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办事情要抓关键。
不仅如此,80/20法则还要求我们将“办事情抓关键”作为一种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习惯,具体实行时,应采取均衡、合乎自然的原则,把最重要的工作放在首位。
那么,如何让自己做到这一点呢?
拿出纸笔,开始行动,我们有以下一些建议:
从现在开始,你认真安排一下自己未来一段时间的生活,做个详细的计划。这时你最需要明白的是,最关键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想弄清这个问题就要先思考你最看重的是什么?人生是为了什么而奋斗?你希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你能付出什么?
将这些答案记下来,你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你对自身的期望,以及在人生中体现出来的一种80/20法则,你不妨将这些答案作为个人的信念或使命。
如果你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个人信念,那么,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得知自己生命中最关键的事:
——你觉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有哪几件?
——人生中的人际关系代表着什么?
——你有怎样的长期目标?
——你能为目标做出怎样的贡献?
——重新思考你最想得到的体验是什么?
——如果你对生活失去信心,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你了解自己想要的东西,对生活会产生怎样的期望?
——你所记录的人生意义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它是否会影响你对时间和精力的安排?
——如果你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和期望,你会如何安排以后的时间?
如果你已经为自己的将来制定了这样一份表格,那么,在你还没有开始度过未来的一天之前,做一些反省吧!
如果你还没有制定表格,那么请你想一想,生命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仔细思考之后,你会明白,人生的不平衡是因为我们着急扮演某一角色,却忽略了另一个可能更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是个将事业进行得有声有色的优秀工程师,但无法做个好丈夫或好父亲,这表明,虽然你善于满足别人的需求,但无法满足个人成长的需要。
其实,生活不过是各种角色无次序的组合,你并不需要在每个角色上花费同样的时间才能取得平衡,而是要抓住最关键的角色,完成最需要的事情。
如果你清楚地认识到各种角色之间的关系,就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你的生活也就随之保持一种平衡。
人生的道理也是同样的,找到你人生中最关键的事情,然后去努力奋斗,你定将拥有一个成功辉煌的人生。
6墨 菲 定 律(1)
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墨菲定律从天而降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人类虽然越来越聪明,但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有多进步,有些不幸的事故总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
错误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错误共生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命运。
但错误并不总是坏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因此,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垫脚石。
恶意的面包片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上帝高深莫测,但他并无恶意。”
如果我们向上抛一枚硬币,落地时可能有两种情况,正面朝上或背面朝上。感性和理性都告诉我们,两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然而西方人却注意到一件小小的怪事:早餐时所吃的面包片,如果不小心掉了下去,几乎总是涂了奶油的一面着地,弄脏了面包倒不足惜,弄脏了地板可实在是烦人。
在这件小事上,上帝好像在跟人们开玩笑,至少他不公正。人们便设法为上帝找了只替罪羊,把弄脏地板的坏事归罪于“墨菲定律”在冥冥中作怪。
虽然英国人向来以刻板、拘谨、冷静、理性闻名于世,但这次他们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试验。
1991年,英国BBC广播公司一些好事的节目主持人,在所有观众面前,播放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将涂有奶油的面包片以各种方式抛向空中,共计300次。统计结果表明,面包片正反两面着地的次数差不多相等。
根据这个实验,恶意的面包片似乎与墨菲定律毫无关联。
但是,到了1995年,另一位爱好数学的英国记者马修斯登场了,他认为,由于人们不喜欢地板被弄脏,希望能否定墨菲定律,这种心理因素导致人们忽视了BBC电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早餐桌上发生的实际情况是,面包片被碰出桌边而掉下来,不是抛向空中再落下,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马修斯没有再做实验,他借助于自己擅长的数学工具,运用力学原理,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的结果是——地板必定会被弄脏。墨菲定律似乎“起死回生”了。
一个简单易懂的解释是:地板被弄脏,不是那个不可思议的墨菲定律在作怪,而是决定于三方面的客观原因——地球的引力、餐桌的高度和面包片被碰出桌边的水平速度。由于这三个原因的联合作用,使面包片在落地的过程中刚好翻转180度。
因此,整个事件根本不是随机性事件,而是确定性事件,就像树上的苹果必然要落向地面而不是飞向空中一样确定。
难道这种结果不可以改变吗?
有人建议改变餐桌的高度,使面包片落下时翻转接近360度,或者不到90度。通常餐桌的高度是70~80厘米,落体运动是加速运动,因此,餐桌必须再加高一倍至3米或再降低一半至20厘米才行。。 最好的txt下载网
6墨 菲 定 律(2)
细心的读者可能还要提出进一步的修正,他们会说,面包片的翻转运动极可能是减速运动,考虑到这个因素,餐桌的高度还要加高或还要降低……
至此,餐桌应当加高或降低的精确值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反正那种特高特矮的餐桌是不会有销路的。改变餐桌高度的主意并不好,更像个“愚人节”的玩笑。
另外一个建议就荒唐透顶——改变地球引力。虽然这绝对不可能,但是可以设想如下情况:假如外太空的某个星球上有外星人,他们也在餐桌旁吃涂了奶油的面包片。由于这个星球的引力与地球不同,是否就能避免弄脏地板的坏结果?
马修斯的回答是——不!因为引力的变化必将引起外星人身高的变化,他们使用的餐桌也将随之增高,变化了的引力和变化了的餐桌高度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所产生的结果却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面包片往下掉时仍将翻转180度,奶油仍将把地板弄脏!
