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芳香师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牌芳香师 完结-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等了大概一刻钟,夫子那边终于下课,孩子们背着书包陆续出来,妇人们接到自家的孩子也就渐渐散了。
    
    第75章 新鲜讯息
    
    
    李文芳领着四个孩子往家走,到南街上钻进一家杂货店,买了几个大小陶罐带回去,及时洗干净搁在窗下晾干。
    晚饭后照顾着男孩子们洗了澡,拿出新的内衣给他们试穿,见都合适,也就让他们这么穿着了,那些从滨州府带来的旧衣服全部给了婆子拆开做抹布,跟过去道别。
    第二天正好是沐休,官府的休息日,但宫里早朝依旧进行,府尹衙门照收状子,学堂也不放假。
    依然是平日的那个时间送了梁大人出府,然后李文芳送男孩子们上学时顺手拎了一个洗干净的陶罐,在早市上找到了一家汤锅店买了一罐小火慢熬香气袭人的上好猪油,又买了几条活鱼,双手满满地往尚书府跑。
    才跑回南街上,急急忙忙地李文芳差点与个男孩子撞个满怀,那孩子一边叫卖着手上的东西一边倒着走,幸好李文芳及时刹车闪避。
    “干嘛呢,走路看着点,哪有倒着走的,脑袋后头长眼睛了?”李文芳稳住身形,看看手上的陶罐,还好还好。
    “对不住对不住,姐姐,要不要来份民报?”那男孩子道完歉又继续做生意。
    “啥?民报?什么东西?”李文芳狐疑地瞅着对方身上背的书包和手上抱着的一叠印刷品,脑中一根神经突突地跳。
    “官家的叫邸报,民间的就是民报喽,姐姐一样来一份?都是今早出来的,绝不拿上周的糊弄你,你可以看日期。”
    “周?”李文芳脑中那根神经跳得愈加厉害,“什么周?周期性的?一周一次?”
    “对呀,一周一次,官老爷五日一休,加起来正好六天,六天一周,我手上的三份民报都在沐休日出来,别的日子还有别的民报。”
    “骗人吧?我怎么从来没碰到过?”来京城这么些天,也就今天撞到个报童。
    “街上人多,姐姐不凑巧也是有的,姐姐照顾一下生意吧,还没开张呢。”
    李文芳看看那些报纸,想买来看看,可再一看双手的东西,又腾不出手来。
    “我现在没手拿,你回头有空一样一份送兵部尚书府去,到东边门,找芳姐。”
    “兵部尚书府?梁大人府上?梁大人真回来了?报上都登了,老早就在猜梁大人是不是回来了。”
    “报上连这种消息都有?你们不是民报吗?”
    “嘿嘿,好姐姐,邸报又不是机密,总会漏点消息出来。”
    “行了,少废话,三份报纸多少钱?”
    “谢谢姐姐,五文钱一份,一共十五文。”
    “行,回头你送来再给钱。”
    “好嘞,兵部尚书府,东边门,芳姐,我记下了,一准儿给姐姐送去。”男孩子高兴地连连鞠躬,李文芳提着满手的东西马不停蹄跑向尚书府。
    李文芳从东边门进府,给门上的大叔几个小钱跟他们交待好,然后沿三丈巷往二门上跑。
    小叽早早地蹲在二门上等着李文芳,一看到她跑近,它就扑了过去,在李文芳反应过来之前,它几个纵跃就上了李文芳的肩膀,挂在上面让李文芳带它回去。
    李文芳直接先到后面跨院,先把小叽今日的伙食弄好,才小心地捧着自己的猪油放到屋里安全的角落,并贴张标签,注明是猪油,以免自己日后弄错。
    料理好三个房间的内务,李文芳在窗下铺纸练字,她一天只练三张纸,才刚练完一张,二门外来了消息,有个报童送来三份报纸给她。
    李文芳拿上钱赶忙出去,传话的是个小厮,带了报纸进来。李文芳接过报纸,给了报钱,又给那小厮几个赏钱,她拿着报纸边看边回院里。
    “芳姐买了啥好东西呢?”廊下的婆子丫头子们好奇地张望着。
    “买了三份报纸。”李文芳晃晃手上的东西。
    “哟,这识字的就是不一样,买这么高级的东西,我可舍不得天天花几文钱就买几页纸。”一婆子笑道。
    “看看呗,多知道些事挺好的。”
    “有啥好看的,京城各种报纸多了,真有意思的也就沐休日傍晚出的京报晚刊,上面会登小说,就这个好看,别的真没意思。”
    “咦?小说?都登过什么小说呀?你们看过?”李文芳几下跳过去细打听。
    “什么都有,好看得很,街上的茶馆好多人就专门等着晚刊出来,听人读完了才回家吃饭。”
    “一份报纸就登一个小说?”
