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洋兵,武器又少,并不碍事,命 令端郡王等人〃勿阻洋兵入城〃。而荣禄的意见和庆亲王相同,荣禄是〃城防司令〃,有权 下达〃准许洋兵入城〃的命令。但是,以端郡王为首的皇亲为此而发难,大骂荣禄〃汉奸〃 ,扬言〃几百个洋鬼子,怕他做甚〃,并且说若群起而攻之,洋人们一个也跑不了。端郡王 给步兵统领崇礼下达命令,让他坚决把洋兵挡在城外。当得知洋兵已经进城之后,端郡王便 说,荣禄一日不除,太后一日不会支持义和团。端郡王的意思很明白:荣禄不除,他的儿子 就当不上皇帝。几乎所有的人都说荣禄是坚决〃力言义和团无用〃的人,并且左右着慈禧的 态度;可是,连荣禄都明白,天下谁能左右得了面前这个面无表情的女人! 慈禧已经看到了一个参劾荣禄的奏折,是甘军首领董福祥写的。董福祥声称要不是荣禄从中 作梗,给他五天时间,他就能把北京的外国使馆〃攻毁净尽〃。慈禧没有答应荣禄的辞职请 求,但她又说董福祥虽是粗人,但〃可以利用〃。至于义和团问题,慈禧依旧没有拿定最后 的主意,她因此而烦躁不安。 这天半夜,慈禧被一阵锣鼓喧天的声音吵醒了。太监们急忙进来禀报说,附近的居民都说今 天有神仙下界,正在烧香迎接。慈禧立即命令步军去把〃生事之人拿了〃。没过多久,步军 奏道:生事的头儿拿到,叫李群仔。慈禧说,就地正法。 义和团在慈禧的心目中,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慈禧到底要对帝国的时局做出什么样的判断? 按照常年的习惯整个夏天都在颐和园里〃办公〃的慈禧这一天突然起驾回到了紫禁城。 6月10日,一个来自朝廷的任命让所有的人尤其是洋人都吃了一惊:命端郡王载漪管理总 理各国事务衙门……在这样一个东方与西方的冲突千钧一发的微妙时刻,一个极端仇恨洋人 的满族贵族当上了专门处理帝国外交事务的大臣。事情已至此,一切都明了了……慈禧真的 要和洋人们过不去了。 没有人知道这几天慈禧做了什么和想了什么。有一个参考资料值得注意,那就是已经退职的 原内务府大臣、与慈禧家族有着戚谊关系的满族贵族景善的日记。这个日记,后人有〃系荣 禄之伪造〃之说,史家对此并没有定论。《景善日记》中关于6月10日这一天记下了这样 一些事情: 一、这一天是端郡王的弟弟载澜的生日,景善前去祝贺。在这个满族贵族的王府里,景善看 见这样的情形:〃义和团百余人在彼家中,半皆乡民,有一团长温顺统带之,又小孩五六人 ,约十三四岁,状若昏迷,口中喷沫,起而奋跳,执近前之物,乱跳乱舞,口除怪声,如疯 狂然。〃 二、载澜告诉景善,他相信义和团的〃神灵附体〃,并且说他的夫人进宫面见太后的时候, 把义和团的神奇的〃法术〃告诉了太后。 三、董福祥的甘军已经入城。北京平民开始有向城外逃亡的迹象。 四、军机大臣启秀到景善家中拜访,出示了一份文件,是启秀草拟的一份〃上谕〃,内容是 :向各国开战。启秀说,这份上谕,要等太后盖上玉玺后方能生效。 以上记载至少提供了这样的信息:主张排外的皇亲们已经与义和团搭上了关系。义和团已经 小规模地进入了北京城。有强烈排外情绪的帝国正规军之一的甘军已经开进城区。慈禧已经 下决心向洋人宣战,因为如果没有慈禧的旨意,军机大臣不可能擅自起草宣战诏书。 6月10日,端郡王拿到了帝国总理衙门的诏书,帝国的宣战诏书已经起草完毕,载澜等王 府之家已经有义和团的农民们〃跳神〃的身影,外国军队已经进入帝国都城……就在这个 时 候,一个被帝国通缉的革命分子正企图〃布背水之阵,以求一战〃,他就是孙中山。看到帝 国政治陷入混乱的孙中山明确表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与华南人民商议,分割中华帝 国的一部分,新建一个共和国。〃孙中山有两个计划:准备在广东发动起义;同时策动两广 总督李鸿章争取〃两广独立〃。孙中山通过关系,向李鸿章表达了意图,但是,李鸿章没有 明确表态,只是〃含颌〃而已。当孙中山从日本横滨乘船向帝国的南海岸进发时,李鸿章接 到了英国人赫德的电报。电报是广东海关司庆丕转来的,这封电报几乎代表了驻华洋人们的 集体立场,对李鸿章这个后来左右了中华帝国命运的人起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此间局势极其严重,各国使馆都害怕受到攻击,并且认为中国政府即使不仇外,也无能为力 ,如果发生事故,或情况不迅速改善,定将引起大规模的联合干涉,大清帝国可能灭亡…… 请电告慈禧太后,使馆的安全极为重要,对于所有建议采取敌对行动的人都应予驳斥。 