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大会战内幕全解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沙大会战内幕全解密-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因为由代长官成为长官而高兴的薛岳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虽然根据15集团军报来的情况还不能完全断定日军已开始全面撤退,但又不得不做好两手打算。天下没有便宜的事,打一个漂亮仗谈何容易。他招呼吴逸志和赵子立,一同研究应付日军撤退的作战方案。
  10月2日,川军杨森第27集团军属下杨干才第134师直属团特务连由连长万明雨带队,在幕阜山北麓的深山密林中艰难行进。134师在此次会战中的任务是隐蔽插入敌后,在崇阳、咸宁一带利用险峻地形袭扰日军的运输线,遇有机会便从日军背后捅一刀子,配合正面御敌部队的作战。

冈村宁次果断下达撤退命令,战场形势陡转(3)
下午3点多钟,一条清清的山溪出现在面前。万明雨传令原地休息。一百多爬了半天山累得东倒西歪的兵们好像被这声口令抽去了骨头,顿时软在地上。兵们大多一只手用枪支着上身,一只手抓下帽子驱赶着树林中一直追踪着他们的蚊蝇。
  喘足了气,兵们掏出干粮,就着溪水吃起来。有几个士兵扯出毛巾往下游走几步,让清凉的溪水冲去一身臭汗。
  这时,一阵沉闷的马达声从天空由远而近传来。万明雨从树枝的缝隙中看见一架飞得很低的飞机正路过他们头顶向南飞。机翼上标着太阳旗。这是一架运输机,万明雨知道咸宁附近有日军一个临时机场,眼下日军战线拉长,有时地面运输跟不上,要飞机空投食品弹药。
  万明雨正在拿一把刺刀开一听罐头。刺刀尖在罐头盖上扎一个十字,用刀尖沿十字撬开,就着一个米团子,一顿美味就到口了。传令兵端着一杯刚打的溪水在一旁站着,二排长胡耀宗坐在离他很近的一块山石上一脸坏笑,他是专等连长打开罐头分些来打打牙祭。万明雨怕跟这个四川陂县老乡闹,打罐头时防着他。飞机就是在这时飞过来的。
  两人抬头看飞机,排长说:“快开快开,格老子回去还你两罐。”
  连长说:“要吃罐头天上有,你去把飞机打下来,两辈子都吃不完,先胀死你丈母娘。”他手中的罐头就是上次打运输线的战利品。
  排长说:“你让我*?”
  连长说:“锤子!你打么!”
  排长随手抓起一挺支在一棵树杈上的轻机枪,枪托顶在肚子上,一手抓着提手,大致对准了,嘴里说:“下来你个龟儿子!”另一只手就勾扳机。连长还当他在闹,继续开他的罐头。
  “哒哒哒……”
  连长吓了一跳,刚启开的罐头滚到脚下,几条日本鱼躺在了中国的山上。
  排长被枪的后座力顶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机枪烫手似的扔在一边,脸吓得煞白。他低头看看枪的扳机,骂道:“是哪个挨刀的,怎么就不晓得上保险?!”
  机枪兵从不远处跑过来,这个长得很高大但脾气极好的兵委屈地分辩:“保险是上着的,你不扳它咋个会开的么?”
  连长万明雨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糟糕!目标暴露了。”
  特务连此行是为本师的一个加强团担任先遣队,去摧毁日军开设不久的一个辎重仓库。这个仓库虽然只有一个中队把守,但如果行动暴露,他们这一个团兵力到敌后显然是去送死。这个奇袭行动酝酿了好几天,出发前师长杨干才亲自置酒壮行。万明雨立下军令状,打不好这一仗就不回四川了。胡耀宗这混蛋当时就在他身后嘀咕:“不回四川是你想讨个湘妹子当小老婆哟。”平时闹归闹,可现在是在打仗,而且不是一般的任务。
  万明雨极难听地骂了一句,站起身来,四下张望。
  大队在后面15公里,在这个意外情况之后是进是退?这里是敌后,情况复杂,这支孤军是在刀尖上跳舞。仿佛逼着万明雨马上做出决定,这时背电台的兵一脸很懂事的表情凑了上来,万明雨真想踢他一脚。
  就在万明雨左右为难,气急败坏的时候,奇迹发生了。
  兵们听见那架运输机巨大的马达声响忽然如病人咳嗽一样顿了几顿,接着有人就见飞机调转翅膀向左飞,一边拐弯一边往下落,直至机头稳稳地对着三四公里处一座山上的一块巨大山石扎去。在那块巨石上跳了两跳之后,机头和左翅膀便变了形状,飞机纸糊的一般轻轻地落下来,斜躺在山坡上,压倒一片树。
  万明雨愣了一阵,猛然大喊:“集合!”众人都如梦中惊醒,一个跟一个跑下山去。
