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谈书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闲谈书事-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喧嚣里,默默地想起他。武汉,有小童,读书时为爱情而等待、哭泣、绝望的男孩子,如今竟然当了系主任,我便也是默默地想起他,因为不可思议而微笑。还有陈鼹鼠,温情地想起这些人,想像他们生活的样子,温情地离开。
  武汉大学。那依山而建的学生宿舍,曾经让我如此惊异。一般山边的建筑,大多凭山而建,而这些构造,居然把那飞奔直下的山脊化做了层层跌落的屋梁。不知道它与莱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孰前孰后,但那理念上的相似,却异常惊人。人,作为居住者,被怀抱着。那样的怀抱,是一种自然的伦理,怀抱者那样天然、完整和慈悲。那是真正的依恋,里面有宁静、幸福和年深月久的哀伤。樱园、桂园、梅园,走到哪里,身上都带着深深浅浅的花影,飘动着浓浓淡淡的芬芳。有一回我下了码头,要等车继续赶路,下午将尽时正好下大雪。我在公交车上丢了手套,手指冻得伸不开。在武汉大学空荡荡的校园里,我飞跑起来,雪落了我一头一肩,却依旧密密麻麻向我涌了过来。我在学生宿舍的平台上,手指不知是灼热还是冰凉,剧烈地疼痛着,划了一个又一个的心和圆圈,快乐又荒凉。
  红灯笼燃烧起来,一盏一盏,最温暖的时刻,正值我离开。在江汉路的尽头,我遇见一个卖莲蓬的太婆,我没有买她的莲蓬,却互相微笑起来,她甚至转头,看着我离去。
    时间
  从汽笛鸣响客轮离岸的那一刻起,时间忽然显现。而平日,它是潜藏在琐碎和繁杂之中的,没有人格,没有尊严。此时,以它的柔韧与绵延,将缩瑟弯曲的我,忽然伸展开来。眼睛,曾经每天只盯着脚下的路,此时,开始有了远眺和瞭望的姿势。时间是一切实体存在的构架,可是我的肉身,一直匆匆走在钟表的齿轮上,这个伟大的计时工具,就像一座精确的房屋,什么时候我已成为了它的依附。现在,我来到了苍茫的水流之上了,我直接面对时光,面对它那宏大、绵延的存在,并以沉静灿烂的眼神,与它息息应和。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关于长江的记忆(2)
在水上,和在陆地上,经验完全不同。我们的诞生,原本是将一个不断生发的动荡,植根于土地的坚实。安全感便是由我们生活中那些恒定的事物来造就的,小生命的柔弱和依赖,恰恰能使得一切异在,在以他为中心的范围里,逐渐成为家园。一个伸手可及的奶嘴,一张轻柔摇晃的小床,妈妈一缕甜美的笑意,在重复和熟悉里,构建着心灵的庙宇。土地、家园、回归,我们的坐标曾经如此坚实和安稳。而来到水上,水在走,船也在走,有时是逆着,有时是顺着,陆地就好像只是水流的小小一域,在不定地漂移,在无力无奈地抗拒和挣扎,在随波而逝。陆地的失重,把人从一个充实而稳固的空间,陡然抛掷进虚幻而绵延的时间。
  我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被抛掷在长江上,与许许多多的同类一起。我们各自怀着不同的念头,坚守着陆地生活的秩序和惯习,起居、理发、跳舞、游戏和阅览,仿佛生活在一幢漂浮的大楼里。我们喜欢在这样的秩序里来平息等待的焦虑、漂浮的惶恐。这是一种奇怪的同居,言而不语,视而不见,默守规则,而且心安理得。
  客轮是我见过的等级化最细致的交通工具。不仅按票价分为五等,而且还有散席。一等舱一般用于接待,不卖票;二等舱的被子是雪白的,三等舱的被子是米白的,四等是灰白的,五等是灰黑的,散席连座位都没有,更谈不上被子了。至于气味,更是有各种差异,恕不赘述。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包容性也最大。不过那是早些年的事情了。现在的精英阶层,除了看风光的,恐怕很少有人来长江上磨时间。客轮更多成了劳工阶层和学生们的集合地,这两个群体,都是金钱的匮乏者和时间的充裕者的合一。然而时间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具有不同的含义。你看看他们的身姿,学生们的时间都在他们手里,而劳工们的时间则把他们捏在手里。他们集合在客轮最底层的散席。卷着铺盖,摊着席子,在昏暗的灯光里早早歇下了,头边就是酒瓶和痰迹,脚后就是蛇皮口袋和孩子的哭声。他们买码头上最便宜的盒饭,遥遥用竹篙挑送了过来的,上船下船,都一窝蜂朝前涌,互相挤得东倒西歪。
  其实,是一样的。对于江水来说,人不过是它要顺便携带的一些东西罢了。它一起带走,同一个时间,送到同一个地点。
    塔影
  有一次,客轮非常意外地把我抛弃在安庆。那阵子船务萧条,一共就十来个旅客,终点为南京的客轮到了安庆,死活不走了,我们这十几个倒霉蛋,被齐齐赶下船,另换一班。我们必须在安庆等八个小时。我们就像被强抢的良家妇女,由拼死不从发誓告官,到半推半就做了姨太太,最后怡然自得地把自己当了主子,居然人人都购旅游图一册,各自乐陶陶地做游客去了。
  这个古老城市的江边,有一座著名的塔。我无数次从它身边经过,却从未想到会登上去,因为这个城市的陆地和我几乎没有任何关联。然而踏上它的那一刻,我竟然恍若踏上了我多年未归的家乡的小城。是什么使它们如此相似?是什么使那小店的油烟、水边的尘土、街道边的杂货摊和那一日都在空气里浮动的嘈杂人语成为我心里最温情的底色?而我此刻就是一个不经意的主题,忽然在小城呈现。
  这座塔,该是安庆的眼睛了。简洁的砖木结构,素净的灰色,没有一丝夸张和矫饰,没有一毫雕琢和倨傲。这样一种寻常和朴实,是大美。然而还是沧桑呵,它宁静如斯,江水连它的影子都带不走,在它视线里铺设成与天相接的汪洋,缓缓荡漾着。我忽然惶恐,其实它脆弱,甚至经不起一炮一弹,这世间的坚韧与强大,或许真是幻觉。传说和神话,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其实最不堪一击。那迎江寺的香火,随风飘送的唱经的声音,除了它自身,又何以为凭?
