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仙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唐仙侠-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巢里并不是嗷嗷待哺的雏鸟,而是一个光屁股的婴儿,正两手攥着他的箭往嘴里送。

    酋长知道这个婴儿大有来历的来历,就收养了他,但自己的老婆奶汁不够。

    于是酋长就召集族人:奶着孩子的站在右手。大家伙吓了一跳,还以为酋长想换换口味,有人甚至骂了一句“变态!”

    但是酋长的话还是得听,跟着酋长才有肉吃,一帮土著女人慢慢聚拢在酋长的右拳之下。

    酋长挑出几个胸脯大的女人,并用棘草汁在**上作了记号:这个孩子,以后就由你们轮番喂养。

    大家这才长吁一口气,纷纷散去。有人偷偷地问酋长,为什么要在**上作记号。酋长想了半天说道:我以为她们喜欢。

    再说这个孩子慢慢长大,愣头愣脑的,喊他半天不知道叫谁。酋长觉得,应该给这孩子起个名字。

    由于这个孩子吃了很多人的奶,俗话说:有奶便是娘,没奶就是爹。所以这个孩子就有了很多娘,于是也有了同样多的爹。

    突厥人喊爹都喊做“爷”。所以酋长便给他起名叫“诸多的爷”。

    这种叫法很别扭,尤其是那种生番,语言不发达,往往要辅助以手势。大家图省事,久而久之,就演变成“诸爷”。

    既然能演变成“诸爷”,再演变成“朱耶”,还需要理由吗?

    于是,沙陀的始祖诞生了!

    朱耶长大以后,果然不同凡响,尤其箭法出神入化,自然就成了突厥部落中最出名的勇士。

    对于勇士,最好的奖赏莫过于传播基因的权利,所以朱耶娶了很多老婆,生了很多孩子,子又生孙,孙又生子,渐渐成了一个部落。

    这个部落就以始祖的名字作为子孙们的姓氏,同时也成了部落的名字,于是就有朱耶部落。

    说道这里,估计会有人不以为然,雕巢里发现婴儿,太过荒诞不经。

    其实不仅沙陀族如此,满族人的起源据说是天女所生,蒙古族的起源据说是梦神而孕。甚至还有口味更重一点的突厥,据说起源于人狼相交。所以突厥的旗帜上都绣着一个狼头。

    几乎所有民族都会神话自己的起源,好像唯有自家才是上天的宠儿。所以对此事大可不必较真。

    再一个疑问就是:少数民族的姓名一般都是音译,突厥语中“诸爷”的发音是否就是汉语中“诸爷”的意思。如果不是的话,“朱耶”这个姓氏的来源就站不住脚了。

    反正正史上都这么讲的,姑妄听之吧。

    大唐开国时,正值突厥强盛,仅精骑就有几十万。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对于步兵的威力,就相当于现在的装甲车和单兵的差别。

    对新兴的大唐来说,这个强大的邻居就是一个噩梦。一度逼得高祖李渊打算迁都到洛阳,许昌一带。

    但不幸的是突厥人遇到了李世民,就象打篮球的赶上了乔丹时代,再牛逼也顶多是老二。

    不到十年时间,李世民越战越强,公元630年,卫公李靖以三千玄甲军为前锋,终结了盛极一时的突厥帝国。

    突厥男女二十万成了俘虏,带头大哥是突厥的可汗。没有成为俘虏的突厥余众也纷纷来降。

    朱耶部落估计就是这个时候归附大唐的。

    此后朱耶部落就跟着唐太宗东征西讨,所至立功,太宗皇帝就在北庭设置沙陀都督府,任命朱耶族的酋长拔野为都督。勋位从三品。

    一旦有了官方背景,黑社会就变成了明火执仗,朱耶部落迅速扩张,又兼并了同罗部落,仆骨部落的部众,渐渐形成了一个民族。

    北庭的位置在现在新疆北部,有一片很大的沙碛,沙碛里面沙丘连绵不断,沙丘上灌木丛生,大家都称这片沙碛为沙陀。

    这个新兴的民族就以此为名。沙陀族诞生了。

    突厥民族日渐式微时,在西南的边陲,也就是今日的青藏高原一带,另一个民族乘势崛起,这个民族就是吐蕃。

    吐蕃族日益强大,强大了就要扩张。天宝年间,吐蕃一度侵入河湟地带。

    当时大唐的主子是玄宗皇帝,玄宗皇帝变成昏君之前也不是易与之人,先后起用名将王肃、哥舒翰等人,收复河湟之地,将吐蕃族几乎打回原形。

    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国运中衰,吐蕃人再次控制了河湟地区,河湟地区就是现在的甘肃一带,是大唐联系西域的通道,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特别是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大致呈东西走向,南面是连绵千里的祁连山脉,北面的合黎山脉和龙首山脉首尾相接,这两道屏障中间的狭长地带就是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北面是浩瀚的沙漠,南面更是山脉纵横,只有河西走廊里面,地势平坦,水草丰美。要想通往西域,河西走廊是不二之选。