吴相湘:《孙逸仙先生》,第一分册下,第258页。 李鸿章立即向慈禧发电,重申了赫德的意见,特别强调如果不停止排外行动,〃大清帝国可 能灭亡〃的观点。 事实证明,李鸿章的告诫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孙中山不了解帝国的官员,至少不了解李鸿章。这个城府极深的帝国大员,即使有巨大的政 治野心,也不会与革命党人合作。他不对革命党人采取抓捕是他的油滑所致。 几天之后,帝国的局势急转直下,已经到达南中国海岸的孙中山不敢贸然上岸,他的革命行 动又一次搁浅了。 1900年6月10日,这是一个头绪繁多混乱不堪的日子。 这天,当载有颠覆帝国政权企图的革命者孙中山的轮船向中国海岸方向行驶的时候,在各国 驻京公使的强烈请求下,由各国军队组成的联军增援部队也从天津出发了,目的地是帝国的 都城北京。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呐喊冲出青纱帐(1)
就在慈禧太后被〃迎神〃的百姓吵醒而大发脾气的时候,在遥远的另一个大洋的岸边,英国 海军部的值班军官也被人叫醒了,他看见了一份英国驻华舰队海军中将西摩尔发自中国天津 大沽口的电报,内容是:我率领全部可以使用的士兵立即登陆,并已要求各国军队合作。 6月10日凌晨,各国联军开始的在中国海岸登陆的行动是以英国人为首领的。 英国,最早入侵中华帝国的国家,19世纪以来一直以列强之首自居。尽管他们知道这个地 位正在受到各国的严峻挑战,但是,在地球的东方的这一危机时刻,英国人还是找到了〃统 帅〃的感觉。 昨天晚上,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得到了一份〃可靠的情报〃,情报表明,中华帝国实际掌握 国家权力的慈禧太后已经决定向所有的外国人发难,并且开始了把京城内的外国人驱除出去 的行动,这个行动的证据是:甘军董福祥的军队已经奉命做好了进攻使馆的军事准备。 半个小时之后,窦纳乐给西摩尔发出电报: 北京局势正在每时每刻地变得更加严重,必须派部队登陆,并且为立即进军北京做出一切安 排。(英)萨维奇·兰德尔:《中国与联军》。 深夜,驻天津的各国领事召开紧急会议,共同讨论增援北京的问题。会议毫无例外地变成了 一次勾心斗角的争吵。英、日、意、奥、美五国同意立即派遣军队增援北京,俄国和法国反 对。俄国人反对的原因很简单:俄国军队正在从旅顺口向大沽口调动的途中,如果立即增援 北京,俄国从兵力上讲,成不了联军的主力。正在争吵,英国公使窦纳乐的电报又到了: 情况万分紧急,若再不准备火速进发北京,一切就会太迟了。同上。 这封电报的到来终于使各国的争吵安静了下来,洋人决定立即登陆。 两个小时之后,天津大沽口外各国的军舰升火起锚。 6月10日凌晨4时,联军在塘沽登陆。 从上午9时30分起,每隔两个小时,便有一列运载着联军官兵的火车开出天津站驶往帝国的 都城北京。 增援北京的各国联军共有官兵2053名,他们是:英军915名,德军450名,俄军3 13名,法军158名,美军100名,日军52名,意军40名,奥军25名。 英军是主力,因此,这支联军的统帅当然是英国皇家海军西摩尔中将。 英国人的目的暂时得到了满足。 俄国人心里仍不舒服。他们认为,各国军队除了共同的目的之外,〃都有个小算盘〃。俄军 上校沃佳克对记者说:〃英国人大概想搞什么名堂。昨天英国领事答应我说,英国派去北京 的军队,人数将与其他各国的军队相等。可是你看,这些英国人的帽子多得数不清。他们说 他们派出的军队人数不会多于300人,而他们却悄悄爬上900多人。我必须向俄国的军 舰上再要这么多人。〃 至少是在6月10日这一天,向北京增援的联军没有受到任何阻击。运载联军官兵的火车看 上去竟像是一列列观光火车。每列火车由八节客车、三节敞篷车和一节装有铁轨和枕木的货 车组成。最前面的一节敞篷车上架着大炮和机枪。车上的各国官兵分开乘坐,各式各样颜色 不一的军装令火车看上去像游行狂欢的彩车。从军帽上看区别最明显:英国和法国官兵戴的 是白色软木遮阳帽。日本人的帽子几乎没有帽檐,小小地箍在头上,东方式黄色的脸令人看 上去总是有一种猥琐的表情。德国人的帽子是褐色的,有一部分官兵戴的是钢盔,德式钢盔 最明显的标志是钢盔顶部那明晃晃的一根尖刺。意大利官兵的帽子上装饰着羽毛,随风飘荡 。美国人的军帽戴得随便,歪着,遮着一只耳朵,给人一种嘻嘻哈哈的感觉。 这是一支没有任何战斗准备的联合部队。每个士兵仅仅携带200发子弹。