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发展完全的“平庸社会”中,没有真正的领袖。具有领袖头衔的人,其实是最彻底的跟随者。
民意调查和电脑左右了领袖的行为,如果口味多变的一般大众像期待其他新产品一样,期待“新配方”和“含有特殊成分”的产品,他们多变的口味为什么不适用于对领导人的期待呢?
民意调查显示,人们需要一个属于群众的人,于是他们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在烤肉、看电视、拍抚宠物、打高尔夫球的总统。
当人们口味翻新,不再对旧形象感兴趣时,他们就会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全新的总统,一个设计了新发型、新演说技巧、新形象、新口号的总统。
因此,在不断升迁的层级组织里,即使是最高级的领导,也只是一个排队木偶,领导和随从,在行为上难以区分。彼得处方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彼 得 原 理(10)
为了避免人们都成为排队木偶,扭转“体系萧条”的颓势,彼得博士提出了“彼得处方”,提供了六十六则改善生活品质的秘诀,让读者可以透过自我表现,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不断向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非向上攀缘、爬到无法胜任的职位,借此摆脱彼得原理的陷阱。
彼得处方一:彼得热身运动——重振活力在于运动。
彼得处方二:彼得静心术——每天度个心灵假期。
彼得处方三:彼得全面检视原则——列出你最喜爱的活动,有选择地实施。
彼得处方四:彼得洁净计划——清除过去生活所造成的阴影。
彼得处方五:彼得追求法——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彼得处方六:彼得骄傲感——时时犒赏自己。
彼得处方七:彼得实用主义——经常为他人服务。
彼得处方八:彼得座右铭——再度肯定自己。
彼得处方九:彼得档案法——回溯个人历史。
彼得处方十:彼得探寻法——检查让你满足现状的原因。
彼得处方十一:彼得延伸法——了解在你之上的职位的压力和报酬。
彼得处方十二:彼得释放法——免于不相关势力的影响。
彼得处方十三:彼得波尔卡舞曲——跨越障碍是成功的第一步。
彼得处方十四:彼得人格面貌——描绘一个理想的自己。
彼得处方十五:彼得专精法——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熟练的领域。
彼得处方十六:彼得优先法——选择持久的乐趣。
彼得处方十七:彼得潜力法——找寻实际可行的替代方案。
彼得处方十八:彼得先知法——预知自己的能力范围。
彼得处方十九:彼得预测法——做事情前预测后果。
彼得处方二十:彼得可能法——可能的话,尝试转业。
彼得处方二十一:彼得之路——跟着良知走。
彼得处方二十二:彼得收容所——拒绝“升迁”。
彼得处方二十三:彼得短剧法——如果上司逼你接受一个你不感兴趣的职位,你就假装能力不足。
彼得处方二十四:彼得回避法——不要对“楼上的人”太认真。
彼得处方二十五:彼得巧言法——用言语去澄清而不是去混淆观念。
彼得处方二十六:彼得预想法——认清目标。
彼得处方二十七:彼得议案法——建立衡量成就的标准。
彼得处方二十八:彼得讨论会——让员工参与制订目标的过程。
彼得处方二十九:彼得政策法——使团体目标与个人目标相融合。
彼得处方三十:彼得定位法——从需求而非形式的角度理解目标。
彼得处方三十一:彼得实用性——订立可行的目标。
彼得处方三十二:彼得目标表达法——将目标诉诸言语和行动。
彼得处方三十三:彼得参与法——让他人参与建设阶段性目标的过程。
彼得处方三十四:彼得精确法——用明确、看得见或测得到的方式表达目标的具体内涵。
彼得处方三十五:彼得和平原则——和善地待人处事。
彼得处方三十六:彼得处理法——决策过程中运用理性。
彼得处方三十七:彼得时效法——当机立断、及时行动。
彼得处方三十八:彼得平衡法——要在恐惧与急躁中取得平衡。
彼得处方三十九:彼得精简法——以解决问题作为决策导向。
彼得处方四十:彼得分离法——将解决方案和人事问题划分清楚。
彼得处方四十一:彼得承诺原理——不要做出一个没有人赞同的决定。
彼得处方四十二:彼得效力法——勇于行动。
彼得处方四十三:彼得或然率——科学方法与预言的天赋都只能概略描绘出未来事物的轮廓。
彼得处方四十四:彼得明确法——在选择或提升每位人选之前,先认清工作性质。
彼得处方四十五:彼得证明法——购买前先试用。
彼得处方四十六:彼得预演法——暗中进行考验。
彼得处方四十七:彼得戏剧法——模拟未来状况。
彼得处方四十八:彼得请愿法——尝试临时实验性升职。
彼得处方四十九:彼得宣导法——培养新的胜任人选。
彼得处方五十:彼得理解法——用第三只耳朵倾听。
彼得处方五十一:彼得教学法——强化孩子所有合乎人道的行为。
彼得处方五十二:彼得配对法——将有效的强化因子和预期产生的强化因子配对出现。
