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面孔的故事-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昆(9)
姜昆:一开始是这样的,是沈阳军区要调她,她是舞蹈演员,也唱歌,独唱,后来演二人传。沈阳军区调她走的时候,她说不走。她说要不你把姜昆调走,人家说姜昆我们不要,说他不够格。我当时在那个兵团,给我政治上的评语叫做有才,缺德。
  田歌:这是怎么理解的啊?
  姜昆:德才二字来讲,说才不错,缺德,有点儿小资产阶级情调,平常哼歌。
  田歌:不够朴素。
  姜昆:平常哼歌,朴素倒很朴素,我没好衣服那时候。
  田歌:精神不朴素。
  姜昆:对。缺德,当时给我的评价。结果她就没去。她说你们要不带姜昆的话,我也不去。所以我们就在那儿准备结婚了。真是准备结婚了,每天都在考察,考察自留地怎么种,能分多少自留地,大概能住在什么地方。就在考察的过程当中,正好在1976年的时候,把我选中了。那时候叫中央广播文工团,现在的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来工作,结果临走的头一天,我们两个人手拉着手,到我们团政治部进行了结婚登记。我就跟她讲,咱们登记了,无论我走到哪儿,都要把你永远带在身边。
  田歌:李老师找对人了。30年之后,现在的姜昆已经不是以前的姜昆了,但是爱情还是那样。现在出去还是手拉手吗?
  姜昆:这个现在可以跟大家讲,不拉手了。因为什么?拉手容易引起怀疑!我爱人她们家有遗传,也没有吃过什么药,也没有做过什么美容,就是长得比较显小,让人看着现在也就30岁的样子。我开车,她就坐在我边上,旁边一个出租司机看见我说,“哎,没想到姜昆同志也秀小秘啊。”你说我还敢拉手吗?这是真事。那天,庆祝我们结婚多少年也是这样。
  田歌:什么多少年?
  姜昆:2007年的时候,结婚30年,人家让我俩讲几句话。她说下辈子如果还是女人的话,我还嫁给姜昆。底下人就说你也没见过好的。
  田歌:姜老师身边永远都是笑声。我们再看姜老师的下一段作品《电梯奇遇》。
  《电梯奇遇》说的是一个人被困在了一个出故障的电梯里,结果各部门相互推诿,谁也不肯办事,只看热闹。姜昆用这样一部作品对改革开放中仍然存在的一些旧思想旧制度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田歌:好,这个作品真够辛辣的。你的胆儿又大了一次。
  姜昆:这真是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产物,不然的话没有胆量来写这样的作品。在一个大楼里,一个叫伙食科长,一个叫宣传科长,一个叫人事科长,还有一个是办公室主任,居然这四个人都在一个被卡在电梯里、算是受难的人面前,表现出来一种老的思维。我觉得讽刺得有点儿太辛辣了,有点儿尖刻。
  但是那个时候大家正好在解放思想过程中,还允许了这样的相声出来,真是反映了大家对于改革开放的认识。这座大楼叫效率大楼,可是办事一点都没有效率。这个大楼里有一个陈旧的电梯,就体现了这种古老的制度、陈旧的制度。怎么能给我们一种新的目标、新的追求来相适应呢?实际上它反映了这么一个比较深刻的主题。
  田歌:你胆儿太大了,那个时候整个国家的运转基本上都是这种官僚状态。你要办一件事,盖个章就得盖半年。
  姜昆:都是官僚的。他嘴上支持你,其实就没有离开过那种旧的思想。你像那个主任,东北人,他说,“你们大伙儿就这么看啊,人关这里边,你们大伙儿都开会,都开会,来,咱们想办法,争取把人给整出来,姜昆同志,你先待一会儿啊,我跟你讲,现在我们开会,马上解决你的问题,现在有个情况跟你商量一下,外边很多人都听说名演员关这里,都想看一看,咱们一方面为了满足大家的需要,二一个,也解决一下咱们这里边的三产问题,我提议卖票参观,你看行不?价钱就定3块钱一张票,不能太高了,对群众一定要诚实一点,来来来,弄个毛巾把脸给擦擦,3块钱一张票,不能糊弄群众啊,看就看干净的。”你看他一个人糊弄糊弄,什么要为群众着想,什么要来解决问题,但实际上他做的这个事情又不符合原来官僚主义那一套东西。所以这里就很辛辣,又讽刺了当时由于我们改革开放的形式太快,但是旧的一些制度又不适应我们新的形式发展,所以它就阻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成了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那么我们作为一个相声演员也好,文化艺术工作者也好,发现这种现象,就有义务把它指出来,把这个绊脚石搬开。 。 想看书来

姜昆(10)
田歌:好像当时也就只有相声这种艺术形式可以做这个事,它可以以这种嬉笑怒骂的方式来讽刺社会上的一些问题。
  姜昆:对,讽刺功能。
  1995年姜昆辞去了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的职务,改而担任了中华曲艺学会会长。三年后,年近五十的姜昆创办了中国相声网,希望把世界的笑引向中国,把中国的笑洒向世界。
  田歌:那年你的那个网站名气特别大,你还被评为十大网络人物。但是也有人有一些非议,就是觉得姜昆,你是不是属螃蟹啊?你怎么哪儿都要去扒拉扒拉啊?我倒是想问你,那是高科技,你是搞文学创作,搞相声创作的,你怎么那么大胆儿啊?