看来,人们不得不接受那块恶意的面包片了。
错误是我们的影子
“墨菲定律”诞生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并非偶然。这正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类真正成为世界主宰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处处弥漫着乐观主义的精神:人类取得了对自然、疾病以及其他限制的胜利,并将不断扩大优势;人类不但飞上了天空,而且开始飞向太空;人类有能力修筑巨型水坝、核电站和空间站;人类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世界的面貌……
这一切似乎昭示着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人们总能找到一种办法或模式战而胜之。
正是这种盲目的乐观主义,使人类得意忘形。对于亘古长存的茫茫宇宙来说,人类的智慧只能是幼稚和肤浅的。世界无比庞大复杂,人类虽很聪明,并且正变得越来越聪明,但永远也不能完全了解世间的万事万物。
人类还有个难以避免的弱点,就是容易犯错误,永远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世界上大大小小的不幸事故、灾难才得以发生。
近半个世纪以来,“墨菲定律”这个幽灵搅得满世界人心神不宁,它提醒我们: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我们将要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事故照旧还会发生,永远会发生。
“墨菲定律”忠告人们:面对人类自身的缺陷,我们最好想得更周到、全面一些,采取多种保险措施,尽量防止偶然发生的人为失误。
归根到底,“错误”与我们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会使我们自讨苦吃,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接受错误,并不断从中学习。
犯错一定是坏事吗
人们为了避免错误,绞尽脑汁地设计了许多“完美模型”,但任何完美的模型也避免不了人们犯错误的天性。
事实上,人们已经吃过无数次迷信“完美模型”的大亏:“泰坦尼克”曾被认为是“不可沉没”的;马奇诺防线也被称作“不可逾越”的;在发生核泄漏之前,每个核电站都声称自己的安全系统是“万无一失”的……
虽然错误是我们的影子,但它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可怕。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错误并不是什么坏事。只不过我们要尊重它,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1929年夏天,波士顿红袜队垒手——卡尔?耶垂斯基成为棒球史上第15个击出3000次本垒打的人。
传媒对他十分注意,数百名记者在破纪录的前一个星期,就开始报道他的一举一动。 。。
6墨 菲 定 律(3)
有一位记者问他:“耶垂斯基,难道你不怕这些注意力会使你发挥失常?”
耶垂斯基回答:“我的看法是,在我的运动生涯中,我的打击数超出一万次,也就是说我有七千多次未能成功地击出本垒打。仅是这件事实就能使我不致失常。”
许多人认为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事实上,它们是一体的两面。以耶垂斯基为例,击打有打中与打不中两种情形,这同样适用于创造性思考:它能孕育出新创意,也会产生错误。
然而,仍有许多人不喜欢犯错。我们的教育制度采用寻找“正确答案”的观点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使我们的思考更加保守。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被教导要寻找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是好的,不正确答案是坏的。
这种价值观深植于学校的奖惩制度中,如:
90分以上:优;
80分以上:良;
60分以上:及格;
低于60分:不及格;
这种制度,让我们从小学会要尽可能答对,最好不要答错。换句话说,这种制度教会了我们“犯错是坏事”的观念。
假使你知道一点微小的错误也会对你不利时,你会牢记不可犯错。更重要的是,你学到不要置自己于失败之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保守的思想模式,害怕成为一个“失败者”。
有一个年轻人从大学毕业之后,很长时间都找不到一份工作。
后来,他到心理诊所咨询,专家发现他的问题就在于不懂得接受失败。
他在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中,各项大小考试从未不及格过,这使他不愿意尝试任何可能招致失败的工作。他的思维已经被塑造成这样一种模式:失败是坏事,而不是产生新机遇的潜在垫脚石。
瞧瞧周围的人,有多少中级管理人员、家庭主妇、老师和其他无数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愿尝试任何新事物?
许多人都牢记不可在公众场合犯错,结果我们错过了许多学习的机会。
就现实而言,“犯错是坏事”是有点道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在做成百上千个工作时不可犯错。想想看,假如你站在马路快车道上或把手放到开水壶里,一定会大吃苦头。此外,工程师设计的桥梁倒塌,股票经纪人让客户血本无归,以及设计广告的人打出的广告反使销售量减少,那么他们的工作都不可能维持太久。
然而,过于相信“犯错是坏事”,会使你孕育新创见的机会大大减少。如果你只在意获得正确答案,而不在意能否激发自己的创意,那么你可能会误用取得正确答案的法则、方法和过程。
你还可能忽视创造性过程的萌芽阶段,仅花少许时间去证实假设、向规则挑战、提出“假如”问题,你也可能仅注意难题而不去深入思考。
如此,所有的思考都会产生不正确的答案,从而把你引入歧途。
错误是前进的垫脚石
错误还有一个好用途,即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应该转变方向。
当事情顺利时,我们通常不会想去改变方向,因为在大多数情形下,我们的反应是根据“负反馈”的原则做出的。通常我们只在事情不顺或没做好工作时,才会注意到它们。
比如现在你可能不会想到你的膝盖,那是因为膝盖好好的。同样的情形也可适用你的手肘,它们都在正常运动,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假如你折断了一条腿,你会立刻注意到你以前能做到的事,现在都没办法做到了。
我们主要是从尝试和失败中学习,而不是从正确中学习。假如我们每次都做对了,就不需要改变方向,只要继续前进,直到结束。
6墨 菲 定 律(4)
例如,超级油轮卡迪兹号在法国西北部的布列塔尼沿岸爆炸后,成千上万吨的油污染了整个海面及沿岸,于是石油公司才对石油运输的许多安全设施重加考虑。
同样地,在三里岛核反应堆发生意外后,许多核反应过程和安全设施都改变了。
错误具有冲击性,可以引导人想出更多细节上的事情,只有多犯错,人们才会多进步。
假如你工作的例行性极高,你犯的错误就可能很少。
但是如果你从未做过此事,或正在做新的尝试,那么发生错误在所难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