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鸿宸不愧是黄埔军校的高才生,打仗有自己独特的一套。他知道无论从兵力上、装备上自己的军队都无法与孙军相比,必须有奇招才能以少胜多,固守平罗。首先他命令在城墙上建起了无数的小地堡,钢筋水泥砌成,防备敌军炮击。大炮一响守军进入地堡,大炮一停兵士投入斗,一排一堡就近建制,十分方便。另一方面他从附近的农民家中收集了几千把抓钩,这抓钩本是农民松土保墒的农具,上面有抓有钩十分锋利,这种农具在守城的战斗中派上了用场。马家的回回军三人一组,一人持抓钩,一人持大刀,一人拿手榴弹,爬上城的孙军士兵一上城墙先被抓钩抓住,大刀便砍来,另一人向城下投着手榴弹。这种战法鲜为人知,孙军却在这里领教了。一批批兵士攻上去,又一批批的败下来,一直坚持了七天,战斗仍未进展。这些天急坏了杨克猷,更急坏了孙殿英。
有一日侦探来报,马步芳的青海援军已从西宁出发,这使孙殿英更加着急。他决定以工兵纵队留困平罗,余部即日向宁夏省城银川进兵。
第四节 兵败宁夏
自平罗到宁夏省城,一路顺风,孙军没有遭到马军的任何抵抗,孙军顺利包围了宁夏省城。省城之外到处都是孙军的人马,因马鸿逵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使孙军的给养发生困难,他们找不到水喝,弄不到粮食吃。水好办,化雪为水,暂解燃眉之急,粮油要靠从远道包头运来。祸不单行,马步芳的部队已逼近宁夏,孙殿英无奈,只好调动于世铭、杨猴小的骑兵军进占中卫,堵截青海援军。为了缓解吃的问题,孙殿英命令余部进攻农村,大索乡里。这一招果然有效,弄到了不少粮食。十日内占领了除平罗、省城之外的全部版图。
有一日,《北平晨报》的一位记者来战地采访,参谋长宋敬如说:“我军战略是‘避实击虚’,敌军的所谓‘坚壁清野’可以不攻自破,十日以内定能占领宁夏省城。”
听到宋敬如这番话,孙殿英不寒而栗,独坐军帐思虑着,感到宋敬如如此低能。他自言自语着:“避实”就是不敢啃硬骨头,“击虚”就是专拣软柿子捏,打仗要老是这个样子,怎能动敌人一根汗毛?自己琢磨的结果是“避实击虚”一辈子也解决不了问题。想到此,他又想起身经百战足智多谋的前参谋长冯养田,老冯的“久攻不下,与已有害”的话使他越发感到问题严重。决心甩开这个无用的参谋长,亲自督战指挥。
这天下午,孙司令叫来刘广德,让他调度炮队,对着西门炮击。一时间万炮齐发,西门一片火海,西门一侧被炸开一个缺口。刘月亭跟在孙殿英的身后催促着:“司令,下令冲锋吧?”孙殿英笑着得意地说:“不要着急,让广德的大炮把口子再撕大些。”这个命令一下,百十门大炮集中在这个口子上,不到两个小时的功夫,炸开了四五丈宽的口子。孙殿英回头向刘月亭使个眼色,刘月亭手握双枪下令冲锋。冲锋号响起来,数十挺机枪叫起来,刘月亭喊着:“攻进城者有赏,临阵脱逃者杀!”加强营的四五百名士兵喊杀着冲上去。
城内的马鸿逵日夜督战,亲临西门。他把一个团的兵力布置在这个缺口附近,轻机枪,重机枪,迫机炮一齐开火。为鼓舞士气,他泣不成声地嚷着:“孙匪军折我宗祠,辱我妻女,不杀孙匪,誓不为人,弟兄们冲哇!”省主席亲来现场使兵士精神一振,又带头冲锋更使当兵的奋勇争先,一个冲锋打下去,打得孙军落荒而逃。
刘月亭手握机枪,对着败下来的兵士就要扫射。孙殿英按住他的手说:“刘军长莫要性急,让炮兵多撕几个口子,咱们再进攻。”一阵炮声过后,城墙上又多一个大口子。孙殿英笑着说:“天色已晚,收兵!来日再战。”
这一夜对马鸿逵来说,是个名符其实的难眠之夜。一夜内连连向蒋介石发了三次电报。前两封电报和先前的电报一样如石沉大海,于是狠狠心,撕开面皮,在电报上和蒋介石说了几句绝情话。
“……孙匪军连日攻城,宁夏城危在旦夕,总座若不回电,鸿逵走投无路,只好与孙匪商定城下之盟,吾愿献出城池,让出省主席一职,唯愿孙殿英通电宣布宁夏独立,鸿逵死而足矣。”
蒋介石此时已进入梦乡,侍卫参谋送来电报,他满脸的不高兴,嘴里骂着“娘希匹”,还是把电报看了一遍。他本想把电报掷于地上,但看最后一句,不禁暗暗吃惊。这一把掌打在他的痛处。表面上他已把中国统一到晴天白日旗下,实际上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广西的桂系,山西的阎锡山,东北的张学良,还有冯玉祥的一些旧部仍然手握军权,宁夏独立,全国震动,照此办理,中国必然四分五裂。想到此,他口授一封电文,命人立即拍发。
马鸿逵望眼欲穿,终于等来了蒋介石的电报,像捞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抓住电报久久不放。电文写道:
鸿逵吾弟:
稍安勿燥。已命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山西省主席阎锡山统兵十万,抄敌后路,吾意已决,撤销孙殿英本电文收兼各职,十日之内,定有消息。
马鸿逵捧着电报吼着:“十日,十日,再过十日我已成孙麻子的刀下之鬼了。这个蒋光头,真不是东西。”
次日清晨,孙殿英领着一班战将来到阵前,猛然间见昨晚被炮火炸开的城墙缺口早已修补完好,这使孙军将领大惑不解。原来回军已感到这是一场殊死的战斗,城内作好了各种准备。昨晚一边向缺口处垫土,一边浇上热水,零下40度的气温,片刻之间水土便冻结成块,新补之处比原来的城墙要结实十倍。
孙殿英正在忧虑之时,旅长谢福田献上一计。
谢旅长说:“司令,马鸿逵急切盼望救兵,我旅可扮作马步芳的队伍,骗进城内,打他一个城内开花。”
孙司令感到此计可行,但一旅之众难以骗得敌人,随即又调拨两个旅归谢福田指挥,准备以三旅之众杀进城去。为了迷惑敌人,孙殿英命令刘月亭军、杨克猷军猛烈攻城,战况空前剧烈,炮声隆隆,杀声震天。孙军一度爬上城墙,在城头展开撕杀,几经搏斗又被回回军赶下城去。孙军一边攻城,一边向城内打炮,大街上的房屋多被摧毁,几处起火,火光映红了天空。马鸿逵气得眼中冒火,亲自端着机枪向城下扫射。打得难解难分之时,忽然从西南的远方杀来一支人马,高扬的大旗上楷书一个马字。马鸿逵一看,内心十分高兴,大声对士兵说:“兄弟们杀呀,我们的援军来了!”这支人马进入阵地,孙军人马落荒而逃。马军一直向西门杀去。马鸿逵命人开了西门,准备出城迎接援军。但为首的一旅是谢福田的人马,在黄渠桥一战交锋中,正是守西门的这团人马,有人认出谢福田,马上告诉马鸿逵。马主席大吃一惊,细细看来越发不像回族的军马,又命关闭西门,在城上向谢福田旅猛烈射击。谢福田的人马虽有防备但距离太近,急急回军也死伤了不少士兵。
一天鏖战,孙殿英精疲力尽,入夜,饭也没吃便倒在床上想心事。马步芳的队伍已到中卫,于世铭、杨猴小军正在激战,宁夏城坚固难攻,腹背受敌为兵家大忌,怎不使这位司令坐卧难安?正在这时,张副官走进帐内,对着孙司令的耳朵悄声说了几句,顿时见孙殿英脸色苍白,头上冒汗,说声:“这个王八蛋,我杀了他!”便一头昏倒在地上。
城内宁夏省主席府的大厅里,灯火通明,熙熙攘攘,马鸿逵在宴请两位客人,一位是孙殿英的师长丁伯庭,一位是丁伯庭的旅长杨干卿。丁伯庭,40出头,陕西咸阳人,满脸胡子,五短身材,一脸的不高兴。杨干卿,30多岁,包头人,回族,白净面皮,魁伟挺拔,一副干练的样子。
马鸿逵端起一杯酒对着大家说:“多事之秋,贵人相助,欢迎丁将军、杨将军弃暗投明到我们这边来。现在我宣布:杨干卿为宁夏省城少将警备司令;丁伯庭为我们十五路军中将参谋长,为二位将军的到来干杯!”在场的人一饮而进,唯有丁伯庭站着不动。
马鸿逵拍着丁伯庭的膀子说:“丁将军,我马某人不会亏待你的,你看看这个。”说罢把蒋介石的电报展在桌子上给丁伯庭看。丁师长看后不相信这电报是真的,但也不好明言,只是笑笑,对众人说:“谢谢马主席的款待,我丁伯庭并非不识抬举,为人在世总得讲个忠义,孙司令待我恩重如山,我唯有一死报答司令,请马主席和诸位成全我。”马鸿逵立即变了脸,桌子一拍喝道:“不识抬举的东西,押下去!”卫兵们推推搡搡把丁伯庭向大厅外推去。行至门口丁伯庭回首一揖:“马主席,谢了!”大步扬长而去。
杨干卿是丁伯庭部下的一个旅长,因为他是回族,有极强的民族性,对孙殿英攻打宁夏十分不满。恰遇一件事情使丁伯庭与他之间矛盾重重,便产生了叛离之心。
部队在阳高驻扎时,有人向杨干卿报告说有两个团长和几个营长在一家旅馆赌钱。赌博在部队中是明令禁止的。他马上带着一班卫士前去抓赌徒,不料这些团长营长们早在四周布了哨,所以杨干卿一到,赌徒早跑得无影无踪。杨干卿心犹未甘,发现这些人的衣物尚在室内,命人抱回旅部。两个团长中,有一个团长叫魏月恭,是孙殿英夫人魏氏的侄子,自恃势大,平常就不把杨干卿放在眼里。这一次见杨旅长得理不让人,决定闹腾一翻。两个团长和四五个营长找到师长丁伯庭说:“旅长这样不给我们面子,我们还有什么面子带兵呢?干脆让我们请长假吧!”所谓请长假就是辞职不干,大战在即丁师长怎敢允准,况且有魏月恭在内,不看面子是不行的。于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了事。之后他又把杨干卿叫来劝说:“团长,营长是你手下的骨干,要通过他们才能把部队带好。你去抓赌,他们走了说明他们对你这个旅长还是敬畏的。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抱走他们的衣物。换句话说,你就是当场抓到了他们,还不是训一顿了事,因为这点小事还能把他们撤职吗?既然不能撤职,你把事情闹公开了,他们在部下面前还有什么威信呢?依我看大事化小,把衣物悄悄还给他们,彼此认个错吧!”