  我去看了场电影。在一条非常繁华的街道,好像离码头不太远。我的记忆力一直不太好,一直难以记住任何符号性的东西。从黑暗的电影院里出来,这个城市忽然变得陌生,虽然正是夕照烂漫,鳞次栉比的广告向我涌来,这所有的城市都最直接和熟悉的隐喻,让我不知道是走在哪里。重复的风景,人像是没有行走过,没有生过。陌生着。我看见熟悉的品牌,一样的款式和价格,甚至一样的布局和组合,陈列在一样的橱窗里。这样的熟悉,是要我们走到哪里都有家的感觉,还是要我们走到哪里都要忘记家?乡愁,这该是一件旧衣裳了,陈年累月地压在箱底,像是褪色的花瓣,隐约看见它昔日的花纹。哪里还有乡愁呢。
  心,情,以及构筑城市的滚滚欲念和梦想。
  该登船了,这样缓慢的告别,只有水上才有。一点一点地,漂远。异乡,以及异乡里生出的一点乡愁,牵扯着,撕拉着,半天都没有走出多远。我是一个经不得缠绵的人,想着好在不是在恋爱,使着劲儿吹了声口哨,向那些给别人送行的人道别。
    风景
  缓缓掠过,天,江水,岸,一望无际的绿草和防护林。响晴的天,水鸟在江面起伏,最远的天边有齐整的雁阵,是童年见过的那一群。青灰的山影,在远处一重一重地偎依着彼此,山脚的房屋就像一窝一窝小猪,甜美安详地睡眠。风景以一个连续的画面展开,没有褶皱,没有边缝,没有省略,没有切割,不着痕迹地显现着它的完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关于长江的记忆(3)
怎么就想起了《富春山居图》,想起那些长长长长的画册、书简,想起那种我们文明进化过程中深恶痛绝的资源“浪费”。这个世界,我们行走的方式改变了,它呈现的方式也随之而变了。一千里一万里,节缩为一小时一昼夜,如同一首被按了“快进”的歌,顷刻播完,节缩时间的同时,也节缩了聆听。
  如此漫长的行程,让人感觉似乎已经过了一生。这一世里,没有人记得你了,你是诞生于水流上一个空白的端点,没有来处,亦无去处。有时亦会遇见和我一样深夜游荡的人。背风的船舷处,香烟的红光在闪烁,是一阵又一阵沧桑的呼吸,小小的琐屑的悲苦,说不出是在纠缠还是在解脱。很长的路程里,连星光或许都见不着一线,完全的黑夜,客轮也是沉默着。而那微弱的一点航标,惺忪着彻夜不眠,疲倦着。多年后的一个深夜,我忽然听见一段大提琴,沉重而缓慢,遥远地隔着窗传来,恍然就让我回到了水上,而现在我已久别。
  我看见妩媚的小孤山,在阳光下、月下、雨里,立于江水中,映在天边。这是长江上的一个奇迹,不像是凡间之物。又是一段传说,关于爱情。牛郎和织女之间,隔着一道银河;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隔着一个人世;而小姑和彭郎之间,却隔着一条长江。永远望着,念着,咫尺天涯。我们如此渴求完美,因为一切本来而且必定残缺。哭泣是徒劳,寻找也是徒劳,只有不断地显现残缺,在懂得中得到心安。
  而我心安了么?所有的风景,曾经都是我的生活,现在却只是风景了。从1995年开始的那6年,我是一只水鸟,缓缓在江面上飞行,来回往复,不知疲倦。因此我的性命中,有了水的痕迹,睁眼闭眼,都在我的躯体里流动,那是一种平静而宏大的回声,在某个时刻会忽然浮现,铺天盖地地淹没我的夜,我的字,我的手指,我的眼神。我是一只水鸟,在水上出生,若是哪一天忽然消失,那也一定是水,把我带走。
   。。

湘西茶峒的狗
  芳杜若发帖时间:2002032009∶20∶00
  茶峒是一个狗比人多的小镇,狗仿佛是小镇的主人。
  那些狗,有的在街道四下里游走,带着些懒散的神气,仿佛吃饱喝足的男人,在自家庭院里散步消食;有的三五成伙,追追打打,痞里痞气,像是刚出了学校大门的不良少年;有的摊手摊脚地趴在堂屋中央睡觉,烂泥似的化在地上;有的活像勤奋有加的家庭妇女,在屋里四处忙乎,不知道忙些什么,偶尔出门扯点张家长李家短的闲话;小朋友尤其多,脸上都是一派天真的表情,受了委屈哇哇大叫,或是自己跟自己玩着认真又滑稽的游戏;我还见到一位老狗,身上的毛差不多都掉光了,歇在河上的石桥栏上,裸露着历经风霜、硕大而无用的紫褐色性器,安详地享受着烈日下的树阴。
  和所有其他地方不同的是,那些狗眼里没有人。俗话说,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哪条狗眼里敢没有人——特别是主人,啊?
