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阿大,你护送西太后时节就二十出头嘛,血气方刚的英雄汉嘛,为啥不一刀劈了那老婆娘保光绪王呢?”
大家全吓白了脸。
尕侄儿就笑,“西太后逛西安时节,于右任于右任:陕西反清义士,靖国军司令,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后在台湾去世。是个念书的娃娃,就敢上书陕西巡抚,要巡抚趁机兵谏,诛杀太后保光绪王,你老阿大还不如人家念书的陕西娃么!”
镇守使被噎得翻白眼,再也不提那段光荣历史了。
马营长请了长假,回神马谷见大阿訇。大阿訇知道他被埋在乌云里,看不到银月的光辉,大阿訇说:“先知用手一指,乌云散开,月亮就出来了。那是大海潮动迸溅的最佳时刻。先知让有作为的人到沙漠里去,那些干燥的沙子就是生命的露珠。先知的子民来到旱塬,在世界最荒凉的地方住下来;越是荒凉干燥的地方,生命的露珠越鲜烈烁亮。”
马营长二话没说就回去了。出操时他把队伍拉进沙漠,三天三夜不见踪影,镇守使以为他上山为寇了。第三天晚夕,他带队伍回到军营,旅长吓一跳,三百人只剩下二三十个,旅长问:其他人呢?马营长说:喂沙子了。旅长再问,他就说他是汉将李广,逮不住匈奴走了冤枉路。下次出操,他还把队伍往沙漠里带;三十个人进去,出来剩下七个人了。旅长说:步英你当班长算了,七个人刚好一个班。马步英不吭声。旅长问那七个兵:不怕马营长要了你们的小命?那七个大冷熊齐茬茬吼叫:命牢不怕要,越要越值钱。
那七个兵成了马营长的铁杆队伍。马营长又带他们进了几次沙漠,从青海进去打甘肃出来。人们把他们叫金刚真身。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部第五章(1)
留学生学西洋剑者居多。那是一种高雅的技艺,将来回国可以交游于上流社会。
盛世才潜心学习日本刀。日本刀是弯的,又窄又长又软活,可以缠在腰间。没有高超的技艺,别说进攻,舞都舞不起来。刚开始他吃尽了苦头,刀子常常砍在自己身上,伤痕累累。日本教官很严厉,动作稍有闪失,耳光随之即来,而且扇得货真价实。
结业那天,教官在讲台上向盛世才连连鞠躬,教官说:“盛君是一个中国人,学日本刀的劲头实在令人钦佩,我们日本人要向他学习。现在请盛君给大家讲几句话。”
盛世才啪立正,向教官致礼:“我之所以学日本刀原因有二,一是日本刀长于实战没有花架子,刀法朴实凶猛,二是日本刀最能体现军人的气魄。柔而刚烈,这是军人最高的素质。”
教官说:“盛君说下去,你有好多话,我教你的时候就感觉到了。”
盛世才说:“我是满洲人,日本军界有句话叫做宁可失去本土,也不放弃满洲。日俄战争期间,俄国人和日本人在我的家乡投入几十万大军互相拼杀。作为中国人我不会忘记国耻。我的祖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雪耻国仇,我正是怀着洗刷国耻的决心到日本来的。”
盛世才说:“原田将军曾讲过,他在辽东不曾遇过中国军队的有力抵抗,却见识了东北的猎手。我们东北真正的英雄是红胡子。红胡子常常把对手打翻捆在树上,扒开衣服用刀剜出心脏,拌着白雪大口嚼咽,血水沾满胡须。红胡子就是这样和敌人干的,他们比军队有力量。”
盛世才说:“我在东京帝国大学校园里,听过日本国会议员的讲演。议员先生说,中国地域辽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水丰沛,大和民族应该开发那里,为日本夺取一块优越的生存空间。日本政界的意见与军界不谋而合,中日两国交战是不可避免的。诸位,我盛某东渡扶桑是为了拯救我的国家,也是为了日本军队进攻中国时能遇到真正的对手。”
教官和学员们围上来拍他肩膀:“盛君,你是好样的,跟你这样的中国人在一起真高兴呀。”
那时,日本陆军中的少壮派军人成立不少秘密组织,他们倾慕本国的神道以及纯粹的日本精神。士官生以参加这些组织为最高荣誉。士官生太田黑要给大家引见中国人盛世才,大家一时不知所措。军校来的人一致认为,这个中国人具有真正武士的气质。大家为之一惊。
士官生说:“大家不要以为中国被我们打败过,中国有不少英雄嘛。”
大家表示愿意结识这位中国人。盛世才一出现,武士们击着剑唱起日本古歌:
执矛望明月,
何时照骸骨。
追随白鸟翱天去,
空留骸骨在人间。盛世才被异国武士的歌声煽起来了,武士们说:“盛君热血沸腾了。”“盛君,我们闻到你血液的香味了。”武士们拔出刀子,刀口在动,刀口仿佛大海里的铁锚,将沉入武士的躯体,在流出鲜血的地方,凝结着生命的纯洁与美。
