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大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怕。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败再败
    就这样过了几天,可朝廷的旨意还是没有来,这边的大将军有点按耐不住了,他要开始新的作战部署了。

    在南沙城越过这道山林是一块平地,而继续往北则又是一道山林,过了这道山林后,就是南沙府左后一个县城——岭北县了。

    经过和王军师商量后,大将军决定:将驻扎在南沙城里外各六万共十二万的兵马各抽出三万共计六万,于明天早上出发,穿过这道山林,越过平地,直接拿下岭北县,这样的话,南沙府就算是完全拿下了,至于南沙府其他偏远的县城,就很难成气候了。

    杨峰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让王军师随行,城里城外各留守护的主将,城内的是候明钧候将军,城外的是秦章秦将军,他们二位的武功十分了得,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交给他们杨峰很放心。

    这个时候,大将军下令对南沙城已经做了基本的休整,原先的屋子还有一些工具基本可以用,加上他们自己带的东西,现在的南沙城又恢复了人气,可以看见炊烟,有了生机,这一点让杨峰很是满意,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小沙国,有能有这么个让大军落脚的地方,对于长期作战来说太重要了。

    而这也无疑更加重了杨峰的自信心,他现在已经把南沙城当做了自己坚强后盾,进可取退可守。

    根据军师的提议,大军在穿过这道山林的时候一定要倍加小心,千万要注意,因为小沙国的敌军随时都有可能在这里设伏。

    当初,他们故意让出南沙城是为了诱敌深入,同时想来个包抄,结果被李序然识破了诡计,最后城丢了,包抄也落空了,所以。这次敌军一定会千方百计的把城夺回去的。

    就这样,大军在山林里慢慢的穿行着,结果,除了一些猎户挖下的坑坑洼洼之类的外。再没有发现什么暗器之类的,更不用说伏兵了。

    待大军全部来到那片空地上时,大将军和王军师都舒了一口气,这一关是过去了,不过,过了这一块空地前面就又是山林了。

    这时,杨峰大将军命令大军快速前进,越过平地后就又到了一片山林,这片山林里到底有没有伏兵现在还不知道,不过穿过这道山林后就是岭北县城了。所以,敌军在这里设伏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大将军这次想错了。

    就在大军来到空地上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走在前面的将士好像踩到了什么,突然跌了下去。而且这是个机关,前面的将士陷进去后,后面的将士连同马匹等也跟着陷了下去,坑底下全部是倒插的尖刀和被削的尖尖的竹竿。

    大军立刻乱成一团,大将军和王军师急忙指挥协调,好多士兵都陷进了坑里,好在底下的尖刀不是很长。一旦有人压下去后,上面再次掉下去的人就不会被刺伤,只是可怜了最先落入坑里的将士,还没等到真正的战场上,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死了。

    一阵慌乱之后,大军终于慢慢的恢复了平静。大将军命令各路将军清点自己的人马,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伤亡人数达六千余人,这可是连敌军的面都没见到就有上万的人数遭遇不测,作为主帅, ;杨峰的心情坏到了极点。

    这时。王军师对杨峰说道:“大将军,看这么庞大的机关暗器,就知道是小沙国在这里设伏已久,他们处心积虑为的就是等我军上钩,现在,我军遭到重创,士气势必或受到打击,况且前面的山林和县城的情况我们都不是很明朗,还是等我们回去再从长计议吧”。

    可是,杨峰被眼前的景象给惹怒了:“还没到真正的战场就撤回去,这仗以后还怎么打?现在无故死了这么多人,弟兄们正是报仇心切,士气怎么会低落?今天天黑之前一定要拿下岭北县”。

    接着,大将军下令:将留下二千人马将伤亡的人员安置一下,其他的兵马继续前行。

    这些将士被莫名的暗器和机关所伤,周围又是陌生的环境,前面的山岭是什么情况也不得而知,他们心里都没有底,反而被一种莫名的恐惧和忧伤所代替。

    可是,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再犹豫下去了,因为,前面又是一道山林。

    这时,杨峰命令一千轻骑前去探路,大军在原地等待,刚才的发生的事情可千万不能重蹈覆辙。

    就这样过了好一会,那些轻骑终于回来了,他们毫发无损,看样子是上林里没有伏兵。

    在确定无误后,杨峰命令大军继续前行,大军很快穿进了新的这片山林中去了。

    刚开始的时候,一直没有什么问题,可是前面的将士眼看大军就要看到前面的岭北县的时候,感到头顶响起了一阵奇怪的声音,还没等他们抬头就看见落下一条条的东西。

    这时,一些眼尖的士兵终于看见了:“啊,蛇,是蛇啊……”。

    顿时,一条条的剧毒之蛇从空而降,落到将士们的身上,他们很快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喊声,那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要命的声音,也是一种再次将朝廷大军的士气打到深谷的声音。

