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开阔的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迎向开阔的人生-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突然间,我发现错了。因为我的手会出汗,根本抓不住铁丝。我开始顺着铁丝向下溜,愈溜愈快,眼看铁丝已到尽头,下面却不是陆地,而是山涧。
  就在那千钧一发之际,我居然停住了,先是在铁丝的尽头,不知被谁弯了个钩钩,使我的“冲势”能止住。接着又有一只脚、一双手伸了过来。
  “那人”把脚横踏在山壁上,要我用脚勾住他的脚,又把我拉到悬崖边的石头上。
  我吓死了!隔了半天,才知道说声“谢谢”。而他居然笑笑,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三十多年来,我常想到那一幕。想到他的表情。心想:难道他不知道他救了我一命?也想,是谁在铁丝的尽头,那么有心地“做了一个钩钩”?
  我进一步了解:朋友可以是完全不相识的,可以是只见一次,便一生再不会相遇的。也可能——

谈朋友(2)
是个根本不曾见过的善心人。
  君子之争
  大学,我成了班上郊游的领队。
  有一次全班出游,我居然在半夜食物中毒,上吐下泻到脱水的情况。幸亏一位姓王的同学,当机立断地带领几位男生,把我抬下山。
  山道是泥泞而漆黑的,我浑身因为发冷而颤抖。他用厚厚的衣服盖着我,还一路安慰我不要怕。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此刻,我的母亲、我的妻子(那时我已结婚)都遥不可及,只有我的同学,是我的依靠。
  我也惭愧,自己过去为什么总暗地里与那位姓王的同学为敌,只因为他是班上能与我一争长短的国画高手。从这件事,我又了解:
  朋友间固然有竞争,但那竞争的是“事”,不是“情”。无论在功课、在事业上多么竞争,都不应该影响到朋友之间的感情。
  做一只“雁奴”
  这也使我想到有一次在美国大烟山进入森林,外面是阳光普照,森林里居然暗得像电影院。
  一根根又细又直的松树干,向上伸出几十尺,再横生出密密的松针,交织成一片不透光的“屋顶”。
  “大家拼命往上长高,否则就争不到阳光,所以每棵都又细又长。”同行的美国朋友说:“幸亏聚在一起,风多大,都吹不倒它们。”
  这不就像人类的朋友吗?我们一方面竞争,比着长高,但也相互扶持、守望相助。
  又使我想起大雁。每年春秋,总有许多过境的加拿大雁,在我家附近的公园里栖息。
  它们总是成群地聚在一处,把脖子弯进翅膀间睡觉。但是在那一群“睡雁”间,总会看见两只醒着的,高高地伸着颈子,保持警戒的状态,一有特殊情况,立刻发出声音,叫醒大家。
  书上说,那守望的叫“雁奴”,多奇怪的名字啊!它为大家守夜,居然被称为“奴”。但是再想想,公“仆”,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一头幸运的小象
  不久前,我还看了一个有关非洲大象的报道。
  几十只大象,穿过苦旱的地区,寻找远方的水源。
  一头小象在行程中诞生了,原本应该马上就能行走,却因为脚伤,而迟迟无法站立。
  整个象群都停下来,等了好久,直到小象康复,才继续行进。
  水源找到了,大家冲过去喝水,一头小象却陷在泥泞中爬不起来。眼看要灭顶,突然整群大象赶过去,有些站在泥里用头顶,有些跪在岸边,用鼻子拉,终于把小象救离险境。
  我突然了解,为什么在恐龙和长毛象都消失千万年之后,这些看来笨拙的大象,却能生存下来。
  因为它们有爱,不但爱自己、爱自己的亲子,也爱整个群体。这世界上,那些先天条件差,却能存续下来的生物,都靠它们这样的美德。
  创造更大的空间
  只是,当科技进步,我们愈来愈自以为了不起的时候,那原有的美德,会不会反而消失了呢?
  “为什么她进了好班,就不再理我?”
  “为什么我很难加入他们?”
  “为什么当我跟另一组人多讲几句话,我那些原来的好朋友,就开始排斥我?”
  每天接到年轻朋友的信,几乎有五分之一,提到这些交朋友的苦恼。原本应该是人生最美好的事,让我们不再孤独,为什么竟成为最痛苦的事,使他们更孤独了?
  因为他们的心太小了。小得仿佛在“朋友”的外面,加了一个“框框”——
  “只因为我们是朋友,我就只对你一人好。我只借笔记给你,只告诉你有意思的事,甚至只对你笑。相对的,你也要这样对我,否则就不够朋友,否则我就不要你这个朋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谈朋友(3)
问题是,当交朋友变得这么现实,我们一生还能交几个朋友?
