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一路上,宋江如同遭遇妖怪的唐僧,处处被人作难,救他的孙悟空便是他的好名声。揭阳岭上,在李立的人肉店里,宋江成为行货,差点成了馒头馅。幸得李俊听得名声,在那里等候,正好从剥皮凳上救下宋江性命。揭阳镇上,宋江送薛永银子被当地霸主穆弘穆春兄弟追赶。浔阳江上,宋江被困在张横的船上。张横问他们是愿意吃混沌还是板刀面,便是要么跳进江里,要么吃刀挨砍后扔进江水里去。宋江自然都不愿。这三路人便是“江州三霸”,都是为祸一方的黑道头目,干的是无本的买卖。但他们都是崇敬宋江的,都与他结拜为兄弟。从这里可以看出:宋江的名声也只是争对这些江湖人士才有用;若是遇见朝廷大将,他们便不会这样尊重宋江的。在这段经历中宋江太被动,逃命的过程很是狼狈,半点主意没有,而且枪棒也没有使出来。可见,在黑道当中,宋江的表现并不好,而且显得笨拙,他从前在官场的那一套有些施展不开。
到了江洲,那被人称为贪官的蔡九知府没有为难宋江。在官府里,宋江又开始如鱼得水,他慷慨地上下使钱,如是从管营、差拨到牢子都喜欢他。还安排他做抄写的工作,很轻松。然而他独独不给节级送银子。因为那人乃是戴宗,好汉之一。正是这位好汉道出了牢房的可怕,节级对待犯人就像人肉店里的老板对待手里的行货一样,任意打杀。所以要尽力从犯人身上榨出油水来。宋江是个乖巧的人,到处使钱使自己有个好处境,不挨杀威棒,不必做苦差事。戴宗果然来要钱了,话里显出他的狠毒,也可能是气话,因为牢里人人皆有宋江给的银子,就他没有,自然很生气。而且小吏的薪水很低,几乎完全靠弄点灰色收入才能生存。宋江本是吏人自然是明白的。他的话语虽与武松相似,用心却大不同,不像武松纯是硬气。 。。
宋江:最不像好汉的大哥(8)
就这样,宋江结识了戴宗。戴宗是水浒英雄中具有神奇色彩的人物,他的神行法代表着古人对自己步行的一些美丽想象。比之神话中的腾云驾雾,他的神行法带着更多的现实色彩。宋江很快收服他,使他成为体己人。戴宗与宋江属于同一阶层,但不像宋江那样工于心计。他负责打探消息,掌握着信息,在众多好汉中充当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通过戴宗,宋江认识李逵。李逵是与宋江关系最铁的兄弟之一。后来,李逵总是充当宋江的马前卒的角色。对于宋江早期的命令他总是第一个响应。在某种意义上,他代表着宋江对好汉们强力压制的一面。李逵是个直人,直来直去,游民的心态。宋江多予之以利,李逵便非常高兴,可能从前无人对他这般好。李逵好赌,好打,头脑简单,宋江没花太多心思就将他收服了。他对宋江的崇拜是很真诚的,在劫法场救宋江的过程中,他出力最多。他是个没有心计的人。比如他与人赌博输了,非得抢回那块银子,只因为那银子是宋江借的。吃鱼时,他也很天真,像个孩子。为了让宋哥哥喝口鲜汤,他去买鱼,结果与鱼牙子张顺大战一场,最后被淹得很惨。打完之后,发现张顺是张横的弟弟,大家是自家兄弟。张顺送给宋江好些鲜鱼,他们在浔阳楼聚得很高兴。宋江对李逵的粗豪行为是赞赏的。他自己也贪吃,结果消化不良,拉肚子,好几天不能沾荤腥。总的说来,宋江虽是刺配江洲,日子却过得逍遥自在。
劫法场
在江洲过了一段安逸的囚徒生活之后,宋江又想起郓城的岁月,想到自己努力多年,却是一无所成,反而成了囚徒。浔阳楼上,心中的种种不平并涌上心头。“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可知宋江内心的还是很自负的,认为自己的确有才,然而才不见用,让人不爽。这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怀才不遇情绪。然而宋江与一般文人不同,那些人只是发发牢骚。宋江却是有些实干能力的,野心自然不小。他内心其实很向往晁盖等人的,只是没有说出来。酒后人胆壮,宋江将自己心中所想龙飞凤舞地写在墙上,表明他对走正道已经绝望,对梁山的事业很有兴趣。这个反诗是他上山的直接原因。
这时充当小人的是一位在闲的通判——黄文炳。通判是府里的副职,只比知府小一级,但是权力却是远远不如。何况是在闲的。黄文炳虽然时时想出来做事,但是无人应他。书中说这人人品极坏,总是欺下瞒上,因此不讨人喜欢。其实他的想法也未尝是坏,做官的都想升迁。只是看用什么手段了,他们是巴望有事的,一旦出点事,他们便可借机搞大,参与处理,最后升官。对于他们来说,升官是唯一目的,至于官德民心是不用管的。可知当时的政府已经腐烂到什么程度。宋江的反诗就为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黄文炳并不知道宋江的名号,拿着反诗去找蔡九知府。刚好蔡九得到一个谣传: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前两句便是指宋江定会乱国。后两句两人不知。然而前两句就可以给宋江定罪了。这是历来中国小说的穿凿附会。这时戴宗神行到宋江住处,在现在必须通过手机做的事,他的神行法到了。而且给宋江出了个应急的主意,装疯。这个主意很多人用过,而且很成功,如春秋战国时的军事家孙膑,还有明成祖朱棣在做燕王时。他们两人都成功渡过危险,而且在现代各种案例中,有很多试图通过证明被告是精神病而逃脱责罚的。宋江只好姑且一试,结果黄文炳厉害,宋江脓包,一顿好打就打出了真相。