盛世才说:“很遗憾,中国军界没有贵国这样的组织,权力人物全是军阀。军队下层不乏热血男儿,一旦他们青云直上,就血管干涸脸色发黄,成为不中用的家伙。”大家都说:中国自古出英雄,请盛君讲讲中国的英雄。盛世才就给大家介绍中国东北的盖世英雄,讲女真人的祖先完颜阿骨打如何崛起于长白山,以血气之勇凭数千人击败几十万辽军,从辽东直扑中原灭了北宋。成吉思汗崛起于大漠之后,女真人归隐山林,经过数百年休养生息,又出现一个大英雄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不读圣贤书,只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大家知道吧,那是我们中国人的英雄史诗,跟英国的《贝奥武甫》,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法兰西的《罗兰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一样崇尚血气之勇,又有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是智慧之书又是英雄之书。可惜中国的读书人都不读这部书,不登大雅之堂。努尔哈赤把《三国演义》带回东北,给八旗将领人手一册,作为民族复兴的宝典和用兵方略。辽东一战,六万多长于野战的八旗兵一鼓作气击溃二十万装备精良的明军,开始入主中原。满洲人在中国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第一部第五章(2)
日本武士们忍不住叫起来:“你这样的中国人太少见了,到日本来留学的中国人都是反清分子,都痛恨满清王朝呀。”
盛世才告诉他们:那是以前的事情,现在民国了,满清也是我们中国呀,如果努尔哈赤再世,不要说甲午日清战争,就是中英鸦片战争也绝不会发生的。
“乱世出英雄,中国要出大英雄了。”
“绝对不是北洋军阀。”
“蒋介石怎么样?”
盛世才神色诡秘,日本武士们摸不透他的心思,士官生就岔开话题,谈古代的英雄,我们喜欢中国古代的英雄,“盛君你城府太深了,你心中隐藏着另一位大英雄你为什么不说出来,我们日本人是很崇拜英雄的。”
“辽国被金灭了以后,辽国皇帝都丧失了斗志,皇族耶律大石带二百个家兵远征一万里,从辽东直扑西域,大败*帝国建立西辽王朝,我就是辽东人,我做梦都能听见二百壮士征西域的马蹄声。”
“大家注意到没有,盛君对那些报仇雪耻的英雄情有独钟。”
“报仇雪耻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我们东北人更激烈,东北夹在日俄两个帝国之间,重压之下必有勇夫,血性男儿都是胯下一匹马;手中一杆枪,血染红胡子,不枉活一场。”
武士们情不自禁叫起来:“红胡子,好样的红胡子,盛君大概是唯一一个出国留洋的红胡子吧。”盛世才哈哈大笑,连喝十几下清酒,放在跟前的清酒都是用小木勺舀着喝,喝一下要停好半天,大家被盛世才的豪饮吓坏了。士官生嘿嘿笑,“喝得好喝得好,盛君露出了英雄本色,真人不露相,太难得了!”
盛世才说:“胡子有他们自己的规矩,他们蔑视政府和法律。胡子的规矩是在拼杀中用血凝成的,大家都要遵守,首领也不得例外。而政府的法律是官僚们为欺压穷人制定的,有钱有势就可以使法律失效。”
武士们感谢军校的人带来这样的朋友,让他们大开眼界。中国人盛世才所讲的红胡子气概与武士道不谋而合。这些故事充满异国情调,很适合年轻人的心理。
盛世才回国后,在粤军中混过,给张作霖当过团长,他是郭松龄派出去的,不可能有出头的机会。张大帅的部队胡子气太重,玩命可以,打正规战稀哩哗啦。盛世才神情灰暗,对朋友说:“日本有武士道,武士道把死亡和流血看作是生命的一种荣耀,看作是人生的一种道行。中国武道始终在民间,上不了台面。”
那年,老帅死在皇姑屯,少帅除掉大帅府总参议杨宇霆,总揽东北大权;军校生压过了绿林出身的老军人,那正是盛世才崭露头角的好机会。盛世才跟少帅谈了几分钟就出来了,他发现少帅弄不成事,是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娃娃。
盛世才离开东北,赴南京找出路。蒋介石翻了他的档案,感到不放心。汤恩伯说:“日本陆大对他很器重,把他与吴禄贞、蒋百里相提并论。”蒋介石说:“既然是个干才,就让他当师长吧。”汤恩伯说:“他是东北人,让他去张学良部工作,他能为中央效力的。”
“让他来见我。”
会见只用了五分钟。蒋介石改变了主意:“他不能去东北,他血气太旺,他会把张学良赶下台。”汤恩伯说:“赶走张学良,东北军就可以改编为中央军了。”蒋介石笑:“恩伯,你自比曹孟德,可你小看了盛世才,他会把东北军变成自己的军队,当张作霖第二。”蒋介石说:“对有才干的人我们尽量发挥他的才干,同时要遏制他的野心。盛世才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让他远离权力中心,他还是很不错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部第五章(3)
盛世才被任命为总参谋部作战科科长,整天跟地图打交道。
同僚们很羡慕他,他们奋斗半辈子才挤进总部机关,他刚出校门就当科长。他用鼻腔笑道:“当科长有什么好羡慕的,吴禄贞一出校门就当师长。”师长是带兵官可以独立作战。大家噢一声合上嘴巴。他们当初也是怀将相之才奔南京来的,如今白白胖胖,军人所具有的粗犷和剽悍早已消失殆尽,有人跟他们谈军人的光荣与梦想,他们黯然神伤。
到了升迁的时候,盛世才还当科长,处长局长的位子全让那些平庸之辈占了。有人偷偷告诉他:“刚来总部的人总司令都要亲自召见,总司令的眼睛是杆秤啊。你是日本陆大的高材生,当科长最多半年,不是师长就是军长。”
“我当科长都二年了。”
“你跟汤恩伯胡宗南他们不一样,你不是久居人下之人。”
总司令问情报人员:“盛科长忙什么?”