  朋友之间,应该是:能力强的帮助能力弱的;力量大的帮助力量小的;功课好的帮助功课差的。那绝不是交易,你给我一分,我就只能还你一分。那更不应该是排外的,只因为你跟我做朋友,就不能跟别人交往。
  也可以说:交朋友的积极意义,不是缩小彼此的空间,而是创造更大的空间。使自己的朋友,成为对方的朋友;也让对方的朋友,走入自己的生活。
  于是,我们有了更多的朋友。
  请坐在我的身边
  记得我收过这么两封感人的信——
  一位高中女孩伤心地写着:
  “有一天,我上交通车,发现坐满了,只有全班同学最讨厌的那个人身边,有个空位。我好想坐过去,因为我知道自己不去坐,会让她难堪。但是我也知道,如果我坐过去,其他同学会排斥我。我一直在内心挣扎,我一直站着,没有坐下去。回家之后,我好不安,觉得那个同学对我露出一种乞怜的眼神,可是,我伤了她的心。我知道自己错了,但我就是没有勇气去坐。”
  接到信,我正要回,又收到她的第二封,语气完全不一样了:
  “我今天好高兴,因为当那个班上最没人缘的同学上车的时候,车上已经没位子。可是,我向旁边挤,让出了一个空间。我对她笑一下,她走过来,也对我笑一笑,坐了下去。一路,我们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我好高兴,好高兴哟!”
  可不是吗?能接纳一个人,能结交一个朋友,能先伸出友情的手,握住对方。让一切阴霾消散,是多么快乐的事?
  当大雁会相互守望、大象能彼此帮助,连蚂蚁都知道救援自己的同伴时,我们人类岂能不彼此关怀?
  所以,当你发现有同学因犯错而退学了、有人因为功课不好而重修了,甚至有同学因为不懂人际相处,而孤独地走向自杀的路。
  不要认为那是他的事,而要觉得那也是你自己的悲剧。想想,为什么当他不知道该怎样走向你的时候,你没有主动地走向他?
  朋友,是要主动伸出手的!如同“友”那个字,在他忙得无法应付的时候,从后面走上去,伸出手,帮一把。然后,也不必等谢,只是淡淡一笑,如同那个曾经救我一命的朋友。
  可爱的往日情怀
  我多么怀念那个人啊!我也多么怀念过去交往的许多朋友。每当我翻开以前的记事本、电话本,就有好多熟悉又遥远的名字跳进眼睛,跳到我的心上,一震!
  然后,我会试着找到他们,或挂个电话过去。
  “哇噻!居然是你!”
  几十年不见的朋友,居然仿佛昨天才离别。许多快乐的往事,都浮上眼前,连用的词句,都是学生时代的。
  而许多人已成了高官、名人。成为被大家远远张望的人物。
  有谁能一巴掌拍在他们的肩上,叫一声“小张”“小王”“大牛”?
  只有当年的老朋友。
  又有谁能让我们忘掉年龄、再年轻一次?
  只有当年的老朋友。
  年轻人!把握你最纯净而没有机巧的学生时代,积蓄你一生受用的财富吧!
  多交几个知心的朋友。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谈读书(1)
你要为自己纯净的心版上,
  多记录些美好的事务和前人的智慧。
  你要打造一把钥匙,
  去开启人生的每一道门。
  打一把人生的钥匙
  小时候,每次我从外面玩回来,母亲都叫我去洗手。她知道我懒得洗,所以每次洗完,还要把我的手抓过去闻闻。
  顽皮的我,于是想出个办法,打开水龙头,让母亲听到水声,然后根本不洗,就把龙头关上,只是用手摸摸肥皂,伸去给妈妈闻。
  她用力吸口气,嗅到肥皂的味道,点点头,我就又蹦又跳地跑开。我好得意啊!心想:“看!我多聪明,妈妈又被我骗了!”
  看到这儿,你会不会觉得很好笑?洗手,是为我好,不是为妈妈洗,我明明骗了自己,却觉得很得意,不是太笨了吗?
  不过,你也别笑我。因为我处处看见年轻朋友,在做这样的傻事。
  别埋没自己的才华
  有一天,收到一位中学生的来信,还没打开,已经被那封信的厚度吓到。打开之后,又是一惊,只见工工整整十几张信纸上,排列着密密麻麻,却又工整无比的小字。
  那字像是印刷的“仿宋体”,娟秀而一笔不苟。当我展读之后,更是讶异了!真难相信一位高中生,能写出那么深入的文章。
  我立刻邀请那位女同学到办公室聊天,还请她和陪她来的同学午餐。
  在餐桌上,我问她:“相信你在学校的作文成绩一定很好。”
  未料,她淡淡一笑:“很烂!”
