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剑长歌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情剑长歌录-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得设为帅帐的谯楼外,正好瞧见三三两两的将官陆续离开。萧云等一众将官散尽,这才通报进楼,只见高仙芝神色疲惫,但心绪似乎大好,面带微笑烤着火。另有一人布衣葛鞋,长发披散,却是日前去往长安欲面见玄宗皇帝的封常清。

  萧云又奇又喜,上前行过礼,问道:“封二哥,你怎是这身打扮,不去见皇上了么?”封常清平静笑道:“半途遇上圣上派来的臣使,不许我去长安,还削了我的官职,令我以白衣之身,在大帅手下效命。”萧云惋惜道:“这处罚也太重了吧。”

  封常清道:“尽是些身外虚名,何足挂齿。不过圣上不肯见我,不愿问此战实情,令我倍觉气闷。”

  高仙芝道:“事已至此,不必多想。封二,本帅令你巡监左右两军,督导城防。只要此关不失,就是咱们的大功一件,到那时圣上自会让你官复原职。”

  封常清起身接令,朗声道:“末将定不辱命。”说完封、高二人相顾大笑,豪气不减当年。

  高仙芝又道:“萧云听令,你带领五十名牙兵负责晚间探查,替本帅揪出昨夜纵火的奸细,将贼人们一网打尽。”萧云连忙接令,心想果然如此。昨夜接到高仙芝要他睡觉的命令,便已猜知一二,当下要了各营官长的名录,询问昨夜的情形。听高仙芝所述,巡逻的卫队竟未能捉住一名纵火奸细,不由暗中寻思:“昨夜纵火的奸细人数甚众,却无一人被捉,看来这些奸细绝非寻常之辈。”感觉这件事与柳傲口中所说的那名高人只怕有某种联系。不过却又觉得想不通,暗问自己:“那人既是安禄山的手下,多半也与成无心是一伙,却为何要助我?”

  正想得入神,忽听封常清道:“萧兄弟,帮我个忙。”萧云回过神来,却见高仙芝不知何时已出去巡城了。当下应道:“封二哥有事尽管吩咐。”

  封常清笑道:“此战生死难料,封二有些话未能面陈圣上,于心不甘。因此欲写封遗表随身携带,万一战死,也让圣上知晓我做臣子的赤心。不过,只能请兄弟替我代笔了。”说着伸出右掌,只见上面一道触及掌骨的刀伤蜿蜒走至腕部,显然受伤不轻。

  萧云连日来神魂不定,竟未瞧出封常清右手早已受伤,当下急忙点头答应,找来笔墨纸砚,就在帅案上铺好,听封常清边述边写道:“中使骆奉仙至,奉宣口敕,恕臣万死之罪,收臣一朝之效,令臣却赴陕州,随高仙芝行营。负斧缧囚,忽焉解缚,败军之将,更许增修。臣常清诚欢诚喜,顿首顿首。

  臣自城陷已来,前后三度遣使奉表,具述赤心,竟不蒙引对。臣之此来,非求苟活,实欲陈社稷之计,破虎狼之谋。冀拜首阙庭,吐心陛下,论逆胡之兵势,陈讨捍之别谋。酬万死之恩,以报一生之宠。岂料长安日远,谒见无由;函谷关遥,陈情不暇!臣读春秋,见狼瞫称未获死所,臣今获矣。

  昨者与羯胡接战,自今月七日交兵,至于十三日不已。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率周南市人之众,当渔阳突骑之师,尚犹杀敌塞路,血流满野。臣欲挺身刃下,死节军前,恐长逆胡之威,以挫王师之势。是以驰御就日,将命归天。

  一期陛下斩臣于都市之下,以诫诸将;二期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臣今将死抗表,陛下或以臣失律之后,诳妄为辞;陛下或以臣欲尽所忠,肝胆见察。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仰天饮鸩,向日封章,即为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①”

  这封遗表情真意切,荡气回肠,既有对大唐与玄宗皇帝的赤胆忠心,又不乏一代名将的气节和尊严,更有忘记一己得失,以天下为先的至诚至性,已远远不止视死如归那般简简单单的豪勇了。

  萧云运笔如飞,封常清话音一落,遗表也已书成。萧云但觉眼角已湿,假作垂头吹干墨迹,不让封常清看见自己的面色。

  二人谁也无话,封常清凭楼远望,片刻后接过已经墨干的遗表随身带着,对萧云笑道:“城外的敌军,尽有我与大帅力拒,城内的奸细,可就靠兄弟你了。”说完与萧云击掌辞别。

  萧云回到行营帐外,只见一群年轻壮实的牙兵早已在此等候。那名识得他的年轻士兵也在其中,都是高仙芝派来协助他寻查奸细的属下。

  萧云将众人分做五人一队,每队一面铜锣,几支响箭。然后给每队指明藏身之处,下令只许藏身观察,不可声张,一旦发现敌踪,立即鸣锣射箭。

  众人领命而去,萧云又去与负责擒敌的刀斧队头领打了招呼,问明各队埋伏的地点,忽听城墙上响起阵阵惊呼,抬头一看,只见几支儿臂粗细的弩箭射进城来,分别落在屋顶街道,直砸得瓦砾乱飞,青石碎裂。

