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侗心里疑惑消褪,继而认真跟赵佶讲起许多自己在武道上的见解。一番深谈,赵佶益发感觉这周侗对武道的理解深刻,不管讲起哪一路的武功,都能一针见血,见解渊博之处,竟连乔峰都远远不及。赵佶因此益发好奇,不免好奇道:“周老师,你在武功一道已是宗师造诣,内外兼修,可是为什么令徒似乎并未学过内功?还有,我观禁军诸班直将士虽然悍勇,但真正内外兼备的却不多见……”
听到这话,周侗不免叹息一声,旋即便说道:“端王爷您既然也学武功,应该明白,内功一道,那需要由浅至深的经年打磨。非是我敝扫自珍不肯传授,实在是传授了也无用处。三年内功修炼,抵不过战阵上流矢一发,战场上杀敌,需要的终究是一刀见血断头的硬套路。况且,要学内功,少不了汤药调理身子,这些花费一人两人尚可支持,可是咱们大宋养的禁军可是百十万之多!一人一餐多加一文,一年下来便要多费百千万贯之巨!”
赵佶听周侗讲出的数字,同样感到咂舌不已,这种账最怕细算,两嘴一吧嗒简单,却是金山银山也满足不了这种消耗!
周侗又感慨道:“况且,习练内功那也不是简单口诀法门相授就能学成的,一分一毫的偏差,内息稍稍走岔了,就能害了一条生猛汉子的性命。我这劣徒终究也是打算从军,也没有耐心沉下性子来练上十年八载的内功,与其教他一些半生不熟的法门浪费光阴,不如教他一些硬桥硬马、实实在在保命功夫。”
赵佶闻言后,不免有些失望道:“依周老师你所言,这武功在战阵上终究无甚用处?”
“这却不然。”周侗摇了摇头,说道:“当年熙宁开边,御拳馆教习门生组成天武军,在横山那山野之间屡建功勋,歼灭了数倍于己的羌人,战果赫赫!”
听到这话,赵佶不免又奇道:“既有如此赫赫战功,那朝廷为什么又要裁撤了御拳馆?”
“终究还是得不偿失,杀敌自损,这是战阵上不变的至理。拗相公施行新政,朝野上下开源节流,御拳馆耗费公帑良多,训出一名门生,诸班直里却能养出上百精兵。因此,御拳馆自是首当其冲,被裁撤下来。没了御拳馆,天武军也是形同虚设,被撤了军。”
周侗长叹一声道:“我这次进京,是因为听说朝廷兴武备,或要用兵西夏,因此便想求告诸位相公,能否重开御拳馆。御拳馆花费虽多,但确能培养出百战悍卒,可为军中尖刀,若调度施用得当,克阵破敌不在话下。人命不是钱财能衡量的……”
089 武备库
讲到这里,周侗神色一黯,想来是处处碰壁,很难遂愿了。
对此,赵佶倒也并不感到意外,换了任何一个普通人来算这笔账都不困难。培养一个御拳馆门生花费若能换一百名普通的精锐士兵,大概任何人都会觉得这实在不划算到了极点,哪怕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想要在百名精锐劲旅围攻下全身而退,想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朝堂相公们眼中,这御拳馆颇有华而不实之嫌,大概也是没有什么再开的必要吧。
不过赵佶自己对这个话题却比较感兴趣,实在是周侗武功之高强给他带来太大震撼,因此对那早已经撤销的天武军到底是个怎样的实力也就分外好奇。
或许是因为找到了知音,或许是因为心中积郁太多话亟待要找人倾诉,听赵佶问起,周侗便滔滔不绝讲起那昙花一现的天武军在熙宁开边当中的惊艳表现。
横山诸羌分散在奇趣山岭之间,各自据寨而守,大宋军队几乎每突进一分,都会有很惨烈的人员伤亡。可是天武军中将士飞檐攀壁自不在话下,在崎岖山岭之间也能如履平地,或远途奔袭,或攻坚破寨,几乎无坚不摧,所向披靡。而且每一名士卒单独拎出来战斗力也相当惊人,哪怕数十名羌人围攻都能全身而退……
诸如此类,周侗洋洋洒洒讲了大半个时辰,而赵佶也自听得目瞪口呆,心旌摇曳。按照周侗的描述,这些天武军将士那真是这个冷兵器时代当之无愧的兵王啊!若有这样的虎贲一千,投入到战场上也能发挥出惊人的破坏力!