  姜昆:我觉得我不能够落伍,落伍了就会被时代遗弃。仔细想想,过去大家都不要冰箱,我们李文华老师也说不要冰箱,“冰箱到我们家搁什么呀,搁大白菜啊,存大白菜啊?”就是我相声里边写的那个,“存什么?存吃的?我们家那孩子跟狼似的,一会儿一转眼吃的就没了!”那话都是原来李文华老师生活当中的话,后来我就用到相声里去了。
  现在你说谁家没有冰箱呢?过去大家都不用空调,现在大家缺了空调好像都睡不着觉了。还有电视机也不能买,买完了都上你们家来看,谁受得了?现在谁家都有电视机。我觉得这些东西在一步一步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前进的,而且这个世界是可知的,只要你努力。
  正是有这种想法,我才认为网络既然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工具,它就会跟电话、传真机、手机一样,逐渐都会成为大家生活的工具。没什么可怕的!带着这种想法,我就搞起了中国相声网,搞起了昆鹏网站。
  田歌:那尝到什么滋味了?
  姜昆:当然对相声的发展也起到作用了,但是有一个没想到,没想到它这么费钱!这地方简直就是一个烧钱的地方,前半辈子积蓄都搁里头还不够,每天都得为发工资愁。而且这个网络工程师的工资越来越高,2000不够3000,3000不够4000,4000不够5000,5000不够8000,你不给我8000的话,它那病毒消灭不了!你说怎么办?终于有一天我烧到实在烧不下去了,我求爷爷告奶奶给了人家了。旁人就讲姜昆你这网络多值钱啊,好几个亿呢!我说哪儿呢,这好几亿哪儿呢?我说跟你奶奶给你留那碗似的,人家都说这碗真值钱,值5000多万。有人买,5000多万;没人买,一分钱不值!就在那儿搁着!掉到地上磕碎了以后,搁簸箕里头就扔土筐,全完了!没人要你的时候,哪有几千万?没有!
  田歌:后来人家以为你挣了大钱,把这给卖了呢。
  姜昆:对,后来我是送给人家的,谁愿意搞谁搞。我自己重新来到了曲艺家协会工作以后,又搞了一个叫做中国曲艺网,就把相声网全部的东西装到这里,当官方的网站把它养起来。
  姜昆始终把相声当成一个重要的事业,竭尽所能地为相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面对近年来相声有走下坡路的形势,他热切希望能有年轻一辈担起繁荣相声艺术的重任,不断创作出优秀作品。
  田歌:跟姜老师谈了这么长时间的话,我一直在注意观察你的眼神,前面全部都是很欣慰的回忆,现在这眼神是着急啊!是不是现在比较困惑?
  姜昆:你就拿我来讲,我就跟短跑运动员一样,过去跑的是10秒,我是中国纪录,我是世界纪录,是吧?现在我跑一个9秒9,不行,你还没晋级呢!我就跟年轻人讲,现在指望我再去跑9秒9不行了,我想逾越我自己都很困难。那个高度我确实是跳不过去了,使出吃奶的劲都不行了!所以我把希望寄托在年轻人身上。我演《如此照相》的时候27岁,我希望你们现在都22岁、23岁就出来才好呢。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姜昆(11)
田歌:那你现在是相声的掌门人,你说北方这块土地,对相声好像渴望度特别高,一到晚会上要没个好相声,它就不成。
  姜昆:是啊。你今天写了一段相声,明天把它排出来,后天把它演出去,大后天就有人说了,你怎么老不演新相声啊。我说这个老母鸡下蛋还得缓发一冬呢,给我们点儿时间吧。
  田歌:把您怎么学会写相声的故事给我们说说?
