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闺杀(完结+番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名门闺杀(完结+番外)-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吃穿用度方面更是从来就不计较,都是柳氏准备什么他就用什么,说要换什么他也不会有意见。因此今日王栋护着一只荷包的行为让孙氏心中警铃大作。

    待王栋交代柳氏好好休息,便出了房间之后,柳氏强装的笑脸耍瞬间冷了下去。

    “夫人,昨日老爷的衣物是奴婢亲手准备的,这只荷包奴婢也没有见过。”红绡连忙撇清关系。

    “哼!你们自然是不敢,可是有人敢。”柳氏咬牙道。

    “夫人说的是……”

    “哼!除了那只狐狸精,还会有谁。我说昨夜怎么可能见了爷之后没有动作,感情在这给我等着呢。瞧爷这么宝贝这只香囊的模样,要说他们昨日没有过什么,谁会相信!好啊!平日当着我的面装着一付正经的模样,原来是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我就说既然对爷这么不上心,当初又何苦上赶着背着主子爬上老爷的床。这个贱人!”柳氏想起崔姨娘那依然娇美宛若少女的脸,心中气恨地像是有几双爪子在挠。

    “那……夫人打算怎么对付她?老爷若是对她还顾念着,夫人你动手太过的话,恐怕会让老爷不高兴。”红绡看着柳氏的眼神,试探着道。

    柳氏在心中已然想出了实际中法子要好好惩治崔姨娘这只狐狸精,可是红绡说的话也不无道理。柳氏咬了咬牙,狠狠道:“那我就暂时先不动她。不过我不能放任她再在老爷的面前乱晃,你等会儿去偏院传话,就说我嫌你们伺候的不够仔细,想要她到我身边来伺候药食。以后她就暂时住在我院子旁边的耳房。”

    “夫人此计甚妙。”红绡趁机拍马道:“您早就该给她立一立规矩,让她明白这个后院的女主人是夫人您,让她早些打消那些要不得的念头。”

    柳氏冷冷一笑,想要在她面前抢走老爷,做梦去吧。

    红绡到崔姨娘院子里传话的时候,崔姨娘只是静静的听完。

    “夫人怎么会突然想起婢妾来?可是有什么人在夫人面前提起婢妾?”崔姨娘有些怯怯地问红绡道。

    红绡看着崔姨娘那双依然水灵的大眼睛,心中道难怪夫人会忌讳这个女人,看上去可一点也不像是一个十几岁孩子的母亲。嘴上却是不满意道:“姨娘这话是怎么说的!夫人让你去伺候,这是你的福气,怎么你这话到像是不愿意的样子?”

    崔姨娘闻言忙道:“婢妾不是这个意思。婢妾只是想着是谁在夫人面前帮婢妾美言,让夫人想起的婢妾,婢妾以后定是要好好谢她。”

    红绡转了转眼珠子,笑道:“那崔姨娘你便去谢谢老爷吧,是老爷说您在后院也无事,不如去夫人面前学一些规矩,也好上得了台面一些。”

    崔姨娘听到老爷两字的时候心中一紧,随即又有些怀疑。按理说王栋是不会管后院的这些事情的,怎么会突然想起她来?难道是也让柳氏的受伤打动了么?还是这么些年只有柳氏一人陪在他身边,让他对她终究是多了几分不同?

    “姨娘这么犹豫,似乎是不想去?”红绡斜睨了崔姨娘一眼,道。

    崔姨娘此时已经镇静下来,无论如何既然柳氏开了这个口,她自然是不能拒绝的,王栋那边的态度以后自然有的是机会打探。就算是柳氏在他心里多了几分不同,那也没有什么,她总有一天要将柳氏和那个女人都从王栋的心中拔出来。

    “怎么会!这是婢妾的福气。请姑娘先回去,容婢妾收拾几件衣裳,交代院子里的丫鬟们几句就去夫人房里当值。”崔姨娘柔柔的声音响起,半分怨尤也没有。

    红绡满意地点了点头:“那快一些啊,随便收拾几件就行了。”说着便转身出了偏院回去复命了。

    “姨娘,柳夫人怎么能这么对您!她也不过是也妾而已,还真当自己是夫人了!您何必这么忍她!”玉竹见红绡走远了,忍不住不平道。

    崔姨娘正要说话,却见右次间的帘子掀开了,五娘红着眼睛站在了门帘边。

    “娘,不要去。”

    崔姨娘心中一软,走上前去将五娘抱在怀中,柔声安慰道:“娘没事的。只要玥儿你好好的,娘怎么都是没有关系的。”

    五娘趴在崔姨娘,闷闷的道:“你为什么要怕她!她又凭什么指使你。当年母亲在世的时候也没有这样对你。”五娘口中的母亲,是赵氏。

    崔姨娘拍着五娘的手顿了顿,继而轻声道:“娘并不是怕她,只是现在形势于她有益,娘不得不暂且先忍着。至于已故的夫人……她是好人……她也就是心太软了,才会那般下场。”崔姨娘抚摸着五娘的头发,声音柔到似叹息般轻不可闻:“所以,玥儿,你要记住了。该狠的时候,千万千万不要心软。”