可是又从周侗口中得知,天武军人数最多时也才八百余人,而且历经战火洗礼,多有折损,补充又殊为不易,到撤销时已经仅剩五百余人。而且撤销不久,这些将士们便被禁军还有各军州哄抢一空,想要再次成军,已不可能。
从周侗的描述当中,赵佶可以推断得出,这些御拳馆门生实力或许距离那些江湖上真正的一流好手还有些差距,但是单个实力比之大理国镇南王府那四大护卫还是要略胜一筹的。一想到大宋禁军当中竟然拥有这么多高手,而且并非江湖上无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赵佶不免心旌摇曳。可是这八百余人几乎是仁宗朝御拳馆开设一直到熙宁年间几十年的积累,赵佶又不免嗟叹。
哪怕对军事并不精通,赵佶也明白排兵布阵绝非简单的数量对比,若真简单的数字就能分出胜负,女真人不要说灭宋,只怕早在辽东就被辽国抄家灭族了。这不足千人的天武军,若在两军交锋中调度得当,迸发出的战力绝对要胜过数万军旅!
对于不能重开御拳馆,赵佶也略感遗憾。接下来,他又继续跟周侗谈论起御拳馆具体需要消耗的资源。周侗不免感慨道:“每年只须五十万贯,五年后可得千人劲旅!可惜,可叹……”
详细了解了御拳馆的诸多花项之后,赵佶才明白限制御拳馆培养军旅人才的主要问题还是钱,御拳馆从仁宗朝建立之初,便深受资金紧缺的困扰,始终不曾得到充足的银钱支持。其实大宋不是缺钱,而是取用调度不得其法。一科少取十名人浮于事的进士,御拳馆便能培养百名乃至更多的兵王,若将这进士日后升迁并子弟荫补再算在里面,数量更是惊人!可是共天下的终究是士大夫,却不是那些穷军汉……然而行到穷途末路时,终究还要靠这些贼配军来挽天倾!
每年五十万贯,单独讲出来确是一笔庞大数字,可是赵佶却记得去年樊楼里一名管事要奉上一成干股每年就得将近二十万贯的红利!
想到这里,赵佶心念蓦地一转,继而问道:“若朝廷终究不许重开御拳馆,周老师你打算如何?”
周侗闻言后涩声道:“若真夙愿难偿,老夫却也无计可施,便投进西军老种相公门下,总要将御拳馆中学到这一身本领学以致用,报效朝廷。”
听到这话,赵佶不免又感到诧异:“原来周老师你这一身本领全是在御拳馆中学到?”
“我十五岁入御拳馆,一生所学却不及御拳馆十之一二的本领,委实惭愧。”周侗又叹息一声道。
虽然对御拳馆的本领好奇,赵佶却还有别的事要跟周侗讨论,只能暂且按下,转而说道:“朝廷是否重开御拳馆,小王于此事也难置喙。不过窃以为,即便朝廷不许,周老师你也未必一定只身投戎才能报效朝廷。周老师你入军旅,诚然能杀敌立勋,但仅只一身。不过于大宋而言,却少了成百上千的百战精兵。”
“纵使朝廷不许重开御拳馆,也未必没有折衷之法。周老师你大可在汴梁城中自开武馆,以你在朝在野的声望,想要拜入你门下的自如云集。教成了门生,再举荐到禁军之中,同样也是一番功业。”赵佶说道。
周侗听到这里,却摇头叹息道:“端王爷这法子,老夫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民间开馆授艺,一来开销甚大,入不敷出,难以持久;二来招收门生良莠不齐,并非人人学艺都能有所成就,终究不及禁军中招募挑选来得快捷便利;三来入此门中,若无经年累月的勤修并调养,也难见效用,如此比之十年寒窗也不遑多让,又有多少人肯舍了通衢大道来就这小径呢?”
赵佶听到周侗讲出难处,倒是不免一愣,他却没有想得这么深远。只是要放弃能大批培养军中高手的机会,他却舍不得,莫说五年,就是十年也正当用处。开设武馆的开销花费,他倒可以帮忙筹措起来,汴梁城诸多大商家挨家去打秋风,总要把这钱财给凑起来。至于这第二和第三点,确实有些难办,武馆想要大量收徒授艺,不只要在材质禀赋上有考量,心性方面也是重要的部分,一个两个还好说,若成百上千那问题自是层出不穷。若没有禁军军律的约束,确实很难将规模扩大起来。
赵佶苦思半晌,脑海中灵光一闪,找丐帮!
丐帮是天下第一大帮,人手之多自不待言,虽然不少丐帮弟子沾染了江湖散漫、不服约束的性子,但若严苛的条件挑选,百十个可堪培养造就的总能挑选出来。且先把摊子铺起来,日后再一批批遴选挑拣,总能渐渐壮大起来。
一念及此,赵佶便对周侗说道:“财货筹措问题,小王倒可以帮周老师你分担一二。我不忍见周老师你这样豪杰报国无门,能帮得一分,自然要帮,虽然做不得太多,但为周老师你牵一牵还是能做到的。至于以后的路子,且行步看步,事情终究是要做出来的。”
周侗闻言后,脸上不禁涌现喜色。他先前所说诸多难题,最困难的还是没有钱,毕竟御拳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撤了。若这个难题解决了,以后的事情也自简单,事在人为。因此,得到赵佶这个承诺后,周侗自是感激,不免连连感谢。
赵佶又跟周侗商谈了一些细节,不免又转到御拳馆所教授的武功上。
提到这个问题,周侗叹息一声道:“御拳馆武功可说是包罗万象,几十年来不要说完全学会,哪怕是尽数通读一遍,都少有人能做到。可惜如今御拳馆已经不在了,诸多秘技也只能蒙尘。”
听到这话,赵佶不免瞪大了眼眸,旋即便问道:“那些武功现在在哪里?”