“他在看《曾胡用兵方略》、《国防新论》。”
“很好很好,说明他开始脱胎换骨了。”
“他是*吗?”
“不仅仅对*脱胎换骨,对留学生和旧军人也要脱胎换骨,使他们一心一意忠于领袖。盛世才这个人,既有东北红胡子的劲头又有日本武士道的道行,这些都符合我们黄埔精神。他应该学习汤恩伯,汤恩伯是江南人,很机灵,北方军人太倔强太野蛮太感情用事太英雄主义。”总司令对北方军人没好印象。总司令说:“盛世才我们还是要用的,中日迟早要开仗,到那时再让他带兵吧。”
总司令生性倔强,做事干脆从不拖泥带水,却在盛世才身上打了折扣。大家由此而断定盛世才是个厉害角色,至少在陈诚、胡宗南他们之上。大家都有崇拜英雄的心理,有人把这些情况告诉盛世才,盛世才说:“总司令不会叫我带兵的,做一辈子幕僚算了,我都心灰意冷了。”同僚说:“盛科长是个真正的军人,不会心灰意冷的。”
“你真这么看?”
“大家都这么看,总司令也这么看。”
“其实我已经不是真正的军人了,我徒有其名。”
“你越是这样,别人越相信你,大家以为你是卧薪尝胆的勾践。”
“我都不相信自己,别人信我什么?凭什么信我?”
“凭你的形象,你在日本陆军大学求学时,就很成功地为自己树立了标准的军人形象。别人只看你的形象,并不看你本人。”
“这是政客行径,不是军人。”
“盛科长才开窍啊,纯粹的军人是不存在的。黄埔学生好几万,成功者有几个是纯粹的军人?”
盛世才说:“日本人至今保持着武士道的真髓,明治维新引进西方军事体制和兵器,有识之士成立神风连,竭力维护日本刀的荣誉,军界一直把刀作为军人的魂魄。技术的改进没有削弱武士的纯粹精神。”
“技术就是一切。”
盛世才目瞪口呆。
“他们说技术就是一切。”
盛世才在家里咆哮,从墙上取下东洋刀,他要折断军人之魂。他折出一把血,刀子是软的,是湿的,跟一根甘蔗一样,散出甜丝丝的芳香。垫在刀刃上的是夫人邱毓芳的一双白手,手指破裂,鲜血直流。夫人忘了自己受伤的手。用纱布擦丈夫身上的血,血把丈夫的军服弄湿了。盛世才跟木头一样瞪着眼睛,看夫人忙这忙那,好像夫人在干家务,在擦桌椅、擦窗户。夫人叫他换衣服,他就换衣服,换一身新军装。“叫我看看。”他就左转右转让夫人看。他狂躁的心静下来,他眼睛里的光跳跃着:“我把你砍伤了。”“这把刀沾过你的血,这回又沾我的血,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好刀。”
第一部第五章(4)
盛世才学东洋刀时吃了不少苦头,伤痕累累才有所收效。邱毓芳攥着日本弯刀,告诫她的丈夫:“军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毁坏武器呀。”夫人把刀擦亮,上油,入鞘,挂在墙上。
“人家的夫人都在学钢琴,我没这个兴致。”
“我们可以去听音乐会。”
南京的音乐不适合一个军人。夜深人静的时候,月光照进屋子,照到墙上,那把刀就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一种很纯的钢的声音。
他少年时梦寐以求的理想就是去日本陆军大学学习。有这种理想的人太多了。他们家是辽东的小地主。父亲愿意卖地供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