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你先走。”
“不行,走了宁王大宁咱们就白来了。”
俞青莲见朱棣如此固执,颇为感动,一个王爷为了兄弟的情分可以不顾自身安危,当真是难得!他怎知朱棣实有他想,来大宁目的实为朵颜三卫,此刻命能得脱,战略目的就必须达到,走了宁王,自己如何收归朵颜三卫人马。这也是朱棣有此气魄胆略,换个人这种情势下早顾着逃命去了,那还想这许多。朱棣心中这样的想法却让锄倭盟众人感动的一塌糊涂,对他的成见一下改观,一个危难之际想着自己兄弟的人,一定是个亲情、重义、高尚地人。所以众人和俞青莲舍命杀回街上解救朱权。朱权心中正惶急,见俞青莲等解围而来自是大喜,和众喇嘛随在锄倭盟众人身后一窝蜂地向城门过来。两拨人手会合一处,城门守军已无能阻挡,众人开闸洪水般一泻而出。
众人催马疾走,驰出十数里,朱权忽然有些醒悟,道:“四哥,这是往何处,不若向朵颜三卫去。”
朱棣笑道:“十七弟,愚兄来宝宅承蒙细心照料十数日,感激于怀,十七弟何不去寒舍一遭,也让愚兄略尽地主之谊。”
朱权惊道:“去北平?那倒不必。”
朱棣道:“既然已出城,索性去了吧。”一使眼色,两个侍卫已经一左一右地挟着朱权马头。
朱权面色大变,众喇嘛看出苗头不对要动手,却怎是俞青莲、连小虎等人对手,被锄倭盟众人拿个结实。
朱权颤声道:“四哥,你……这是……”
朱棣哈哈大笑,道:“你、我兄弟就此联手,逐鹿中原,平分天下,如何?”
朱权面色如土,心中大悔,一着失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不敢再言。
城外张玉、朱能引着大军来接应。朱棣松口气,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细点众人,独不见陶思思、雪儿和风云堂众少年。
“快快……派人找回他们。”朱棣大声道。
俞青莲道:“王爷放心。风云堂众人虽年轻,却是久历战阵的,他们从瓮城下来,走西门走,不会有事的。”
“本王这条命是这些少年换来的,不能让他们出了事。”朱棣大声道。
锄倭盟众人见朱棣如此体恤下属,不觉感动。连小虎上前道:“义父,我带人接他们回来。”
“好,你带上人去接,一定接回来。”
“义父放心。”
张玉道:“朱将军,接到陶堂主,你们就直接去松亭关,刘真、陈亨已带兵回援大宁。我们在那里扼守关口,等待你们。”
连小虎称是,点了人马,返回大宁。他心中焦急,乱军中护卫义父出大宁,而陶思思、雪儿等在后面的车里,被众军隔开,无法照应,隐约中似乎见她们反向城里奔去了。他和众少女虽是初次接触,却为她们的美丽、坚毅和勇敢深深打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百六十五章、天寒
溯风凛冽,沉沉天幕中零零散散飘下了雪片,前面隐约传来杀伐声。连小虎催马冲上山冈,风雪扑面,冈下一条蜿蜒大江东流,河南岸一处荒废的寨落外,风雪迷漫,团团人马在撕杀。
连小虎打马冲下,大宁军由一个副指挥统带,令旗一指,众军撤退,放连小虎等进入寨子。再一挥旗,复将口子围上。对数千的大宁军来说,增援人不过是抱薪救火,不值一提。
连小虎和陶思思等风云堂众人会合。原来众人从城里杀到城外,始终摆脱不开追骑,逼到荒寨上只好依险固守。此刻天色渐黑,加上紧迫的风雪,迷了视线,大宁军暂时停了攻势,在寨外三面扎下鹿角营帐,将寨子围住,只余下背江的一面也不虞众人能从江上飞走。
众人得到喘息,忙救治伤者。
红红乱军中被射了一箭在腰上,雪儿正给她包扎。她还嬉笑道:“雪儿,本姑娘……是山野村姑,命硬,死不了。”陶思思安排众人职守。连小虎道:“你们撕杀了一天,趁这会养养气力,职守我来安排人。”陶思思看看他,没推辞,点头道:“如此有劳将军的人了。”连小虎摇头道:“不用客气。”出来安排龙骧营人巡查守夜。
夜色浓重,风雪呼啸,地上已覆了寸后的积雪。众人身上尚是秋衣,凛冽的风一过,沦肌浸髓,倍增寒意。
连小虎四处巡看,风雪弥漫,敌营戒备森严。“这倒是个行军布阵的好将领。”连小虎心里嘀咕,巡到江边,眼看暗夜里的江水,心想若是能寻到船就可以俏无声息地渡河突围,只是荒废寨落,别说船,就是门窗桌椅也已经朽烂,想扎筏子都不成。
连小虎叹口气,瞥眼忽见风雪中远处似有一人立在岸边。连小虎走过去道:“这位兄台……”猛地收了口,那人衣裙飘摇,腰肢纤细,显然是一名女子。她转过脸来,风雪迷漫,额前的几缕青丝拂在凄白无暇地面上,却也难掩她精致绝世的容颜,竟是陶思思。
连小虎有些尴尬和局促,不知为何,他有些心怯这位美丽的堂主。陶思思眉梢眼角在风雪里看来更增清冷寂寞意韵。
连小虎咳嗽声道:“陶堂主,没……休息。”
陶思思素手拂拂额前青丝,嘴角笑了笑,道:“朱将军不也是一样吗。”她转过脸去,又望着黑沉沉的大江出神。
连小虎不知再说些什么,心里踌躇,陶思思忽然问道:“朱将军有无退敌之策?”
