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牢之,便是先锋营那五千只猛虎的首领。
刘牢之听到我拿淝水的旧事来夸奖他,不禁大笑:“哈哈!旧事暂且不提也罢,如今的德舆才是万人敌!”
“不敢不敢。将军威名远扬,在您帐下听命,末将颇有进益。诚望向道坚将军多加学习、效仿。”
“何出此言。想我大晋国人数虽也不少,但是将才奇缺。士族们崇尚清谈,论起兵法来是头头是道,然而一上战场却是丢盔弃甲。否则,大好江北之地,不会沦为胡虏所有。一个拙将赵括,一场战争长平,便能倾覆强大的赵国。眼下大晋国却有不止一个赵括,而是成千上万。”
“将军此论可谓精辟。”
“德舆啊,今日你称呼我为刘将军,我称呼你为刘参军。将来亦望能称呼你一声刘将军,你我共赴战场杀敌。”刘牢之满饮一杯,如是说。
“不敢当。承望道坚将军多栽培。”
第17节,
“以德舆之才,凭军功位列将军乃是迟早之事。目前且全力讨伐孙恩,暂在我军中委屈些时日。”我正要说话,刘牢之摆手阻止了我,接着说,“此前德舆曾向我提议由无忌任先锋之时,我并未立即应承。我之所以当时说担心无忌不擅骑射只是借口而已。其实,我心里还有更好的人选。”
“哦?”
“此人就是足下。”
“啊?”
“没错。对于将领而言,指挥若定的确胜于身先士卒,但作为先锋,还是应当以勇猛善战为重。如若智与勇兼而有之当然最佳。此时看来,能兼具智勇且不孚众望的,非德舆莫属。你如若能治一军,将来必不亚于我等。”
“将军谬赞了。”
“非也,非也。德舆到我帐下之前,曾多次听闻京口将士对你之赞誉,那时只不过以为是你上司、属下的客套之词,并不当做一回事。来来,再喝一杯。”∨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我只好又喝了一杯。
刘牢之接着说:“然而就你随军以来的这些天,多次筹划均在你帷幄妙算之内,确实是一位智将。我府中擅长筹划之谋士亦不少,然而你却并非寻常智将,竟也是一员猛将,大出我之所料。德舆有此大才,我亦为之欣喜不已。你定当成为一名良将。”
说完刘牢之放下酒盏,拿起酒壶要为我斟酒。我忙站起来,接过刘牢之手中的酒壶,替他斟上。
尽管今天受到刘牢之诸多赞誉,但我心里清楚,要成为良将并非一日之工。有勇有谋者,在北府军中何止数百?自古以来,良将所具备的条件有五:智、信、仁、勇、严。智与勇只是这“五才”中的两个。除此之外,还有“理、备、果、戒、约”等称为“五谨”的条件。
除上述五才、五谨之外,还有诸多为将者必备的因素。依据每个将领的才能,将才又分为仁将、义将、智将、礼将、信将、猛将、大将,等等。单止作为智将或猛将,是远远达不到良将的地步的。
我斟完酒坐回座中之后,刘牢之凝神注视着我说:“因此,将来必定令你再治一军,以分担我之劳。”
“诚蒙将军提携,假若有机会带军,我刘裕必效死力,为将军分忧。”
“好!德舆,你我干了这一杯!”
第18节,第二章 寄奴出世
第二章寄奴出世
1
经过两天休整,不仅军队恢复了战斗力,我自己也完全恢复了战斗力。虽然身上还有几处外伤还在愈合之中,不过也无大碍。闲不住的我一大早就到郡府里去点卯,依然协助刘牢之处理日常事务。
晚上例行地带兵在城里巡防时,路过一处军营。营中一间当做议事堂的大屋里不时传出呼喝声。我推开屋门探头一看,只见屋里坐了二三十个人,人群正中立着一位,正大声地向众人讲话:
“只听得唰的一声,一支长枪从右侧猛地刺出,刘参军大喝一声呀,以手中的长刀轻轻一招,那只长枪便如离弦之箭一般飞了出去。枪头插入一个贼兵的头颅,枪尾还贯穿了另一个贼兵的胸膛。此所谓一枪杀二贼是也。此时的刘参军如同雷神降世一般,左一刀、右一刀,贼兵逢着即死,遇着即亡。”…米…花…书…库… ;__
讲话的人一面讲一面比划。等他转过身来,我才看清那人是何无忌。原来他在这里拿我的事情编派故事。
何无忌说:“各位看官且知那刘参军此刻怎想?”
众人摇头,保持沉默。
“啪”的一声,何无忌猛地一拍掌唬了众人一哆嗦:“刘参军一面杀贼,一面心中想起西楚霸王当年的巨鹿之战。”
听到这里我愣了:他怎么知道我那时候想的是霸王?
“霸王当年以数千人杀敌数十万,刘参军英勇神武,比那霸王有过之而无不及。”何无忌抬起手,以食指举天说,“既然霸王能败百倍之众,刘参军自然能败千倍之众。于是乎,长刀过处,血肉横飞。
这一刀,从上至下将一贼兵劈为两片;这一刀,从左至右将一贼兵劈为四段什么?一刀如何将人劈为四段?方才你没听见吗?刚才竖着的那一刀劈成两片,横着再一刀自然是四段啰
什么?刘参军哪有闲工夫横一刀、竖一刀地劈人耍?所以才说他是雷神降世么。贼兵们见势不妙,刚想要逃时,却见咦,刘参军,您也在这里?”