    吐蕃人控制了河西走廊,大唐被扼住了咽喉。唐朝的两个都督府:安西和北庭与大唐的联系中断,成了孤悬之势。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四十七章 东归纪
    在西域的北庭,驻守的唐朝军队是汉人和沙陀人的联军,此外还有一个盟友,就是回鹘族。

    回鹘族和大唐的关系比较亲密,安史之乱时,回鹘族出人出马,帮唐王朝平定内难,并且结为姻亲。

    回鹘人虽然强盛不如吐蕃,但也差不了许多,再加上有唐王朝这个盟友,所以在西域也是飞扬跋扈。

    北庭都督府每年都要派使者到长安去觐见龙颜,河西走廊不通,只好从回鹘控制的河西走廊以北经过。

    回鹘人对汉人还客气一些,对于沙陀人,常常绑了这些人当人质,让沙陀人取赎,稍微讨价还价,就撕票。所以沙陀人很讨厌回鹘人。

    吐蕃人控制了河西走廊后,率三十万大军进攻北庭,汉人、沙陀人、回鹘人结成联盟,共抗吐蕃。

    苦战经年,最后寡不敌众,北庭都护府陷没,沙陀人既然不喜欢回鹘人,就投靠了吐蕃。

    沙陀族一共有七千帐部众。按每帐五人来算的话,也就是三万五千人。

    三万多人的民族肯定是无法自立的,不依附于唐朝,就得依附于吐蕃。

    在夹缝里求生的处境,将沙陀人磨练的非常骁勇善战,不管是从西域到塞北,胡人之中,沙陀兵的战力最强。

    因为沙陀人的骁勇,投靠吐蕃之后,沙陀人的军队就被用作吐蕃大军的前锋。

    从沙陀人的祖先任沙陀府都督算起,到沙陀人依附吐蕃,朱耶家族已经传承了五世,这时的沙陀酋长名叫朱耶尽忠。

    朱耶尽忠这个名字叫得好,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依附吐蕃,却无时无刻不想着大唐王朝。

    河西走廊的入口处有个军事重镇:凉州,也就是今天武威。

    从武威往西四百里左右,便是甘州,也就是今天的张掖。

    按军事价值来说,甘州重要性仅次于凉州。

    吐蕃和沙陀族的关系,谈不上什么伟大的友谊,两者互相利用而已。

    吐蕃人既想利用沙陀人的勇猛,又觉得沙陀人靠不住,所以就让沙陀人的部族居住在甘州。

    这个意图也是很明显,既能利用沙陀军队拱卫凉州,又便于挟制,防他们玩什么花活儿。

    凉州既然是兵家必争之地,回鹘人肯定也是必取之而后快。沙陀人入住甘州后没几年,凉州被回鹘人攻破,吐蕃人大败。

    创业难,守成更难,攻城不易,能守住更不容易,原因无他,攻守易势。

    回鹘人攻占了凉州后,甘州就成了前沿,吐蕃人裹挟沙陀人的意图就破灭了,沙陀人成了吐蕃的一块心病。

    处此瓜田李下的境地,沙陀人竟浑然不自知。还忘我地替吐蕃捍御边境。

    直到凉州失守四年以后,就有人给吐蕃的赞普进谗言道:“沙陀人跟回鹘人本来就是盟友关系,现在回鹘人强盛,当心沙陀人做内应。”

    处此嫌疑之地,当媒蘖之言,自古忠臣都是这么死的。何况刚依附不久的沙陀人,发小也不行。

    果不其然,吐蕃的赞普开始筹划将沙陀部族迁到河外,换成本族人来驻守甘州。

    河外就是黄河以西,估计就是现在腾格里沙漠的位置。那里无室可居,无城可守,也没有充足的水草,就算别人不侵略你,自己都要自生自灭了。

    这消息引起了沙陀全族人的惊恐,朱耶尽忠的儿子叫朱耶执宜,刚二十来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妙龄,如何能受得了这个委屈。

    朱耶执宜当下就跟他父亲商议道:“我们本来就是大唐的臣子,无奈之下依附了吐蕃,替他们冲锋陷阵,效命沙场,没想到换来这个结果。倒不如乘机归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放手一搏,或许能杀出一条生路。