    崔姨娘的声音虽然轻柔,但是其中的萧杀之意让在她怀中的五娘有些冷,不由地想推开崔姨娘往外挪一挪身子。可是崔姨娘却是将她抱得更紧,不容她动弹。()


第一百四十八章 没嫁妆的女子像根草

    孙氏二十日寿辰,一些远些的亲戚十**日就会赶到。孙氏的娘家今年来的是孙氏的侄儿,她大哥的长子。

    孙家是京城人士,孙氏也是自幼在京中长大,见识过京城的繁华,远嫁到山东青城这个小县城,孙氏不是没有过抱怨的,也着实不习惯了好些日子。可是再怎么不习惯,三十几年也过过来了,孙氏也不是当初初进府时那个有些娇气有些任性的孙家大小姐,而是青城王家的族长夫人,华发已生子孙满堂。京城孙家的记忆一年比一年淡退了下去。

    “记得当初我嫁来青城的时候元宏才六岁,我进花轿的时候他也钻了进来,怎么劝也劝不下去。”孙氏对着常嬷嬷感叹道。

    “是啊,我记得最后是舅老爷亲自来将表少爷抓回去的。老夫人您在家中的时候经常是走到哪儿都带着他,您出嫁了他最是舍不得。”常嬷嬷陪着孙氏怀旧。

    这也是常嬷嬷在后院中地位越来越稳固的原因,人年纪大了就会喜欢总想起年轻时候的事情,身边若是有那知晓往事的人才会聊得有滋味。现如今孙氏身边能接得上话的也只有常嬷嬷这个孙氏当年的陪嫁丫鬟了。

    “元宏今年也三十**了吧?”

    “四十了,最小的儿子都有六岁了。”常嬷嬷提醒道。

    “哦,这次跟他一起来的是小儿子吗?”孙氏是昨日接到信的,可是当时事情太多,根本就没有记住。

    “这次跟元宏少爷来的是排行第三的小少爷,今年十一岁了。比我们五少爷还小一些呢。”

    孙氏闻言往坐在一边听他们说话的三娘等孙女儿看了一眼:“那倒是与三娘差不多大。”

    “哦。我想起来了,就是那位宠妾生的庶子?”孙氏皱了皱眉:“听说生下来就被算出命中带煞,是个福薄的。怎么这回带了他来了?”孙氏自上回闹鬼事件之后越发在意这些,听说侄儿在她寿宴的时候带了这么个命不好的儿子,心中便有些不高兴。

    常嬷嬷忙道:“这位三少爷只是生下来的时候五行缺金,还命犯七杀。这种命格对旁人倒是没有影响的,就是于他自己本身福薄了一些。”

    孙氏点了点头,还是有些不高兴。

    这时候外头有人报说,大夫人陪着十一老夫人和六小姐过来了。这位六小姐是族中排行第六的那位六小姐,而非指六娘。

    孙氏闻言顿了顿:“快请进来。”

    不一会儿金氏就领着那位十一老夫人进来了。她们身后跟着一个与十三四岁的样貌清秀的女孩子。

    十一老夫人上前去跟孙氏见礼,又让孙女儿给孙氏磕头请安。

    “老夫人,您瞧瞧琪儿,长得这般水灵了。听十一婶说她针线也是做得极好呢。”金氏上前拉着王琪的袖子,啧啧称赞道。王琪很是羞涩地将头低了下去。

    今日来孙氏这里请安的只有元娘,三娘和五娘。三娘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摸不着头脑。金氏平日里对族中之人大多有些逢高踩低。记得以前见到这位十一老太太和六堂姐态度很是冷淡大额,怎么今日会这般热情?

    孙氏看了金氏一眼,心中却是亮堂的。今日一早金氏就来她房里找过她,与她说起过让族里的这位姑娘替了六娘。并为了王家所有的未嫁女子的名声着想,将她嫁给那夜救了六娘的男子。

    孙氏想了想觉得此法也未尝不可。

    六娘和四娘。一个是大房的嫡女,一个也是柏儿的骨血。都是她的的孙女儿,自然是嫁得越好越给她长脸。

    她那日让常嬷嬷备谢礼的时候已经打探过那位男子的家世。那位男子今年十七,家中是在临河的青衣巷开酒馆的,还未婚配,家中只有两个兄弟和一个已经嫁出去的大姐,也算是有产业傍身。

    而十一房的这未姑娘,父亲原是在族中排行十三的。当年也曾考上过举人,有个六品的官职在身。正当前途无量的时候却是得病死了,所以说这个命啊!有时候你不得不信。

    之后不久。王十三的妻子也随他去了,家中如今只剩下两个女儿跟着祖母过日子。平日里多靠着族中接济。

    只是当今世家名门,讨亲都要看女方的嫁妆。十一房的这两位姑娘。人才都是顶好的,只是在婚配上头却不好说人家了。门第低了不合适。门第高了又看不上,十一老太太已经在她面前提起过多次,要她帮忙留意有没有合适的人家可以为她两个孙女儿说亲的。可是她事儿忙,这件事情一直就这么拖着,十一老太太也已经许久未提了。

    若是能将族中这位刘姑娘说给那男子倒是也不错,十一房如今日子过得本就拮据,两个姑娘出嫁也拿不出像样的嫁妆。若是她帮着两位丫头的嫁妆都出了,十一房的人还有什么不愿意的?

