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只一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中只一人-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仵作与四位差役来到,林天来命仵作仔细检视田老板尸身,完事之后并且需至后院刚被烧毁的粮仓勘查,越仔细越好,不得有误。

  林天来又问:「是谁发现田老板遇害?」廖动道:「是厨子万刀一。」林天来道:「立刻请他来。」语气有一股威严,急迫而有力道。

第二回   田大善人 … 2
不久,万刀一匆匆来到,三十多岁,身形利落,向林天来拱手,林天来微一点头,心中忽然觉得像是被人用大槌重重狠狠槌了一下:「眼前之人怎么如此面熟!我一定在哪见过他的!」但他怎么想就是想不起来在哪见过,道:「你当初是如何来到田家?」

  万刀一道:「一年前,我在江湖四处游历,到了一家客栈,忽然听见啜泣的声音,暗中细听,像是有人在低声哭泣。寻声觅去,在一间昏暗的房里,看见一个贫病交加的书生,躺在床上,两眼空洞,面容愁苦。我问他得了什么病,从什么地方来的,想往哪里去。他勉强答道:『我辛勤攻读,一连参加了几次考试,可是怀才不遇。』他看了我好几眼,忽然翻身下床,跪在地上,用力叩头。我还来不及开口,他二话不说,求我为他收拾尸骨。我想,他怎么一开口就求我为他收尸,不管什么病,总有办法治。于是我先想办法替他治病,没想到我还没找大夫,他就咽了气。于是,我把自己骑的马连同鞍子全都贱价卖给当时也住在这家客栈的有钱人后,买了一口棺材把这个可怜的书生埋葬了。我完全不认识他,不知他姓啥名啥,只知道是参加科考的读书人,死在半路,十分凄凉。第二天,那个买我马的有钱人来找我,说自己是田老板,很欣赏我的义气,问我愿不愿意跟着他做事。我久慕田老板风仪,当然答应,就这样跟着他来到田家了。」

  林天来点点头,道:「你把发现田老板遇害经过说一下。」万刀一道:「是。老爷生活规律,每日午后均要在书房看书,或是看一些账册,主要是村里有哪些人需要白米。老爷有食用点心的习惯。我今天为老爷准备的是包子,一进书房,就看到老爷躺在地上,我很震惊,赶忙过去,但怎么叫就是叫不醒,一探鼻息,全无呼吸,我以为老爷太过劳累,暂时昏厥,但仔细一摸,老爷面部、全身已经没有热度,我还是不死心,抓了老爷的手,又大叫几声,再一搭脉,老爷连脉搏也没了。这时面店的魏力送面来,我赶紧叫他先报官。他为了送新鲜面条,所骑之马是有名的快马,我叫他立刻上马,通知官府。」

  这时仵作验尸完毕,急忙面见林天来,道:「禀大人,没有外伤,也没有中毒。」林天来急道:「竟有此事?」仵作道:「完全查不出死因,目前止能推断,也许是自然死亡。」林天来道:「好。辛苦了,你派人将田老板尸身先运回府,待我回府中,再作处理。确定没有问题后,再通知田家领回。」仵作告退。

  林天来转而问万刀一道:「你是田家厨子,田老板最近食量可有异常?身体状况如何?是否有宿疾?」他一听经验最丰富的仵作也勘不出死因,已经有点心急,连问三个问题。

  万刀一道:「老爷向来胃口不错,从不忌口。身体也很好,我进田家以来,还没帮老爷煎过草药。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严重的宿疾。」林天来寻思:「如果被人下毒,仵作一定看得出。难道是吃了什么造成暴毙?」问道:「你帮老爷准备的最后一餐是什么?」万刀一道:「是老爷最爱的饭焦粥。我是用隔夜的陈饭与锅巴共煮,又叫泡饭。烧灶以稻草为燃料,将稻草扎成把,入灶燃烧。饭焖熟后,灶里尚有余烬,再以稻草一燎,饭起锅后,锅底留下薄薄一层金黄的锅巴,就是饭焦,剩热撒棉糖食之,既焦且脆又香甜,老爷生前最爱的就是饭焦粥。」一想到不能再做老爷最爱的饭,不禁哽咽。林天来亦觉怃然,轻拍了万刀一的肩,道:「今日最后和田老板谈话的是哪位?」万刀一道:「是本宅管家韩业,他极为能干,反应特快,应该可以说是老爷最信赖的人了。去年,老爷要去探望一位由朝廷吏部的司官出任宁国府的知府,于回程途中遇一少年,眉清目秀,皮肤白晰,像个姑娘,讲话似乎是东北口音。问他籍贯姓名,自称山东人,姓韩,名业,因为参加京师的会试落第,准备北归。老爷和他谈古论今,发现他博闻强识,几乎无所不晓。赏识之余,招揽为本宅的管家。韩业年纪虽小,但为人谦恭有礼,毫无恃宠而骄,乖巧勤快,反应灵敏,行事低调,特喜阅读。每当帷幕下垂,便焚香静坐,鲜少离开房门。因此不仅本宅,他在街坊邻里中也颇得人缘。」他因为一开始就被林天来要求交代是如何来到田家,所以连管家的来历也一并说清了。林天来道:「请他速来一见。」万刀一应声而去。

