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们还俗当兵。
德王的这一号召,草原上像烧起了大火一样,召庙的上层喇嘛像烧着了屁股,气得乱奔乱跳,大吼大叫,大骂“魔鬼闯开了佛门大不祥之兆”。小喇嘛偷议暗笑,他们如笼中的鸟,早想飞向那片蓝天。青年喇嘛凡心不泯,许多人想着还俗当兵娶妻生子。
社会上同样激起了轩然大波,他的这一举动,折腾了个四邻不安,各旗的王公们被他弄得心神不宁,因为他除了本旗招兵,也从外旗招兵。杨桑和索王更是气得搓手,说苏尼特右旗出了个“疯王”。这件事连他的“三娘”孙氏也反对。他“三娘”劝他说,你多招点兵,改善保安队可以,不要到寺庙里点火去,上层喇嘛不好惹。你现在羽毛未丰,树敌多了以后的日子不好过。狼想进羊群必须夹着点尾巴。他给“三娘”解释说,现今牧区,几乎有三分之一多的男性当了喇嘛,不娶妻室,不赡养父母,长期以来造成牧区人口减少,老人无人抚养,这样好吗?“三娘”一想也对,牧区的现实就是这样。她说,你的想法是对的,但做法要巧一点,不要造成太大影响。德王说,要除弊利政想不遭到反对不可能。我作过调查了,中等召庙至少有四五百喇嘛,小庙也有二三百名。牧区本来人口稀少,那么多人当了喇嘛,加上王府、协理、梅林那里用人那么多,牧区男人成了“稀有动物”。男人一少,性乱难免,性病摧毁了生育能力,因此人口一直严重下降。我要改变这一切。“三娘”同意了德王的做法。“三娘”觉得,别看他人小,真还有点近虑远谋,比他父亲强多了。他父亲是墨守陈规之人,有威望缺才华,儿子超过他了。
经过努力,德王组建成了五百余人的武装保安队,改善装备,使其他旗的保安队羡慕不已。后来他又组建成一支拥有五百余名的“乌滂预备队”。这支武装是实行兵员轮换的义务兵役制,担任由张家口到滂江地区的护路任务,每年向察哈尔都统府领取补充经费四千银元。这一下德王管辖下就有了上千人的武装力量。别的旗多则二三百人,少的不过几十人。蒙旗的组织,基本上都是军政合一的单位,尤其察哈尔八旗,它是以军旗的颜色组军建政的 —— 正红、正黄、正蓝、正白旗和镶红、镶黄、镶蓝、镶白旗组成了八旗。这些旗没有世袭的王爷,只有清廷任命的总管。多数王爷旗的保安队,没有几件像样的武器。德王的军队多数用新式枪械,这都是他从各地弄来的。后来他又建立了军官学校,王府里设立了武器修造所,有数十名工人,可制造手提式机枪和弹药。
一个平静的苏尼特草原,一下子沸腾起来了,人叫马嘶,风声不断。每天黎明初起,晨练的军队踏破了草原的宁静,马队的操练显得十分雄壮和威风,打靶的枪声惊得胆小的黄羊魂飞魄散。
德王看到他的“杰作”非常高兴,让队伍操练好,他要视察军营接见官兵。
这天上午,风和日丽,战士们早早在大草甸子上排好了队等待德王的检阅。
上午九点,德王戴上顶子,穿上长袍马甲,骑着一匹白骏马来了。他骑在马上,侍从给牵着,他身后的协理台吉、梅林、参领们也都骑着马在排列整齐的士兵前走过。德王一边检阅一边招手,最后他下得马来,站在千人的排列长队前激动地说:“看吧,这是一堵成吉思汗墙!”
