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完结+番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闺杀(完结+番外)-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三娘知道,王璟不是王玬。王璟向来自律,他也怕她担心,所以从来就不会彻夜不归。何况是一声不吭就跑了出去?

    王璟看了信之后就去找了赵嬷嬷,这说明赵嬷嬷与那封信是有关系的。可是赵嬷嬷却在这个关头病了,这当中若是没有蹊跷那是不可能的。

    王璟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跑了出去?又去了哪里?会不会有危险?三娘伸手按了按眉心,心中很是担忧。

    “小姐——”朱砂将希望都寄托在了三娘的身上,她知道,以三小姐和少爷的情分,三小姐不会放着少爷不管的。

    “我知道了,我会派人去寻的,你不用担心,先回去吧。”三娘抬头,对朱砂柔声道。

    朱砂见三娘肯去找人,不管能不能找到,总算是让她心里有了底了,她稍稍心安,知道自己在这里也帮不上忙,便连忙点头:“奴婢这就回去,说不定这么会儿少爷已经回来了。”

    三娘示意白芷送朱砂出去:“若是哥哥回来了,你让他派个人送信给我。”

    朱砂一出去,三娘看着白兰道:“有没有办法帮我找到人?”

    白兰也不说废话,立即道:“奴婢这就出府去安排。”

    “你去吧。”三娘颔首,顿了顿又道:“若是我哥哥有危险……还请以他的性命为重。”

    白兰领命出了府。

    三娘靠在了榻上,闭着眼睛想事情,不想开口说话。

    白英进来之后见了,便将交代外头的丫鬟安静些,不要扰了主子,自己进来在旁边悄悄站了,不敢打扰。


第三百六十八章 赵嬷嬷的秘密

    这一日,三娘的心情实在是不怎么好,她很为王璟担心。

    王璟现在虽说武功底子还算不错,动武的话,一般的人是奈他不何的,不过三娘怕他中了什么人的圈套。

    从她来到这个世界开始,王璟一直就是以他的保护者自居的,即便当年的他力量尚弱,但是三娘相信,只要她有危险,王璟就会为她拼命。

    即便是带着前世的记忆,这么几年的相处下来,三娘也把王璟当作了自己的亲哥哥。在嫁给宣韶之前,王璟是与她相依为命的亲人。比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亲。

    王璟年纪虽然不大,但是他向来就懂事,从来就不会胡闹,做一些让人担心的事情。三娘想不通有什么事情能让王璟这么一声不吭地跑出去。即便她不在王家了,可是她也会为他担心。

    傍晚,白兰回来了。

    “怎么样?找到人没有?”三娘声音虽是平静,但是眼中的担忧是很明显的。

    “昨日有人在城西十二条街附近看到过五少爷。”白兰走到三娘身边,轻声回道。

    “城西十二条街?”三娘皱眉。

    白兰看了三娘一眼,实话实说:“那一带都是青楼和酒馆。”

    “他真是去喝酒了?那他现在……”三娘惊讶道。

    “昨夜五少爷在红楼喝了一晚上的酒,可是今日清早醒来结账的时候却发现钱袋丢了。五少爷很少去那一带,红楼的人不认得他是谁,所以以为他是故意去砸场的,要教训他,于是两边便打了起来。之后有人出手帮了五少爷,逃了出去,红楼的人追了很远都没有追上,再之后便没了五少爷的消息。像是刻意避开了,不想让人找到。”

    “有人帮他?是什么人?”三娘对这个比较在意。万一有人抱着什么目的,故意这样接近王璟的话,那就糟了。

    “那人好像并非京城人士,所以没有人认得。”白兰摇头。

    三娘心中更加焦急了。王璟是与那陌生人一起离开之后失踪的。那他去了哪里?白兰说他是故意避开了人,这到底是王璟的意思,还是他其实是被人强迫的?

    “少夫人,您别担心。奴婢回来之前已经让人去找寅壬了,他寻人比奴婢强多了,只要五少爷还在京城附近就一定能找到。”白兰安慰三娘道。

    三娘深吸了一口气,点头:“辛苦你们了。你也累了,先下去歇着吧。”

    “奴婢会随时注意外头的消息的,若是有了五少爷的下落,立即来报知您。”白兰行礼退下了。

    三娘晚饭吃得食不知味,到了夜里更是辗转反侧,无法成眠。

    她让白英在被窝里放了三个汤婆子,可是她的脚却一直没有办法暖起来,这个时候三娘特别想念宣韶的怀抱。若是宣韶在的话。她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无措和慌乱?三娘想。

    只是,三娘又意识到,是不是因为有了宣韶所以她便脆弱了许多?以前在王家前有狼后有虎。只有她和王璟两人孤军奋战的时候,她也照样是能吃能睡。

    三娘伸长了手臂,放到了宣韶的那一侧,触手有些冷。想了想,三娘干脆移动了身子,睡到了外侧,宣韶的枕头上似乎留有宣韶的气息,让她心里踏实了许多。终于睡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三娘才一睁眼就立即坐了起来。平日里她总是喜欢在被窝里赖上一小会儿,今日却是立即就吩咐丫鬟们伺候更衣洗漱。

