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当大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清朝当大官-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序然知道,继续攻打乌金元帅是可以的,但也要把握这个“度”,现在还不到最终消灭的时候,只是暂时压制的时候,因为,李序然知道,真正的战场在小沙国的都城:那里兵力更多,地势更为复杂,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张彪和郑建铎将军已经按照李序然的命令在晚上佯攻太古城,他们都是放几炮,然后底下的士兵们都呼天喊地,最后不了了之,这样已经持续了三晚。

    起初的时候,敌军城里大为紧张,全军待发,在城墙守护,可是,慢慢的敌军就觉得没意思了,第三晚的时候,一些士兵都懒的理了,因为,他们都习以为常了。当张将军和郑将军把这个情况告诉李序然后,李序然笑了,让他们继续这样做。

    这天晚上的时候,李序然将梦盈、杜唐、安刚,当然还有尘远召来,这些都是他的旧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他的家人,像当年在做知府、知县还有按察使、巡抚、总督的时候,李序然要和他们一起议事了。

    因为,李序然要开始他的计划,必须要做一些调查和了解,而这一项任务必须要给他们,这倒不是因为不相信别人,而是这个任务需要很大的耐心,还要有一定的技巧。

    人到齐后,李序然说道:“早些天给你们说过,我打算要政治策略和军事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小沙国的问题,现在有些眉目了,所以,想请你们来一起商量商量”。

    “大哥,怎么干,你就说吧,这段时间,在家都把我们呆闲了,我们早就想出去走走了”,杜唐和安刚说道。他两一文一武的辅佐李序然,安刚的腿好了许多,这都是李序然向仙师求的一个配方,他也学了那本武功绝学,现在是李序然的贴身侍卫,而杜唐本身精通谋略,同时对于钱粮也很在行,对李序然的帮助也很大。
第一百三十二章 趁热打铁
    这时,李序然说道:“杜唐,你去南沙的各县看看,主要是了解清楚小沙国的百姓是怎么看待朝廷,同时怎么看待小沙国的当权者。毕竟,我们占领南沙府时间不长,当地的百姓们可能对我们还有一些看法,或者也有其他的误会。

    同时,你要看看南沙当地百姓的收成来源,包括饲养马匹的情况,还有其他我们所不掌握的情况,你要详细的找寻这些信息”。

    “大哥,你就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跟随李序然多年的杜唐自然知道他该怎么做,李序然和一般的官员不一样,在太仓的几年时间里,杜唐是亲眼目睹李序然如何治理太仓县的,也正是那几年里,杜唐学到了自己终身受益的东西。

    杜唐心里很清楚,小沙国全民皆兵,但小沙国的赫利大王和乌金元帅对他们一点都不好,从当初弃城的时候用百姓做诱饵就可以看出。

    所以,这么多百姓问题不解决,是不可能真正的打赢这场仗的,李序然深谋远虑,看来小沙国的百姓有好日子过了,从这一点讲,赫利大王根本不是李秀然的对手,因为内心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促使着杜唐,那就是百姓的力量,正义的力量。

    同时,李序然命令安刚带一些人,秘密的保护杜唐,因为,他们都是便服下去的,难免会有危险。

    而尘远的任务则是要了解清楚朝廷大军将士们的想法,确切的说是最低层的士兵的想法,身为元帅,李序然已经很难听到一些实话了,所以,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尘远。

    征北这次战斗要持续的时间很长,所以作为主帅的李序然,一定要关注和关心着自己将士们的想法和生活,来到这些地方常年征战。确实不容易啊。

    安排好这些后,其他人便领命而去,房间里只剩下梦盈和他。

    其实,自从当了元帅之后。梦盈的作用更明显了,她对兵法早就有自己的一套研究,只是军中的军师都要在明处,布阵的时候更是要在众将士的面前,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李序然便没有将梦盈推到前面。

    由于李序然本身是文官出身,同时考虑到他本身的智囊,为了能让他更加放手去干,所以,在蒋永昶走的时候。王军师也被调走了,现在李序然的军师角色实际上就是杜唐了,由于一般的军师没有具体的品阶,所以大家也都习惯了。

