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学徒 读后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学徒 读后感-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水街的第一夜,可谓极耐难熬。这里的一幕幕就像上演着一出恐怖片。说起恐怖片,现在最有名的或许就是日本拍的了,其次应该是美国的。不过,中国也在不断地制造恐怖片。日本的恐怖片总是声色俱全,画面的拍摄和氛围的营造融为一体,再加上情节的出乎意料以及附带声音的效果,让你的承受能力达到了极致。相比而言,中国的恐怖片那简直就是小儿科了,总是一些顺理成章的情节。所以,给人的效果也就差了一截。

  其实,喜欢看恐怖片的更多的是女生。即使,她们说起来害怕的要命,但仍然乐此不彼。后来我明白了,这就是女人的一种寻求保护、希望被人宠着的内心表现。就像她们总是愿意挎着个大包一样,这也无非就是希望寻求依靠的一种外在标识而已。所以,最聪明的商家总是能够琢磨到人们心理所思所想。就如犹太人总是做女人和食品(孩子们?)的生意一样,这就是他们深谙人类心理的结果。就是在这一惊一乍中,伏在男生的怀抱里,或许那才是她们真正所要的。说白了,或许就是找个理由,得到你的一抱和安慰。所以,那些男人们,也应该不经意地给自己深爱的人一些拥抱吧,或者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来信(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欲望、邪念所包围和萦绕,只是看你是否能够摆脱它们的束缚,超然物外。史布克也说到:“要是他不能摒弃心中的恶念,洗脱自己的罪行,这个游魂将永远困在这里。”尤其在今天,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内心的那些东西在不断地被外界刺激,不断地膨胀,所以,我们已经很难再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了。古人讲“修身养性”,佛家求“悟”、“真”、“静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应该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达到了这种境界,一切都看的很淡,钱财名利,都是身外之物。而这样的人或许才能功成名就,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活的自在,过的逍遥。

  一旦,把一切看得很重,自己的内心永远被这些东西包围着,就如一个包袱一样压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所有的人性已被摧残和磨灭了,留下的只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样的人,自己给自己套上了桎梏和枷锁,于是戴着脚镣在跳舞,可想而知,活得多累。即使,追求的东西得到了,拥有了,整体生活在提心吊胆中,在忐忑不安中度日如年。因为,他们对自己这些东西获得的途径心有余悸。

  中国的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和”,在于“道”的思想的不断发扬光大。“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万物”,当达到了这种境界的人,其自然会看透万物,而内心当然也会装着万物,但又超然物外了。不过,现实中我们又有几人能够达到如此地步呢?不过,我们向着这个方向努力就是一中很好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所以,现在很多的人也在开始研习中国的文化,四五五经等。

  作为驱魔人具备的天赋就是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种说法在现实中也有所耳闻。或许,就是一种直觉吧。但在小的时候,听人说,七岁以下的小孩能够看到以前去世的人的影子。所以,有些时候那家的孩子说看到自己早已去世的爷爷奶奶了。当然,会遭致家长的一顿骂声。不过,在农村一般在过年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去世的祖辈“请”回来,供奉起来。所以,有的时候,自家的孩子看到那些故去的亲人,也应该是一种幻觉。

  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黑暗,汤姆如此认为。由此,我想到了那句著名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光明”。其实,黑暗能够给人无限的遐想。 所以,黑暗其实不可怕。正如汤姆的师傅史布克告诫他一样,“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你害怕的缘故,它本身不会伤害你”。“心中有佛,你就会成为佛”。记得有个故事,说苏东坡到了一个寺庙,披着僧人的袈裟,问僧人说“我想不想佛印”。于是,僧人回答道“像”。僧人问苏东坡自己像什么,苏东坡答曰“大便”。说完哈哈大笑,自以为得意地取弄了僧人。没想到,回到家和苏小妹说的时候,苏小妹告诉他说“你输惨了”。原因是,佛主心中有佛,所以看谁都是佛,而心中只有恶秽之物,所以看别人也是恶秽之物。