  不多时即见韩业到来,林天来见他如此秀气,要不是方才万刀一说管家是位少年,几不敢相信眼前这位看似「少女」模样的十多岁男孩管家是田老板最信赖的左右手。不等他开口问安,即问:「你是最后和田老板说话的人,他跟你说了什么?言辞之间,神情是否有异常?」韩业微一躬身,道:「老爷要我先到海山镖局,跟总镖头包海山约定时间,因为老爷要亲自托海山镖局送一件礼物到少林寺。」

  林天来轻噫一声,暗想:「进入重点了。」一想到自己最关切的少林寺失传已久的镇寺之宝果真重现江湖,连平日如此稳重镇定的他都不禁微微一震,颤声道:「快说!快说!」

第二回   田大善人 … 3
韩业道:「老爷说,下个月是少林寺建寺一千年,他有个宝物想献给少林。但是由于太珍贵了,他怕如果由他亲自送,沿途恐遭歹人拦截,平白可惜了宝物,所以老爷要我找镖局押送到少林寺。我找了本地最大,押镖经验最丰富、保镖实力最强的海山镖局。前天我和总镖头包海山约好时间,是老爷昨天亲自与包海山洽谈的。结果包海山一听宝物内容,认为难度太高,不敢接,要老爷另请高明。」

  林天来心道:「这就是了,堂堂少林镇寺之宝,达摩手迹,这一路送到少林寺,即便多么隐密,但路长变量多,难保不出问题,其间干系太大,难怪连最好的镖局也不敢接。」为了确定,还是问道:「田老板要送什么宝物给少林寺?」

  韩业道:「是一块古玉。」

  林天来「啊!」的一声,连问:「是什么样的古玉?田老板从何得来?又为何要送回少林?」他一直认定田老板要送回少林的是达摩武功密笈手迹,忽然听到完全不是,太过讶异,连声音都变了,不但沙哑,还微微颤抖。

  韩业道:「老爷曾告诉我,三年前,某日他带着猎鹰,牵着猎犬,跟一批人一起进深山打猎。猎兴方浓时,忽然有一只狐狸,两只野兔从树丛中跑出来。他们驱马追赶,连发六支箭,两只野兔中箭倒地,那只狐狸带箭而逃,老爷骑马紧追不舍,看见狐狸口中吐出一个东西,用爪子扒土掩埋。追了一阵,狐狸忽然不见踪迹,老爷回到刚才狐狸吐东西掩埋的地方,扒开浮土,看见一块玉佩,玉色温润,是一件古物。老爷十分高兴,认为是大大的吉兆,好像捡到一个宝贝,整日佩戴在身上。」

  林天来奇道:「听起来似乎只是块普通的玉。」韩业道:「不!不!大人且听我说。西方、北方出产的玉,音色沉重而性质温润,配戴之后有助人的灵性;南方出产的玉,音色清亮而性质冰凉,佩戴之后使人精神爽朗。」林天来一怔,难怪刚刚那位厨子万刀一说韩业博学多闻,果然不错,点头道:「真是让我长了见识。」

  韩业又道:「有一天老爷拿着玉把玩,一个不留神,把玉摔落在地。玉破成两半,谁知玉里还有一块小玉,只有核桃大小,雕成一艘船。雕的是『三圣泛西湖』,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一点,不到一寸。」林天来越听越惊奇,道:「三圣泛西湖?一艘船的全部内容可以用一颗核桃大小的玉就刻好?」韩业道:「老爷看了玉雕,更觉这是天下珍宝,便找了京城最好的画工,依照雕刻内容,完完全全画在一幅大滚动条上。大人请跟我来。」

  二人快步走出小房,经过另一段长廊,来到一座小轩前,小轩四周以葡萄架围起,葡萄架下是一个人工凿的鱼池,方圆约丈余,均以纹理纵横的大理石交错拼成。韩业推门而入,林天来一见,不禁一惊。

  墙上挂着宽十六尺,高九尺的滚动条。一艘大船,船中间宽敞之处是船舱,上有席蓬覆盖,船侧开有小窗,左右两边各四扇,共八扇,开窗后透体中空,船头坐着三人,中间一位神态庄严,气度非凡,安详舒静,正是释迦牟尼,袒胸*,仰首昂视,神情自若;右侧是地藏王菩萨,露出左脚,手持弦月形如意玉,上面有七个小孔,象征通明之意;左侧是观世音菩萨,露出右脚,右臂支着船沿,左臂挂串念珠,珠子一粒粒地都可以数。三圣后方则是一尊披着金色袈裟的弥勒佛,右手以拇指拈着食指及无名指,弥勒佛右方有仰面躺卧的韦陀菩萨,菩萨脚下有两只狮子。韦陀菩萨左侧有二位释梵天女,后有琉璃屏风、云锦七色帐,帐内一桌,桌上置金杯莲形香炉、沉水香莲心椀、沉水香玉壶。船尾横搁着一桨,左右各有一名船夫。右边的盘着发髻,左手扶着横木,右手摸着脚趾,似乎在呼叫什么;左边的则一手拿着蒲扇,一手抚着一个炉子。炉上又有茶壶,其人表情专注,在听茶壶声。