    原来,小沙国的士兵穿着用树叶编制的外衣,爬到高高的树枝上,藏在茂密的树叶丛中,由于这些数长的很高,同时,他们伪装的极好,加上树林里的光线不是很好,最为关键的是,朝廷大军缺乏有丛林战的指挥官,终于就酿成了这个惨剧。

    其实,这个办法李序然在界河边的山林里也用过,不过那只是将士兵藏在树枝上,然后用射箭或者从高空落下的方式来打击敌人,这次小沙国的这扔毒蛇的招有点不仁道。

    但是,战争本来就是这样残酷的,更何况对这些一向不守信,不按常理出牌的小沙国来说。

    伴随着毒蛇的攻击,朝廷的大军再次陷入了混乱和恐惧,这要比刚才的暗器尖刀更令人恐惧,一种来自心里底线的害怕,毒蛇只要将带有毒液弄到人的身上,几乎就是必死无疑,同时,毒蛇本身带有的恐怖将整个山林笼罩在一种绝望之中。

    这时,齐英命人用盾牌等保护大将军,同时,他命令将士们用兵器将毒蛇砍死,毒蛇的数量毕竟没有这几万将士的人数多,所以,他们一会就将这些毒蛇砍死了。

    可是,事情远远没有结束,这时,树上的敌军再次扔下毒蛇后,个个将腰间原先系好的绳子往下拉,人都悬在半空中,同时将事先准备好的弓箭向雨点般的设了下来。

    小沙国的元帅乌金,为了训练士兵在丛林里的战术,花了好多心血,现在这些人在树林、河流、沙漠等特殊环境中作战能力极强,这一点,朝廷大军是远远不够的。

    这时,王军师对不知所措的杨峰大声说道:“大将军,快,快下令撤兵吧”。

    杨峰这才缓过神来,急忙说道:“撤,撤,都给我撤”。

    杨峰在失望和沮丧的情绪中撤出了山林,看着眼前凄惨的景象,想起强大而深不可测的敌军,多年的宦海生涯使他本能的感觉到:他的抚远大将军快要当到头了。
第一百二十章 重点不在战场
    回到南沙城后,杨峰一个人呆在房间里,让左右都出去,突如其来的变故加剧了事情的复杂度,原本就对战局没有一个统一把握的大将军,现在已经开始考虑起了自己的前途。

    朝廷的旨意还没有下来,岭北县攻不下来,和大将军一起陷入无助的还有这二十万大军,整个军营弥漫着一种低落和恐慌的气息。

    这边陷入坑里被尖刀暗算的将士的还没处理完,那边中了蛇之毒的就来了,这次贸然的进攻导致一万多人的伤亡,战斗力进一步的减弱。

    还在大将军发愣的时候,王军师已经快速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向皇上进行了详细的禀报。

    他们都是用的飞鸽传书,所以,信很快就到了。

    其实,朝廷这边迟迟不下旨意是有原因的。

    刚开始的时候,就有人反对杨峰当这个大将军,只是皇上执意下旨才堵住了群臣,现在战局出现了这样的变化,朝廷中的意见也成了两派。

    而这两派争议的重点也在现在是否打了胜仗的问题上。

    攻下界河边上的山岭,一座县城,还有南沙城,但是伤亡人数达三万多,而且接下来的战局该如何部署,却不得而知。这种情况到底是属于应该嘉奖呢?还是应该责罚?

    其实,在今天之前,这两派都是可以说的,确切的说是成败奖罚都可以说。

    这么短的时间能攻下来县城和南沙城,同时歼敌数万人,要说胜仗也可以,那么嘉奖自然是没有问题。

    可是总二十万兵马就伤亡三万多,最关键的作为主帅,对战局没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况且这次所得的战果几乎全是人肉战所得的,敌我损失皆惨重,要说没有胜也行。甚至可以说应该惩罚也行。

    当然,这是在昨天之前的,要是加上今天的伤亡,那这位大将军基本和嘉奖无缘了。甚至恐怕要对大将军这个位置让贤了,包括想帮杨峰说话的人也没有充分的理由了,作为一个主帅,没有运筹帷幄的能力,是很难带出一支好的部队的。

