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玉律:改变人类生活的18条法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金科玉律:改变人类生活的18条法则-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阁门大开,阁员的人数由20名增加到30名,由30名增加到40名……成员的人数最终很可能会达到千人之众。
  对英国内阁制的研究显示,内阁人数超过20或21名时,就会失去效率。皇室理事会、国王理事会和枢密院在开始走下坡时,其人数都超过20名,至于那些有更多人数的委员会则早已大权旁落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人数超过20名时,一个会议就会变质。坐在会议桌旁的委员们,开始交头接耳地谈起话来。
  为了使对方听到自己的声音,发言者不得不站起来。一旦站起来,他就情不自禁地长篇大论:“主席先生,我想我可以毫不犹疑地宣称,根据我25年的经验,我们应该以……主席先生,我们肩负重担,而至少我……〃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帕金森定律(8)
就在这位仁兄喋喋不休地胡说时,其他人却忙着在桌下交换字条——“明天跟我一同吃午餐,好吗?〃,“到时再决定吧!〃——除此之外,他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那个发言者极可能是在说梦话,只是他的声音没完没了地嗡嗡作响。该委员会已经无关紧要,它早已完蛋,无药可救了。
  唇枪舌剑,实乃演戏
  自小从集体游戏中长大的英国人,抱着一种人弃我取的精神进入下议院。他们既然不善于打高尔夫球或网球,至少可以把政治看成是具有类似规则的一种游戏。要不是这种想法,国会就不会引起太多人的兴趣。
  所以,英国人的本能是组织互相对抗的两个队伍,加上裁判员和巡边员,让双方唇枪舌剑地辩论,直到他们精疲力竭为止。
  此外,下议院的组织也会迫使每一个议员不得不支持某一边,而通常,这些议员连论点是什么,甚至辩论的主题是什么都不清楚。他们从小的训练就是为本队卖命,这样也为他们省下了任何过度的精神负担。
  如果发言者是本党同僚,他可以放心地高叫:“听啊,听啊!说得好,说得妙!〃如果发言者是反对党议员,他可以毫不犹疑地喊:“可耻!〃或“呜〃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可能会停下来问一问邻座的同僚,究竟在辩论些什么。
  不过,他大可不必这样做,因为他明知,无论如何都不能把球踢进自家门里去。坐在对方的议员没有一样可取,他们的论调简直是胡说八道;而自己这边的同僚无不个个都有政治家的风度和才干,而且他们的言论都是卓越智慧,雄辩和稳健涵养的结晶。
  所以,英国的议会制度完全依赖其座位安排:如果议员们不是对面而坐,那么没有人可以分辨谁是谁非,除非他认认真真地从头听到尾。然而从头听到尾是很荒唐的,因为多半的发言者都在胡言乱语。
  在法国,最初议会让议员们围成半圆形而坐,大家都面对着主席。混乱的结果是可以想象的,没有一个真正的反对党可以形成,而且没有一个人能分辨谁的论点比较有说服力。他们不把议员分成两个阵营,使一边是“对〃的,一边是“错〃的,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一场比赛甚至无法开球。
  现在,不仅是英国的议会,那些国际性的、全国性的或地方性的大小会议,座位的安排也都是极端重要的。
  圆桌和方桌会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长桌会议又有其特点。这些差别,不但影响了讨论的时间、长度和辩论的激烈程度,也影响到应该达到什么决议。
  但我们知道,选举的结果很少跟事件本身的优缺点有关系。
  最终的决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选举的最后结果很可能被“骑墙派〃分子的选票所左右。而这里所说的“骑墙派〃是指:看不懂开会文件的人,愚蠢到根本无法领会会议内容的人,聋子,在清晨一两点钟还喝得酩酊大醉、带着剧烈头痛出席的人,虚弱的老人。
  为了争取“骑墙派〃的选票,某些集团会分派自己的忠贞分子来左右这些“骑墙派〃人物。通常,这些忠贞分子一开始会和上述各种的“骑墙派〃人物搭讪,在这初步的搭讪里,忠贞分子会尽量地避免提到就要辩论的主题。
