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的人情脉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在1925年3月的女师大风潮中,《现代评论》公然发表文章支持章士钊、杨荫榆,对进步学生大肆进行造谣诬蔑。1925年5月27日出版的《京报》发表了由鲁迅拟稿,周作人、马裕藻、沈尹默、沈兼士和钱玄同等六名教授签名的《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公开表示支持女师大学生运动。三天后,陈西滢在《现代评论》上发表《闲话》一文,含沙射影地攻击这六名教授,散布谣言说:“女师大风潮……有某籍某系的人在暗中鼓动。”此文激起了周作人的不满。他随即在《京报·副刊》发表了《京兆人》一文,针对陈文的流言飞语进行了反驳。这两篇相继问世的文章,揭开了周作人与陈西滢论战的序幕。
  1926年1月,徐志摩在《晨报·副刊》发表《“闲话”引出来的闲话》,冀图在“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论争中,做个和事佬,不料却遭到周作人的反击。周作人也在《晨报·副刊》发表了《闲话的闲话之闲话》一文,指出:“我知道在北京有两位新文化新文学的名人名教授,因为愤女师大前途之棘,先章士钊,后杨荫榆而扬言于众曰,‘现在的女学生都可以叫局’。”陈西滢读了周作人的文章,当即给周作人写信说:“先生兄弟两位捏造的事实,传布的‘流言’,本来已经说不胜说,多一个少一个也不打紧。”这封信将周作人与鲁迅“一锅煮”,无疑又扩大了打击面,又牵连到鲁迅与陈西滢的直接论争。
  此后不久,周作人在《晨报·副刊》以《闲话的闲话之闲话引出来的几封信》为总题,揭露了陈西滢所谓“叫局”谈话的真相,给陈西滢很大的难堪。这个当儿,凌叔华出面给周作人写了封信,才使得这场论争偃旗息鼓了。凌叔华是燕京大学的学生,正在与陈西滢谈恋爱,周作人当年也在燕京大学兼课,对凌叔华印象很好。既然自己的学生出面斡旋,周作人就只好停止与陈西滢的交锋。
  1926年“三·一八”惨案中,陈西滢又在《现代评论》第三卷第68期发表《闲话》,诬蔑女学生杨德群的死,是被人利用与强迫的。周作人针对陈西滢的流言,发表《陈源口中的杨德群女士》一文,指出陈西滢“实在是现代评论社里替章士钊最出力的唯一的人”。接着周作人又发表了《论并非文人相轻》,说他“轻”陈源,并非是文人相轻,而是因为“他是章士钊的徒党,是现代评论社的第一个捧章的人”。
  在相继发生的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中,周作人与陈西滢的论争和批判,是与鲁迅并肩而战的。后来在双方论战的激烈之时,胡适出面调停,分别给鲁迅、周作人和陈西滢写信,说是这是“自家人的一点子误解”,周作人才不再批判陈西滢。鲁迅则不买胡适的账。
  

他们演出了“双簧戏”:钱玄同与刘半农
钱玄同,原名钱夏,号疑古。浙江吴兴人。19岁留学日本,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迁到北大后,参与该刊的编辑工作,是由陈独秀牵头的六位编委之一。而刘半农于1917年到北大担任预科教员时,就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他与陈独秀、胡适、刘半农一道,并称为《新青年》的四大台柱。从1917年起,他们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多篇倡导文学革命的文章,成为当年反对封建文化的冲锋陷阵的斗士。
  两人既是同事,也是战友。他们携手合作,制造的“双簧信”曾经轰动一时。当时,新文*动刚刚起步,许多人习惯于恪守旧的传统,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缺乏足够的认识。为壮大文学革命的声势,宣传文学革命,钱玄同与刘半农于1918年3月,在《新青年》上分别扮演了正、反两个角色,进行辩论。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发表《文学革命的反响》。这篇文章以反对新文化运动的顽固派身份,陈述新文化运动的罪状与弊端,攻击《新青年》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刘半农则以新文化运动的捍卫者身份,发表了《答王敬轩》的长篇文章,针对“王敬轩”所列的新文化运动的罪状,以犀利的笔锋逐条批驳,将对方驳得体无完肤。这就是他们的“双簧信”。
  他们的“双簧信”,在舆论界引起很大反响。有人写文章为“王敬轩”鸣不平,有人写信责问《新青年》为什么发表“王敬轩”的文章,各种观点,纷纷出笼,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就连顽固派的代表人物林琴南,也跳出来为“王敬轩”张目,于1919年初,在上海《新申报》发表文言小说《荆生》,攻击陈独秀等倡导新文化运动的斗士,并希望军阀势力用武力来打击新文化运动。
  对这场“双簧信”,鲁迅对刘半农的进步很有好感,称赞他“跳出鸳蝴派,骂倒王敬轩,为一个‘文学革命’阵中的战斗者。”但是,胡适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这种“双簧”显得“轻薄”,“有失士大夫身份”。不过,他也认为钱玄同的冲锋陷阵“实在使我们声势一振”。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过后,钱玄同任北京师大国文系主任,致力于音韵学的教学和研究。在历史学、音韵学、语言学、经学诸领域都有建树,成为我国现代音韵学的奠基者之一。他还积极倡导文字改革,是第一批简体汉字的起草人之一,是汉语罗马字拼音方案最早的拟定人,是汉字横排和自左至右书写形式的发起人之一,还是最早的白话国语教科书的创编者。刘半农则到法国进修,取得博士后回国,在北大担任教授。他兴趣广泛,涉猎面宽,教学之余,在白话诗创作,外文翻译,搜集民谣,校点古籍,语音实验,以及音乐、摄影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成就。
  

