绿色都没有。于是人们又开始吃观音土。
  还记得那时候饥民中盛传,观音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赐给老百姓的救命土,吃了它就可以永远填饱肚子,再也不会感到饥饿。对于好多天连树皮草根都没吃的人来说,那是怎样的一种诱惑啊!于是人们疯了一样地挖掘这种土,然后用它塞满自己的嘴,填满自己的胃。凡是吃过观音土的人,真的从此不会再感到饥饿了,可是这并不是菩萨的神通在起作用,而是那土吃了之后不消化,人会被活活胀死。没过几天,遍地都是腹大如鼓的死人,救命土变成了夺命土,没人敢再吃了。可是不吃观音土又能吃什么呢?又没过多久,有的人就又开始吃观音土了,只要能暂时抵挡一下饥饿感,人们也不在乎那即将到来的死亡了。那是一种何等绝望下的疯狂啊!那又是一幅何等恐怖的景象啊!成千上万形容枯槁、骨瘦如柴的饥民争吃着那致人死命的观音土,传说中的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听说固原地方的官兵也没东西吃了,把本州的粮仓给抢了。抢吧!要想活下去,只有去抢!白水王二、府谷王嘉胤、宜川王左挂、飞山虎、大红狼等人都造反了,舅舅高迎祥和饥民王大梁也聚众响应,虽然官兵有刀有枪,但是横竖死路一条,与其等死,不如起来造反,还有活命的机会!崇祯二年春天,官兵来了。玩了几千年的官兵捉盗贼的游戏又开始了。官兵们毕竟是正规军,乌合之众是打不过他们的。到了崇祯三年,最初造反的人有的被消灭了,有的投降了,有的逃跑了……但是不断又有新的人起来造反。这也是没办法的,大家也只不过是想活命而已,若是太平盛世,人人有饭吃有衣穿,谁愿意造反啊?延安那边也有人造反了,领头的那个自称是什么八大王。那时候造反的人都给自己起个稀奇古怪的名字,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为了显得威风,吓唬别人吧?什么神一元、不沾泥、可天飞、点灯子、混天猴、独行狼之类,这个八大王也没什么特别。直到后来才知道,这个人真名叫做张献忠。
  到了崇祯四年,官兵逼得是越来越紧,快支撑不下去了。听说山西那边有一帮人成了气候,原来跟王嘉胤混的那个王自用,在王嘉胤死后联合了一大帮人…老回回、八金刚、破甲锥、扫地王、射塌天、上天龙、蝎子块、阎正虎、邢红狼、满天星、混世王等等,还有舅舅高迎祥和那个张献忠…总共三十六营二十多万人,声势浩大啊!还不如去投奔他们,正好舅舅也在那边。于是我就去了,侄子李过也一起去了。舅舅他们正招兵买马,去投奔他们自然欢迎,舅舅自称是闯王,我在他手底下混,就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做“闯将”。从此“闯”这个字就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闯吧,大明朝九万里山河,任我驰骋,只要能活下去,别再见到当年老家大饥荒时候的情景,怎么闯都行。陕、晋、豫、鄂、川诸省,哪里有活路就去哪里。官兵逼得实在紧了,就先他娘的投降,反正队伍是我自己的,各省饥民无数,要反随时都能反。张献忠他们不都是这么干的么?转眼十七年过去了,现在是崇祯十七年了。这十七年来,从大饥荒里捡回一条命的我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舅舅死后我继承了“闯王”这个名号,冲锋陷阵血肉横飞是家常便饭,我自己还被箭射瞎了一只眼睛;巴西鱼腹山那次,实在是走投无路,差点自杀,最后在神祠中连占三卜都是大吉,这才坚定了我的信心;后来收了一个叫李信的,我给他改名李岩,他教我如何减少杀戮,收服民心,我这才渐渐摆脱了流寇习气,成了气候,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歌谣,才传唱开来……今年我在西安称王,建立了大顺朝,改元永昌!今年不再是崇祯十七年了,今年是永昌元年!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李岩说黄巢当年攻破了长安,最后还是战死狼虎谷。现如今我也进了北京城了!现在大顺朝的辖区包括了整个西北、华北、鲁豫两省、苏鄂两省的部分地区,地方数千里,可以说是鼎定中原。虽然江南尚有明朝残余势力,但是大明朝官府的腐败已经是无可救药,所以也不足为患。古往今来,草莽英雄之中,再无一人如同我李闯王这般威风的!心中回想着这种种往事,李自成登上了皇极殿,坐上了御座。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什么叫做“踌躇满志”。
  

泥腿子坐龙庭(2)