各国军官没有就 一旦投入战斗该怎样配合以及后勤如何保障等问题协商过。联军官兵们觉得这一切都没有必 要。他们不相信义和团的农民们敢于和联军打仗。而根据情报,中华帝国的正规军队已经接 到命令,〃避免与联军发生冲突〃。 下午2时,天津与北京之间的电报联系被义和团的农民们切断。这意味着,联军司令西摩 尔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依靠自己的判断做出处置了。 晚上,火车到达杨村车站。果然,守卫在这里的由聂士成率领的帝国的正规军对联军的到达 〃表示了欢迎〃。聂士成的部队正和破坏铁路的义和团农民们打仗。联军官兵看到帝国军队 的士兵抬着一只大筐,筐里面装的全是人头。无法解释帝国军队对外国联军的〃欢迎〃是出 于什么样的原因和目的。联军的随军记者甚至和帝国军队的士兵〃友善地聊了一会儿〃。谈 话中联军官兵得知,这些帝国军队是奉命来〃驱除义和团〃的。但是,帝国的士兵埋怨说, 中国的皇太后〃不允许他们打义和团〃。6月10日黄昏,在中国杨村车站发生的这一幕实 在令人费解,无论是情景还是逻辑,都混乱不堪。 联军的火车经过一个晚上的开进,6月11日早上到达落垡车站。这是一个位于北京和天津 之间几乎是中间位置的小车站。联军已经顺利地走了一半的路程,事实似乎基本上证实了联 军预先的猜测:他们将是顺利的,可以很快实现到那个〃美丽壮观的古老城市北京去看看〃 的愿望。 联军在落垡车站留下了30名英国官兵,建立了一个目的在于保护铁路的据点。英国人在车 站上挂出了一个招牌:美少年炮台。 第二天,铁路开始有被破坏的迹象,但是不怎么严重,充其量是抽走了几根枕木或是移动了 一小节铁轨。联军边修边前进,傍晚到达廊坊……这里已经很接近帝国的都城北京了。 令西摩尔率领的联军官兵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已经到达了他们此行的终点。 这一天,北京城里发生了一件惊人的事:日本公使馆的书记生杉山彬被杀。地点是在北京南 城的永定门外。这个日本书记生是奉日本公使的命令,出城来迎接西摩尔率领的联军的。结 果,联军没等到,却被董福祥的士兵抓住。甘军根本没搞清楚这个外国人是什么身份,就把 他的洋头砍了下来。杀外国使馆人员的是帝国的正规军,这和落垡车站的帝国正规军对待外 国军队的态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而这正是中华帝国在那段混乱的岁月里经常上演的 历 史事件。日本外交人员的被杀,立即引发了各国公使馆的惊慌。外交抗议、加强防守和催促 西摩尔前进的文字日夜不停地一遍遍写着,发出,东交民巷顿时乱了。 帝国军机首领礼亲王早上上朝,没敢把日本人被杀的事情上奏。但是,内宫传旨,〃叫荣禄 的起〃……这是带有满族风格的皇家俗语,意思是命荣禄上朝接受询问。荣禄和慈禧单独谈 了话,谈了什么不得而知。荣禄下朝后,什么话也没说,径直回家了。传闻是:太后不允许 增援的洋兵进入北京,荣禄同意。但是荣禄要求允许北京的外国人全部安全撤离北京,并且 说使馆万万不能攻击,原因是〃实与公法不容〃。 廊坊车站。西摩尔发现,前面的铁路被破坏得很严重,火车根本无法前进,于是命令停车修 路。 谁知,就在这时,铁路两边的青纱帐里突然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呐喊之声。 这是一片人海,一片红色的人海。 成百上千的义和团团员头扎红色头巾,高举着大刀、长矛、木棍和粪叉,抬着土枪土炮,巨 浪般地向洋人和他们的铁路拥了过来。 来不急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联军官兵们立即扔下手里修路的工具,争相逃命。 这是义和团的农民们第一次与外国正规军队的真正的战斗。时间是1900年6月13日, 帝国北方一个晴朗的、弥漫着成熟麦香的初夏早晨。 正向修路的方向行进的一队美军立即架上火炮,迅速发射。炮弹在义和团的人群中爆炸,帝 国农民的残肢在烟雾和火光中飞上阳光刺眼的天空。  
呐喊冲出青纱帐(2)
义和团进攻的阵形立即转向这队美军。美军的队伍成了前沿。 这些外国士兵,异域青年,几乎都是第一次踏上中华帝国的土地。他们对这个东方大国的认 识,仅仅来自于老兵们在酒吧里的只言片语和传教士们写在书本上的零碎篇章。这些只言片 语和零碎篇章包括了太多的魔幻、传奇和主观色彩:金色的宫殿、高大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