连小虎愣了愣,道:“明日天明敌人进攻,必然有场血战。陶堂主,你的人大都挂了彩,明日敌人进攻时,我们龙骧营掩护你们突围。”
陶思思秀目盯着他,道:“朱将军确和大明军有些将领不同。谢谢你的关照,但我们风云堂能照顾了自己,何况明日不一定有战斗。”
“不一定有战斗?”
陶思思看看夜空,道:“只盼天时更寒一些。”
“天时再寒一些?”连小虎有些怀疑这位美丽堂主是不是冻过了头。
陶思思指指大江,道:“一夜降温,这江或许能封冻,你看。”陶思思蹲身将岸边已结冻的江冰掰了块递给他。
连小虎喜道:“若封了冻,咱们可以安步当车地涉江而过,甩开追兵。”
“正是。”陶思思双手合十道:“祈愿天降大寒,佑我风云堂兄弟姐妹安然度险。”或许苍天感应到这位美丽堂主的祈愿,她话才过去,只听江风尖啸,雪片愈加密集地倒下来,一霎间周遭空气似乎又冷了许多。
连小虎叹道:“老天果然识相,陶堂主一祈愿……”忽见陶思思身子抖了下,面色煞白如纸,身子摇摇竟要向下倒。
连小虎忙上前搀扶住,惊道:“陶堂主陶堂主……”
第二百六十六章、风韵
陶思思双目紧闭,一个身子软绵绵地偎在他怀里,没有应声。
连小虎大惊,忙抱起她急奔这边过来。雪儿几人照顾红红尚未歇下,听见唤声忙出来,一见惊慌道:“姐姐怎么了?”四人忙将陶思思放到炕上。段小云端一碗热水一点点喂服。
连小虎轻声道:“怎么样,不碍事吧。”
雪儿摇摇头,道:“谢谢朱将军。”
连小虎低声道:“陶堂主身上有伤?”
众女眼圈有些发红。雪儿哽咽道:“姐姐是心里苦,连大哥殉难后,她就没笑过。”
连小虎将长袍脱下来,盖在陶思思身上。
雪儿拦阻道:“朱将军……”
连小虎道:“没关系,我带的尚有。”
“那……多谢朱将军了。”
“谢什么。说起来我自觉惭愧。红红小姐责备我身为大明人不知道倭寇,实在责备的是。这些日我听龙骧营的弟兄讲起你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大伙都是非常感动,我想大明的朝廷不记你们的功,但大明的百姓心里记得,老百姓记得你们流过的血。”连小虎一番肺腑之言,众女感慨万千。
“朱将军,谢谢你。百姓能记着我们,我们心愿已足矣。”陶思思低声道。雪儿、段小云见她醒来,忙让她躺好。
连小虎高兴道:“陶堂主,还好吧?”
陶思思点点头,道:“适才失态,麻烦将军了。”
“陶堂主太客气了,没事就好。”
雪儿、段小云忙给陶思思熬药。连小虎见众女忙的忙,伤的伤,自己在这里她们也可能不方便,便道:“陶堂主,红红姑娘,你们歇着吧,在下告辞。”雪儿、段小云坚持送他出来,见他走远两人才进屋。
段小云道:“这位小将军和咱们挺投缘。”
红红哑着嗓子道:“你看看这屋里,有没有丑的。那个不是美人儿,就本姑娘丑一些,那也是风韵尤存,迷倒一大片,那个男人不巴巴地套近乎。”
雪儿叱了她一声,道:“你当真敢乱用词,风韵尤存能是你用的。”说着和段小云笑做一团。
陶思思也忍不住地笑了。
红红咧嘴道:“怎么,风韵尤存可是你家相公夸我的。”
雪儿横目道:“谁家相公!”
“就是你家相公小浪子呀。哎呀,你就是这样的好姐妹,那可是箭伤。”
“哼,箭伤,我还以为你是铁姑娘,伤还堵不住你嘴。”
红红求饶道:“好姐妹,真是小浪子这么夸我的。”
段小云噗嗤笑道:“你道斗云真夸你,他天天眼里除了雪儿姐,还有谁。会夸你?”