    “那哪能呢,登好几个,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就是一个小说分在一个月里登完。好像有个词叫什么来着,哎哟,不记得了,在庄子上住太久,都几年没听过小说了。”
    “不会是叫连载吧?”
    “好像是叫连什么,反正是这么个大概意思吧。哎哟,那些写得好的,可勾人了,芳姐儿不如傍晚再买一份?”
    “行啊,我傍晚再买一份,读给你们听啊。”
    “哎哟,那可好,谢谢芳姐儿了。听说这京报晚刊上登的小说水平最好,年底的时候,最受欢迎的小说还会重新整理出书,姑娘到年底看着就是,肯定是京报刊印的小说卖得最好。”
    “哟,这么说,这京报应该就是京城最好的报纸了吧?”
    “那是啊,有个小道消息,也不知是真是假,听说这京报有官家的背景。”
    “为什么啊?”
    “哎,还不就是因为这报纸老是登些国家大事,别的报房都得不到的消息,就这京报有,街上自然就有传闻了。”
    “那我倒要好好看看了。”李文芳翻翻手上的报纸,正好有一份京报早刊。
    “哎,这京报是早晚都有的啊?”
    “是啊,只在沐休日出早晚刊,别的日子没有,早刊最没味道了,以前听我家男人说起过,说听着听着就能睡着。真的,听我的没错,京城这么多民报,就这京报晚刊最好看。”
    “不至于吧?”
    “哎哟,张嫂子,那是你家男人听不懂,你可别忘了,芳姐儿是伺候大人的,多少还是看看的好,不然在前面怎么伺候?你说是不是?”又一婆子打岔道。
    “哟,是是是,我把这个忘了,芳姐儿在前头伺候的,是该多知道些比较好,大人喜欢聪明的人,以前他身边伺候的小厮都是机灵的,可惜我家小子不争气,送他去读书,非说在外面受欺负,去了几天就死活不肯去了,真气死我了。”那张嫂子想起自己孩子又叹气。
    “说起这个,我还真佩服芳姐儿,一定要送弟弟们去读书,不论读得好不好,识些字,会断文,将来总是有好处的。看咱们府里上次遭难,那些识字的出去后没多久就有了活干,其他的就只能卖点劳力,赚点辛苦钱了。”
    “哎,还真是,听说大人以前用过的那几个小厮,出去后找了新活,没多长日子就升了,很快就做到了管事。”
    “大人身边用的当然是最好的,出去后就是比别人高一头,找活也容易,别人就难多了,我家小子不也是靠摆夜摊为生么。唉,他们一家子还没我们老俩口过得安稳呢。”
    几个婆子几番插嘴,话题就奔向了家长里短,李文芳听着没意思了,悄悄地撤了。
    回到屋里,先把报纸搁下,李文芳继续练完了剩下的两张大字,收了东西,又出来倒了壶茶水,才回去坐在窗前慢慢看报。
    三份报纸,一份是被婆子评为最没意思的京报早刊,最厚,单面印刷的对折版,数一数有四张八版,另两份则薄很多,一份只有一张纸一份有两张纸。
    李文芳觉得,就冲这报纸的厚度,这个京报大概是真的有官家背景,不过想想也是正常的,舆论渠道是一定要牢牢抓在国家政权手里的,不论是明抓还是暗抓,反正不会完全放手,任何国家都是这样的。
    那两份薄的直接扔开不看,李文芳单看那京报,八个版面密密麻麻全是这一周内发生的国家内外事件,有说邻国又发生边境纠纷朝廷可能要介入斡旋,也有某国使者跟内阁达成什么协议未来两国又有什么新动向,更有府尹又解决了什么颇受关注的大案子,各种消息都有。
    虽然竖排的格式在阅读上有些费眼睛,但内容很好理解,用的是白话文的形式,标点符号很少,只有一个句号,句子中间要断句的地方一般以空一格来提醒读者,纵使这样李文芳仍然看得津津有味,这比她每天早晚从街上听些八卦好太多了,小菜虽然爽口,可大菜才是正餐,对吧。
    李文芳喝了两杯茶,看完了八个版面的大小消息,六天才发行一次的报纸肯定是不能称之为新闻了,这报纸没有一个广告,干得不能再干的干货。
    李文芳放下报纸,看看时间还早,她起身活动了一下,转身回来又随手拿起那两份报纸随便地翻了翻,上面的正文消息在刚才的京报上差不多都有,不同的是这两份报纸上面有广告,什么新店开张、老店开分号、新品上市、寻人寻租启事,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那份有四版的报纸上还有连载的爱情小说。
    广告提供商业讯息,李文芳一个个看得很有味道,但是那个爱情小说李文芳看了一段就不看了,鸡皮疙瘩都不够冒的。
    李文芳把报纸理好放在桌子一角,拿了针线织手套,一直到巳时末不到午正的时间,前院传来声音通报大人回府,李文芳马上放下东西,跑到前面迎接梁俭德下朝回家。
    