上下枪杆子延请笔杆子:陈布雷与蒋介石
蒋介石虽然是军人出身,但深知“笔杆子”的重要,曾多方罗致而未得。北伐革命胜利抵达南昌后,蒋介石经人举荐认识了陈布雷。陈布雷那时36岁,在《商报》担任主笔,其见解深刻、笔墨酣畅,在报界名噪一时。
  1927年初,陈布雷专程赴南昌去见蒋介石,他是接到一张由蒋介石亲笔签名的全身戎装照片被邀请见面的。见面后,二人就时局的发展交换了看法,随着交谈的深入,双方愈加投契。在后来相处的几天里,陈布雷在蒋介石的动员和介绍下加入了国民党,并为蒋介石起草了《告黄埔同学书》。《告黄埔同学书》是陈布雷为蒋介石第一次代笔。当时因文章要得很急,由蒋介石口授意思,陈布雷则边展纸研墨边打腹稿,然后一挥而就。文章立意明确,文情并茂,站在一旁观看的蒋介石不禁称赞不已,连说几个“好!”字。当即表示请陈布雷留在北伐军总部工作。但陈却以自己志趣在报业为由,坚辞不留。蒋介石只好任由陈布雷回到上海,但同时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人才抓到手。此后,蒋介石经常委托陈布雷代拟文稿,借此作为联络的纽带。1934年5月,陈布雷被新上任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调到南昌任职,翌年,赴武昌开始担任委员长侍从室二处主任,从此完全告别了报界,供职于蒋介石身边。在其后的生涯中,陈布雷为蒋介石撰写了不计其数的文稿,扮演起了蒋介石的高级幕僚、“文胆”的角色。
   。 想看书来

讨伐到死不收兵:辜鸿铭与袁世凯
怪杰辜鸿铭  辜鸿铭是出名的铁杆保皇派和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在辜鸿铭的心目中,袁世凯不仅是个不学无术、无赖暴贵、穷奢极欲之徒,更是个脑袋里长着反骨的朝廷逆臣,所以,从不放过对他的诅咒、攻击。辛亥革命以后,袁氏当国,威风八面,手握生杀予夺之权,辜鸿铭不但毫不畏惧,进攻的火力反而更加猛烈。
  当时,北京有家英文报纸“Peking gazette”。主编陈友仁曾生长在西印度,英文极好,同时在“讨袁”这一点上与辜氏同道,可谓志趣相投。一时间,二人用英文撰写的“讨袁”文章交相辉映,耸人耳目。辜鸿铭大骂袁世凯背信缺德,丧尽廉耻,原奉命扶持清室,却投降了革命党,然后拥兵自重,成为民国总统。其语言刁钻犀利,妙趣横生,在西方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袁世凯自然恼恨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后来,袁世凯托人请辜到袁家做家庭教师,月薪500元,只要答应了,既往不咎。此事遭到了辜鸿铭的严厉拒绝。
  1916年,袁世凯在举国唾骂声中死去。北洋政府下令全国停止一切娱乐,举哀三天。辜鸿铭却公然置法令于不顾,在家中大开堂会,彩灯高悬,锣鼓喧天。有人打报告到警察总监吴炳湘那里,最终也未能制止。