  “你的文笔这么好,字这么漂亮,怎么可能?”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为我从来不好好写。”她又淡淡一笑:“我的老师很烂,我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写给她看?”
  然后,她形容了老师的“烂”,又很羡慕地说某名校的国文老师有多好。问题是,她可曾想过,文章是她自己的,学问是她自己做的,不是给她老师做的。
  由这位同学的表现,使我想:这世界上会不会有许多具有才华的年轻朋友,只因为不满意学校、不满意老师,而放弃自己、埋没了才华?
  学校的菜单
  常听见不好好念书的学生,很坦然地说:“读书?谁不会读?哪里不能读?又何必在学校读?以后哪一天我想念书,都可以!”
  话是没错,但我也要说,学校教育有它的优点,那也是其他环境不能取代的。
  记得我大学刚毕业那年,曾应邀到某大学的国文系演讲。当时我已经得了“优秀青年诗人奖”,也在不少报章上发表作品而小有名气。
  但是,在接受学生问问题的时候,我却出了丑,一个连国文系新生都知道的东西,我居然说错了。
  事后,我痛定思痛,开始苦读古诗,甚至编《唐诗句典》,但我始终忘不了出糗的那一幕,我常想:我为什么连这个基本国学都不知道?是因为有关中国文学的书看得太少?还是因为看得没有组织?
  答案应该是后者。你会发现学校教育虽然有不少僵化而值得批评的地方,但无可否认的,它也像是营养专家,将各种食物拼成食谱。虽然口味变化不大,也不够刺激,却有你必需的营养。当你按部就班地读下来,自然得到了完整的学问。而不会像你自修时,可能随兴所至,东抓一本,西抓一本,看来渊博,却忽略了最基础的东西。
  快快打造一把钥匙
  这基础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治学的工具”。
  “治学的工具”像是一把钥匙,可以用来开启更多知识的宝库。你会发现求学像登高,不由山脚一步步往上走,是攀不上巅峰的。而很多你在学校里学到的“看来不像学问的学问”,正是那山脚的阶梯。

谈读书(2)
前些时,我在电视里,看到有关中央图书馆修补古书的报道。一位八十岁的老先生,数十年不分寒暑,为图书馆里的破书换上新装。他把虫蛀的、水渍的、朽烂的书页,小心地拼凑、裱褙,不知为国家保存了多少珍贵的善本书。
  但令人惊讶的是,那位老人居然不识字。
  我忍不住地想,要是遇到脱散的书籍,再加上页码已经朽烂,那位老先生该怎么分辨前后次序?又如果他能识字,在这数十年修补的过程中,他该能亲炙多少伟大的篇章?
  他为什么没能“回头”,花几年时间识字?难道要像是一个用“很钝的斧头”砍树的人,说:“我砍树都来不及了,哪还有时间磨斧头?”
  抑或因为一年年老去,记忆力一天天衰退,想学,也力不从心了?
  刻在心版上
  说到这儿,我们又触及另一个重点——
  你必须把握青春,善用你记忆力最强的年岁,好好学点东西、背点东西。
  让我们做个实验吧!去问问四五十岁的人,他们记不记得小学时读的《武训兴学》和中学时念的《木兰诗》。你会发现,他们可能连昨天看过的新闻都忘了,却记得“莫叹苦、莫愁贫,有志竟成语非假,铁杵磨成绣花针”“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即使他们背不了全部,总会想得起几句。想想!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他们为什么还记得?
  因为,那是在他们记忆力最强,心灵也最纯净的年岁,被一笔笔刻在心版上的。
  于是,你摸摸自己的心,你自己不正在这个人生的黄金时代?你能不好好把握吗?
  让我为你说两个真实而好笑的故事:
  我中学时候,有位同学很会做“板书”。每次要考国文默写,他就早早到校,用钢笔一丝不苟地把整篇课文写在桌子上。
  然后,他会站到桌子上踩,踩上一片灰土,再用袖子轻轻拂一遍,使那些“板书”被掩在一层薄薄的灰土下面。
  考试时,可精彩极了!考哪一段,他就对准那一段呵气。呵气之后桌面潮湿了,原来钢笔的笔迹浮现出来,他就照抄。
  有一次,他呵气呵得太厉害,老师还以为他犯了气喘,引得全班大笑(只有老师不知道原因)。
  我还有位同学,专精于制作“袖珍小抄”。高考前,他花了许久的工夫,写了一本数十褶的小抄应战。我感动于那小抄之精致,特别预订,请他在考试之后送给我收藏。
  他考完了,没把小抄送我,随手扔进了垃圾桶。
  我问他为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