他走近长队,全体士兵如听了口令似的,齐刷刷地跪下给他叩头,他双手端起,示意大家起来。大家起立后,他作了简短的讲话。他说,大家辛苦了,我们苏尼特第一次有了这么庞大的武装组织,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苏尼特的希望,看到了锡林郭勒的希望,也看到了我们整个蒙古民族的希望。我们草原要活起来,再不能死气沉沉下去了,我们要站起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6枭雄兴浪招兵买马 佛门掀波喇嘛还俗(2)
他稍停顿一下说,但是,真正的兴旺发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像我们草原一样,春天到了草原还不容易绿起来,有天外来的风寒,有盘根错节的枯草,青草从夹缝中往上钻很艰难。不过,新生的东西是挡不住的,它们总会排掉阻挠钻出来的,它们代表着草原的希望。
士兵们听不出来,可是有头脑的官吏们都知道讲话是针对什么。“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德王经过检阅,看到了自己的实力,他想,有了这些武装力量做后盾,我在锡林郭勒盟不打头份谁打头份?就目前而言,把所有的王爷旗数上,除了我德王,谁有这么强大的军队和新式武器?有了千余人的军队,谁能不重视我这股力量?这一下他觉得向外扩张有了实力,因此胆子就大了起来。是年冯玉祥对奉直军阀联军作战时,曾“由俄运输军队带着冯的人赴蒙道经苏尼特右旗,德王将其赴俄之代表留难,并截夺汽车数辆”,他虽知冯玉祥不好惹,可为了讨好张学良和蒋介石,他还是硬着头皮干了。
德王是个见风使舵的人,他对蒋冯之间的斗争早有耳闻,凭他的政治敏感来看,知道冯玉祥闹不过蒋介石,所以他投这个机是为有利可图。
从这时候起,德王的活动更多了,从对内转向了对外,内部反对,不买他的账,他就搞“外向型”外交活动。他说,我是墙内开花墙外红。
德王觉得,要想使自己在外有更大的名气和影响,必须要大力宣传自己。因为他手上已有了千人大军,又是锡林郭勒盟的副盟长,是该值得宣扬一下了。于是他利用他的亲信们到处游说他的雄心壮志,尽量在外扩大他的影响。
只要播种就会有收获,谎言说过三遍就会发芽。德王制造的形象外交终于有了收获。一九二九年,德王被任命为察哈尔省的委员,这样的委员虽然是个虚名,可是对于举一反三的德王来说大有用场。索王感到德王这小子太会钻营,自己是个“德高望重”的正盟长都没能轮上,他倒捞上了,他有什么政绩,不过就是扛着父亲那块老牌子到处招摇撞骗吧!既能跑又能吹,年轻人真不害臊。同时他也意识到,不久的将来自己的盟长职位也将落入德王之手。他从现在开始,就想着如何限制德王的对外扩张。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7拜谒班禅兴师动众 广交王公图计筹谋(1)
德王从小就有许多爱好,除了琴棋书画,最爱好的就是打猎。他骑着马儿,走进了埋着历史足迹和许多美丽故事的草甸子。那绿色瀚海中帆影般雪白的蒙古包,像一首动人的诗。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吟念起:塞外人家毡作篷,草原万顷牧歌中……
德王正在触景生情,吟诗畅游,一个骑马人拿着小旗从后面飞奔而来,走近来才看清是信使。信使下马上前报告说:王爷,从绥远省府传来消息,西藏的班禅活佛独自东行通过青海塔尔寺来到内蒙古讲经。近日要从达尔罕旗的百灵庙到四子王旗的满达拉庙讲经。德王一听动心了,他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显示自己机会的人。达尔罕旗离苏尼特旗较远,四子王旗隔山为邻,离乌兰哈达和白乃庙更近。于是德王想着要搞一次兴师动众的拜谒班禅活动。他立即返马回府,研究组织赴四子王旗之事。他原打算让东西协理( 家留总管 )、东西梅林及扎兰都去,也可以组织一些牧民去。他说,机会难得,过去有许多信徒,不远万里到西藏去磕头,现在佛爷到家门口了,佛光照到苏尼特了,不去终生遗憾。
对于酷信佛教的草原人来说,别说见班禅活佛,就是章嘉来了也会去磕头的。这个消息一传开,草原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感谢王爷给他们传来做梦也想不到的好消息。王爷让牧民也去一些,可是谁都想去,放牛小子牧羊女也要赶着牛羊,带着帐篷去磕头。
草原一沸腾起来,王爷也拦不住了,走就走吧。带着帐篷,赶着牛羊走,这样的迁徙,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是家常便饭,别说到一个隔壁四子王旗,就是千里东进,逃荒度灾的路也多走了。那是风雪交加的严冬,这是流清滴翠的盛夏,那是东进度灾,这是西去拜佛,时间、目标、心情都不一样。牧民们换上新衣,带上积蓄,去拜佛,去施舍,求佛爷保佑他们岁岁平安。
同样是去拜佛,王公贵族与百姓的心理不同。百姓为的是安详,王公们为的是宣扬,德王为的是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
经过一番紧张的准备,德王爷带领着僧侣和官僚们出发了,前面如大军远征,浩浩荡荡向西挺进;后边跟着牛群、羊群和马群,如潮水般涌入杜尔伯特草原。宽厚的草原人,无论客人来多少,都有炒米奶茶手扒肉,酸奶子面片加烧酒来招待。至于牛羊踏了地、吃了草更不在乎,这个好客的民族,从来都不薄客人,更不薄牛羊。
