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工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人的工厂-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石灰窑里听石头说话
在石灰窑里听石头说话
  ——读唐朝晖《一个人的工厂》
  文/许多余
  第一次见到石灰窑是在安徽的淮南,一个叫外窑的小镇。那时侯我大约8岁,父母在淮南做矿工,暑假把我接了过去。一天我和当地的几个小朋友一起上山采摘野山枣,我一不小心掉进了石灰窑。所幸那个窑里石灰不多,我先是感到一股呛人的味道,接下来眼前一片素白,便什么也看不见了,我不敢睁眼,像个盲人凭着感觉寻着光亮走去。有几次我的头碰在窑壁上,但恐惧让我忘记了疼痛…。。直到我听到伙伴们大声呼喊我的名字:许多余!许多余!几只细嫩的小手在我的身上拍打,我知道石灰只是跟我开了个玩笑。
  读唐朝晖的长篇散文集《一个人的工厂》,让我对石灰和石灰窑有了新的认识。作者作为一个石灰窑里的工人,在长期与石头、石灰打交道的过程中,有许多刻骨铭心的体验。
  我们在自然中所见到的石头是坚硬的,他的自然形状和天然的冰冷总给人一种死亡的尸体的阴森。面对巨大的石块,惊险的悬崖峭壁,我们惊叹于自然的造化,惊叹于上帝之手的巧夺天工。而让青灰色或者清黑色的石头变色,除了煅烧,我们别无它法。
  你见过石头燃烧吗?当生命逐渐失去重量,轻,更轻,本质的坚硬即将消失,这过程是多么激动人心啊!石头燃烧的过程是生命本质蜕变生命消亡的过程。钢铁的利爪由人遥控着,它抓起一块块石头,把它们扔进阴暗狭小的石灰窑里,它们在拥挤的空间里相互碰撞、挤压,最终接受人为改造和火葬的命运。
  作者通过通红的火焰看到各色的石头在缓慢燃烧,听到霹雳吧嗒的脆弱然而尖利的爆破声,感受到生命的沉重和虚渺、脆弱和坚强。而死亡的临近让人不得不产生超脱生命的冥想——灵魂的力量——我们对于灵魂的认知一直停留在肤浅到让人可笑的程度。
  在大型石灰窑里,一切都是平等的,这样一个时刻都充斥着“葬礼”的激烈的声音世界里,作者在石头煅烧的工厂里,感受到粗野的崇高和人性深处的豪迈。“我像一条鱼,每天游荡在声音的大海里,感受着钢铁的声音。在生产厂房里;电与铁的声音淹没了其余所有的声音。被很多人争夺的所谓的话语权,在这里,变成了人的声音、植物的声音被钢铁彻底取消,只有生产的声音。”
  人的灵巧和智慧改变了石头单纯的属性,而石头的坚硬又巧妙地隐射着人的生命的脆弱,“一根摇晃的绳子,一堵垂直的墙,一根单行的轨道,一个红色的按扭,一面透明的玻璃,暗示着生命每一个薄弱的环节。”一个恣意改变它物意志和命运的人,也时刻有丧失生命的危险。
  是石灰窑里的石头告诉我们:生命只有坚硬和柔软两种力量。它们对抗,相互撕杀,两败俱伤。你看见石头被煅烧后放入水中的情景吗?那激烈的喘息声,那从水中窜出来的一串串粘稠的气泡,是对生命意志被改变之后,最后的抗拒和独决。
  然而它们最终会被涂抹在墙壁上,阳光直射,空气汹涌,它们的灵魂即将回归。正如我们的生命一样,永远不会消亡。
  

在苦难中微笑
在苦难中微笑
  文/仲利民
  阅读青年作家唐朝晖的《一个人的工厂》,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乡村少年,在一片苦难中对着未来微笑,虽然他面对那个环境,感到茫然、无措,然而,他的内心还是充满了希冀。我是一口气读远了这部长篇自传体小说的,那个高大的石灰窑让我觉得是一艘汪洋大海里的船,书里那些人物乘着这艘船朝自己不可知的未来驶去。这就吻合了我的经历与经验。
  石灰窑高大的烟囱,厂区上方密布的白色粉尘,到处永不停止的轰鸣,巨大的吊车上摇摆的钩子,这些,既是现实的描慕,也是对命运不可捉摸的暗示。把一个少年放进这样一个大工厂里,即使他再努力负责,也是和那些机器一样,“都是工厂里的一个零件”。然而,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是可以有许多梦想的,读书、学习、写作,期待着能进入《铁合金厂报》做编辑,虽然明知这个梦想难以实现,仍然毫不犹豫地朝自己渴望的方向奔去。为了获得安静的学习空间,在工友们习惯了打牌、玩乐的生活里,能够始终不移地坚定自己梦想是多么可贵!当工友们在自己的宿舍里不分时段地吵嚷,难以安静的唐朝晖终于忍耐不住了,他用拳头击碎了那个闪亮的灯泡,以示他难以忍耐的愤怒。