李自成,这个陕西米脂的放羊娃子,银川驿站的小小站卒,传说中下凡的“破军星”,在此刻走上了他人生的巅峰。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巅峰仅仅持续了四十二天。泥腿子坐上了龙庭,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或许是这种身份转换得太突然,李自成和他的大顺朝,都还没有做好准备,他们犯了很多错误,致命的错误。大顺军进京城之后,事务众多,新生的政权急需巩固。李岩这样的有识之士,知道收服民心的重要性,对李自成多有进谏。因此为防止士兵掠财扰民,李自成曾经严令:军人入城,有敢伤一人者,斩以为令。”大顺朝的兵政府也有告示:“大师临城,秋毫无犯,敢掠民财者,即磔之。”但是大顺朝的高级将领们都是盗贼出身,终究免不了流寇习气,所以进京之后不久,就有人开始违反上述两条禁令,大肆劫掠民财。另外对于前明的遗臣,大顺朝也采取了不明智的态度和做法,向他们索要军饷,不出钱的就要遭受酷刑。这样一来,李岩编的“闯王来时不纳粮”歌谣所苦苦积攒起来的民心人气,顷刻间消耗殆尽,化为乌有。而李自成本人,也没有对这些违反军纪,丧失人心的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惩处,反而放松了警惕,不闻不问,甚至自己也有点骄傲自大,开始享受胜利果实,过上了腐化的生活:他见大将刘宗敏抢得的美女陈圆圆美貌,就从刘的手上将其夺过,并意图立她为妃。李自成和整个大顺朝的这种小富即安、胸无大志的思想与行为,不能不说是与他们并未完全摆脱的小农主义分不开的。后来牛金星、宋献策劝李自成多行仁义,以图长治久安,不要太过搜刮杀戮。李自成这才醒悟过来,说:“山陕、河南、荆襄已在我掌握中,大江以南传檄可定。只有山海关吴三桂是一骁将,应当招致麾下;而辽东劲敌,又使我衽席不安。”(清·孙旭·《平吴录》)于是李自成没有立陈圆圆为妃,派降将唐通致书吴三桂招降。李自成还让滞留京城的吴三桂的父亲吴骧写了一封信给吴三桂,信中说:“尔以君恩特简,得专阃任,乃怯懦观望,使西兵长驱。事机已去,天命难回,尔君已逝,尔父犹存。呜呼!识时务者,可以知所变计矣。及今早降,不失通侯之赏,犹全孝子之名。”应该说,李自成和大顺朝虽然犯了很多错误,但是仅就战争而言,他们对形势的判断还是很清楚的。他们明白目前自己的最大敌人已经不是明朝的残余势力,而是远在关外的新兴民族…满洲,也就是那令李自成衽席不安的辽东劲敌。满洲自努尔哈赤建国以来,国势日盛,大顺朝要真正平定天下,开邦立国,必须要防止满洲乘虚而入,逐鹿中原。而阻挡满洲的关键就在于原明朝辽东军的态度,也就是吴三桂的态度。因此李自成对于吴三桂的着力招降,应该说从战略上来说是没有错的,而且具体的手段也比较到位了:唐通在居庸关投降了李自成,此时已经是大顺新贵,被封为定西伯。唐通曾经与吴三桂在辽东共事,由他出面劝降,“盛夸自成礼贤,啖以父子封侯”,对吴三桂有很大的吸引力。吴骧更是吴三桂的父亲,用这两人招降,可以说是很有分量了。更何况吴三桂所有的家眷在北京陷落之时都落入了大顺军的手中,招降吴三桂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但是李自成还是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虽然李自成没有立陈圆圆为妃,但是他毕竟还是抢了陈圆圆这个人。按理说若是真想成就大事,对吴三桂全家不能有丝毫侵犯不说,还应该好好照顾,尤其是对在吴三桂心目中分量极重的陈圆圆,更不能有非分之想。李自成此人其实并不贪图酒色,当年行军打仗,吃的是粗米,睡的是草席,与部下同甘共苦。他曾有个共同起义的哥们罗汝才,妻妾数十,被服纨绮,还有好几部女乐,罗汝才对她们厚加供养,李自成还常常耻笑他。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见到了陈圆圆之后,李自成偏偏就动了心,再加上他不去仔细了解情况,没能充分考虑到陈圆圆在吴三桂心中的分量,或者是虽然考虑了,但是并没真正放在心上,以为吴三桂不可能因为一个女人而影响了自己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决定和对自己前途的考虑,所以李自成就犯下了这样一个错误。要一个女人,对于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来说,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错误,但是历史有时候总是出人意料,这样的一个错误在事后造成的后果,是李自成万万没有想到的。事后的故事以后再说,这里暂且按下不表,先来总结一下李自成:自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反秦开始,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免不了有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军:西汉末年有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有黄巾起义,隋末有瓦岗寨起义,唐代有黄巢起义,宋代则有王小波、李顺、宋江、方腊等起义,元末则有红巾军起义……然而纵观整个农民起义的历史,却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农民起义虽然轰轰烈烈,波澜壮阔,但大多都失败了;有的封建王朝也确实被农民起义所推翻,但是最后夺取天下的人往往不是农民,而是早就有逐鹿问鼎之志的上层社会的野心家,农民起义者本身却鲜有成功的先例。