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行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羊行天下-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的眼里从来就是一个能人,一个会赚能花,乐于助人,让人仰慕不已的人。
  他出生在江阴鼓山镇的南曹庄村,该村与大名鼎鼎的“华夏第一村”华西村相邻,但不同的是华西以富裕著名,而南曹庄村却以贫困著名,全村年收入不到10万元,还要靠国家扶贫。这在以富裕繁华著称的江南水乡是颇为罕见的。
  其实南曹庄村贫困的最大原因在于交通闭塞,它处在江阴、无锡、昆山、常熟4县的交汇之处,河网纵横,高速公路修通以前,到上海还要靠坐船。这样贫困而又闭塞的地方自然也留不住人才。
  毛二度就出生在这样一个贫困的乡村里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但父亲颇有见识,咬紧牙关供毛二度读完了中学,为了让毛二度读书,一家人含辛茹苦、省吃俭用,家里穷得连买一枝2分钱的铅笔也要盘算再三。遗憾的是1976年毛二度中学尚未毕业父亲就去世了,临死前父亲把毛二度叫到床头,再三叮嘱一定要照顾好比他小上近10岁的妹妹,一定不能让她吃苦受委屈,毛二度答应了。时过几十年,提起这段往事,毛二度依然会潸然泪下!他向父亲发誓,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妹子受委屈,一定会让自己的妹子过上好日子的。现在,他的妹妹毛荷英在他任董事长的江阴市针织绒线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是一位非常能干的企业家了,不说得多,上千万的身家肯定是有的了。
  

破茧 2(4)
毛二度中学毕业在村办小五金厂里当车工,一干就是13年,1981年甚至担任了小五金厂的厂长!上一世纪80年代初时,党号召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毛二度辞去了让无数村民羡慕不已的厂长职位,毅然下海,当了个体户,做布料生意。他南来北往东奔西走餐风宿露,吃尽了苦头,但3年多的时间竟让他赚了六七万元人民币,这在当时已是一笔很不小的数目了,更重要的他在商品经济的海洋里遨游、呛过水、抽过筋,但结识了许多朋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86年他回到江阴,在另一个镇的童装厂里跑供销,以后还担任了副厂长。1991年当时担任鼓山镇党委书记的李建新听说毛二度是个能人,便把他叫回来,要他在自己的乡镇里办厂,为家乡人民造福。
  毛二度至今还记得李书记问他的话:你一年能拿多少钱?毛二度想了一想回答说:大概2万多块吧!李书记苦涩地笑了:那你是我们镇的首富了,我们镇干部的年薪不到1万元,这还是靠上级领导支持由财政补贴的。别人留不住,但你是南曹庄村人啊,家乡需要你这样的能人……
  毛二度被深深地触动了,他毅然回到故乡办了一家绒线厂,设备是上海市的一些大厂家淘汰下来的旧机器,时间是1991年的7月。没想到毛二度的绒线厂开业,正逢绒线行业的困难时候,全行业不景气,一个无名小厂生产出来的没有品牌的绒线销售就难上加难了!于是他就四处联系,想要和一个大厂家联姻,结果找到了恒源祥。
  1993年初夏,李建新带着毛二度找到了坐落在南京东路的恒源祥,当时恒源祥已经注册成立了公司。经过2次装修,恒源祥从3层变成了4层,底层是两开间的铺面,3层、4层是仓库,2层一半是办公室,中间还有一台电梯。然而总经理办公室依然很小,还是原先不到10个平方米的那一间。刘瑞旗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毛二度一行,一口答应只要考察下来产品质量通得过,完全可以加盟,其它一切均按恒源祥模式运作。到了吃饭时间,刘瑞旗便在隔壁的新雅饭店定了一桌饭,热情款待了江阴来的客人。毛二度心想:我两手空空到上海,什么礼都没带,我是有求于人家,人家还是这么客气,这顿饭钱就一定要由自己来付的。当他掏出钱来准备付账你时,刘瑞旗却沉下脸来。他讲:你们是看得起恒源祥,看得起我刘瑞旗才找上门来的。到上海一切开销就应由我来承担。如你一定要“买单”,那么加盟的事就算了……
  事情都过去10多年了,毛二度还清晰地记得刘瑞旗当时说的话。当时他的眼睛就湿润了,他觉得交上这么一个朋友是值得的,是完全可以依赖的。
  1993年8月3日,毛二度的针织绒线厂正式加盟恒源祥,开始生产恒源祥毛线,在余下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就生产了130多吨绒线,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工厂获利近200万元,南曹庄村当年脱贫,这在地方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1994年,毛二度的绒线厂生产绒线700多吨,销售超过6000万!不久,旧厂房扩建,成套的新设备引进安装,毛二度思绪万千!他在厂门口的空地上造了一群羊的雕塑,后面立了一块碑,碑上写着“为羊奋斗,共发羊财”。
