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再评易中天先生之“刘邦崛起之谜”(7)
据理而言,王先生的评论,也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综上所述,作为后学,若不静心思考,不知此沧桑正道,却只注意一些书籍中记有刘邦迷恋美女、美酒、珠宝。甚至对项羽之残暴也无动于衷,不就辜负了太史公留此感人史事的本意了吗?
6。太史公何以将项羽列入《本纪》
或云,既如是,太史公何以还将项羽列入专门记述帝王事功的《本纪》?不错,过去有不少学者以项羽暴虐为由,认为司马迁不应当将项羽收入《史记》之《本纪》者居多。
孟庆华先生著文,引唐代著名史家刘知几之评论曰:“项羽僭盗而死,未得成君,只号霸王,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⑦而当今学者多以为《本纪》以政事为本,所以,太史公立《项羽本纪》并无不当。孟先生进而又引近代史家傅振伦先生之评述曰:“太史公列项羽于《本纪》,乃记项羽与刘邦相争,在政治上的失败之由,一是他刚愎自用,不能察贤任能,二是他不知收拾民心,所至杀戮,所以终于失败。”傅先生所论甚是贴切,亦指明司马迁为项羽立《本纪》之用心良苦。
7。“无赖”之说彰显融洽的父子、君臣关系
虽然“无赖”及“不治产业”也可在《高祖本纪》中找到,但却是出自刘邦自己之口。据载,刘邦称帝后在咸阳曾为其父仿家乡丰邑古城,修造新丰城及太上皇宫。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宫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半感慨、半玩笑地)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高帝纪》记为:“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仲,即刘仲,刘邦的二哥)。今某之业所就孰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太上皇听了乐不可支,却也被皇帝儿子的玩笑弄得有点尴尬不安。于是高祖和臣下都大笑不止,接着臣民高呼万岁不已。如此君臣同乐的和谐局面古今能见几何?
其实,关于“亡赖” 一词,历代《史记》、《汉书》注家也有明确注解:
《集解》引:“晋灼:‘许慎曰:赖,利也,无利入于家也’”;《补注》引应劭曰:“赖者,持也。‘亡赖’即无赖,无以持以为生,即没出息。”《补注》(还客观记述了不同观点)引“周寿昌曰:‘亡赖’,无以持以资生,如今之游手‘白徒’也。江淮间谓小儿诈、狡猾曰:‘亡赖’”;但王先谦结论是明确的,他还引张晏曰:“无赖,财无可持也,应劭说是”及“师古曰:晋说是也”作证。
很清楚,彼时之“亡赖”(无赖)作“无能力治产业”、“无利入于家也”解。如司马迁之记高阳人郦食其“无以为衣食业”,亦属此意。而今日之狡诈滑头说,似乎应该源自后人对周寿昌上述注释中“白徒”说的误解。本来“白徒”乃古语,当指没有功名,没有职务的生员等。诚如清代著名学者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论述道:
汉初诸臣,唯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则张苍,秦御史;叔孙通,秦待诏博士;次则萧何,沛主吏椽;曹参,主狱椽;任敖,狱吏;周苛,泗水卒吏;傅宽,魏骑将;申屠嘉,材官。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
后世有人联系刘邦“赊酒”之事,将“白徒”一词,理解为白吃、白拿、赖皮、滑头之流,显然与司马迁之本意风马牛不相及。。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再评易中天先生之“刘邦崛起之谜”(8)
话说回来,刘邦在其父和群臣面前口出戏言,似乎也确实有些不可理喻,但于情于理,汉高帝也不可能当着臣下自暴自污。以当时社会人文背境,刘邦更不可能当着臣属“奚落自己的父亲”。即便有“滑头”之意,话出刘邦之口,于宴席之上,面对自己的生身父亲,追述往事,开开玩笑,表达自己一贯的率直豪爽,光明磊落。既取悦于老父,又活跃宫廷气氛,充分显示汉家父子、君民的融洽关系,这不正反映了刘邦的清晰的思路和坦荡的胸怀吗?“亡赖”之说丝毫未影响刘邦父子感情,高祖仿家乡故里“丰”为其父修建“新丰城” 一事可以为证。(参见本书“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及“古代城市的缩影”节。)
对于“无赖” 一词渊源,闻浅先生也曾作过以下探讨和评述:
在上古汉语中 ,“无赖”一词还没有强横无耻、放刁撒泼的义项,有此义项那是中古以后。《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卖私盐为事,里人谓之‘贼王八’。”
