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孩子是怎样培养的-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如今的独生子女,聪明伶俐不乏其人,但在家长的过分呵护下,孩子大多都是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和雨。这也难怪,除了来自家庭的无限关爱,再加上中国教育的普遍特点:从幼儿园、小学、初中乃至高中,大部分教育者以女性居多。正是这样一种成长环境,使现在的孩子普遍缺少阳刚之气。
  有研究表明,父亲和母亲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缺少父爱,孩子就会变得胆小、懦弱、自卑、优柔寡断、抗压能力差等;而缺少母爱,孩子会缺少安全感,变得孤僻、冷漠、缺乏爱心等。
  天津市教科院一项历时十多年的亲子关系调查发现,男性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发挥作用的主观能动性差,经常参加家长会的中小学生家长中,父亲的比例不到30%,65%的家庭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任务主要由母亲承担,只有20%左右的中小学生表示父亲会经常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帮助。为此,专家呼吁父亲要多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费点心、尽点力,与母亲的教育形成互补。
  上述调查结果是家庭教育专家、天津市教科院教授孟育群带领亲子关系研究课题组在天津市20余所中小学进行十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数据还显示,父母教养态度最差等级中,严厉型父亲占,而严厉型母亲达;只有的父亲较多干涉孩子的个人事务,而母亲这方面的比例达。
  这表明在教育态度、方式等方面母亲比父亲更严厉。越是严厉的管理,越容易使孩子丧失思考、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因为一切都由家长安排好了,自己只要听命就行了。而失去了这些能力的孩子必然变得犹豫、依赖性强,而这也正是孩子缺乏阳刚之气的表现。

成长篇(9)

  阳刚不能单纯理解为像男性一样,而应该是男性所具备的突出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都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竞争不分性别,因此,不仅是男孩,女孩同样应具备一些阳刚之气。一个人的阳刚之气,不可能与生俱来,它多是靠后天“修得”的。因此,做家长的要给孩子充分的精神空间,为其修得阳刚之气提供“养分”。
  首先,不要排斥孩子的个性发挥。现在有些家长,只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而不考虑孩子的想法。结果,孩子的个性得不到张扬,棱角被磨平,成为一个没有锋芒、缺少主见的精神侏儒,成了一个惟命是从、如同模具里压出来的呆板者。
  其次,现在的独生子女心理素质差,受挫折力普遍低下,这就要求家长帮助孩子树立坚强的意志,培养他们敢于直面逆境的信心与毅力。我们可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但切不可将其当做温室的嫩苗来培养。要将孩子推上风口浪尖,让其经风雨历磨难,这对孩子克服软弱、形成刚毅的性格大有帮助。当孩子试着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时,我们应避免用语言、行动向他们证明他们的失败。做一件事失败了并不意味着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说明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一旦掌握技巧,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们采取指责的态度,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这个时候就不是掌握技巧那样简单了。
  在家庭中,最好的办法是夫妻双方共同负责孩子的教育,形成优势互补。
  男性具备果断、独立、自信、敢于冒险等品质,这些也正是我们所说的阳刚之气。孩子身上的这些品质是要从父亲身上吸取的,所以父亲一定要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尤其是带孩子做户外运动,更容易培养孩子勇敢、坚毅的性格。
  母亲要注意,孩子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主、独立处理,不要总是包办代替;不要对孩子过分溺爱,让孩子学会在失败中成长,不要因为成绩下滑,孩子还没怎么着呢,家长先急得哭了;对孩子的冒险行为要给予适当鼓励,不要怕孩子失败或受伤。
  多陪孩子做一些男性比较喜欢的活动,比如下棋。常常和孩子在一起下跳棋、军棋、象棋、围棋,可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单亲家庭要注意,不要把自己对对方的憎恨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感觉到即使父母分开了,谁也不会减少对他的爱,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一个健康快乐的好孩子。
  有人比喻说: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水,父亲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因此,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担负不同的责任。小的时候孩子需要细心的照料,妈妈的角色很重要;而当孩子长大了,尤其是上了高中,爸爸的重要性就会凸显出来,因为这时的孩子开始树立自我形象,他们不再需要细致入微的照顾,更多的是需要一个能够征服他、让他崇拜且可以共同探讨人生的伙伴。
  家长应适时引导孩子培养乐观的性情,宽阔的胸襟,既能容人之长又能容人之短,帮助孩子克服自私的心理。让孩子在从善中凸显人性之美。端正孩子的生活态度,建立起孩子学习的恒心,使其逐渐形成有远大的抱负和过人的胆识,有良好的修养、高尚的品质及独立的人格。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成长篇(10)
要让孩子具备人格魅力和阳刚之气,只有让孩子从父母紧护的双翼下走出来,给其宽松的发展空间,让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孩子的健全人格才会张扬开来。
  8。 孩子没有主见,凡事都让家长拿主意,如何改变他?
  很多孩子现在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主见,什么事都要征求大人的意见,似乎自己没有任何想法。平时吃什么、穿什么、学校组织的活动要不要参加、课外辅导班报哪个、是学文科还是学理科、高考志愿报哪个学校、专业选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事无巨细地都要家长操心。孩子小的时候家长甘愿做这些事,如果孩子长大了还是这样,家长就开始犯嘀咕了:孩子这么没主见,将来可怎么办呀?
  ■
  前段时间有个高一学生的家长来找我咨询。孩子学习没有主动性当然是个永恒的话题,除此之外家长还提出:“带孩子出去吃饭,问他吃什么,回答永远是‘随便’。以前小时候我帮他买衣服,现在长大了,还是我帮他买衣服,自己喜欢穿什么都不知道。我真担心,他都这么大了,这些小事还不能自己拿主意,我们不能跟他一辈子呀?怎么培养他的独立性呢?至少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能决定吧。”
  我说:“下次再出去吃饭或买衣服的时候你可以给他几个选择。比如你可以说‘今天我们吃麦当劳还是肯德基呢’、‘这两件衣服各有特色,你喜欢哪一件,咱们就买哪一件’。渐渐地,他就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出决定了,然后你再把范围逐步扩大,这样慢慢培养,时间长了他自然就会自己做主了。”
  本来这是个已经通过实践检验过的、有效且可行的好办法。可是没想到家长不但没有接受反而反应强烈地说:“不管用!我都试过多少回了,他根本不选,就是‘随便’!”
  我转向孩子:“是这样吗?”
  孩子说:“是。”
  我说:“为什么呢?”
  他说:“因为就算我选了她也不会同意。”
  我追问:“是这样吗?”
  孩子斩钉截铁地说:“是!比如我喜欢蓝色和黑色的运动服,可我妈非让我买白色的。她说我穿浅色的好看,说显得干净,显得我皮肤白。”
  “哦,我明白了,”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那如果非让你自己选择呢,怎么办?”
  “那我就选我妈喜欢的呗,反正我都知道她想让我选哪个,只要她高兴就行,否则选别的她也不能同意。”
  我回过头笑着看孩子的妈妈,她显得有点尴尬,但显然不用我说她已经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我只说了一句:“看这孩子多懂事啊,都学会换位思考、为别人着想了。”其实我的潜台词是:如果家长也懂得换位思考,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
  举这个例子就是为了告诉家长,有时候我们只顾着抱怨,却没有想过其实问题就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本来独立自主做决定这些好习惯是应该从小培养的,可是那个时候家长总觉得孩子小,不会做决定,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信不过孩子,觉得孩子不会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干脆包办。等到孩子长大了,家长觉得是时候让他自己决定自己的事了,可是一切都晚了。
  而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觉得自己什么方法都知道,也都用过,就是不管用。同时认为问题不在自己,要怪只能怪自己命不好,摊上一个不争气的孩子,“我给他机会,他不要”,家长是真的给孩子机会了吗?其实没有,家长给的只是让孩子跟自己保持一致的机会,一旦意见不一致,其实最终做决定的还是家长自己。