    当然,这其中还不包括考虑,李序然和王军师的因素,确切的说,大军现在取得的这点成就和胜利,有很大的功劳应该是身为两江总督的李序然和身为监军的王军师。

    要是让群臣知道这些情况后。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但这一切,作为最高决策的皇上来说,他的心里是很清楚的。

    因为每个人的折子皇上都看过,而且除了李序然和王军师以外,肯定军中还有单独给皇上上折子的人。

    这也就是朝廷为什么一直没来旨意的缘故。皇上也在犯愁,他收到的折子内容相差太大,但皇上已经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几个人同时指正了战况的实际,唯独杨峰有贪功之嫌,这一点他是心知肚明的。

    但在这些折子里,李序然的话引起了皇上格外的关注,确切的说是李序然这个人再次引起了皇上的注意。

    一方面李序然没有一点争功的表现。在他的折子里只说战况没说个人,尽管皇上已经通过王军师知道了主要是李序然的计谋才化解了此次南沙危机。

    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李序然提出的用政治和军事并用的方式来解决小沙国之患,小沙国是不可能轻易就被征服的,所以皇上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李序然这种能提出实在建议的大臣。

    一方面有意回避自己的功劳,一方面为朝廷建议解决小沙国之乱,李序然的能力和人品再次得到了皇上的认可。看来,当时把两江交给他,让他当了这个大清最肥的一个总督,成了最年轻的一品,这个决定真是太明智了。

    在综合这些信息。把握当前局势,考虑以后战况的发展后,朝廷终于来了旨意。

    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旨意,圣旨内容大体如下:

    抚远大将军杨峰率兵北征以来,接连攻下敌军多座城池,我军虽有伤亡,但敌军伤亡更大。

    现我军已经实际控制南沙府,为了体现我大清皇恩浩荡,体恤子民,朝廷随派钦差大臣一名来安抚南沙百姓。

    大将军杨峰文官出身,但此次足见其带兵有方,朝中文韬武略,群臣有才,实乃我大清之福,着杨峰为钦差大臣,代朕行事,管理小沙之政务。

    为体现我大清人才济济,群臣机会对等,现命朝廷武侯蒋永昶将军为抚远大将军,统领朝廷二十万大军,全权负责北征事宜。

    之后皇上又调出十万兵马作为原先伤亡的补充,现在朝廷大军实际的兵力应该是二十五万,但对外号称三十万大军。

    原先的二十万大军加上新调的十万人马,让杨大将军给损失了五万兵力,真是个难得的“胜仗”。

    当杨峰收到旨意后,长长的出了口气,似乎有种解脱的感觉,当初当大将军时的威风现在早就不想要了。

    作为朝廷的一品大员,他当然知道自己那份折子的风险,同时,他也知道皇上有办法知道事情,哪怕不是王军师。

    但是大将军他还是走了一步险棋,而且成功了。代皇上行事,钦差大臣随无兵权,但照样八面威风、尊贵的很哪。

    这就是官场,其中的奥秘非细细品味,是参不透、悟不到的。

    这其中有很关键的一环就是皇上?

    在老百姓看来,胜利就是胜利,失败就是失败,奖罚自然是要依照成败,但是这件事情不仅仅是在战场上,关键的是京城,在京城的皇宫里。

    当初,皇上指派杨峰担任大将军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他是自己多年的近臣,皇上登记后第一次遇到这种战局,要派二十万大军出去,自然是忠心为第一要素,能力已经是其次了当然资格也要够,不然很难服众,而这些,杨峰都具备。

    其实皇上早就知道小沙国的问题一时半会解决不了,所以有的机会是给其他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就小沙国现在的局势,派一个武将出身的大将军就一定能胜吗?

    杨峰是败了,但好歹也攻下了几个城池,可是要是武将出身的大将军连杨峰的战果都不如,那满朝文武就没人反对了吧?

    因为杨峰当大将军是皇上的旨意,所以皇上是不会承认大将军无能的,因为杨峰无能那选他的皇上也高明不到哪去,起码落个用人不当的名声。

    现在,杨峰还在小沙国,是钦差大臣,他可以牵扯新来的大将军,这样皇上就会更加的放心,因为,此刻的杨峰对皇上是感激涕零,更加的忠心。

    当然,皇上安排钦差大臣的想法还是李序然折子里的提醒,这也是一种政治手段,起码在小沙国人看来,朝廷已经占了他们的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