“御拳馆裁撤之时,这些武技秘籍全都收进了内府武备库中,至于现在是否还妥善收存着,我却不知道了。”周侗说道。
赵佶闻言后自是好奇心大炽,恨不能当下便去那内府武备库瞧一瞧。周侗见状,便笑道:“左右已经酒足饭饱,我眼下也无事在身,便陪端王爷您去看一看。”
赵佶只顾着跟周侗谈论,却冷落了在座这些人,不免转头致歉。他心里念着内府武备库的事情,确也没有心思再谈别的,见众人宴饮也近尾声,当下便约定过几日再来拜会,然后便散了席。
送走一干禁军侍卫之后,赵佶便请周侗上了车驾,一同前往内城。中途周侗下了车,往殿帅府寻旧日同僚讨了一份手令,然后才与赵佶一起到了西华门外的武备库。
内府武备库虽属大内,但却是殿帅府放置军械之物的库房,倒也并不严禁人出入。周侗手上有殿帅府的手令,加上还有端王爷跟着,自然也无阻碍的进了库房。
寻了执勤的官员问了一问,那官员思忖良久,又在卷宗中翻查了大半天,才找到御拳馆图籍收放的地方。旋即赵佶与周侗便被领进一个破败的单独院落中。这院落似乎少人前来,地上积满了灰尘落叶,门廊下还有一个身量不小的内府太监靠着廊柱在恹恹欲睡。
待赵佶等人走进了这院子中,那太监才蓦地察觉,揉揉惺忪睡眼看到院中站着的人,连忙起身快步上前。
看到这太监走过来,赵佶眸子不禁一凛,转头看向周侗,见他也颇流露出诧异之色,想来也看出这太监颇有一些内功造诣。转回头来,赵佶不免仔细打量这会武功的太监几眼,不免又感讶异,这太监竟能当得起青春痘,也委实太别致了些。
那太监疾步上前,瞧不出赵佶等人的品位,但他已经是最底层的杂役太监,称呼上倒也不需要多为难,当下便礼拜道:“小的内府杂役童贯,拜见几位大人。”
听到这名字,赵佶面色不禁一怔,童贯?这是要集齐七颗龙珠召唤神龙的节奏?
——————————————————————
数死早,所以关于单位换算什么的不合理,讲我也不会承认的。。。另,继续诚恳求推荐票。。。
090 御拳馆藏书
正在赵佶因为童贯的名字产生诸多遐想的时候,周侗已经上前一步问道:“这里就是收藏御拳馆典籍的地方?”
此时童贯只是内府最低级的杂役,尚无日后统帅三军宣帅的威武霸气,闻言后连忙恭顺点头道:“是的。”
周侗将殿帅府的手令递给童贯,旋即便转身对赵佶说道:“端王爷请。”
一边童贯听到赵佶的身份,脸色不禁一变,这院子一年到头都没个人烟往来,不想今日来了这样一位尊崇的人物。他连忙又上前一步,恭身道:“王爷与这位大人请稍待片刻,这库房久不开启,霉气重,积尘也多,小的先去打扫一下。”
说罢,他便又弓腰垂首要去打扫库房。
“且慢,你先过来。”
眼见童贯要离开,赵佶唤了一声,待童贯走到近前,他蓦地上前挥出一拳直击童贯胸口。骤然遭受攻击,童贯脸色一变,下意识要挥臂格挡,可是胳膊抬至半途却突然记起赵佶身份,当下便放弃了抵挡,以胸膛生受了这一拳,身躯晃了几晃,才连忙半跪于地惶急道:“小的怠慢了王爷,求王爷恕罪……”
赵佶一拳击中童贯,却见他只是晃了一晃,连退都未退一步,好奇心不免更强。他那一拳,虽然没有用尽全力,但也是调集了几成的内力,看似平平无奇,但这一拳却足够洞穿门板绰绰有余,而童贯竟然就这样生受下来,而且赵佶还隐隐感觉到有一股反震力道透出来,可见这童贯内功确是已经有了不低的火候。
周侗在一边看了,同样不免一奇。他虽然瞧出童贯有武功在身,但因对方是内宦,他也不好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