    而李序然知道,真正的军师。还是梦盈,他们商量好之后,便由杜唐说出来,倒把梦盈这个女儿身的不方便给解决了。

    “咱们的大元帅,武能征战沙场,文能多管齐下,看来。解决小沙国之患,是势在必得。只是,眼下的战局却不太乐观啊”,梦盈说道。

    这时,李序然也学着她的口吻开玩笑说道:“我知道不太乐观,所以。才请我们的大军师给我出谋划策呢”。

    接着,他们开始部署下一步的作战细节。

    第五天的时候,将士们继续像往常一样,吃完晚饭后正常巡逻,这时。张彪将军和郑建铎来到帅营向李序然请示,因为,他们一会又要去骚扰敌军了。

    “元帅,现在我们去骚扰人家,人家都不理了,有的士兵都甚至躺在地上也不向下看,我们的炮弹都空放了,今晚我们去也是如此”,张将军说道。

    这时,李序然说道:“不,今晚不是你们去,是大家都去,本帅亲自点二十万大军,今晚荡平太古城”。

    “得令”张彪和郑建铎大声说道,他们相互看了一下,高兴的笑了:原来元帅的用意在这儿呢。

    是的,他们当然高兴了,现在太古城的敌军一点防备都没有,今晚就是去上二十万大军,他们也会以为是往常的小股的朝廷大军来扰乱,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这时,各路将士到位,李序然立刻下令,兵力部署和上次一样,前军和中军为十四万的兵力,左右两翼各为两万,后军为两万。

    只是,这次前军配置了十五门火炮,左右两翼各十门,同时,前军配备了投石器,看来,这次是要全力拿下太古城了。

    考虑到军中可能有奸细,李序然命令尘远派出五千精兵,轻装出发,迅速切断了朝廷大军和太古城的通道,以防奸细提前报信。

    同时,李序然命令,军中各将领严格统计各营的人马,每个人都要到位,灯火通明,大家互相监督,以防有些人用信鸽或者其他方式将消息放出去。

    同时,李序然命令十三骑再次提前潜入敌营,一旦开战后,他们就用便利、稳、准、狠的特点对敌营造成混乱,为外边的大军攻城创造条件。

    准备好后,李序然一声令下,二十万大军立刻出发。

    到了太古城地下时,已经是深夜,平时这个时候,正是张彪他们骚扰敌军的时候,这个时候,李序然布好兵,试探性的开了两炮,然后让地下一些将士呐喊,果然,他们没有什么反应。

    这时,李序然一声令下,指挥官令旗一下,前军的十五门火炮还有投石器,左右两翼各十门火炮对准太古城猛轰,顿时,太古城一下在变的火光闪闪,杀声四起。

    这时,乌金元帅才慌了,他急忙召来格泰、格达等在太古城的六将,李序然突然的进攻,他们也马上想对策。

    可是,李序然进攻的猛烈程度超乎了他们的想象,因为敌军有不少士兵已经睡下了,所以,太古城里异常的混乱。

    而,更为混乱的是十三骑的出现,他们个个身穿黑衣,蒙着面,拿着弯刀,还有弓箭绳索等,所过之处,皆是敌军的尸首,有的人到死的时候,都没有看清他们到底是什么情况。

    在炮火的猛攻和掩护下,朝廷大军很快攻开了太古城的正门,这时,左右两翼大张旗鼓的大造声势,为正面的大军赢得机会。

    根据,李序然的命令,这次一定要擒住十大将中的一将,他要打破这个神话,也为将士们提提神。

    乌金看到大势已去,便带着格泰格达等六将,朝后门奔去,但是,他们没想到,被十三骑给挡住了。

    乌金知道这十几个人不是等闲之辈,便令六大将去迎战。

    六大将对决十三骑,正是高手巅峰对决,成为了这场夜晚厮杀中的一道风景线。

    李序然破城之后,便率着他的先锋将军去追赶乌金他们,只是,他们不知道,六大将和十三骑正在激战,兵器和暗器乱飞,碰撞出令人胆颤的火化,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看到大军快到来了,乌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他要速战速决。

    这时,他用力发功,从马背猛的飞起,向一支箭一样的扑向十三骑的老大徐明,十三骑的人看到后急忙去帮忙。

    可是,徐明还是受了伤,左臂上被乌金打了一掌,这时,朝廷大军就要到了这里了,十三骑急忙撤退,因为他们是秘密的行动,连朝廷大军的其他将领也不知道。

    这时,乌金又飞速的落在了马背上,他拍拍身上的尘土,丝毫看不出刚才激战过的痕迹,看样子,他的武功,不是一般的高深,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看到乌金元帅和六大将后,先锋将军便立刻上前,他们要给齐英将军报仇,杀了格泰。