德王到了四子王旗,受到王公们的隆重接待。在等候班禅到达的几日里,他显得非常活跃,广泛结识官员们。当时该旗的潘迪恭扎布王爷,在乌盟也是很有名望的,他也是乌盟的副盟长。四子部是成吉思汗二弟哈萨尔的后代,德王是成吉思汗的三十世孙,所以四子王旗的王公贵族们都非常尊重他。四子王旗的军队建制比苏尼特旗健全,苏尼特旗只有保安队,四子王旗有一中队、二中队、三中队,上面还有独立大队,王爷府还有直属队。所以,德王很看重这次的交往接触,认为他这个年轻的王爷,很有必要同这里建立一种友好关系。
牧民们第一次带着牲畜出远门,在他乡临时放牧栖息感到十分新鲜;特别是对于很快能见到班禅佛爷更有些迷醉了,如果再能让班禅佛爷摸一下“顶”,那可真是幸福死了。
白天,“远丘流雪群羊下,大野惊风匹马还”;夜晚,篝火燃遍四面山,好似片片红牡丹。这个以歌舞为伴的民族,夜夜成了狂欢节。这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如歌如梦的时刻。
德王知道班禅的影响力,这种牵动蒙古民族灵魂的影响力,对于野心勃勃、头脑敏锐的德王来说,是最难得的机会。在蒙古地方,班禅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溥仪皇帝。他是“帝”,他是“佛”,所以他绝不放过这样的机会。
在这种场合,许多像德王一样年龄的青年正在热恋,他们在大庙前骚动的人群中穿行,在嗡嗡的咏经声中说着甜蜜的情语。他们互相拉着汗津津的手,无目的地在大经堂前走过。德王不同,他想着统蒙大计。甩开保镖随从们,他独自一人在人群中走着,观赏着经堂的建筑。满达庙比西拉穆伦庙要小一点,可比起苏尼特的庙宇大得多,鼎盛时期有过五百多喇嘛,咏起经来如洪水之声。可他走到这里,发觉出奇地安静,只有风卷经幡的猎猎声,在漠风的吹动下如海涛般喧啸。场上竖起了许多木杆,木杆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经幡,在大风的吹动下显得很有气势。
忽然,人群攒动起来,他与一对恋人撞了个满怀。低沉而浑厚的诵经声,像海潮一样卷过来,顷刻间形成一种持久的声浪,充塞了整个空间。人们刷地跪下一片,匍匐在地上,泪水顺着年迈人满是皱纹的脸渠上流了下来。德王站住了,他的脸上挂着莫名的诧异,从前面的祈祷声中,他突然醒悟了,啊,是班禅大师来了!
浪潮卷到了他的身边,几个银白须的牧人跪了下来,几乎是趴在地上,伏着身往前匍匐叩头。他后退了几步,抬头望时,只见班禅大师的座轿走到庙圈子外停下,高僧们和满达拉庙的活佛道尔吉一起跪在轿前迎接大师。德王急忙走过去。
班禅大师在鼓号声中,在上层喇嘛们的簇拥下,向寺庙内走着。路两旁排满了叩拜的信徒。班禅中上等个儿,面色紫铜,一脸佛相。他迈着缓慢的步子,左手腕上挂着念珠,右手伸出,在伸到膝下的苍白头上摸着走过。德王看着也想伸过头去让摸一下,但又不好意思。
7拜谒班禅兴师动众 广交王公图计筹谋(2)
班禅大师被接到却依林经堂院内专门给他扎起的新蒙古包里下榻。寺庙的活佛和高僧们叩拜后,紧接着各旗的王公们叩拜。别的王公们叩拜问安后就离去了,但是德王不那样。他叩拜问安之前先作个自我介绍,说他不是本旗王爷,而是锡盟苏尼特右旗的王爷德穆楚克栋鲁普。他说他五天前就带着全旗的僧侣和牧民,赶着百万只牛羊到这里恭候佛爷,一来到这里是拜见佛爷,二来还想请佛爷到锡林郭勒和我们苏尼特草原给众生降福。班禅看到德王很惊奇,一脸佛相的人怎么没进佛门?眉头高起闪着亮光,两耳垂腮二目有神。班禅立刻对这个年轻英俊的王爷重视起来,除了感谢苏尼特众生们的虔诚,还表示了有机会就去。
叩拜之后,所有王公们后悔没向大师表示一下虔诚。其实中旗后旗的总管和高僧牧民也来了不少,可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这几天有些老王公们,看到德王年轻,觉得也不过是个父死儿继的继承人吧,都没在意他。那些老王公们互相都熟悉,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见到他,只是礼节性地互相问个安道个好就罢了。这一下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都想跟他攀谈。德王心存大计,看到其他旗的王公和察哈尔的总管们都和他亲近,就抓住机会广泛接触王公们,跟他们深交浅谈。他蒙汉文书籍读得多,又接触了北京的许多上层人士,加上他生性健谈,使许多中老年王公自愧不如。
在这几天里,德王拜见了三次班禅,为的是加深班禅对自己的印象,以后好请班禅去锡盟讲经,从中扩大自己在锡盟范围的影响。
牧民叩拜了班禅后就带着牛羊和无限喜悦返回了苏尼特。德王在四子王旗多留了两天,除了拜见班禅,还分别跟一些胸怀大志的王爷协理们深谈了几日,探讨他们对局势的分析和今后的打算。有时他也透露一些他的想法和主张,为的是寻求知音,他对几个旗王公们的底数都摸清了,而后带着自慰的心理回到了德王府。
拜罢班禅回到王府,他琢磨如何利用班禅活佛做点大文章,他知道班禅在牧民心目中的地位高于一切,只要能利用班禅,没有办不成的事。他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