“无赖”从“无依靠、无凭借、无赢利”的含义,发展到含有“无耻强横、撒泼耍赖”的意思,并不奇怪。你想呢,人若没有直接弄钱财的手段,还要吃穿住行,总得想些别的办法。想来想去,这类人便分成了两大派:一派人想奋发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不通庶务的事业型,荆轲、刘邦、竹林七贤、王安石、徐霞客之属是也﹔另一派人却无德无才;只能巧取豪夺,不惜下流无耻,放刁撒泼。这种人至今种子绵绵不绝。
奇怪的是,不知何故,中古以后“无赖”一词有了“无情、无心、无义”的含义。
杨巨源《泛酒花》诗:“若道春无赖,飞花合逐风;巧知人意里,解入酒杯中。”意为,如果说春光无情无意, 理应将飞花飘走,现在却飞入酒杯,可知巧知人意里(里即哩)。
李商隐《二月二日》诗:“……花须柳眼多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罗隐《渚宫秋思》诗:“……襄王台下水无赖,神女庙前云有心。”
陆游《雨中作》诗:“多情幽草沿墙绿,无赖群蛙绕舍鸣。”
以上“无赖”均与“有情、有心”对举,其为“无情、无意、无心”之意显而易见。
更令人奇怪的是,也不知何故,中古“无赖”一词,还有了“可喜、可爱”的意义,不仅没有放刁耍赖、品德不端的意思,而且含有非常亲昵的味道,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隋炀帝《嘲罗罗》诗:“个侬无赖是横波。”说罗罗的眼神实在可爱。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可爱的明月天下有三分的话,扬州就占了二分呵!诗人真是爱极了扬州的明月,致使“二分明月”成为扬州的代称了。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词:“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他还有《浣溪沙》词:“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
魏了翁《海棠春令》词:“东君惯得花无赖,看不尽,冶容娇态。”
闻浅先生引述的这些可爱、可亲、可喜之“无赖”,⑧与司马迁谓刘邦自言“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之“无赖”或许才应该有深刻的联系。
约而言之,太史公含蓄地记载刘氏父子同乐这一历史细节,目的也绝非故意贬低刘邦,倒可隐晦地表明他和当时臣民内心深处对汉武帝高压统治的无奈。并藉此刻意渲染刘邦高于其他帝王之处,恰恰在于其不拘一格的平民经历。之后,司马迁翔实地记载了刘邦为加封刘太公为“太上皇”所写的诏书,进而反映了太史公敬重高帝、怀念汉初君臣和谐氛围的态度。诏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二、再评易中天先生之“刘邦崛起之谜”(9)
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故父有天下传归于子,子有天下尊归于父,此人道之极也。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太公之教训也。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
——见《高祖本纪》
句句情真意切,字字感人至深,尤其是:“天下大安,此太公之教训也”一句。作为皇帝,刘邦在“孝”字方面已经做得很到位,较之秦始皇、唐太宗不知应好上多少倍了。
8。“书”字古今意义不同
此外,刘邦自谓“吾生不学书”之“书”字,则是古今有别,千百年来人们对该字的认识也有不同。
有学者认为此“书” 是指当时儒学经典之一《书》之名称。②此《书》是否传世,我们也无法得知。然而据《郦生陆贾列传》载:陆贾对儒家《诗》、《书》等文献很有研究,谈古论今常“称引《诗》、《书》”,此事实可以证明《书》的存在。至于《全汉文·敕太子书》中,有关刘邦规劝孩子读书之载,则另当别论了。
垂暮之年,刘邦在《敕太子书》中,曾诚恳地对太子说:“今视汝书,尤不如吾。”劝太子“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此处“自书”之“书” 字,显然又是指“书写”之“书”,这实际上是他在身体力行地勉励孩子刻苦学习。
不错,在太史公笔下,刘邦曾接着对太子说:“自喜谓读书无益”,“吾生不学书”。《汉书·高帝纪》亦曾载:“初,高祖不修文学。”但班固仅说刘邦不修文学而已,接下来班固还指出:“(高祖)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并未说他不学习。而且“读书无益”,“吾生不学书”之说法作为口头禅,自古以来不知为多少学者所用。这怎能作为刘邦从不读书的证据呢?况且高祖在《敕太子书》中还说道:
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之者作之,追思昔所行,多不是。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
作为一代开国帝王,能知自责,并有如此自知之明,古往今来也是十分罕见的。
试想,若刘邦果真是一个大老粗,在当初进攻沛县时,怎能写出那样感动天地、慷慨激昂、令沛县军民迅速归附其麾下并衷心拥戴其为“沛公”的“天下苦秦久矣” 之讨秦檄文。
若刘邦果真是一个大老粗,何以精通张良、陈平献与自己的“兵书”,并能面对众将相谋略计策及“终日争不决”的辩论,迅速作出正确决断;更不要说审阅繁多公文奏章,撰写众多诏书了。而且司马迁在《韩信卢绾列传》中也明确记载: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高祖、卢绾同日生。……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
在此处,司马迁用了两个“壮”字,与《高祖本纪》载:“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之壮,总计三个“壮”字。学者多认为刘邦任亭长时间最少已27岁或36岁,①②《礼记·曲礼》云:“三十曰壮”。由此可见,30岁左右的刘邦仍在学习读书,成绩可嘉、名誉乡里。这样,他得以参加秦王朝之召考官吏的考试,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再评易中天先生之“刘邦崛起之谜”(10)
另外,此处“俱学书又相爱也” 一句中之“书”,亦有学者注为儒学经典之《书》,②如孟氏撰文便注之为五经之一的《尚书》。⑨果如是,则说明刘邦少时可能与其弟一样曾被父亲安排向儒家学习,对儒学也应该是了解的。
无疑,易中天先生等所谓“刘邦从小不读书”及“读书少”的说法均是缺少根据的。
9。平民刘邦“游”的是学问道德
再说易中天先生所谓刘邦平民时“游荡好闲、东游西逛”。
平民刘邦的活动,《高祖本纪》也仅记述:“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刘邦任亭长的时间的考评,见本书后面章节)。除此之外,再就是《高祖本纪》“常繇咸阳”之载。
关于“繇”字之含义,《集解》注引:“应劭曰:‘徭役也’。”对此注,史界争议颇多,或曰刘邦去咸阳服役,③⑩或曰送役徒去咸阳。②(本书另有专门评述,见后文。)由于《高祖本纪》及其他文献均很少有“微时刘邦”离开家乡“丰沛”外出活动之记载。故无法得知所谓“刘邦青年时,游手好闲,四处游荡”②的证据。倒是可在《张耳陈余列传》中找到以下记载:
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
是说布衣刘邦常去魏国大梁、外黄等地,在张耳处,有时一住就是几个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耳何许人?《张耳陈余列传》又载: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其夫亡,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至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陈余者,亦大梁人也,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秦灭魏数岁,已闻此两人魏之名士也,购求有得张耳千金,陈余五百金。……秦诏书购求两人,两人亦反用门者以令里中。
可见,张耳为魏国(反秦)之名士,乃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座上客(信陵君病故时,刘邦10 岁左右);大梁,即后世之卞梁,故址在今河南之开封附近,战国时魏国之首都,比邻秦国。其间,刘邦应该很有可能从大梁去过秦都咸阳,至于在秦国干了什么,尚待考证。
另据《魏公子列传》载:信陵君是战国后期魏国的上将军,是联合齐、楚、燕、韩、赵五国军民抗秦的大英雄。司马迁赞其曰: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至食客三千人。……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拙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之。高祖每过之而令民奉祠不绝也。
《魏公子列传》还具体证实: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岁,以四时奉祠公子。
由此可知,张耳因是信陵君之宾客而成为魏国名士,刘邦也因仰慕信陵君贤名,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