    但是,他们没想到,正在和格泰、格达交手的时候,乌金再次腾空飞起,左右两掌,候名钧和秦章惨叫一声,落到了马下。

    这时,李序然下令放箭,但乌金他们很快便消失在夜色中。

    其实,按照乌金的计划,本来正好可以将李序然生擒,可是,他想到刚才那十三个穿黑衣的蒙面人,有他们暗中保护,李序然是不好抓的。

    太古城攻下来了,敌军这次损失近一半,乌金的元气大伤,朝廷大军暂时解除了威胁,但李序然没有下令继续追赶,前面的地形不了解,况且是晚上,所以大军就驻扎在太古城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民为先
    至此,朝廷大军再次取得了胜利,两次消灭敌军十余万,同时,攻下了太古城,而朝廷大军这边的伤亡不到一万,这次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先锋将军候明钧和秦章都受了伤,秦章的伤势比较轻,医官说休养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但是候明钧短期内很难恢复,看样子他是要回京城了,这里的条件太差,不利于康复。

    这样的话,先锋的位置就空了下来,对此,李序然心里已经有了打算,过段时间他要给皇上上道折子,只是,现在还不到时间。

    朝廷大军占领太古城后,李序然迅速的部署,很快占领了太古城的其他县城,乌金吃了败仗,现在也无暇顾及,而留在太古的敌军总共不到五万兵力,所以,李序然他们很快就占领了要地。

    至此,现在等于是朝廷大军占领了两个府,而且是两个比较大的府,其他的府所管辖的范围大部分为七八个县,有的府甚至只有三四个县,小沙国不比大清,二十个府加起来,也就是大清的一个省,当然,是一个大省。

    只是这里的地形特殊,同时,他们这些人尚武,所以,朝廷大军剿灭起来困难重重,这也是李序然决定要做持久战的原因。

    占领了太古府之后,李序然重新部署了兵力:南沙城留下五万兵马,由于钦差大臣的五万兵力是奉旨镇守南沙,所以实际上等于南沙的兵力现在是十万,当然其中还不包括三万自护队队员。

    而三十万大军抛去南沙的五万兵力,剩下的二十五万兵力全部部署在太古府。其中十五万大军驻守在太古城,李序然已经下令对这里进行了修补,府城自然是最大的。而剩下的十万大军,有五万分散在太古府的各县,另外五万流动巡逻,那里需要就去那里。

    而关于五十门火炮。李序然也进行了分配,自己的恩师杨峰那里继续还是五门,李序然给南沙的五万驻军也留了五门,剩下的四十门火炮全部到了太古。除了留下五门专门镇守太古城外,剩下的全部跟随李序然的大军作战。

    李序然知道,在这个地形陌生和复杂的地方,这些火炮是他们最得力的武器,关键时刻,能起到大作用。因为,小沙国目前还没有这些武器。

    这天,杜唐和安刚回来了,他们按照李序然的命令,对南沙的各个县。乃至村庄都做了详细的调查和了解,结果令杜唐非常惊喜,同时,他也更加佩服李序然的眼光和谋略。

    “大哥,我现在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小沙国当地的百姓,很多都是受到了他们赫利大王和乌金元帅的欺骗,说是大清的朝廷攻打小沙国就是为了消灭他们,要把他们全部杀死或者让他们终生为奴,所以,这些百姓才对朝廷大军这么排斥”,进屋后。杜唐着急的说道,李序然急忙给他递过去一杯茶,一向粗鲁的尘远也在一旁听的津津有味。

    喝了几口茶,杜唐接着说道:“好在,我们的朝廷大军对当地的百姓秋毫无犯,同时。赫利大王和乌金元帅他们只对武士重视,根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又是收租又是收马,百姓们怨声四起。

    至于当地的收成呢,百姓们主要靠种地和养殖为生。其中养马养牛和牧羊的居多,而种地的主要是种一些耐寒的作物,这里的人主要以吃肉为主,所以,他们的体格很好,同时,牛羊马匹这些对他们很重要”。

    这时,李序然也显得很激动,按照杜唐说的,他们只要对当地的百姓好一点,他们就不会反对,相反甚至还会帮助朝廷大军,到时,其他府县的百姓知道后,就会消除对朝廷大军的误会,就这一点,胜过消灭百万敌军。

    于是,李序然让杜唐拟一份告示,大意如下:

    小沙国本为朝廷的属地,即小沙国的百姓就是大清的百姓,朝廷是不会对自己的子民举起刀的,小沙国的当权者贪婪残暴,想要独立为王,自封为国,一直推崇武功,却忽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