    十一房若是顺了她的意,她以后再帮那位排行第九的丫头寻一门好亲,又有她给添的嫁妆傍身。那她们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是位好姑娘。”孙氏将王琪打量了一番,笑着问十一老太太:“不知道说了亲了没有?”

    十一老太太忙道:“还没呢。只是前几日她娘舅家的人来过,琪儿的舅母见了琪儿后很是喜欢,又见琪儿与她家老二年纪般配,便有亲上加亲的意思。说是过些日子要找人来将事情定了下来。”

    这倒不失为一门好亲,母亲的娘家,未来的婆母又满意,也难怪十一老太太好些日子不曾为孙女的婚事来诉苦了。

    王琪听着长辈们说起自己的婚事,早就已经脸色通红地垂下了头,但是那唇角的笑意虽然是带着一丝羞涩,也终究是喜悦的。这么看着她自己心里也是愿意的。

    五娘在一边好奇地瞧着,还朝着身边的元娘和三娘挤了挤眼睛。

    金氏闻言皱了眉,猛朝着孙氏使眼色。

    孙氏当作没有看见,却是沉吟着道:“你媳妇那娘家的侄儿今年多大了?”

    十一老太太想了想,回道:“今年十六了。”

    孙氏皱眉:“这样倒是与琪儿的年纪近了些。”

    十一老太太闻言,脸上也有些迟疑,王琪却是顾不上害羞了,反而是神色有些紧张地看着自己的祖母。

    十一老太太看了自己的孙女一眼,笑道:“也是大了一岁的,且我瞧着那孩子人才是极好的,心中也是喜欢。这样的一门好亲若是错过了,倒是可惜了。”

    王琪闻言,松了一口气,继续红着脸将头低了。

    “那这样的好亲错过了确实是可惜了,不过你家不是还有一个孙女么?我记得比琪儿要小一岁的。”

    “这……”十一老太太看向孙氏,有些不明白今日孙氏怎么会对自家孙女的婚事这般上心,以前每次跟她提的事后哦她不是总没有放在心上么?

    孙氏见王琪在一旁有些紧张地站着,自己的三个孙女虽是坐得端端正正,那两只耳朵却都竖着,想着这样当着晚辈的面提婚姻大事到底是有些不妥的。

    “你们陪着你们六堂姐去里头的稍间坐坐,好好招待了。”孙氏对着三个孙女儿交代道。

    虽然听不成八卦有些失望,但是三人还是很听话地站起了身。王琪却是有些担忧地看了自己的祖母一眼,才拖着步子跟随着姐妹三人去了孙氏的左稍间。左稍间的屋子算是一个小厅,平日里用来接待亲近的女客用的。

    四人进去了之后,王琪坐在了靠近门边的位置,注意着明间里的动静。

    三娘想起了这位六堂姐就是十五那日放河灯许愿的女子,看她这个样子似是对那位表哥已经芳心暗许了。想着今日孙氏和金氏奇怪的举动,三娘心中也是有些怀疑,今日这唱的到底是哪一出。

    “稍间不透风,到是有些闷。去将帘子打起来吧。”三娘吩咐一个来上茶点的小丫鬟道。

    那小丫鬟放下手中装着各色点心干果的攒盒,去将稍间的帘子撩开挂在了两边的铜钩上。

    王琪见状,以为自己的心思被人堪破了,很是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对自己婚事的担心,让她也顾不上矜持,还是仔细注意着外面的动静。

    帘子开了,外头的声音便清晰了一些。

    只听孙氏道:“依我的意见,你媳妇娘家的侄儿还是与九丫头般配一些,还是说给九丫头吧。”

    王琪闻言,脸上一白,珍珠似的牙齿紧紧地咬住了下唇。

    “只是那边相中的是琪儿……”十一老太太赔笑道。

    “琪儿我给她另外安排。”孙氏断然道。

    见十一老太太没有说话,孙氏又淡淡道:“我记得你那媳妇的娘家在临县也是有些脸面的人家?”

    “是的,高家在新城也是望族。”十一老太太忙道。

    孙氏“唔”了一声,缓缓道:“那么他们家定是不止你媳妇兄弟这一房的人。琪儿她娘舅即便是再心疼这个外甥女,没有一份体面的嫁妆,嫁过去在妯娌面前也抬不起头吧。如此一来日子想必是不好过的。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来挑老婆的

    孙氏的这句话正说到了十一老太太的心坎儿上。

    琪儿的舅舅舅母是真心心疼外甥女,高家那个后生也是出类拔萃,与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