何无忌一眼瞟到站在门口的我,顿时觉得很不好意思。屋内所有的目光全都投向了我。
我呵呵笑了一声说:“我也来听听故事。”
“这人是刘参军?”尽管我到刘牢之军中有些日子了,可还有不少人并不认识我。
“是啊。就是他在城外以一人之力杀数千贼兵。”
第19节,
“啊!果然是一副勇猛之相。”
勇猛之相?在我看来,一般称之为勇猛之相的,多半长得又凶恶又难看。难道我长得有这么丑?
我没有理会众人的小声议论,对何无忌说:“你讲的故事确实精彩,只是未听清讲的是谁?”
何无忌挠挠头,嘻嘻笑着说:“这些人不知道参军您那天在城外是怎样打败数千贼兵的。我向他们描述一番事情之原委。”
“啊?原来是说我?”我故作惊讶地说,“怎么过程变得如此精彩?我以为你在讲古代传说。”
何无忌知道我在打趣他,笑道:“哈哈。参军何出此言。他们喜爱听这个而已。”
一个下级军官站起来冲我大声说:“刘参军能否讲讲那日的事?您当时究竟是如何退敌的?”
众人开始围着我起哄。
我摆摆手说:“无甚可说。我可并未退敌,只是敌人没有杀死我而已。”
“无论退敌与否,身陷数千敌兵之中还能全身而返的,古往今来,舍参军其谁啊。”
众人听了这话又开始起哄。
我知道再解释下去定然没完没了,只好推辞说我正在带兵巡城,以后有机会再讲。
众人虽然听出我是推辞之意,但毕竟我正带兵巡城也是实情,就不再勉强。
我刚从屋里出来走到街上,就迎面撞到一位违反宵禁令的行人。本想把他抓起来进行处置,可他分辩说自己只是个逃难的,在吴郡因为无处栖身才在街上走。我听他的口音像是瓜洲人,算是我半个同乡。仔细盘问确认不是细作之后,我让一个京口籍的士兵领他去城中的一个收容流浪者的道观里歇息。
目送那人走后,我心里不禁涌出一丝酸楚:那人身着的褴褛衣衫我小时候也曾穿过。那时候京口虽然是北府兵驻军之地,但是寻常人家生活依然贫苦。京口的居民绝大部分是从北方迁来的。有钱有势的尚可在城中置一片产业,普通人则往往连栖身之处都没有。
第20节,
小时候,刘氏族长告诉我们这些孩子,我们的先祖是汉高帝刘邦的兄弟,曾经富贵无比,被高帝封为楚元王。
那时候我最爱听的,就是刘邦、项羽争霸的故事。尽管彼时年纪尚小,但并不因为自己是刘氏族人而偏向于先祖刘邦,对霸王项羽也满怀崇敬。对于身量比其他孩子高大些的我而言,内心深处比常人多了许多霸王一般的豪情。
霸王项羽的先祖项燕是楚国的大将,而汉王刘邦的先祖却连名姓都不知道。刘邦本人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刘邦既不能一人敌,也不能万人敌,他尚能以三尺剑行走天下,我刘寄奴为何不可?
大汉帝国当年是多么强盛!国土辽阔、物产丰饶。长安也罢,洛阳也罢,乃是万邦朝拜者云集之所。后汉衰微,虽然经过数十年纷战,终于由本朝一统天下。然而却不料才几十年,首都长安、洛阳甚至连皇帝都失陷于胡虏之手。堂堂大汉子民,被迫逃离故土,被胡虏驱赶到了南方。
不知有多少次,我都幻想自己是那些演义中的将军,率领千军万马杀得胡虏丢盔弃甲,将他们赶出长安、赶出洛阳、赶出中华领土,恢复我朝天威。
那个时候,不光寻常的士兵、将领对我注以仰慕的目光,说不定连皇帝也会对我注目,并用其颇具威仪的语气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上说:“某某将军刘裕,功高盖世赐刘裕某某赐刘裕之母萧氏某某夫人”
这些场景在我的头脑中演绎了无数次,每次都会令我心花怒放、得意非凡。
小小年纪之所以有如此不切实际之想,倒是源自一件不切实际之事。
有一次村中发生了流行病,几天内病倒了好些人。于是我受托去请天师到村里卜卦消灾。当我和天师经过一处荒山时,那天师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远远的一座墓问:“那是何人之墓?其后人定然非常了得。”
我放眼望去,天师所指的似乎是我父亲的墓。我非常惊讶,向他确认道:“先生所指的可是最右边的那一座?”
天师索性从驴上跳下来,跨过沟渠,一直走到我父亲的墓前。他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看过一遍,摇摇头说:“不寻常!不寻常!此墓中所葬何人?”
我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迫切地问:“如何不寻常?”
他颇有玄机地说:“寻常之墓,要么主富、要么主贵。这一座墓不仅同主富贵,而且贵不可言。贵不可言!想不到如此乡间,竟有如此佳墓。这恐怕非人力所为。”
ノ米ノ花ノ书ノ库ノ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