  林天来既是惊讶,又是佩服,不知是佩服画工细腻,还是佩服雕刻之人如此鬼斧神工。

  韩业手指船的背后,道:「大人请看,那块宝玉,上有题名『弘治丁亥春日东阳兆品谕刻』,字迹细如蚊子腿,但墨色清楚,勾划极细;又刻上篆章一方『天下第一巧手』,朱红鲜亮。总共一船有九个人,八扇窗,有席篷,有桨,有炉子,有茶壶,有文卷,有念珠各一,又有对联,上联『无动无静,无生无灭』,下联『无去无来,无是无非』八字都是篆书。而这些全都刻在不足一寸长,形状狭长的玉上。」

  林天来「嗯」了一声,喃喃的道:「天下第一巧手兆品谕……天下第一巧手兆品谕……」韩业又道:「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是少林寺方丈八无大师的法号由来。老爷更坚信这是应该送到少林寺的宝物。尤其下个月就是少林寺建寺一千年,老爷希望宝物早日送到八无方丈手中。」林天来问道:「现在这珍宝在哪?」韩业道:「已经不见了。」林天来大惊,寻思:「杀人夺宝,这是再明确不过,看来没有强行进入痕迹,门窗也完整,难道是自家人所为?」   

  韩业拿出一个木盒,约只有手掌大,做工粗糙,林天来打开一看,空空如也。韩业又道:「老爷平日就是把宝物放在这盒里。」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回   田大善人 … 4
林天来心中疑点更多,问道:「这收藏宝物的小木盒,平时都放在哪?」韩业道:「宝物收的地方,本来只有老爷知道。就在不久前,夫人跟我说,老爷把珍宝放在他的一个小丫鬟方伊伊的房里。我是刚刚去她房里拿出来给大人看的。」林天来奇道:「宝物怎会放在小丫鬟房里?方伊伊人呢?」

  忽然门外一个冷冷的女子声音说道:「方伊伊这个贱婢,杀人夺宝,潜逃出宅,不见踪迹。可见一切她早有预谋,哼!忘恩负义的东西,枉费我们一家人待她如此厚道。」

  林天来转过身,见门口站一中年妇人,眉心有一鲜红色胎记,约米粒大小,身形微胖,全身槁素。韩业道:「夫人。」田夫人一挥手,缓步走近,道:「你先下去吧,我来跟大人说。」韩业躬身而退。林天来一拱手,道:「夫人请节哀。」田夫人脸上犹如罩了一层寒霜,双唇紧闭。林天来又道:「方伊伊来历如何?田老板为何要将珍宝放在她房里?她失踪多久?这一切,尚请夫人详细说明。」田夫人叹了一口气,眼神望向远方,彷佛是不愿回想这段往事,又像是不知从何说起。 

  四川峨嵋山下有家大户方氏,夫妻两个,年过四十,极是好善,并无子嗣。乃舍钱刻一观音大士像,供礼于家,朝夕香花烛果,拜求如愿。每年二月十九日是观音生辰,夫妻两个,斋戒虔诚,烧香祈祷:不论男女,求生一个,以续后代。

  如是三年,其妻果然有了妊孕。十月期满,晚间生下一个女孩。夫妻两个,欢喜无限,取名伊伊。年复一年,看看长成,端慧多能,工容兼妙。父母爱惜她真个如珠似玉,倏忽已是十六岁。父母俱是六十以上了,尚未许聘人家。

  这一年,两老不知怎地,同时罹患怪病。虽遍访名医,终不得而解。方伊伊心急如焚,日日焚香祝祷,踏遍了各寺庙。后来有人见她如此孝心,给予指点,说是两老人家业报现前,若能于峨嵋出家为尼,则能化解两老业障。方伊伊只身上峨嵋。无奈峨嵋派正值年度斋戒,暂不收女众。方伊伊一片孝心,急于出家,仓皇之间无暇细想,二话不说直接找了峨嵋山下的慈庵堂,要求剃度出家,落发为尼。两老虽极为不舍,但仍拗不过女儿的一片心意,只得勉强答应,离别时,两老依依不舍,情绪激动,病情更加恶化。

  方伊伊出家后,法号圆慧。慈庵堂规模不大,只有一老住持和一肥当家。两个人天天躲在内堂吃水果以及各种点心。她们本性尖刻,压迫圆慧不遗余力,齐心协力。一直以来圆慧总是做最苦的活,吃最坏的菜饭,穿最破的衣服,一年四季光脚;不过,她每年也还有几天是穿袜穿鞋,穿干净衣服,那是她爹娘要上山来看她的时候。每次他们来,总是预先告知庵中。每次就在他们要来的那一天,稍早起,那位肥当家师就让圆慧洗个澡,穿上袜子鞋和干净衣服。爹娘到了以后,肥当家师陪着谈话的时候双手总是拉着圆慧,还不时地轻轻抚摸圆慧的光头。在斋堂用餐的时候,她就拼命把好菜朝圆慧的饭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