彼得处方五十三:彼得薪资法——只要表现优异就能获得加薪。
彼得处方五十四:彼得升迁法——当升迁人选足以胜任新职位时,他才会将升迁视为一种报酬。
彼得处方五十五:彼得地位法——有系统地提高优秀员工所在职务的地位,以资鼓励。
彼得处方五十六:彼得效率法——鼓励员工相信效率为报酬之依据。
彼得处方五十七:彼得赏罚法——依表现优劣,赏罚分明。
彼得处方五十八:彼得利润法——让所有员工共同分亨利润,使员工成为和谐一致的团队。
彼得处方五十九:彼得保护法——福利应该能为员工提供实质的安全感及有意义的享受。
彼得处方六十:彼得美食铺——让每名员工有权选择他或她想得到的报酬。
彼得处方六十一:彼得目的法——若想鼓励和强化员工的表现,就明确地告诉他们工作目标,并提供足以回报他们贡献的奖励机制。
彼得处方六十二:彼得参与法——奖励团体表现。
彼得处方六十三:彼得授权法——为有能力者提供发挥创意的机会。
彼得处方六十四:彼得赞美法——传达你对员工杰出表现的赞赏。
彼得处方六十五:彼得声望法——要与各阶层的优秀员工沟通。
彼得处方六十六:彼得趋近法——透过强化的手段,不断使一个人趋近理想的目标,可以改造一个人的行为。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80/20法则(1)
世界上充满了神秘的不平衡: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20%的员工创造了80%的价值;80%的收入来自20%的商品,80%的利润来自20%的顾客……
一个经济学家的神奇发现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在研究中偶然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情: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分配呈现一种不平衡的模式,大部分的社会财富,都流向了少数人手里。
在当今社会,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令帕累托真正感到兴奋的是,这种不平衡模式会反复出现,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度都能见到——不管是早期的英国,还是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或是更早期的资料——而且这种不平衡的模式有统计学上的准确性。
帕累托从研究中归纳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那么就可以预测,10%的人将拥有约65%的财富,而50%的财富,是由5%的人所拥有。
在这里,重点不仅是百分比,而在于一项事实:财富分配的模式是不平衡的,而且这种不平衡是可以预测的。
因此,80/20成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否恰好是80/20,因为严格来说,精确的80/20关系不太可能出现。
后人对他的这项发现有不同的命名,如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80/20法则、80/20定律、二八法则、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等。
80/20法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人们对它知之甚少。约瑟夫?福特说过:“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是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它是怎样被动的手脚,我们又应如何使用这些手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尽管帕累托首先发现了80/20法则,但是这一法则的重要性在当时并没有充分显现出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两位不同领域的先驱者开始引介80/20法则,终于引起世界性的轰动。
1949年,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吉普夫发现了“最省力法则”,该法则认为:资源(人、货物、时间、技能或任何有生产力的东西)总是会自我调整,以求将工作量减少,而大约20%~30%的资源,与70%~80%的资源活动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讲,“最省力法则”实际上是对80/20法则的重新发现与阐释。
引介80/20法则的另一位先驱是罗马尼亚裔的美国工程师朱伦(Josef Moses Juran),他是上个世纪50~90年代品质革命的幕后功臣,被称为伟大的质量管理导师。