  毛二度早就听说:刘瑞旗对加盟厂的领导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赌不嫖不吸毒,他讲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刘瑞旗自己不仅做到上述3点,而且不下舞厅,不洗澡按摩,不去洗脚店洗脚,对自己极为“苛刻”,唯一爱好便是与熟人和部下玩牌“拱猪猡”、“斗地主”。其实刘瑞旗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便是他希望加盟厂的厂长最好是共产党员。这对如今已成为一个私营大企业集团的老总来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1995年春节,刘瑞旗带着妻子和女儿专程赶到无锡、江阴,向一位位厂长拜年,同时与一位位厂长和他们的家人谈心。到了毛二度家里,似乎在无意识的闲聊之中他对毛二度讲了,你是否考虑过进步?考虑过入党?我们企业要上进,对领头的人要求就要高一些。毛二度吃了一惊。他想自己是一个个体户,现在被人们称作为私营企业家,从踏上社会的那一天他起就立下一个信条:“不从政不入党,围墙里面赚钞票”。入党后就一定会从政,一入党一从政就是从围墙里朝外搬钞票了。当天夜里,毛二度躺在床上,睡不着觉……他反复想了很久,甚至想到了自己父亲,想到自己父亲的临终嘱咐……他终于想通了,钱再多也是花得完的,乡里的人沾亲带故,每一个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他有责任让大家都过上富裕的日子。于是他入了党,接下来自然是从政,从1999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现在是江阴市的人大代表。他关心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厂,而且要关心整个鼓山镇1143户人家3853个村民的生活与富裕,尤其要关心弱势群体与残疾人。笔者两次到访,均见到一些弱智人在他的办公室里“大闹天宫”,而毛二度仅是笑笑,让家人将他们领回去,第二天安排他们到厂里来上班。他有一个车间是专门为残疾人、弱智人设置的,让他们干一点最简单机械的活,而每个人都能自食其力,并享受到工厂的种种福利。现在这个鼓山镇是仅次于大名鼎鼎的华西村的富裕村了!
  在恒源祥所有的加盟厂中,红柳床单集团公司(当时叫江阴市被单厂)是最大的一个。它始终是江阴市的一个镇办骨干企业,拥有自己的发电厂,车间厂房严整,可见其的规模与气派。但是一进厂每一个人都会看到“爱党爱厂爱恒源祥”这么一条醒目的标语,又清晰地点出了它与恒源祥千丝万缕、极为亲密的关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破茧 2(5)
红柳床单集团的两位掌门人,一位叫黄建钧,一位叫王雨洪,关系就像亲兄弟一般。
  黄建钧与王雨洪原先都是江阴要塞镇乡村里土生土长的基层干部。要塞镇紧贴着万里长江,扼滔滔长江入海的咽喉;地势十分险要。现在新建的江阴长江大桥的引桥穿镇而过。要塞镇地处要冲,交通十分繁忙。但在上一世纪改革开放的初时,要塞镇还是十分贫穷落后。恒源祥创牌子的时期,加盟恒源祥的几乎都是苏南地区的贫困村、贫困厂。这正应了中国人的一句名言:穷则思变,而变则通!黄建钧与王雨洪都读过书,有一点文化,是乡村中的能人。两人形影不离,当时黄建钧在公社大队担任大队会计时,王雨洪任小队会计;以后黄建钧任大队长,王雨洪也就接替他任大队会计。领导上叫黄建钧办厂,也就是江阴市被单厂,不久黄建钧也就将王雨洪调到自己身边,担任自己的副手。现在黄建钧是红柳床单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王雨洪也就是副董事长兼副经理。
  黄建钧是一个颇有战略眼光的人,在被单行业生意还十分兴隆的时候,就在1988年办了一家绒线厂,说是厂,其实不过是一个车间,只有六七十名工人,生产红柳牌绒线,办厂的初衷是为了解决残疾人的安置,当时绒线厂的职工里,有一半是残疾人。
  从1990年开始,绒线行业大滑坡,江阴厂同样受害,原先替上海19毛生产的定牌毛线,在工厂仓库里积压了60吨,几乎将被单厂所有的仓库都塞满了。其实不仅是绒线业,上一世纪90年代初时,苏南几乎所有的乡镇企业都不景气,镇里面决定将镇办的菌种厂、电扇厂等都并到被单厂来,残疾人又增加了不少。当时被单等床上用品生产与销售状况尚好,主要用于外销,两位厂长唯一担心的是绒线厂,只想让它能自给自足,不赢利不亏本,至少能解决残疾人的吃饭问题。
  1992年的春节,黄建钧在家里看电视,看到了恒源祥的广告。他想这家绒线厂(他还以为恒源祥是一个绒线厂呢!)在如今这个世道还能在电视台做绒线广告,肯定实力不凡,就萌发了想与恒源祥合作的念头。但是左思右想,苦于没有牵线的人!