  1小时后,134师副师长兼加强团长刘某接到先遣队万队长所携电台发来的密码。
  又1小时后,刘副师长接到杨干才师长电报:山豹行动取消,速携文件返回。
  一天后即10月3日,日军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于10月2日凌晨下达给湘北方面第6、第33师团、奈良支队、上村支队的书面撤退命令原文与一份中文译文摆在薛岳案头。
  15天以后,长沙会战祝捷大会上宣读各部队战绩,因“击落敌机,获至重要之敌文件”立功的人员为:134师师长杨干才、134师副师长刘某。各赏金1;000元,授三级宝鼎勋章一枚。
  冈村宁次10月2日命令原文:
  华军退至汨罗江、修水河两岸地区集结,本军为避免不利态势,应速向原阵地转进,以图战斗力之恢复。
  转进计划如下:……
  薛岳10月3日命令原文:
  湘北正面各部队以现在态势立向当面之敌猛烈追击,务于崇阳、岳阳以南地区捕捉之。……各追击部队对敌之收容部队可派一部监视扫荡之,主力力行超越追击……已深入敌后之各挺进部队大力破坏敌之交通线路,断敌逃路。
  从10月3日起,中国军队在湘北、鄂南、湘鄂赣边区三个战场向日军发起猛烈反击,日军则如退潮之水,不再恋战。
  25师和195师尾追第6师团及奈良支队由福临铺到汨罗江,再由汨罗江到新墙河。10月8日,日军退过新墙河,195师的566旅竟也追过河去,在西塘、尖山一带发动夜袭。虽小有收获,无奈日军回了老窝,抵抗甚为顽强。覃异之命该旅退回河南岸。湘北方面作战由此结束。
  鄂南方面,79军部队追击日军33师团一部从三眼桥到平江,又追过南江桥,直至将日军赶回通城老窝方才罢休。
  湘鄂赣边区,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指挥所辖部队在修水夹击日军。日军撤向三都据险顽抗,中国军队连攻三天均受挫,第四天夜袭成功,到底把日军赶回原出发地武宁。
  以两军各自恢复战前阵地为标志,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
  

祝捷声中,薛岳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1)
由二十余辆卡车和吉普车组成的车队由长沙城内出发,沿公路直向北开。
  卡车在车队两端,车上站满全副武装的士兵,每辆车上有一挺机枪架在车头。车队中间是一溜吉普车。有经验的老百姓意识到吉普车中肯定有高级军官,但不一定能猜到在其中一辆并不起眼的吉普车后座上,斜靠着他们的省主席、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
  薛岳疲劳极了,车一开他就闭上眼睛,一路上总是半睡半醒。
  10月17日,第九战区部队全部恢复到战前所在位置,日军亦在原出发地域重新设防。战役结束。
  第15集团军总司令关麟征第一次在电文中使用了“湘北大捷”这个词。薛岳见到时,心中莫名地一动,他知道该是庆祝胜利的时候了。
  日军南下犯湘,九战区将士浴血奋战月余,逐次抵抗并诱敌进入长沙以北地区力图歼之。日军仓皇逃窜,受到中国军队拦截追杀。日军伤亡惨重,被赶回原地。这不是胜利又是什么呢?
  “二期抗战”,这不只是一个军事概念,而更是一个政治概念。1939年初起,蒋介石多次发表文章和谈话,国民政府开足宣传机器的马力,向国民大力宣传灌输第二期抗战的形成依据、内容、意义,目的在于让全国人民从日军步步进逼、当局一退再退、大片失地、大量折兵的失败情绪中振作起来,看到胜利的前景,坚定抗战的信心。这个时期,两军集中主力部队进行的较大规模作战只有两次。一是1939年3月至5月终以失败告终的南昌会战,再就是此次湘北之战。
  这次作战虽然没有按照薛岳预期的结果发展,围歼日军主力于长沙城下,但从节节抗击到追击截杀,毕竟杀伤了日军几支主力师团的兵力。当一车车战利品运进长沙时,老百姓热泪滚滚,浏阳爆竹的硝烟弥漫了挟裹着从前线硝烟中凯旋的士兵身影。薛岳知道,这正是蒋介石和全国民众在心理上极其需要的胜利。
  他在给蒋介石的电报中称:“长沙会战取得重大胜利。”关麟征的“湘北大捷”指以他的15集团军为主的湘北正面战场,而他使用的“长沙会战”这一概念则是指由九战区组织指挥的,包括湘北、赣北、湘鄂赣边区在内的所有作战地域围绕诱敌于长沙城下聚而歼之的作战。胜利不是你一个15集团军的,这一点不能含糊。他听说关麟征为此暗中骂娘。骂归骂,事情还要这样办!