  如果这些开场白表演得逼真,每一个忠贞分子将跟骑墙人物开始一回生动的交谈。他会把“骑墙派〃人物半推半拉地带向会场前面。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另一个忠贞分子会故意走在这两个人的前面,向另一个方向移动。

1帕金森定律(9)
让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这场戏法是怎么逼真地表演的:
  假设忠贞分子张三,正在把一个骑墙人物老五,朝前方的一个座位带去,而在他们两个人的前面是另一个忠贞分子李四,他已经坐在前面的一个座位上,假装不知道后面有两个人跟着他。他把头转向相反的方向,跟一个在远处的人招手,然后,装模作样地把身体倾向前面,跟前面的人说几句话。
  一直等到老五被张三引到前面的座位坐下来了,他才立刻转向他,很意外似地说:“我的好朋友,真高兴见到你!〃再过一会,他才把视线转移到张三,以装得很像的表情,突然问:“喂,老张,没想到你也来了。〃就这样,委员们的座位次序被安排得完全偶然、巧合和友善的样子。第一场戏就此告一段落。
  第二阶段的戏法是根据所要影响的人的个性,随机应变。
  就以老五的情况来说,要避免跟他讨论会议所要辩论的主题,从而给他造成事情已经有所决定的印象。由于老五坐在前面,不大容易看到其他的委员,也就无法跟他们讨论。
  张三开口了:“说实在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会来出席。我想第四项议程已经决定了,我所碰到的同事都已经打定主意,投票赞成(或反对,视情况而定)。〃
  李四接着说:“真巧,我也这么想,这个问题没有讨论的任何必要了。〃
  “我自己还没有拿定主意,〃张三继续道,“两边都可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地争论不休。不过反对它,实在是白费时间。你觉得如何,老五?〃
  “这个嘛——〃老五迟疑地说,“我承认我对这个问题感到莫名其妙。一方面,这个动议是值得支持的,至于反对嘛,你看会获得通过吗?〃
  “亲爱的老五,我赞成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刚才说过,大家都对这个问题有了一致的看法。〃
  “喔,是吗?好吧!看来多数人是这样想的,或者我应该说……〃
  “谢谢您的意见,老五,〃不等老五说完,李四抢着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我特别高兴我们的看法能够相同,我最尊重您的意见。〃
  就在李四影响老五想法的同时,张三正转身与后排的一个人说话。其实他所说的只是:“你的太太现在怎么样了,她出院了吗?〃可是当他转身时,居然声称坐在背后的人也都一致同意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如果整个戏法演得顺利,这个动议实际上等于已经通过了。
  当对方的委员们正忙着准备演讲词或修饰议案时,这边的人却以超然的手法,每两个忠贞分子左右着一个骑墙人物。
  到了投票时间,左右两边一举手,中央的骑墙派也就成了它的支持者了!
  在影响了“骑墙派〃人物后,某个派别就不难以多数票通过或推翻某项动议。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几乎所有争论性的事件交由所谓代表民意的代表来决定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骑墙派〃人物的选票。
  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帕金森对于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作了精彩的阐述,但机构膨胀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植物学家的任务不是去除杂草,他只要能够告诉我们,野草生长得有多么快,就万事大吉了。〃这就是帕金森教授给我们的答案。
  如果这是一个不治之症,社会岂不是将一天天衰败下去,企业岂不是要一天天萧条下去?
  要寻找解决之道,首要的前提在于吃透这个定律。所谓定律,无非是对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阐释,而规律总是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

1帕金森定律(10)
那么,“帕金森定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有哪些呢?