  但是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牵线人出来了,他叫徐云鹏,黄浦区商业协会的秘书长,江阴人,当时正在江阴老家过春节。在一次饭桌上,杯觥交错之际,黄建钧谈起了他的苦恼。徐云鹏一听哈哈大笑,讲:“你们说的是恒源祥的小刘?没问题,我和他很熟。小刘待人非常热情,是个‘模子’(这里是褒义,有非常仗气的汉子的意思),过了节我叫他过来看看……”
  1992年的清明节刚过,刘瑞旗轻车简从,果然来到了江阴。两位厂长陪着刘总仔细地考察了工厂的每一个车间,总体感觉非常满意。
  王雨洪心里有数,他直截了当地对刘瑞旗讲:“刘总,我们绒线厂的生产车间非常小,与你的其它一些加盟厂不好比。我与黄厂长商量过了,只想让绒线厂2台400锭的机器转起来,解决工厂残疾人的生活问题……”
  刘瑞旗笑了:“侬锭子一转,解决的就不是这区区几十个残疾人的生活问题了。你们是捡到了一只金饭碗,捧到了一个了聚宝盆……”
  果然正如刘瑞旗所说,红柳厂捧到了一只聚宝盆。加盟恒源祥以后,红柳厂的绒线生产,从原先只想“讨一口饭”吃,到突飞猛进,1993年生产全毛绒线380吨,1994年生产800多吨,1995年生产1500吨,1996年更是达到创记录的4000吨!当年全厂的总产值为亿人民币,而绒线占了亿人民币,占全厂总产值的百分之五十五还要多!红柳厂人人眉开眼笑!两位厂长更是笑都笑不动了,逢人便说捡到了一只金元宝,捧到了一只聚宝盆!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与发展,刘瑞旗与他的各加盟厂之间形成了一个特殊的互惠互利合作发展的经营模式,即“恒源祥模式”。这个“模式”的基本要点是:各加盟厂只管保质保量进行生产,每年拿年产值的10%上交给恒源祥集团公司。而集团公司负责产品的检验,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更重要的是进行恒源祥这个品牌的广告、策划与宣传,进行恒源祥品牌操作。这个模式在恒源祥运作得炉火纯青,同时引起了中国企业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机构已开始对“恒源祥模式”进行跟踪与研究,以寻求民营企业如何走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之路。
  1996年是恒源祥,是恒源祥各加盟厂,自然也是刘瑞旗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年,所有的加盟厂都经过了扩建改造,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设备,用毛二度的话来讲,除了不养羊,粗糙的原羊毛一进厂,经过剪毛,洗毛,制造成毛条,染成各种颜色,然后纺成毛线,全部自动化一条龙生产!仅仅毛二度的一个厂,这种国际上最先进的生产线不是一条两条,而是三十条,厂房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这一年陈伯清的绒线厂生产绒线4400吨,秦发行的绒线厂生产绒线1200吨,毛二度的绒线厂生产绒线2100吨,黄建钧、王雨洪的绒线厂生产绒线4000吨,仅这4厂相加达到11700吨!绒线生产过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讲全球每100只绵羊就有1只是为恒源祥饲养的。国际羊毛局授予恒源祥全球最大的纯羊毛手编毛线生产厂家的荣誉匾额。
  

破茧 2(6)
这一年绒线的销售也是出奇的好,经过刘瑞旗他们的精心编织,在全国布下了5000多家恒源祥绒线的特许销售点。除了西藏,大陆的各省各市都有恒源祥。陈伯清清晰地记得:当时他们村上一家原先无锡县财政局的培训中心,每天都住着几十个从各地赶来要绒线的商家客户,载重汽车就在各厂的厂门口排着队,绒线一生产出来,经过检验、包装、贴上品牌标签,便装上卡车运往全国各地……而这4个厂家所在的乡村,也成为当地最富庶的村庄。刘瑞旗到藕塘毛线厂考察,看到这种繁忙的景象,回想起当年坐着手扶拖拉机冻得瑟瑟发抖第一次来到这家厂的情景,萌生了一个念头:要将井亭村到国家民政部注册,改名为恒源祥村。要将财政局的这个培训中心买下,改建成恒源祥度假村。他要让所有的恒源祥人到这里来休闲度假,寄情于湖光山色的同时,饮水思源,永远不忘当年创业时的艰辛……
  这是一群制造财富的人,这是一群点石成金的人,这是一群为构筑乡村和谐社会自觉的无私奉献的人。让我们记住他们,恒源祥旗下的陈伯清、秦发行、毛二度、黄建钧、王雨洪…… 一群纯朴的苏南农民,一群实实在在的中国企业家,一群实现梦想,创造奇迹的人。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破茧 3(1)
被某些人称之为“十大恶俗广告”之一的“羊羊羊”,创造了广告业上著名的恒源祥现象。恒源祥进驻中央电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