杨干卿听说部下先告了他一状,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在又受了师长一顿埋怨,还要“彼此认个错”,就更加难受,再加上想起魏月恭目无尊长的所作所为又憋了一肚子气,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在这个部队还有什么前途?
孙殿英大军围困宁夏省城期间,马鸿逵与杨干卿暗送秋波,一次给杨送去百两黄金。杨干卿虽则砰然动心,但孙殿英势大;马军力单,杨没有立即行动。马鸿逵又送去委任杨干卿为省城警备司令的委任状,送去蒋介石发给他的电报,这才使杨干卿决心一定。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丁伯庭听说杨干卿与马鸿逵来往之事,悖然大怒。正要派人捉拿杨干卿,杨干卿却找上门来,用手枪顶住丁师长的脑袋,协迫他率师向马鸿逵投诚。除魏月恭一团逃离之外,丁伯庭的全师人马一起开进宁夏省城。
孙殿英醒来之后,前线又传来中卫吃紧的消息,马步芳的部队几次突破防线,又被于世铭赶了回去。此时想起三姨太的话,真是后悔莫及。如今是骑虎难下背,只好硬着头皮打下去。他召来军师以上将领,作战前动员:“弟兄们听着,中卫战事吃紧,杨干卿协迫丁师长向马鸿逵这小舅子投降,宁夏城这一战不是鱼死就是网破,只有打胜才有前途,要不然我们全完了。我孙殿英不会亏待弟兄们,破城之后大索三日,我军在宁夏城过个肥肥实实的春节。”
听了大索三日的话,将领们兴奋起来,先前攻破亳州城,大索三日,孙军上下都发了横财。此时他们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
这一天战斗一开始,便进入白热化状态。将领认真督战,士兵们拼死卖命,城墙被炸开了,一群群孙军冲进去。马家的回回军也在奋力反抗。冲进去的孙军被赶回来,赶回来又冲进去。一个上午三进三出,宁夏省主席马鸿逵的心已经提到喉咙眼上,胆战心惊。
日近正午,天上飞来三架飞机,临近宁夏城的阵地,飞机上的传单雪片似的落下来。整个孙军的阵地,落满了传单。张副官拾起传单递给孙殿英忙说:“总司令,请你过目。这是中央的信。”
孙殿英大怒,骂着:“你小子也戏弄我,你不知道我是个睁眼瞎,念,快念!”
……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孙殿英不尊军令,私意侵占宁夏,滋事扰民。为严明军纪,维持治安,撤去孙殿英本兼各职,所属各部缩编整训,孙殿英本人撤职查办,监督反省!
此令
*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
孙殿英听了,气冲斗牛,不禁破口大骂:“蒋光头,我日你奶奶,你小舅子不得好死,我孙麻子与你誓不两立!”这个司令转念一想,光骂也不是办法,唯一的办法是攻破城池,占住地盘,只要我有枪有人有地盘,你蒋光头能把我怎么样!他走出军帐,鼓励战士奋勇冲锋。
天上的三架运输机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三十多架轰炸机,它们在孙军的阵地上投弹扫射。本来飞机的杀伤力并不大,但它们是国民党中央的飞机,这些士兵也见过刚才的传单,已经心灰意冷,丧失了斗志。
孙军停止了冲锋,城上也中止了枪声。马鸿逵在城头上对士兵高喊:“中央宣布孙军是叛军,蒋委员长对孙殿英要撤职查办,孙军在我宁夏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各部将领整训部队,立即准备杀出城去,报仇雪恨!”
马军人马士气大振,磨刀擦枪,准备大战一场。恰在这时,孙军守卫中卫的于世铭军溃散下来,先是杨猴小的马队,后是于世铭的步兵。城下的阵地被败兵一冲,顿时慌了手脚,也跟着跑了起来。孙殿英见大势已去,立即传令转移,许多部队不待命令下达,自动向北溃逃。兵败如山倒,孙殿英明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