  在姜昆的相声创作表演生涯中,相声大师马季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虽然马季只比姜昆大15岁,但是在姜昆还戴着红领巾的时候,马季就是他心目中的偶像,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也有了长大以后要成为一名相声演员的愿望。马季视姜昆为难得的千里马,去大庆演出路过北大荒时,特意去和姜昆见面。在马季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下,姜昆被调到了中央广播说唱团。从此他跟随恩师马季正式加入了相声的专业队伍中。
  姜昆:马季老师是我的恩师,应该说手把着手地教我写了相声,说了相声。而且他一辈子从事相声事业,一生忠诚于相声!我们的马季老师应该说是大家都非常喜欢,他虽然走得早了一点,但是我觉得他应该欣慰了,因为他得到了全国爱好相声的人们对他的尊敬。
  田歌: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笑声变了,但是我们对笑的渴望从来没有变,我们的相声演员在给我们传递笑声的背后,也是充满了努力和探索,了解生活,包括生活中的苦恼和困惑。
  姜昆:再插一段故事。就是马季老师,他写相声,那时候我们没有什么电脑,他就每天晚上趴这儿写。写完了以后,不满意了,就把它揉了扔在纸篓里,然后又开始写,然后一看,又揉了,又扔在纸篓里。我特别高兴地看他扔到纸篓里。为什么?他一走,我就偷偷摸摸把这纸都弄出来,给它铺平了,给它粘好了,这是马季老师的手稿啊!我1977年开始粘这些手稿,那个时候还觉得没什么,现在同志们,这是宝贝啊!
  我们这次相声百年展,在京广中心,我把这东西往这儿一放,大家说:“哎哟,1977年的,马季的手稿,你哪儿弄的?”
  我说:“纸篓里捡的!”
  马季老师说相声还有一个特点,他弄完了以后,自己站起来冲着那个墙说。不满意,又写。你就在旁边看他,你坐在旁边只要看5分钟,就能把你给逗晕了!他一个人跟疯魔似的在那儿。
  等到我这儿出声了,他问:“谁在外头呢?”
  我说:“马老师,我!我看您在那儿演着。”
  他就说:“这相声我得把它演起来。”
  这是我看他的时候。大概是在过了几年以后,有一天我也在写相声的时候,也这么练的时候,我的那个学生,也是写相声,情形真是一模一样。
  我说:“干吗呢?”
  他说:“姜老师,我这在门口看您呢!您那儿怎么那么可乐啊,您一人那儿跟谁说话呢?”
  这与过去我跟马季老师都重合了。所以我自己也在想,我真是沿着马季老师走过的路在走,按照他手把手教我做的我在做,但是不知道能不能像他做得那么好。我会努力去做。
  田歌:不过我要问姜昆老师,你写的手稿都扔哪儿啊?
  姜昆:我写的手稿都留着呢。
  田歌:好,谢谢姜老师来接受我们今天关于改革开放30年的这个谈话,我们也祝愿姜老师永远笑面人生,谢谢。
  (编导:王心语)
  

靳羽西(1)
成不成功是没有办法用钱去衡量的。因为无论你有多少钱,总是有人比你更有钱。最关键的是,我是不是一个很快乐的人?
  美籍华人。祖籍广东,出生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青少年时代在香港居住,16岁到美国,先后在夏威夷和杨伯翰大学深造,专修钢琴。大学毕业时除了拿到了音乐学位还拿到了政治学位,后又获得音乐硕士学位。羽西化妆品公司副总裁,有化妆品王国皇后之称。世界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制作人、畅销书作家、慈善活动家。在美国,曾因制作并主持《看东方》这一电视节目,而获得“杰出妇女奖”和“终生成就奖”。
  开场白:她是永远的时尚淑女,一顶童花头启蒙了国人的美丽心灵。她用魅力引领中国女性的时尚,那是展示自信、开放、个性的时尚,那是属于率真、激情、成熟的时尚。曾经的红衣使者,如今的优雅女皇,她把一颗赤子之心留给了东方。30年前,她把世界介绍给我们,30年后,我们把世界的礼赞呈现给她。
  童花头,红嘴唇,白皙的肌肤,华贵的服装——这就是独具魅力的靳羽西。她的妆容打扮、言行举止,早在80年代就深入人心,成为独一无二的“羽西式”。
  田歌:女人一见面,难免要谈谈着装。羽西女士,我特别想知道,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形象定位的?尤其是这种颜色定位,为什么我们一想到你,就会想到大红色?
  靳羽西:我就是很喜欢红色。因为红色在我心目中,首先是代表中国,其次代表快乐。我心情不好的时候,穿红颜色的衣服会使我的心情变好;心情好的时候,穿红颜色的衣服就会使我的心情更好。
  田歌:所以每次看到你,不管是在媒体上,还是在人们眼前,你都是如此的活力四射。
  1978年,靳羽西制作和主持的电视节目《看东方》在播出后,好评如潮。这档节目竟然在竞争激烈的美国娱乐界,经由1200个电视频道连续播放长达12年之久。通过《看东方》,靳羽西改变了许多美国人对中国奇奇怪怪的看法。自傲的美国人也钦佩地称她为“当代的马可·波罗”。
  田歌: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