  他心中一惊,情知这是床弩上专用来攻城的铁箭②,顿觉不妙。正自惊疑不定,高仙芝的帅令又到,令其暂停晚间行动,速往帅帐听令。萧云不敢怠慢,令人通知各队回到营帐,便赶紧往城头谯楼走去,只见城外一处弓弩难及之处摆放了三具漆红色的床弩,数名敌兵嬉笑连连,高声叫骂着,装箭胡乱往城墙上射来,铁箭声势惊人,即便是厚重的城墙,也能洞开一个大洞,惹得守城的唐兵惊呼连连。其后摆放了一排等待安装拼接的床弩套件,粗略估计,总数竟不下二十具之多。

  萧云皱眉想到:“这下可不妙。”原本以为敌兵以骑兵为主,虽然骁勇难敌,但未携带攻城利器,只要唐兵紧守不出,却也不怕有失。如今瞧这阵仗,敌军的运输勤务队伍已经跟了上来,各种攻城器械也已到达,只待拼装完毕,便会有一场决定胜负的血战了。再看在城墙上惊呼骚动的唐军新兵,心情颇觉沉重。

  谯楼门外围聚着数十名青衣赤膊的精壮汉子,手中皆持陌刀。萧云顿觉一奇,心想:“这些是什么人?看来都有一身上好功夫。”陌刀重而长,若无一身好武艺,寻常人难以将其用作兵器。当年李嗣业凭着练就的霸王神刀,博得了陌刀王的美名,因此安西军中许多武艺高强之人便专习陌刀,组成了一支威力奇大的陌刀队。这次高仙芝、封常清所率的军队绝大多数乃是临时征召的市井之徒,能用陌刀的好手极为少见,否则也不会被敌骑冲击得那般狼狈。

  萧云想到此节,感慨顿生。他已听闻过怛罗斯一战的细节,当年高仙芝率领两万安西精锐与葛逻禄部及拔汗那国的一万骑兵深入大食国数百里地的怛罗斯城下,与几倍于己的大食敌军激战五日五夜难分胜负,若非葛逻禄人临阵倒戈,从背后袭击唐军,怛罗斯城说不定已被安西精兵攻了下来。其后唐兵败退,大食国骑兵紧追不舍,李嗣业情急之下棒杀百余名阻路的拔汗那友军疏通道路,别将段秀实看不过眼,嘲讽其“避敌先奔,无勇也;全己弃众,不仁也。幸而得达,独无愧乎”,于是李嗣业深以为耻,自愿率数百名陌刀手留后独挡大食骑兵,凭借陌刀好手们无坚不摧的强大战斗力,杀得数万敌军追兵心胆俱裂,不敢继续追击,这才保障了数千大唐残兵安全撤回安西。

  “若有五千安西军中那样的陌刀队,便足以与叛军痛快一战了。”萧云暗叹不已,情知自己这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安西四镇离此何止万里,即便李嗣业现下得到消息马不停蹄的赶来,最少也须得数十日之后的事了,而敌军正是节节胜利士气高涨之时,绝不会无故拖延时日。

  萧云止住胡思乱想,整理衣冠,进入谯楼。只见数人已在等候,十几名四旬上下的中年壮汉正与高仙芝与封常清说着话,背上皆负着雪亮的陌刀。

  高仙芝瞧见他进来,对那十几名中年壮汉哈哈笑道:“这便是与嗣业齐名的斩头校尉萧云了!”

  ①注:封常清谢死表闻。这篇遗表写得非常好(封常清原本就善于写文章),因此原文照录进了小说。特注。

  ②注:唐朝时称车弩,后来称为床弩,小说中为求通俗易懂,采用床弩一词。床弩是一种攻城利器,以绞车张弦,弩臂共有七条矢道,居中是一枝巨箭,长约三尺五寸,粗五寸(非常巨大),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约儿臂粗细),发射时多箭同出,威力惊人,太白阴经中有描述,称“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可见一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十五章 国破山河在(六)
那十几名中年壮汉一齐斜着眼瞧他,其中一人道:“没有李嗣业高。”旁边一人接口道:“也没他壮实。”当中有一名看似是这群中年壮汉头面人物,呵呵一笑,说道:“这哥几个,光长年岁去了,好勇斗狠的心却还与这些年轻人一样,哈哈哈。”

  萧云眉头微皱,心想:“我还算年轻人么?你又怎知我喜欢好勇斗狠了?”当下不理这些人说的疯话,上前向高仙芝行了礼。

  高仙芝道:“这些个兄弟,都曾是本帅的属下,你上前见过了。”萧云不得已只得上前一一见礼,任由那十几名中年壮汉取笑自己,末了又对众人深施一礼,笑道:“瞧来各位大哥也没人比李嗣业高啊,不过这说到壮实,却都比他强了。”须知李嗣业身高七尺①,可谓极少见的高度,轻易哪有人能比得过。而他说到众人与李嗣业可以比壮,却是取笑那群中年壮汉身躯都已微微发福。