来信(二)
所以,人最终可怕的是自己,自己的内心。当你想去做成一件事的时候,你的一切想###往好的方面去想,于是,你会竭尽全力去做成此事,你也会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能够胜任此事。当你内心总是有相反的想法时,即使机会来了,你也会找出相反的理由和借口来说服自己放弃。于是,你就会退缩,你就会想到不好的后果和结局,就进一步阻止了你的脚步。所以,还是那句话,让我们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吧。

  世界上的事总的有人来做,有人来完成。你不做,他会做;他不做,别人也在做。即使,小汤姆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这件事总的有人来做啊,也许命中注定该是我吧”。忽然想起来那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不知道这句话源于哪儿,我想可能是出自佛教之语。不过,好像被周星驰的电影演绎了以后,才成为大家的口头禅。所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也就成了阿Q式的自嘲和勉励。

  不过,这种激励或许对于那些身处逆境以及困难中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暗示和支持。很多事,总的有人做,有人去完成。这就涉及到谁来做这个比较严肃的话题。有人说每个人的智力和天赋决定了你做什么或者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就是社会的分工,一个社会越发达,其分工越细,而每个分工环节产生的效益也越高。因为社会的进步,人的发展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和细化。就比如,以前我们自己做家务,而现在却不这样了,你可以雇保姆,你可以找钟点工。那另一个问题也就产生了,掌握某一方面的技术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转,而全面手则越来越少。就目前而言,决定分工环节中所处角色和地位的是知识层次和技能水平。当然,也有一部份出身和家庭所处环境的因素在影响和起作用。所以,这个社会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而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也就激发了人的潜能和价值的发挥与展现。所以,社会总是在有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发展和演进,当达到均衡,这种均衡又会被新的问题所打破,这样又进入新一轮状态的均衡实现过程中。用马克思的哲学观点来解释,那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社会存于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中。用热力学和信息学的观点来说明,那就是熵不断增大的过程,因为熵反映了的不规则状态,同时也是无序的度量。

  书中的描写很是美妙和细致,也反映了作者那种细腻的笔法。即使在这种弥漫着恐怖氛围的环境中,也不忘了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对生活的享受。“西边天空有一些浮云,看上去像是一团团的羊毛,慢慢飘动着,最后变成破布那样的一条一条。”今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在也没有心情和闲暇去抬头看看天上的白云,并且这么有雅致地欣赏它。当然,那片天空也被高楼大厦和灰尘给遮蔽了。所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向往和羡慕农村人的生活和环境,而农村的人们去往城市里去跑。或许,就是习惯了就已冷漠,习惯了就不在意和珍惜身边的一切。

来信(三)
而史布克和汤姆的驱魔手段似乎更接近于我们的普通人。“我们不是用摩法,我们驱魔主要的工具是我们的常识、勇气,以及保持精确记录的习惯,这样有助于我们从过去的事件中吸取教训,积累经验。最重要的是,我们从来不相信什么预言,也不相信宿命,即便以后你妈妈写的心变成了实施,那也是我们女里的结构,使我们让他成为事实的。”我没有看过《哈里…波特》,但看过中国的武侠小说和倪匡的科幻小说。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哈里…波特》借助一些魔法和神奇的工具,从而实现了传奇式的过渡。而中国的武侠小说,往往也赋予武者、侠者一些奇异的功能和武功,于是成为一代宗师,纵横天下无敌手。当然,这些武功都能够在中国的历史上找到一定的原身,比如什么少林的秘籍等等,但无疑在创作中加入一些虚幻的成分和夸张的手法,所以,有点显得离谱和不可思议,甚至具备了特异功能。而史布克和汤姆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人,他们的手段也是依靠自己的智慧、机智、学习和积累,更多的是对幽灵鬼怪的熟悉和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他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记录笔记,利用后人学习和借鉴。所以,史布克或者汤姆的成功来源于一种知识的积淀、学习和消化,并转化为实践。所以,史布克养成了记录包括记日记的习惯,同时在书房里有大量地的笔记和书籍。

  所以,一个人的学习很重要,尤其在工作学习更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过程。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点也不为过。当然,学了以后如何在工作中得以运用,更为关键。所谓“学以致用”,只有把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实践,才称产生效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把这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他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而这种转化机制在社会中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因为这种机制的效果会对科技的发展起到促进和良性的反馈作用。