守护宪政挑战总统:胡适与蒋介石
蒋介石自1954年当选第二任“总统”以后,到1960年任期即将届满,根据宪法,不能连任三任。但蒋并不想退位,于是就找人提出“修改临时条款”,通过修改宪法扫除连任道路上的障碍。对此,胡适明确表示不赞成蒋介石连任,曾请当时总统府秘书张群向蒋转达他的意见,希望蒋“明白表示尊重宪法,不做第三任总统”;同样的意见,胡适多次向黄季陆、王云五等友人和政府要人说过,曾说,当领袖的人应该培养继任人,到了适当的时候,便推选这个人出来,还应全力支持他。这才是大政治家的风度。他认为美国的罗斯福,没有培养继任的人,只有他个人一再的当选下去,这是罗斯福的错误。
  1960年年初,“国民大会”临近,“总统”连任或继任的问题更为突出,台湾报纸上甚至报道说胡适“可能以不出席会议来作消极的抗议”。
  2月20日,“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台北召开,胡适还是出席了,并且又当了大会主席团主席。在蒋介石宴请国大主席团的宴会上,胡适又特别大讲“无记名投票”的历史和优越性,说它可以避免投票人受威胁,保障投票的自由,微露一点不愿受人操纵选举的意向。但他的话当场便遭到国民党人士的反驳,他们说*政治是政党政治,政党政治要维持党的纪律,无记名投票自然要不得;黄季陆甚至竟说美国宪法也是记名投票的。
  受到这种无知而又蛮横的围攻,胡适很生气,曾对人说:“我现在倒希望他们用记名投票。记名投票,我一定去投一票”。但是,他又担心“他们可能用举手,不用记名投票”。
  后来,修改临时条款案三读通过,为蒋介石连任三任办妥了法律手续。有人来问胡适有什么意见,连任三任是不是蒋介石自己的意思?胡适回答道:
  如果不是他自己的意思,我想人家不会这样做的。他老先生觉得他对国家的责任来了,身体还好。年纪大的人都有他的信心,像韩国的李承晚,大过蒋先生十岁,像西德的艾德诺(按,通译阿登纳),像英国以前的丘吉尔,都是年纪大过他的。凡是做过大领袖的老一辈的人都是如此,不能说是错的。问题是在修宪,尤其是为了三任连任问题而修宪,这是把大门打开了,现在大会出席的人数是合法了,以后随便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了。你既然为连任三任而修宪,他们就为创制权、复决权等问题而修宪了。宪法并不是不可修宪的,大门一开了,给一班争权的人来要求创制复决权,就无法再关上了。
  过不几天,胡适便因心脏病进了医院,但还是去“国民大会”参加选举。自然是蒋介石又连任第三任“总统”。1948年胡适曾以大会主席团主席和民意代表的身份,向蒋致送当选证书。这一次,胡适却没有去给蒋致送“当选证书”。
  

秀才与兵的较量:刘文典与蒋介石
硬骨头文人刘文典  1928年刘文典出任安徽大学校长(学校设在省府安庆)。是年11月23日,安徽学界爆发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时恰“虎而冠者”蒋介石抵安庆,见到此情此景十分恼怒,认为安徽学风不正,*嚣张是共产党活动猖獗的结果,决心严惩。29日下午,蒋介石传刘文典觐见。此前,刘文典就曾扬言:“我刘叔雅非贩夫走卒,即使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之而去。我师承章太炎、刘师培、陈独秀,早年参加同盟会,曾任孙中山秘书,声讨过袁世凯,革命有功。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
  刘文典自视甚高,蒋介石挟北伐之功,更是盛气凌人。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引起蒋的不满。蒋要刘交出在学生风潮中闹事的共产党员名单,并惩罚罢课学生。刘当面顶了回去,说:“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说到激烈处,两人互相拍桌大骂,一个骂“你是学阀”,一个骂“你是新军阀”。蒋介石恼羞成怒,当场打了刘文典两记耳光,并给他定了个“治学不严”的罪名,把他送进了监狱。后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蒋介石最后放了人,但前提是:迫令刘文典“即日离皖”。
  刘文典离开安大后,于次年初拜访他的老师章太炎,讲述了安大事件始末。章太炎听罢,十分欣赏刘文典的气节,于是抱病挥毫写了一副对联赠之:“养生未羡嵇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