  薛岳睁开眼睛,问坐在司机旁边的赵子立:“到了什么地方?”赵答:“唐田,一半路程了。”
  汽车速度缓慢,车轮下是日军进攻时先修了个形状勉强通车、战后又派部队和民工加以整理的战时急造公路。战前薛岳组织民众毁路还田,这个“土”办法有效限制了日军重型火炮随步兵开进,大大降低了日军的攻击能力。在起草呈重庆的作战详报时,薛岳专门提到将这一条列入成功的经验。
  湖南战场的枪炮声尚未停息,举国上下已开始欢庆胜利。新墙河、汨罗江、福临铺、营田、高安,这些有名无名的河流和小镇,跃然全国各大报刊,而薛岳、关麟征、罗卓英、王陵基等老名字再度被炒得滚烫,覃异之、史恩华等新名字顷刻间也变得家喻户晓。
  10月10日是国庆节,重庆主要街道上已搭起几座巨大的胜利牌坊。在这些用松柏枝和鲜花缀成的牌坊上,“庆祝国庆暨庆祝湘北大捷胜利”几个镶金大字好生激动人心。这座战时首都的大街小巷,浓烈的节日气氛全都掺入了庆祝胜利的内容。一家商店门前大红绸布上书写着:“我们以歼灭日军来庆祝二十八年的国庆日,我们更要以最后的永久胜利来庆祝二十九年的国庆日!”在这对乐观的老板和老板娘看来,鬼子最迟明年投降是无疑的了。

祝捷声中,薛岳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2)
几天之中,薛岳收到国民政府、军委会、国民大会及诸多民众团体、党政要员、社会名流的贺电、贺信。其中他如愿以偿地看到了蒋委员长发来的洋溢着喜悦的祝贺电文。对于薛岳,其实有这一封也就够了。
  汽车减速,慢慢停稳。薛岳下意识地整理军容,振作精神。福临铺,碧水青山间一座小镇。今天将在这里举行一个特殊的仪式。前天副官将一份请示电话记录给他时,他不假思索地签上“如拟”二字,又吩咐其他活动一律让路。这些天中,薛岳被记者、名流和各类活动,被鲜花、镁光灯、掌声和赞扬吹嘘的言辞团团围困。他需要这样一个活动,镇静一下自己的头脑,使他不要忘记战争和胜利的真正含义。
  关麟征、张耀明、覃异之等人在车下迎接。今天是一个特殊的场合,人们平静地敬礼、还礼,简短的问候,没有一句寒暄。
  部队已在一座向阳山坡前整齐肃立。数千名士兵,像一片年轻的丛林,他们全部穿着整洁的军装,全副战斗装束,钢盔乌亮,绑腿打得如同马上出发去进行一次远征。
  青山之阳,一座崭新的墓碑。
  呢制军服笔挺、将星闪亮的军官们在薛岳的带领下,手托军帽,缓步登上台阶。
  铭联:“比家山千秋不朽,福临铺一战成功。”
  碑文:“长沙地控南北,兵家必争之地,倭寇图之已久,营长史恩华奋战比家山,与全营壮烈牺牲。195师阻击福临铺,寇北退,长沙无恙,烈士之功不朽矣!”
  铭联和碑文书法刚毅劲遒,出自195师师长覃异之之手。
  将军们垂头,为死去的士兵默哀,三鞠躬。100名仪仗队员般英武的士兵整齐地向长空鸣枪。
  枪声如雷、如雨,在天地间久久回荡。
  在致哀的枪声可以飘到的一个小村落,一个普通的农家,举行着另一场祭奠。
  福临铺罗家乡上南山村,第28军少校营长罗文浪告假回家,以中华民族古老的礼仪,为胞哥罗荫浓送行。
  同村外村的族亲与更多是素不相识的农民们,川流不息地来到罗家设置为灵堂的堂屋,或鞠躬、或磕头,洒一把泪,焚一炷香。
  灵堂正中放大的照片上,一位英俊的军人微笑着望着人间。他从军报国,经历台儿庄等对日大战,最后血洒赣北甘坊,遗体与战友们一道葬于修水的漫江。
  此时,他仍以微笑面对无怨无悔的29岁的人生。
  罗文浪和从另一个部队赶回来的弟弟戎装黑纱,站在母亲身后,白发人泪已哭干。
  蒋介石致薛岳电文:
  此次湘北战役,歼敌过半,捷报传来,举国振奋,俱是指挥有力,将士用命,无任嘉勉,所有此役有功人员,希切实查明评报,其死伤官兵,并应查报,以凭奖恤,自兹胜利初基业已奠定,我将士之责任愈重,务望勉励所部,格外戒慎,倍加努力,勿骄矜、勿懈怠,光大战绩,用集大勉,至深企盼。
  何应钦贺电:
  长沙薛长官伯陵兄:湘北会战,经获全胜,捷音传来,良深欣贺,吾兄指挥有方,杀敌致果,厥功光伟,日军遭此惨败,心胆俱寒,仍希再接再厉,奋迈前进,以获全功。
  国民政府电文:
  薛长官伯陵勋鉴:此次寇犯湘北,关系战局綦重,该长官指挥有方,所部忠勇效命,歼除顽敌,保障全湘,捷报传来,举国欢欣,应即复电嘉慰,并饬传谕所属,益加奋勉。
  国民参政会驻会16名委员联名贺电,署名:
  张澜、孔庚、褚辅成、江庸、董必武、许德珩、邓飞黄、刘叔模、范予遂、李中望、许孝炎、陈博生、李琮、秦邦宪、高惜冰、史良。
  10月20日起,驻武汉、岳阳、应山、奉新、黄陂、安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