    第76章 报纸报纸
    
    
    从前面接到梁大人一直送过内宅穿堂,李文芳今日工作暂告一段落,她溜回屋里继续织手套,同时竖着耳朵听外面的招呼,可心底里又觉得这都快午时了,梁大人应该不会再出来了,自己大概能歇到午后。
    李文芳盘算得不错,梁俭德果然是歇了中觉后才从内院出来,到前面外书房处理公务。
    李文芳听到窗外有人传话,她就马上奔了出去。在院里等大人出来的时候,看到婆子们也都换上了出门的衣服往内院去了,小丫头子们靠过来跟李文芳耳语,是夫人要出门作客。
    想起自己转交的那么多请柬,夫人八成得忙上好几天。
    梁俭德穿着便衣先出来,李文芳低头跟在他身后,往前面一进院落行去。
    梁大人的外书房就在这第三进院子里,第一进的正堂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使用平日就只开着窗子通风换气,第二进的正堂是见外客的地方,后面第三进作为书房和会见较亲密的客人,还有几间屋子作为身边人的办公房,内外有别清清楚楚。
    三堂格局一明四暗,东边两间外面是书房里面是休息室,西边两间都是藏书室。
    李文芳都没来过前面,梁俭德不在府里她也不愿到处走,她对宅子的整体印象还停留在住平房小院时那些下人跟她说的话,不然上次她去找花匠刘叔也不用一路问着去了。
    李文芳跟着梁俭德踏入三堂,门里门外四个小厮一起向梁俭德行礼。
    梁俭德进了门后直接就去了书房,让李文芳磨墨,一小厮跟着进来上茶,又一会儿之后,一身淡蓝丝袍的程世安走进来,手里拿着几个公文信封,轻轻地放在了书桌上。
    梁俭德先专注看信,偶尔抬头看一看李文芳的墨研得怎样了,指点她一下磨墨的要点。
    磨墨也是个技术活,梁俭德只看一眼就知道那墨汁是浓了还是淡了或者墨的颗粒是不是都研细了,李文芳手就没停一下,直到梁俭德把信都看完了才觉得墨汁差不多了,拿起毛笔铺上信纸开始写回信。
    李文芳放下墨,拿起放在窗下茶几上的羽扇,站在梁俭德身后侧,轻轻地给他扇风。
    程世安从书架的抽屉里拿出信封和火漆印,李文芳见状收了扇子,去外面唤小厮准备好火石和蜡烛。
    梁俭德写一封,李文芳封印一封,有时梁俭德会与程世安低声交谈一下,他俩并不刻意避人,但李文芳听得见也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干脆也不费那耳力。
    梁俭德写完了全部回信,又接待了两拨客人,客人来时李文芳就退出书房在厅堂听候,屋里只有程世安陪同会客。
    等那两拨客人都走了,也差不多到了该接小武他们放学的时间了。李文芳一边收拾客人用过的茶杯,一边有些自责早上没有提醒小武他们下午自己回来,这会儿肯定是不能去接他们了。
    “小小,来。”
    “大人,有何吩咐?”李文芳把茶杯放在茶盘上交给小厮拿下去,转身站在梁俭德桌侧。
    “你弟弟们每日几时放学?”
    “一般是申正左右。”
    “那现在时间差不多了,你去吧。”
    “大人,那您这里……?”
    “没事,我正好回后头,今日本来就是休息,忙了这会儿也够了。你快去吧,最近出了几桩人口失踪案,都是好好在街上走着的人莫名其妙就没影了,你赶紧接了弟弟们回来,别让他们一时贪玩着了拍花子的道。”
    李文芳吓出些汗,道了谢,行了礼,匆匆离了书房回内宅换了衣服,赶忙上街。
    李文芳赶到学堂,还没放学,夫子还在课室里布置今晚的作业,来接孩子的家长们都在课室外面等着,李文芳凑过去听她们聊了一会儿,没听到关于人口失踪的事,看来这事还没广泛传到百姓中。
    两盏茶后,孩子们陆续出来,随家长们各自回家。
    李文芳带着男孩子出到胡同里,边走边跟他们仔细交待,就说最近有人口失踪,官府一时破不了案,让他们在外面千万注意安全,午休的时候宁可睡觉也不要偷跑出去玩,要是真丢了可找不回来,毕竟这种情况跟滨州府的人口失踪案没有可比性。
    小武他们懂事的点头,保证一定注意自己的安全,年纪最长的皮蛋还拍着胸脯叫李文芳放心他一定保护弟弟们的安全。
    五人走到南街,李文芳都不敢再分心看沿街店铺,只想赶紧回到尚书府。
    “芳姐”正走着,有个男孩子叫李文芳,并随着声音,一个人影来到了李文芳眼前。
    李文芳本就精神有些紧张,这一下叫她吓了好大一跳,稳住神才看清来者正是上午的那个报童。
    “咦?是你啊,吓我一跳。有事啊?”
    “京报晚刊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