  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团体,这个团体必须有其内部运作的活动方式,其中管理占据一定的位置。这样的团体很多,大的来讲,各种行政部门;小的来讲,只有一个老板和一个雇员的小公司。
  其次,寻找助手的领导者本身不具有权力的垄断性,对他而言,权力可能会因为做错某事或者其他的原因而轻易丧失。
  第三,这位“领导者〃对他的工作来说是不称职的,如果称职就不必寻找助手。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就意味着“帕金森定律〃会失灵。
  可见,只有在一个权力非垄断的二流领导管理的团体中,“帕金森定律〃才起作用。
  那么,在一个没有管理职能的团体——比如兴趣小组之类,不存在“帕金森定律〃描述的可怕顽症;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他不害怕别人攫取权力,也不会去找比他还平庸的人做助手;一个能够承担自己工作的人,也没有必要找一个助手。
  解决帕金森定律的关键
  那么“帕金森定律”的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权力的危机感,正是这种危机感产生了可怕的机构人员膨胀的帕金森现象。
  恩格斯曾说过:“自从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欲就成为历史发展的杠杆。〃
  人作为社会性和动物性的复合体,因利而为,是很正常的行为。假设他的既有利益受到威胁,那么本能会告诉他,一定不能丧失这个既得利益。一个既得权力的拥有者,假如存在着权力危机,不会轻易让出自己的权力,也不会轻易地给自己树立一个对手。因此,他会选择两个不如自己的人作为助手,这种行为,无可谴责。
  假设有一个私营企业主,公司的土地、产权全部属于企业主所有。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个公司有些名气了),他现在越来越感到在管理上力不从心了。显然,此时需要有人来协助他,于是企业主向各种媒体发了征聘广告。
  应征而来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位这样的人才:在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读完了MBA课程,而且有长达十年的管理经验(姑且不论他为何来这样企业的原因,假设就是自己愿意来这里效力),业绩良好,显然是十分理想的人选。
  这个私营企业主会不会聘任他呢?
  这个老板可能会飞快地想:公司的土地是我的,所有的产权都是我的,这就意味着这个人来我这里是“无产阶级〃,他纯粹是为我打工,干得好我可以继续留他,给他很高的待遇,干得不好我可以辞退他,无论他如何出色和卖力地工作,他都不能坐我的位置,老板永远是我。
  一番盘算以后,这个高智商、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留了下来。这位老板可以说是完全不受“帕金森定律〃的影响。
  接着,这个企业继续发展,企业经营取得重大突破,业务范围扩大了,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时,高材生由于所学已经过时,又没有很好地“充电〃,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了。于是,他向各种媒体发出征聘广告,各种人才络绎不绝涌来。
  在这些应聘者中,老板比较看重其中两位:一个是某名牌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写了很多的文章,理论功底极为深厚,实践经验却非常匮乏;另一个颇有实干家的手腕和魄力,拥有先进的管理观念和多年操作经验。
  老板拿不定主意,叫他选择,这时他盘算开了。最后,他选择了那个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
  可见,要想解决“帕金森定律〃的症结,就必须把用人权放在一个公正、公开、平等、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上,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用人权放在一个被招聘者的直接上司手里。
  

2华盛顿合作定律(1)
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华盛顿合作定律
  聪明的美国人喜欢把简单的道理总结成定律,所以中国版的“三个和尚〃的故事就变成美国版的“华盛顿合作定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来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把它也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出去。
  与此类似的是邦尼人力定律:“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一秒钟挖不了一个洞。〃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力气的简单相加,其中的关系要微妙和复杂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个人的能量都为1,那么10个人的能量可能比10大得多,也可能甚至比1还小。因为人的合作不是静止的,它更像方向各异的能量,互相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合作是一个问题,如何合作也是一个问题。企业里常会有一些人,嫉妒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进行破坏与打压。如果企业不把这种人除去,久而久之,组织里就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
  解开华盛顿定律的面纱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
  在凌晨3点的时候,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被一不相识的杀人狂杀死。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附近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出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给警察打电话。
  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认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他们专门为此进行了一项试验。
  他们寻找了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参加试验,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保持远距离联系,相互间只使用对讲机通话。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交谈过程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