    公元808年七月,沙陀部落三万人沿着乌德犍山东归。目的是西南方位千里之外的萧关,进入萧关就是大唐了。

    为什么要循山而行,估计沙陀人没有足够的马匹,再加上整个部族迁移,队伍中难免有妇女儿童。

    如果走平原,一旦被吐蕃人发现,利用骑兵迂回包抄,沙陀人不免要灭族了。沿着山走,吐蕃骑兵迂回起来难度比较大,实在不行了就上山,吐蕃的骑兵上不去。

    沙陀人迁移的路径很曲折,开始一段路走的是乌德犍山,这道山是河西走廊的北栏杆。河西走廊的北栏杆之外是回鹘人的地盘。

    虽然沙陀人和回鹘、吐蕃都不对付,但这两家肯定不会联合起来,夹击沙陀。

    乌德犍山走到龙首山就完了,沙陀人又折向河西走廊的南栏杆,冷龙岭。

    冷龙岭虽然更靠近吐蕃的势力范围,但离凉州也很近。

    总之,沙陀人迁移的路线就是吐蕃和回鹘人的中间地带,也就是争议区。

    在走到洮河时,吐蕃追兵大至。

    沙陀人转战而前,从洮河到萧关,不足四百里的距离内,大小战斗数百次。

    到达萧关时,沙陀部族只剩下一万人。老酋长朱耶尽忠战死。

    好容易到了萧关,唐军守将却闭关不纳。

    朱耶执宜走投无路,没办法,只好带领部族再次启程,向北而去。

    沙陀人在萧关虽然吃了闭门羹,但也没白吃,吐蕃人不敢再追了。

    如果吐蕃敢深入,估计将受到萧关的唐军和凉州回鹘人的合击。所以从萧关到灵州这四百多里的行程中,沙陀人再没有受到攻击。

    当时唐朝名将范希朝任灵盐节度使,听说沙陀人前来款塞,就率军出塞接应,沙陀人的长征终于结束了。行程三千里。

    沙陀人东归事件可以看出,吐蕃人确实冤枉了沙陀人,沙陀人要是投靠回鹘,走四百里就到凉州了。

    回鹘人始终弄不明白沙陀人的意图,既没有攻击沙陀,也没有攻击吐蕃,扎了一个坐山观虎斗的架势。

    还有一个问题,沙陀人东归之前,为什么没有和唐朝取得联系,竟然在萧关吃了闭门羹?

    估计应该联系了,但是唐朝弄不清沙陀人是真心归附,还是诈降。

    萧关离吐蕃人很近,如果沙陀人诈降,萧关就不战而下了。

    为了验证沙陀人是否诚心的,唐朝就让沙陀人去了灵州,那里离吐蕃比较远,沙陀人一支孤军,就算是诈降,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沙陀人的东归虽然损失了一大半部众,但意义还是很大的,象这种小民族,如果没有唐朝的庇护,很可能就象沙漠里的河流,流着流着就消失了。

    正是这一次非凡的壮举,沙陀人才得以休养生息七十年,为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四十八章 打怪升级
    范希朝将沙陀人安置在盐州,之所以称盐州,因为此地有盐池。可想而知,此地比较荒芜,虽然长不成庄家,但可以放牧。

    长达三千里的突围,沙陀人的家当损失殆尽。范希朝就给沙陀人买了很多牛羊,让沙陀人从事生产,自给自足。

    不费多少本钱,便让一支劲旅捍卫边陲,什么叫雄才大略,此之谓也。

    范希朝上报朝廷,朝廷召见了朱耶执宜,封朱耶执宜为金吾卫将军,并设置阴山都督府,以朱耶执宜为沙陀兵马使。

    金吾卫将军,从三品。这个勋位应该是继承朱耶尽忠的,朱耶尽忠投靠吐蕃前为沙陀府都督,都督也是从三品。

    沙陀人在盐州也没有呆多久,举族还要再次迁移。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成德节度使王士真死后,他儿子王承宗被拥立为留后,并上书朝廷,要求册封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

    节度使在唐朝后期是一个了不起的官位,武人能做到节度使就相当于裂土封王了。所以这一职位很让人眼红,有些人为了这一职位不惜与朝廷对抗。

    王承宗既然是上任节度使的儿子,肯定有一批朋党故旧追随,自然而然地便被拥立为留后,所谓“留后”,也就是“代理节度使”。按正规的程序,节度使需要朝廷任命,这才算名正言顺。

    当然,开口要官做,面子上也挂不住,在王承宗的授意下,下属们联名上书朝廷,要求任命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

    这种先成事实再上书朝廷的做法,就是一种面带微笑的要挟。但是自从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尾大不掉,皇权不振也久矣。

    当时的皇帝是宪宗皇帝,是唐朝后期较有作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