朱伦在1924年加入西屋电器(Western Electic),他的职务是工业工程师,他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发现了产品品质中所隐含的80/20法则。
朱伦的《质量管理手册》一书在1951年出版,在这本划时代的著作中,他大力颂扬了80/20法则:“经济学者帕累托发现,财富分配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在其他许多事情中也可以找到:犯罪行为在犯罪分子身上的分布,意外事件在危险过程中的分布等等。帕累托的不平衡分布法则,也能解释产品品质不良的分布。”
当时,美国大部分企业家对朱伦的理论缺乏兴趣。
1953年,朱伦应邀前往日本演讲,获得热烈的反响。于是他留驻日本,与几家日本公司合作,并将其理论应用到生活消费品的价值与品质的提高上。
朱伦的理论对于日本工业的崛起推动很大。1970年后,日本经济迅速起飞,美国经济感受到威胁,朱伦的理论才受到西方的尊重。于是他重回美国怀抱,并为美国工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80/20法则(2)
在朱伦的倡导和实践下,80/20法则广为人知,并成为全球品质革命的中心思想。
神秘的不平衡
80/20法则到底是什么?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还是某种对于经济和社会影响巨大的金科玉律?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80/20是反直觉的,我们的直觉常常这样认为:
——所有的产品是一样重要的;
——所有的顾客是一样重要的;
——所有的投入是一样重要的;
——所有的原因是一样重要的;
……
因此,人们很容易做出这样的假设:50%的原因或投入,会造成50%的结果及产出。
这种深植人心的“50/50谬误”,与事实往往不符,常常诱导人们误入歧途。
80/20法则主张,当我们检查和分析两组因果有关的资料时,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一个不平衡模式。这种不平衡可能是65/35、70/30、75/25、80/20、95/5或999/01,或是其他任何一个组合。
但是人们对这种不平衡没有清晰的认识。当人们透过表象,了解到事物之间的真实关系时,往往会被它的不平衡吓一跳。
例如,一位营业经理尽管有自己的种种揣测,意识到某一些顾客或产品比其他顾客或产品更能获利,但当他了解其间真正的差异之后,往往会大吃一惊。
概率理论告诉我们,所有80/20法则所揭示的不平衡不可能都是随机发生的,应该有一些更深奥的规律或原因隐藏于80/20法则背后。
为此,帕累托陷入苦思,想为他的发现找出一套合理的理论解释,但最终也没有发现具有说服力的理论。
后来混沌理论的发展为80/20法则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混沌理论与80/20法则有异曲同工之妙。混沌理论指出,在看似紊乱的现象背后,有一种可预测的非线性关系。这种可预测的非线性关系,经济学者保罗?克鲁曼(Paul Krugman)称之为“神秘”、“怪诞”和“精确得可怕”的东西。
管理大师理查得?科克将混沌理论与80/20法则放在一起进行分析,试图找出80/20法则更深层次的理论基础,他的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
——不平衡
混沌理论和80/20法则之间的共同点,是不平衡的问题。更精确地说,是不平衡关系的问题。混沌理论或80/20法则都主张宇宙处于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因果关系很少是对等连结的。两者都强调内在秩序的存在,有些力量总是强过其他力量。经由长时间追踪不平衡现象的发展,混沌理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会发生不平衡,以及它如何发生。
——宇宙的发展是非线性的
80/20法则和混沌理论一样,是一种非线性的概念。任何系统都可以做一个80/20法则的非线性测试:我们可以问,20%的原因导致了80%的结果吗?80%的现象真的仅与20%的原因有关吗?这样更有助于引导我们辨识出那些运作中的异常力量。
80/20法则与混沌理论都揭示了世界的不平衡状态,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支配着这个奇妙的世界。
经济有效的思维工具
80/20法则究竟能带给人们什么呢?
它可以教给人们独特的思考方向与分析方法,可以让人们针对不同问题,采取明智的行动。
凡是认真看待80/20法则的人,都会从中得到有用的思考和分析方法,可以更有效率地做事,甚至因此改变命运。
那么如何运用80/20法则呢?
有两种从80/20法则衍生的好方法,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