宋江:最不像好汉的大哥(9)
如此重大的案件,关系到政权的安全,蔡九自然要向蔡京老贼报告,一来请示下一步该怎么办,二来向蔡京邀功请赏。按照惯例,戴宗是送信人。他没有去东京,而是径直到梁山来向晁盖报信。吴用想出了个好主意:更换书信,将宋江弄出江州,然后半路拦截。然而事情漏出破绽,书信落款搞错了,让戴宗宋江险些丢掉性命。黄文炳很快发现破绽,戴宗也被关进死牢。为了尽快解决谋反的重犯,蔡九决定,在江州处斩宋江和戴宗。对于宋江来说,被人弄来杀不是第一次,但这次却是由朝廷郑重其事地以谋反罪处决,最为凶险。蔡九与黄文炳在处理整个谋反案的过程中可以说是配合得很好。两人都把这桩案件作为垫脚石。然而在关键时候,却让鱼漏了网。他们不知道法场其实已经不是那么固若金汤了。既然官场已经腐烂到不可收拾,那么那些所谓的保境安民的军队自然也不再拥有应有的能力。更可怕的是,所谓的贼寇已经很强大。
晁盖等人倾巢出动,是为报答宋江的救命之恩,也显出宋江在山寨的威望。李逵两把板斧胡乱砍人,法场很快失去控制。人犯被劫走。江州本地的好汉李俊、李立等人也来接应,众人在白龙庙进行小聚义,好生痛快!这时宋江定要捉到黄文炳。对于这个曾威胁生命,使他受到羞辱的人,他必须报复,马上报复!甚至不惜将疲惫不堪的众好汉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这是宋江第一次作为梁山首领发令,不是为公义,仅仅是为泄私愤。好汉们倒也痛快,很快打破无为军,活捉黄文炳。众人在穆家庄开了一个人肉烧烤派对。其残忍的场景让人不忍细读。李逵是其中积极的实行者。黄文炳希望借这个机会能够升官,没到结果是自己惨遭横死。不过,他对国家倒是忠心的,只是没有依照人情。而且他的确将宋江置于一个危险的境地,又不属于梁山自家兄弟,最后被清除是必然的。宋江罪上加罪,在官府管辖的范围内无法生存,便彻底断了做良民的念头。兄弟们却是被他连累,只得上山。他从开始离开郓城时似乎就已经在为上山作准备了。他结识了形形色色的江湖人物,几乎所有的人脉资源都在黑道。他的前途自然在黑道。对于宋江来说,这是一个自我磨炼、自我认识的过程。他终于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积极主动地入伙了。
祝家庄
上山后,宋江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亲与弟弟,急急地下山去接。结果遇见了官兵的捉拿,逃到九天玄女庙里得到了所谓的“天书”。天书中说宋江是星君下凡,命中注定做梁山之主,并率领众多的天罡星地煞星,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有点像姜子牙接受封神榜,显然是穿凿附会的,在某种意义上呼应了开头的一章。在央视版的电视剧里,这一点被改编成宋江在梁山竖起“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大旗,这一改编就很贴切。宋江的这一做法体现出他比晁盖更合适做寨主。不是有什么上天注定,而是宋江在这方面有才能。这面大旗在某种意义上与大宋政府形成对立,又篡越的嫌疑,在那个政府完全*的年月,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面大旗意味着梁山可以提供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这是梁山事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就像一个新的指导思想一产生就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一样,它对梁山有着巨大意义,也凸现了小说的主题。如果说晁盖做寨主将一个小小的强盗集团变成地方上有影响的大型团伙,那么宋江就将影响推及到全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宋江:最不像好汉的大哥(10)
宋江在上山前所做的事情使他在上山时就已经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救下晁盖等七人,是山寨的恩主。这些都是*级的头领。接着他介绍花荣、秦明等一批头领上山,一共九人。劫法场后,他又拉进了戴宗、李逵、李俊等15位。上山后他又首先将新旧头领分开,俨然将后来的头领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且后来的头领没有功劳,在宋江出征时他们定会倾力相助。宋江就这样开始了梁山的权力之争。他在各方面都优于晁盖,而且晁盖在梁山开局的使命已经完成,梁山已经不再需要他了。