秦灭后得了天下的是刘邦,刘邦是个小官吏出身,他已经算是身份比较卑微的了,但也毕竟不是彻底的农民;之后的刘秀、李渊李世民父子,也都或是宗室,或是地方豪强,跟农民完全搭不上边。黄巢倒是攻破了长安,但是那时候李唐王朝仍然占据着大半河山,黄巢并没有在全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随后黄巢兵败,战死狼虎谷,起义还是失败了。朱元璋则的确是自赤贫出身而得天下的第一人,然而他在攻打元大都之前,在南京“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多年,等到他最后取得天下之时,也已经早就不是农民的身份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泥腿子坐龙庭(3)
而李自成在十余年的起义过程中一直是转战各地,根本没有进行政权建设和身份转换,所以李自成及其大顺朝,在他达到人生巅峰的那四十二天里,的的确确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次“泥腿子坐龙庭”:真正的农民打进了皇宫,取得了起义的胜利。还是那句话:古往今来,草莽英雄之中,再无一人如同李闯王这般威风的!历史虽然无法假设,可是如果我们试想李自成最后真的能够成了大业,做了皇帝,建立汉族的政权,中国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走向?中国数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到了明朝已经是腐败透顶;但是满清入关之后,个个皇帝都勤于国事,出现了康乾盛世,封建专制制度得以回光返照,又延续了二百六十多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回光返照,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不是有可能不必等到1840年鸦片战争才被迫开始,从而就可以避免鸦片战争之后的历次国耻?毕竟明朝中后期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而且在思想领域里也出现了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新哲学思想。然而这一切终究都只不过是后人胸中的“块垒”,可以思考,可以借之下酒,但却永远也没有答案。
  让我们还是回到三百多年前,看看接下来历史的舞台上该谁粉墨登场了。
   。。

天平的最后一个砝码(1)
究竟是谁创造了历史?教科书上说,是人民群众。这当然是没错的,但是在某些重大的历史关口,一个人的力量,一个人的选择,足以改变一切。
  公元1644年,中国的命运落入了一个叫吴三桂的人的手中。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妻子岂因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吴梅村的这首《圆圆曲》,讲的是他的本家吴三桂的故事,其中褒贬之义,颇有几分春秋笔法。据说此诗初成之时,吴三桂得知,要以千金购诗稿焚之,却被吴梅村拒绝了。吴梅村是前明榜眼,二十出头就金榜题名,半年后又奉旨完婚,给假归省,可以说深受皇恩,所以他对吴三桂自然恨之入骨,拒绝了吴三桂购诗之请,也算颇有骨气。但是世事难料,谁又能料想得到,后来吴梅村不甘心终生隐居山林,为了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竟然也接受了清朝统治者赐予的官职。
  然而更令吴梅村和我们料想不到的是,清廷赐予他的竟然仅仅是一个芝麻小官…从四品的秘书院侍讲,他放弃了名节所换来的却是这样一种深深的屈辱,以至于他在后来的诗作中悲愤地写道:误尽平生是一官!”其实作为诗人的吴梅村,比做官的吴梅村高明不知道多少倍,可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修齐治平、兼济天下的梦想毁了他,令他在历史上留下了这样的遗憾,这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辈子也跳不出的怪圈。其实直到今天,吴梅村留给我们的遗产,仍然是他的诗作,而不是他做官的功绩。个人历史的遗憾尚且如此令人扼腕,何况是国家和民族?让我们先忘掉吴梅村,来看看诗中的主人公吴三桂的历史,寻找一下他的遗憾和他带给整个中华民族的遗憾……崇祯末年,大明朝内忧外患,形势越来越严峻:李自成的势力已越过宁武关、居庸关;满清军队也从东北面发起进攻。危急关头,明朝廷下诏吴三桂以总兵身份统领大军镇守宁远。吴三桂,辽东人,原锦州总兵吴骧的儿子,能骑善射,智勇过人,曾中过武举。崇祯初年,吴骧因贻误战机而被革职,同时吴三桂则升为宁远总兵。有一次清兵进攻宁远,来势凶猛,明朝的军队则软弱懈用,不堪一击,致使宁远失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