红红愣道:“真的么,风韵尤存这词我听着挺好听,雪儿,你告诉我到底是好是坏?”
雪儿冷冷道:“词当然是好词,她夸你象老娘们一样美丽。”
“什么?老娘们?这个……这个小浪子也太……太过分了吧!本姑娘总还是黄花大闺女!”红红气吼吼道。
段小云早抱着肚子笑的哎呦呦了。
雪儿冷冷道:“好了,你也别气那么很,等你伤好了再找他算帐吧。”
红红攥着雪儿手道:“好雪儿,够朋友,不是重色轻友地小女子。不象有些人,现在笑的开心死了,那日指不定有了情郎,不知道能作什么怪。”
“好啊,红姐,你见谁都咬,懒的理你。”段小云起来将给陶思思煎的药端下来,倒出一碗。
“不理本姑娘,认输就好。”红红咯咯笑道。
段小云端药过来,雪儿扶陶思思坐起。
陶思思道:“没事,我自己来,还没有这么娇贵。”她坐起来,撩撩额前发丝,正要喝,见身上盖的长袍,不禁道:“这是谁的?”
雪儿道:“那个朱将军的。”
陶思思忙将衣服拿开道:“不用了,还给人家吧,我真是太失态了。”
“见他再还吧,反正他也歇了。”雪儿自然明白陶思思意思,不愿意粘陌生男子的衣衫。她将衣服搁在一旁,衣内啪嗒掉下一封信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百六十七章、家书
红红顺手将信拣起,念道:“‘夫君敬上’,太妙了,咱们看看这位小将军家书有什么亲热话。”
陶思思三人觉着不妥,尚未阻拦。红红已抽出信念起来。好在那是已开封的信,信上言语也不多,家中情形,孩子情况和夫婿保重等话,词句朴素,情真意切,一封平常的家书,红红叹道:“年少夫妻,也没有肉麻的话,哎……”
段小云笑道:“你想看什么肉麻的话?”
“当然是你情我爱……”
“你知不知羞,一个黄花大闺女。”
“怎么……”
“红红,你刚才读落款是谁?”陶思思颤声问道,她有些血色的脸庞又发白了。
“落款是……‘爱妻樱花’”
“是谁?”陶思思又问了一遍。
“樱花……啊!”红红尖叫声,一把将信丢开。
信纸飘飘荡荡地落在地上。四人面面相觑,连小虎和樱花的爱情故事,四人当然清楚,樱花死在连小虎怀里凄美决绝地画面四人也是亲眼目睹。可这一刻,在北国寒江的异地,在风雪寒夜的荒宅里,“樱花”竟似透过门缝飘进来的灵气,幽幽出现,红红打了个寒战,道:“这……这……这不会吧。”
雪儿喃喃道:“樱花是倭女,这朱将军说他是从日本过来,这中间……”
陶思思定定神道:“我看看。”
雪儿将信拣起来,递给陶思思,三人凑在一齐看,信上仍是那些话语,但落款“樱花”清秀地笔迹刺人眼目。
段小云道:“听说朱将军大名叫英华,是燕王爷的义子,即便樱花活着,两人也不会有联系,不然事也太巧,我看八成是重名人。”
“可是……巧就巧在这个朱将军他才从日本回来。如果说樱花活着,两人碰巧又碰到了,他们结合了,有没有这种可能?”雪儿道。
“那未免太巧了吧!”红红叫道。三人左思右想地猜测各种可能。
陶思思默不做声地走到门口,望着漫天的风雪,静静地站着。
“思思姐,你没事吧?”段小云道。
陶思思摇摇头,雪儿走到她身后,道:“姐姐,你怎么想?”
陶思思看看她,慢慢道:“雪儿,你说樱花活着的话会不会嫁给其他人?”
“其他人?姐姐是指除连大哥以外的人?”
陶思思点点头。
“应该不会吧……”雪儿看着陶思思眼神心里一激灵,颤声道:“姐姐是说……朱将军是连大哥?”但想想实在有些匪夷所思,自己也不敢信了。
红红马上道:“朱将军怎么可能是连大哥呢?他要是连大哥的话,怎么会不认识咱们!”
段小云道:“他当然不认识咱们,那天斗云和他打架时他不是说自己因伤失忆了吗。”
“噢,这话他倒是说过。但假如此樱花是重名的话,就根本联系不上连大哥了,朱将军还是朱将军。”红红争辩道。
“当然,重名也可能。只是红红姐,你告诉我,假如一个大明女子恰好和倭女重名,嫁给的人恰好和连大哥年岁相当,又恰好和连大哥一般有一身武艺。有这么多恰好吗!而连大哥出战倭寇时会不会恰好负伤漂流到日本呢?”段小云一连串恰好把自己都说愣了,尤其是最后一句:连小虎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