  当然,对于驱魔人史布克和汤姆这样普通的人,他们也渴望家庭,也渴望得到家庭的温暖和呵护。可是,人们总是误解他们,躲避他们。所以史布克也感叹:“家庭对我们而言,有时候会变成一种负担”。当然,今天生活在城市们的人们,由于压力的增加,很多人也不轻易结婚,也在逃避来自家庭的束缚和负担。所以,家庭的意识越来越淡薄,而同居的则越来越多。这不但是生活和思想解放的缘故,更多的是来源于社会发展多带来的激烈的竞争产生的压力所致。贝克尔曾把家庭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来研究人的行为以及家庭的行为和组合问题。其实,当每个人在组合或者单身时会均衡利益的大小,而在今天,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是,选择不固定的生活方式或者单身,或许从长远而言,其潜在的收益更为充实,甚至规避了较多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当然,当这种收益突破界限时,很多人会选择婚姻的结合。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来信(四)
而今天,我们不断地创造和制造物质财富,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社会,可是我们到底生活的是幸福了还是我们在倒退了?有时候,我想更多的是我们已经麻木了,连我们自己也无法辨别清楚到底我们幸福了还是生活的不快乐了。甚至有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和思索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整天在忙碌中度过,整天被我们的工作所占据,所以,连享受我们创造的文明和财富的时间也没有了。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无法用数字或者财富的多寡来衡量和度量的。所以,有的人虽然生活在贫困地区、生活在中小城市、生活在农村,但他们仍然很知足,知足常乐,所以,他们很满足,没有奢望,心中的愿望很容易满足和实现,所以,也很幸福和快乐。所以,关于一项幸福的调查显示,生活在中小城镇的人们的幸福感最高,而在城市里的人们则偏低。所以,人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其实,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很多人在追求和角逐的是包围着幸福的那层包装和笼罩在幸福外面的华丽的光环,而不是包装里面的真正的幸福。所以,当我们拥有了这些包装和光环的时候,我们感觉到幸福了,其实,未必,而里面的那些幸福就在这种追求和拥有的过程中早已丢失了,早已不知迷失在那个路口或者拐弯处了。虽然我们已经到“家”了,可是,它们却再也找不回“家”——这个幸福的港湾了。甚至,能找回,也无法和我们同时到达了。正是,我已回家,幸福却留在了门外。(我已回家,幸福却丢了,迷路了,回家的路上,我把幸福丢了)

异性怪物与巫婆(一)
在春天的时候,史布克和汤姆师徒二人走进了一个叫做“冬宫”的地方。“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总是给人很多遐想和无限希望。 所以,很自然“那种久违的感觉,就像遇见了一个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一样”。在这个时候,人的心情也会格外地愉快,心胸也会无比开阔。有人研究,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就说人的情绪变化、喜怒哀乐与季节和气候的变化有很强的相关性。甚至有的人说,中国周易思想的诞生也和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中国所在的位置,正好经历冬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从而有周期性性的交替变化。正是这样,使得周易中“两极生四仪,四仪变八卦”的思想得以孕育。不过,人的疾病的发生和季节与气候的变化有很大的联系,这倒是不争的事实。

  说起春天,就是想起(英国诗人)那句著名的“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对那些身处严寒中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和坚强走过漫漫冬天的支柱。

  作为驱魔人,由于经常外出和走路,所以学会认路是合格驱魔人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和素质。对于认路和记路,那些司机们可谓老道和有一套。只要他们坐过的路,就基本都能记住。再次,走过的时候就会想起来如何走。而且,对于司机们来说,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就是问路,互相都会认真指点。其实,在这个信息膨胀和爆炸的时代与社会,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信息时代,我们就提出了“搜商”的概念。因为,我们今天几乎离不开电脑和网络,面对如此多的信息,必须采用搜索,而如何搜索、如何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是一种能力。这样,除了智商、情商外,人需要另一种能力——那就是搜商。有气,在今天,我们不是缺少那种信息,而是如何在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