    “小姐。现在还早呢,您要不要再睡一会儿?昨夜您睡得晚。”白英劝道。

    三娘看了看窗外的天色,果然还是暗沉暗沉的,不过她摇了摇头,淡声道:“我今日要回一趟猫儿眼胡同。”

    白英一愣,想了想。还是小声道:“小姐,您才出嫁几日,也才回过门,这便又回去怕是不好。老王妃那边……”

    三娘摇头:“无妨,就说老太爷和老夫人明日就要离京,我约了母亲一起去送行。”王老太爷与孙氏没有在原定下的日子离京,又拖了这几日,听说是因为王老太爷派出去的人在顺义又访到了一只好鸟。

    听三娘这么说,白英到是没有说什么了。王老太爷与老夫人离京的话,以后能不能见到都还难说,三娘要去送一送也是情理之中,即便是老王妃也不能说什么的。

    三娘只喝了几口粥便让人将东西撤下了,带着人去老王妃那边请安,顺便“请假”。

    果然,老王妃听说三娘是要去给年迈的祖父祖母送行,便没有说什么就同意了。

    三娘出府来的时候还很早,还好老王妃在给老王爷守陵的时候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加上老年人睡眠本来就少一些。

    到了猫儿眼胡同的时候,薛氏看见三娘很是惊讶。

    “我正想要派人去庄亲王府呢,你到是回来了。”

    三娘想着,可能是王璟离家的消息让王栋和薛氏知道了。对于王栋知不知道王璟失踪的事情,三娘到是无所谓,若是连她都没有办法找到王璟,她实在是对王栋不怎么抱希望。

    “哥哥他……”三娘斟酌着道。

    没等三娘说完,薛氏却是安慰道:“你别担心璟哥儿,他定是怕老爷责骂所以才没有回来的。老爷已经派人去寻了,想必很快就有消息。他也大了,出门与友人喝酒也是平常,老爷不会太过于责骂的。”

    三娘一愣,明白了薛氏与王栋定是听到了城西十二条街那边的动静,所以以为王璟是因为自己惹了祸,害怕王栋责骂所以才没有回家。

    王璟离家的真正原因三娘也不清楚,因此也就任由薛氏这么想,并没有反驳。

    薛氏却是拉着三娘到一边坐了:“我打算派人去找你,除了璟哥儿的事情之外还有就是赵嬷嬷她病了,已经病了两日了。我给她找了大夫进府来看,大夫却说只是染了些风寒,加上年纪大了的缘故。不过赵嬷嬷这几日却是滴水未进,只说是吃不下,这才是我担心的。她这么大年纪,若是一直这样不吃不喝,恐怕熬不了多久了。”

    三娘闻言一惊,许久才努力平复下来心境:“多谢母亲了,我去看一看赵嬷嬷吧。我劝她吃一些东西。”

    薛氏点头:“她最记挂你了,你去看看她说不定她心情一好,病也好了。听说她病倒之前还在与厨娘一起给你做酱菜呢,不想却是转头就病了。”

    三娘眼中有些酸涩,王璟和赵嬷嬷都是她重要的人,她希望他们都能平安无事。

    三娘去到赵嬷嬷房间的时候,赵嬷嬷正背对着外头,面向床里间蜷缩着。这是一种防备与拒绝的姿势,三娘不知道赵嬷嬷这是在防备什么,又是在拒绝谁。

    “嬷嬷……”慢慢走到赵嬷嬷的床前,三娘轻声喊道。

    赵嬷嬷似是动了动,却没有睁眼。

    “嬷嬷,我是三娘,我回来看你了,你怎么了?”三娘在床边坐下,柔声唤道。

    赵嬷嬷睁开了眼睛,有些吃力地转过头来,焦距定在三娘脸上的时候有些惊讶,:“小小姐怎么这会儿回来了?我这是在做梦?”赵嬷嬷喃喃道,声音很是嘶哑。

    三娘将手伸进被窝,握住了赵嬷嬷的手:“不是梦,我真的回来了,不信你摸摸。”

    赵嬷嬷原本迷蒙的表情一下子清明了许多:“真是小小姐啊,您怎么回来了,是不是王府里有人欺负你了?”说到最后,赵嬷嬷有些着急。

    三娘忙道:“没有。我过得很好,你不要担心。我就是回来看一看你和哥哥。”

    才几日不见,赵嬷嬷却是憔悴了很多,眼窝深陷,嘴唇干裂,面容苍白。三娘看着这样的赵嬷嬷,心里很是难过。

    “嬷嬷,我让人准备了粥,你喝两口好不好?就喝两口。”

    赵嬷嬷睁着眼睛看着三娘,听见三娘这话却是将眼睛闭了:“我吃不下,小小姐你回去吧。以后好好过日子,你嫁的好,姑爷也好,奴婢放心了。等我去见了小姐,也能复命了。”声音气若游丝,竟是没有半分生气。