  在这个石灰窑工厂里,聚集着大批的农村子弟,他们为了进入这个工厂,背地里还有许多故事。一个家庭,能够顶职进入的多是男孩子,倘若男孩子多,则需要抓阄来决定命运,只有男孩子不需要这份工作了,才可能把这份好差事降落到女孩身上。而这份好差事却处处充满了吞噬生命的危险。“火燃起来,它就会逃遁;钢铁的坚硬,会让它逃之不及。而在工厂里,它却完全寄生于冷的钢铁,寄生于让铁成水的高温和冲天的红光中。昨天,它还随铁水一同扑在一个工人的安全帽上,安全帽全熔化了,脑袋的五分之一在半秒钟内熔解。今年上半年,一个人的手就来不及与身体一同逃走,被天车的铁轮与天车的铁轨合谋咬了一口。两米宽的车子经过,手先于身体一步从几十米高的房顶摔下来,它与那人的嘴巴一道大叫了一声。”(唐朝晖《一个人的工厂》)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场景啊!当人与机器相遇,机器就像怪兽一样随意地撕扯着弱小的人,而高温的铁水更可以让人于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这样的环境里,只有内心盛开花朵的人才会拥有希望与梦想。而文学与梦想就是唐朝晖内心的花朵,他在苦难中绽放微笑。他写诗、写文章,虽然母亲评价说他的诗集,“心情太灰色调了。”但是在倾吐完内心的忧郁之后,还是拥有一份别人不曾有的快乐。
  在钢铁熔炼的铁水与白色的石灰粉沫飞舞的空间里,也是有一些温情存在的,也许就是这片湿润的土壤,孕育了其文学梦想的嫩芽。使我无法忘却的是书中有几次对女性情感的暗示,一个穿白色内衣的少女忽然间解开衣扣,让他去摸一下她的胸部,把他的手拿在她的胸部,“热不热?”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暗示,在一个沉闷的工厂里,这点鲜活的景致激活了死气沉沉的生活,一下子变得鲜亮起来。后面虽然有几处对异性的描写,都不及此处的冲击力大。一个少女突然而至的冲动,是毫无先兆的动情之举,这,也许是她生命之中的一朵奇葩,盛开在另一个年少无知不解风情的少年郎心头。然而,之后再与异性接触,很难有这种纯情与真挚,那也许是成长的痕迹吧?
  在最恶劣的环境里盛开的花,必是珍贵的花;在最苦难的环境里展露的微笑,必是发自心灵的微笑。从那些现实的、真切的描述中,我读懂了作者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深沉感悟,高高的石灰窑、钢铁熔炉、天空的粉尘、空旷的厂区,那些机器一样的工友,围绕在一个人的四周,该是多么苦闷的生活际遇?不过,经过火的熔炼,就可以凤凰涅槃,唐朝晖没有对苦难生活厌恶与逃离,而是不断地在苦难中咀嚼,吸收营养与精神食粮,所以他能够面对苦难而展现迷人的微笑。
  《一个人的工厂》 长篇自传体小说  唐朝晖著
  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2009年5月第一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个人的十年(1)
一个人的十年
  ——读长篇散文《一个人的工厂》
  文/李晁
  所幸,我们这代人对工厂还未变得太陌生,因而当我读长篇散文《一个人的工厂》时,关于工人的记忆便浮现出来,作为两代工人的后代,我对工人有着朴素的情感,他们文明气质在内,粗犷豪放在外,无论在哪里,走到他们中间,你会觉得安全。
  唐朝晖先生的《一个人的工厂》正是一本讲述工厂与工人生活的书,他让你回到那个已经逝去的年头,在那些年头中你能体会一个工人的质朴与豪迈。
  这本书是我一直想要读的真正关于工人与工厂的书,一本精准描述工厂生活而又充满鲜活叙述的书。
  1
  “几千人骑着自行车从门里往外流,在门口下车。在这里,流动的节奏突然间产生了第二种节奏,这种节奏在下车、上车的动作间变换转合着。”
  这无疑是一幅工厂最常见的画面,据说电影被发明以来,第一个镜头便对准了一家工厂的大门,而胶片记录的正是工人们进出工厂时的情景,一个我们司空见惯到几近无知无觉的镜头。而《一个人的工厂》里出现这样的叙述,让我们对这平凡的镜头重新肃然起敬,如果你曾经熟悉这样的生活,或者你能想象这样的生活。
  “几乎所有的格子我都去过,感觉格子里的机器、电火花,围墙内的马路、树都是自己的。”
  当工厂以井字形的格子布局分布在一条漫长的围墙内时,少年工人感悟到。
  石灰窑,一个把石头变成灰的地方,它让作者发出“在石灰窑里,工作越多,身体越好。”的感叹,却让我想起了一种职业病,我的爷爷,一个不得不提前退养的工人患的正是那种病。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以毫不起眼的句式出现,几乎就要被我忽略了。我知道,只有一个真正的工人才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还有死神。
  “它隐藏在任何一个地方,它的随意性很大。”