  奇怪,茶峒的狗就敢。你以为你是镇上的异数呀?你穿着时髦风情的衣服,你说着与众不同的普通话,你想去和它们攀谈寒暄,它眼睛看都不看你。对本地的主人们,它们更是一幅平起平坐的神气,时刻展现出民主的对话意识。比如饭菜不合口味、起居缺乏秩序,总归要把意见反映出来;外面来了生客、猫儿偷食了荤腥,必要的干涉是有的;受了冤枉气,绝不忍辱偷生,虽然不会写人民来信,但大声嚷嚷还是能得到管理者的重视。它们也懂得友好、尊重和爱。你蹲下和它们视线相平,看着它们的眼睛,它们会安详而快乐地微笑——微笑不是在脸上,而是用长尾巴在地面上轻轻扫动;它们会愿意和你攀谈,接受你善意的小礼物,用额头蹭蹭你的裤腿表示感激;它们很善于辨别真诚和虚伪,也有点记仇。
  是的,它们是主人,民主与平等不是暴力对抗的结果,而是职责与权利完好结合的产物。它们不是宠物,而是这个小城邦里的自由民。有它们在,家里睡觉插不插门闩是无所谓的;孩子放在摇篮里,大人尽管忙乎去,只要有它们在,就是有了专职的保育员;邻居间通个消息,不用人亲自去;夫妻吵架、婆媳嫌隙,它们一生气就训斥起来,家里人也就不好意思地住了口,至于矛盾闹大了止不住,它们一急便吼叫着去别家请劝架者,风波也就劝停了;说句实在话,有它们在,集市上连一块肉骨头都洁净得可以当艺术品卖。没有这一个群体,茶峒镇的日常生活不知是什么个糟糕样子。我从没见过这么一个群体,神闲气定,朴实,自尊、自爱、有责任心和创造力。
  实际上这种气质是茶峒这个镇所共有的。凡人间最优秀的品质,都是生命与生命互相塑造的结果,你的眼睛掠过这些四只脚的生灵,看见了那些镇上的居民,我们的同类,他们眼睛里的神采哪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物欲都市里的人所看见过的呢?那些黝黑的、眼睛清亮的湘西女子,满脸沟壑纵横、语调幽默的老汉,瘦削有力、刚毅多情的山里男人,那些野性灵巧的小孩子,宽和、从容、淳朴得像这苍茫的山野,他们那诗性的语言,旷达的歌唱,这样赤裸又含蓄、刚猛又温柔的对生命和生活的拥抱,你又哪里见到过呢?当我们的文明远离了人性,生活只剩下繁文缛节的躯壳,我们哪里又读得懂湘西的话语呢?
  我是那么害怕,害怕那些文盲带着猎奇、贪婪、中心意识来掠夺、侵犯我的湘西——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当我看到湘西旅游日益成为一场火热的运动,看到我早年生活过的那些小村庄、小镇、小城一天比一天失去它过去的美丽、宁静、淳朴,我的痛心无与伦比。尽管我早已离开,就像早年离开冰雪北国走入湘西,可每一个你真正认真生活过的地方都成为了你的血肉,你的历史,一辈子都无法走出它,它是你一生的心痛,就像一个爱过的人。
  有谁读得懂茶峒的那些狗呢?比翠翠那个年代更早,它们就自在地、快乐地、严肃地生活着。你若是去那里,千万别把它们当宠物,这是我的请求。走进青石小巷,记得友好地和它们打个招呼。你若是想和当地居民合影,记得叫上这最重要的家庭成员。爱每一处风景,每一条河,每一个生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