  众壮汉闻言愕然,高仙芝率先哈哈大笑,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却也不恼,爆发出爽快的笑声,齐声说道:“你到咱们这个年纪,也定会比李嗣业壮了。”

  高仙芝待众人笑罢,神色一肃,说道:“萧云,听令。”萧云赶紧上前,听他下令道:“这十几名兄弟,均是此关背后的郑县人氏,原本是我安西出来的陌刀好手,战功赫赫,后来解甲归家,便在各家村子里教习青年子弟训习陌刀。如今听说贼人欲破潼关,特意组织了一批能使陌刀的子弟前来助我。恰逢贼兵运来了攻城机械,本帅忧心之至。于是与众位兄弟商量过后,决定以他们带来的陌刀队为主力,今夜前去奇袭贼兵,务必将冲车、床弩尽数烧毁。本帅欲派你一道前往,你可愿意?”

  萧云心头一跳,情知这个任务不比寻常,几乎是必死无疑。暗想自己深仇未报,如今就这样去赴死么?他犹豫不决,下意识的问道:“末将适才瞧见贼兵放箭挑衅,气势虽然嚣张,但定也派了重兵看护攻城器械,却不知有多少兵马?”

  高仙芝道:“两千精骑。”萧云心下愈惊,愁眉难语,暗中盘算道:“无论如何,那些床弩非毁不可,否则凭眼下这样的唐兵实力,如何抵挡得了?……但我大仇未报,怎能轻言生死?”

  谯楼内静了片刻,人人都盯着他。那群中年壮汉的头面人物开口道:“小兄弟,咱老哥几个此来本已打算将性命留在潼关城下了,但我们带来的那些子弟都还年轻,并无作战经验,因此求大帅派个军中好手,替老哥几个照顾一下,你且听听我们的计划,倘若实在不愿去,也不勉强。”

  这番话说得极为委婉诚恳,甚难拒绝。萧云对众人拱手道:“大帅,众位老哥,非是在下怕死,实因我身负父母血仇未报,不敢轻言生死。我明知此去必死无疑,怕愧对泉下双亲,不敢答应。”

  高仙芝低叹道:“先不忙作决定,听众位兄弟说说作战详情,你再斟酌去还是不去。”萧云只得点头领命。

  刚才说话那名中年壮汉笑道:“我们十几人当年能从安西战场上活了下来,还能回家娶妻生子,已经很知足了。如今只求保住自己的家乡不被贼兵洗掠杀戮,自身生死,在所不惜。因此打算今夜趁贼兵奸细在城内放火时,悄悄潜下城,摸到床弩守军附近,我们老哥几个先冲出去诱扰贼军,你带那群刀手瞧准机会,便去放火。然后……然后尽量带他们活着回来,不必管我们十几人的生死了。”

  萧云未料竟是如此,更觉难以推托。旁边一名中年壮汉接口道:“小兄弟是跳荡军出身,当能体察战势,一旦放火完毕,立即带他们杀回来。能带回多少人算多少,只需你尽力而为便成。我们老哥几个武艺还在,但气力已比不得当年那样悠长,只能奋一时力搅乱贼骑,给你们腾出片刻空隙,剩下的,就靠你们自己了,你……可答应?”

  高仙芝道:“当年你潜入朅师国王宫救出小勃律国王的家眷,本帅就知道你绝对不是一个怕死之徒。不过,事有缓急,情有大小,眼下本帅身边无人可用,只有你有这见识和胆量。你可知贼兵每下一城,必定洗劫杀掠,弄得多少人家破人亡?想想我们当年,何尝不是一样?只是贼兵不仅要抢,还灭绝人性,陈留八千守兵,献城请降,却还是被一夜之间屠杀殆尽,如今若守不住潼关,则长安城必将不保。萧云,你的父母虽然惨遭不幸,但你在长安城中长大,难道就没有别的朋友亲人了么?”这番话娓娓道来,丝毫不像是下命令的口吻。

  萧云霎那间想起了朅师国城破后的兵祸,又想起了雅莎,想起了长安城中的左邻右舍,想起了歌舞升平的平康坊,还想起了一年一度的马球比赛时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只觉自己的心从未如此沉重过,喃喃道:“让我想上一想,让我想想。”

  有两名中年壮汉再也耐不住性子,大喝道:“是条汉子就爽快些,去或是不去,说句话。我们十几个兄弟若还是你这般年纪,也不用麻烦你了。”旁边几人赶紧阻止,均道:“小兄弟切莫见怪,不过时候不早了,请早作决定。”

  萧云并不动气,心想:“楚霸王当年能从千军万马当中突围而出,如今我已将霸王神刀练得滚瓜烂熟,虽无法与霸王的神勇相提并论,但总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吧?”当下不再多想,拱手道:“末将得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