  我无从例举有多少工人死于岗位上,从小到大我没少听到这样的消息,《一个人的工厂》显然也不例外,她以另外一种笔调来叙述人世间最为无常的死亡之神。
  “偶尔,它会一声不吭地飘走。有时,轻轻地咬一口,一块肉就在皮肉还来不及疼痛的时候,死了,没有一点声息。那块血呈铁青色淤积在鲜活的肉体中,象玉里的瑕。更多的时候,它用随手拿起的物件切割我的皮肉,血红得发黑地流出来,那块掉下来的肉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地掉在石灰堆里。”
  “从楼梯口,我看到一个工人走了出去,离开了他自己的岗位。我又写了二十行文字。我看到那个没有戴安全帽的女工人也走了去。我又写了十行。”
  对于《一个人的工厂》来说,这些不经意间地描述让读者瞬间进入了一个情境,这是阅读带来的美妙之一。此刻,我能想象那些文字被写下时的情景,甚至能感知作者写字时的心情以及出现在他目光中的事物细节。这便是文字的力量。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力量贯穿了《一个人的工厂》。
  “我要身边的同事做一件事,只能通过手势,伏在耳边的叫喊也是徒劳。在石灰如激流的空间里,不会有人为一句话而取口罩。”我不用想象也能感知出此情此景,我也多次见到“黄色的安全帽下面是一顶日本鬼子式的披肩帽,白色的纱口罩外面加戴的口罩与防毒的那种相似,是很夸张的突出,整个脸部都被布与皮占领。”这无疑出自生活经验,我永远记得父亲单位沙石部门的女工,她们往往是这副打扮。

一个人的十年(2)
但我知道还有更多的人,更多80后90后的孩子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象,他们也无法想象这样的场景。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读读这本书。《一个人的工厂》不仅仅是写给经历过工厂生活的人,更是写给一辈子不会与工厂打交道的人的。
  让我们再回味一下这样的句子:
  “有一半的时间,我会爬上十层楼的石灰窑窑顶,站在上面,可以看到铁合金厂区的三分之二。钢铁、浓烟、火光、灰尘、躁音,不会伤害我的心。
  我是一枚健康的零件。”
  2
  少年十五岁便来到了工厂,随后十年过去了,这是怎样的一个十年:漫长、自豪、困惑还是不断地吸取营养?
  十年使一个少年成长为一条铮铮汉子,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人能拥有的最美好的年份,而作者把她献给了工厂。
  那些工厂人物纷纷涌现,在那样一个年头,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我们重温过去的人物,就像看一幅老照片一部老电影,多少带着伤感的成份,这是挥之不去的,《一个人的工厂》也不例外,看到动情处,那些命运的变化尤为让人唏嘘。
  “我与她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没有过说分手,两个人就在一种至今我都不明白的原因状况下,越走越远,远得她的生活与我很陌生,回到两个不再相干的世界。”
  少年工友的友谊,文学的梦想,工姐的关心,兄弟的故事,民工的命运,女生的爱情,摄影师的照片,师傅的传奇,在这篇《一个人的工厂》里精彩呈现。他们以鲜活地姿态出现,虽各具命运,却无一例外与作者相互交织,是他们和作者共同走过了十年时光。也无意中,在很多年后与本书作者共同完成了这部《一个人的工厂》。
  3
  一个人的工厂该是怎样的状态,在这部长篇散文中,你能随时找到答案,答案隐藏在文字中。
  “墙上到处都粘满了石灰,时间一久,白色的灰沉淀到有一定硬度,就成了墙。”
  “那是石头最后一次以石头的名义发出的声音,之后,就会成为石灰石和电的同谋者。”
  “我们休息了几个小时后,再进入石灰窑,这里,已经,尘埃落定。”
  无需再多的话语,一个人的工厂通过这些简短而又有力的句子令人难忘,他不仅刻在作者的记忆中,也在我们脑海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4
  “一根摇晃的绳子,一堵垂直的墙,一跟单行的轨道,一个红色的按扭,一面透明的玻璃,暗示着生命每一个薄弱的环节。
  生命从它们面前经过,一瞬间,它们静寂地吸干所有的动作。
  生命在细微事物里一声脆响。”
  这是本书传神而又细致入微的一章,在题为《细微工厂》的这章里,作者通过对绳子、玻璃、电、墙、铁的描述,向我们打开了一扇感知事物的大门,读这样的文字如同抚摸一个个纹路规整的螺丝,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