    三娘一惊,忙握紧了赵嬷嬷的手:“嬷嬷,我还什么也不懂,你怎么能放心?你看,我连做个针线都不会,这么笨,以后若是相公嫌弃我了,你还要给我支招呢。”

    赵嬷嬷又睁开了眼,这一次,浑浊的眼睛中却是含了泪:“我的小小姐是最聪明的,哪里笨了?谁要是敢嫌你笨,老奴就去跟他拼命。”

    三娘点头:“是啊,所以你还是要好好看着我才行。”

    赵嬷嬷轻叹了一声没有说话。

    这时候有丫鬟送了一碗粥和一碗药进来,白英指挥着将东西先放在了桌子上。

    “小姐,药还有些烫,先让嬷嬷喝点粥吧。”

    赵嬷嬷却是又将头转向了床里侧。

    三娘转头瞥了白英一眼,白英会意,立即将屋子里的其余丫鬟都叫了出去,想了想,连她自己都没有留下,而是轻轻帮三娘把门带上,也不走远,就门口守着。



第三百六十九章 当年

    屋里只剩下了三娘与赵嬷嬷。赵嬷嬷这会儿已经是平躺着了,只是头却偏向了床内侧,紧闭这双眼,如三娘刚进来的时候一样,摆出了一副拒绝的姿态。

    她面色与唇色皆是苍白,呼气清浅,若不是胸口处又微微的起伏,会让人觉得床上躺着的这个干瘪的老人已经没有了呼吸。

    三娘自然是没有办法与这样的赵嬷嬷生气,她轻叹一声,起身走到桌前端起了刚刚丫鬟放在桌上的粥碗。碗壁上的温度微微有些烫,粥应该是刚好可以入口的。

    三娘捧着粥碗又回到了赵嬷嬷的床边坐下,用右手拿起碗里的调羹轻轻搅动了一下,调羹碰到碗沿,发出了瓷器相撞特有的响声。赵嬷嬷的眼睫颤了颤。

    三娘一边让手中的碗勺偶尔发出轻响,一边轻声道:“小时候嬷嬷总是嫌跟在我身边照顾的人粗心,所以总是要自己亲自动手伺候我。哥哥至今还会笑话我,已经能走会跳的时候,嬷嬷还总是背着母亲偷偷喂我吃饭,也无非就是想要让我每一餐再多吃几口。”说到这里,三娘轻笑一声,“也幸亏我胚子好,才没有被嬷嬷你惯出一个娇生惯养的娇纵脾气。”

    赵嬷嬷忍不住轻声开口:“小姐也是我这么喂大的,她也是性子极好的,哪里就会被惯出娇纵脾气来?她是长大了忘记了,她小时候总是要我喂饭,不然就使性子不吃。大了之后到是比小时候更乖巧了。”不知是不是因为想起了往事,赵嬷嬷嘴角带了些微笑意。让她的脸总算是带上了点生色。

    三娘也笑:“母亲小时候竟是这般的吗?我到是不知呢。”

    “这些你哪里会知道,你母亲都不记得了。”赵嬷嬷面上柔和。

    三娘却是突然有些委屈道:“嬷嬷。碗好烫,我的手烫红了。”

    赵嬷嬷惊得立即睁开了眼,看着三娘手中捧着的粥碗忙道:“快放下,你哪里做得了这个?”她声音依旧暗哑,这话说得急促,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三娘捧着碗不动,委屈的神色不变,却是认真道:“她们说伺候你吃饭你不吃,那我喂你你总会吃一两口的吧?”

    赵嬷嬷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

    “我吃。你快把碗放下,把丫鬟叫进来。”因哭着。赵嬷嬷这话说得不清晰,但是三娘却是听清楚了。

    她听话起身,将碗放到了桌上,又扬声唤了一声白英。

    白英很快就进来了,三娘指着刚刚放下的碗道:“嬷嬷说想吃点东西了,你服侍她用粥吧。”

    白英应了一声是,先是走到床边将赵嬷嬷扶了起来,赵嬷嬷本就干瘦。白英要扶起她毫不吃力。让赵嬷嬷在床头靠坐好了。白英才将桌上的碗端在了手中。

    三娘在一旁静静看着白英将一碗白粥都给赵嬷嬷喂了下去,吃了东西,赵嬷嬷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血色。

    “药等会儿再喂吧。先放到小炉子上温着。”中医许多的药都讲究不能空腹喝,一般都要等吃完了饭两刻钟再吃。

    白英便又将药碗温着,之后才端起了空碗一声不吭地退了出去。

    赵嬷嬷刚刚进了食,白英没有扶她躺下,她依旧是靠着床头坐着。

    三娘又走回了床边坐下:“嬷嬷,你好好吃饭喝药。你再等一等,过一阵子等相公回来了,我便接你去我府上。”

    赵嬷嬷闻言,眼中泪光闪烁:“奴婢已经老了,还跟着您的话,会让人笑的。”

    三娘柔声道:“嬷嬷现在只是生病了,平日里不还是很健康?我瞧着,你还能再操劳个几十年。等以后,我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