攻打祝家庄是梁山第一次主动出击的大型军事行动,是展示梁山整体实力,并获取粮草的掠夺性行动。这类行动从前是没有的,晁盖似乎也没有这气魄,他仅是满足于自保,搞些打家劫舍拦截来往客商之类的小动作。宋江就立即将目光瞄准了梁山周围的大型庄园与州县。攻打那些地方不但可以得到大量的粮草财物,而且可以扩大梁山的影响。这是在宋江竖起替天行道大旗后的第一次实践。在战争中他作为统帅的地位得到巩固,加深与兄弟们的关系,趁机拉拢他们,同时也锻炼了好汉们的战争能力,为招安后的战争做准备。
在打祝家庄之前,有一个小插曲。关于时迁的接纳与否问题。晁盖与宋江有不同的理解。晁盖认为时迁的行为侮辱了梁山的名声,暗示着上山的好汉们应该具有良好的品德。而宋江却觉得应该宽容,认为这样会堵塞好汉们投奔梁山的道路,对梁山的长远发展不利。而且好汉们多来自于黑道,道德品质的鱼龙混杂在所难免。即使已经上山的好汉也难免道德品质没有问题。只是时迁的行为可能在其它好汉认为不屑为之的,因为只是偷鸡摸狗,算不得大买卖。这也从一个侧面显出梁山作为一个民间的组织,具有藏污纳垢的性质。结果好汉们支持宋江的意见,认为应该接纳时迁,支持攻打祝家庄,这次宋江作为建议的提出者与执行者,晁盖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但他已经滑入了危险的境地,他的权力已经开始被架空了。
祝家庄是一支地方大乡绅自发组织的维护皇权的军事力量,一般称为办团练。这是中央军事实力下降,无力控制地方的标志。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在梁山存在的时代他们还是忠诚维护大宋王朝的。与晚清的曾国藩组织湘军*天平军相似。祝家庄处在梁山附近,老百姓一定饱受惊扰,联合起来是共同的要求。这样虽说不一定能*梁山但至少可以维护自身的安全。而且从祝家庄的地形与他们盘陀路的设置上看,多是防御性的。对于中央来说,他们不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撑,只是给个名号就能在某种层面上获得一支忠于朝廷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一点也不比正规军差。通过战争的实际状况看,他们比正规军还要强悍一些。这样祝家庄至少可以把梁山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梁山要想打出自己的影响就必须先消灭他们。尽管梁山在招安后充当了与祝家庄相同的角色:宋王朝的保护者。祝家庄的存在也为那些流落江湖,希望能为国效力,忠于宋政府,不愿落草的好汉提供了一条不错的道路。这一点在《荡寇志》里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因此可以说祝家庄是梁山的死敌,也是最为厉害的竞争者。古语云: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步之内,也必有克星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宋江:最不像好汉的大哥(11)
第一次作为统帅,宋江虽然有所谓的天书的帮助,但也连连损兵折将。他带出的大部分是新上山的头领。宋江让他们多露面,希望他们多立功,将老头领冷在一边。第一仗若不是老头领林冲擒住扈三娘,梁山颜面无存。祝家庄防守严密,似乎无法打破。第一次进庄的时候,因为不识路,差点走不出去。正在他们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刚准备投奔梁山的孙立献上一计:由他们一伙进入祝家庄作内应。宋江先瓦解三庄同盟,然后四门攻打,使祝家兵马全部出庄,孙立等人趁机在庄内发作,里应外合,拿下了祝家庄。这一仗,宋江作为统帅,在稳定军心,调派人马上做得不错。表现得很冷静。
论功行赏的时候,有一个精彩的插曲——宋江将扈三娘许配给王英。一来显出他的“信”,既然已经许诺,就必须兑现。二来显出他作为大哥的仁义,得到众兄弟的肯定,提高了威望。尽管当他将扈三娘送往宋太公处时众人怀疑他自己想要娶压寨夫人。而且在决定将这女将许给王英的那一夜,宋江一夜未眠。还有人说,似乎应该将此人许给林冲,在另一个版本的《水浒传》里扈三娘是许给董平的。作为梁山的*级头领,林冲对梁山贡献极大,而且也是孤身一人。但宋江没有想到他,也不可能想到他。原因有二:一是宋江界限分明,似乎将林冲划到晁盖一派,却不知林冲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