成长篇(11)
孩子没有主见的原因除了从小没有获得锻炼的机会外,还因为缺乏自信,因为不相信自己所以不敢做决定,因为怕承担所以不去做决定。当然也有因为经验不足而无法做出决定的时候,比如高考报什么志愿、选什么专业,在这方面孩子从来没有过任何经验,拿不定主意也是自然的事。
  ■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使孩子变得更有主见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别忘记对孩子做出的决定表个态。
  如果家长真的希望孩子独立自主,就一定要给他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支持。高中的孩子不但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强烈的愿望决定自己的事,这个时候家长要舍得放手。如果家里的事情也能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更容易培养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而每当孩子做了正确的决定时,别吝惜你的赞美和肯定,让孩子知道他这次做的是非常正确的。如果孩子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也不要急于否定,最好的办法是举例说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然后再逐步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决策。
  (2) 决定的正确与否其实没有固定标准,家长不应该以自己的意见为准绳。原则性的问题按照大家公认的来做,非原则性问题家长要学会宽容和妥协。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著名的语音识别系统的早期版本的设计者就是当代IT行业的知名人物李开复博士。在他开始做博士论文时,选题与导师的意见不一致,他发现导师让他用专家系统做语音识别是行不通的,而用统计学做语音识别系统却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于是他鼓足勇气向导师说明情况。导师给他的回答让他铭记一生,他说:“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并且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导师倾尽全力帮助他。也正是因为导师的宽容和支持,李开复才取得了后来的成功。如果这个导师当时坚持自己的意见,我们今天恐怕就无法享受这项研究成果了。李开复后来常说:“我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包容,而是一种批判式思考,更是令人折服的领导风格。”
  如果家长能像李开复的导师一样,允许并培养孩子从不同的观点去看问题,摒弃那种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一定会培养出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变成一种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9。 我觉得孩子太甘于平庸了,怎样激励他?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将三杯米饭贴上不同的标签:表扬、批评、不理。每天对着贴有不同标签的米饭说不同的话,对着贴有“表扬”标签的米饭说赞美的鼓励之词,对着贴有“批评”标签的米饭不停地责难,而对贴有“不理”标签的米饭什么都不做,置之不理。几天以后结果让人吃惊,贴着“批评”标签的米饭有些发霉了,而贴着“表扬”标签的米饭却很好,最让人意外的是那个贴着“不理”标签的米饭已经腐烂发臭了。
  没有哪个孩子是甘于平庸的,之所以现在不积极努力,不是因为他天生没有理想,而是在他曾经为了理想努力奋斗的时候、取得小成绩的时候没有人肯定,做错的时候也没有人指导,他就是那杯没有人理睬的“米饭”。要想让米饭不腐烂发臭,就得经常鼓励它,对待孩子也一样。这个道理相信不说大家也都知道,那究竟应该怎样激励孩子呢?
  ■
  去年有个初中学生的家长来咨询,他觉得孩子学习不好,担心这样下去会走下坡路,到最后影响中考,所以想给孩子做一对一的辅导,把各科成绩都提高一下。可是孩子就是不同意,家长说这孩子没有上进心,就知道玩,希望我能帮他说服孩子。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成长篇(12)
不能偏听家长的一面之词,于是我先看了看孩子的各科试卷,果然家长没有说错,孩子成绩确实不好,不仅仅是偏科。为什么这样的孩子死活不愿意接受辅导呢?我把孩子叫到一边,问了问他的学习情况,他自己也承认学习不好。于是我问:“你自己也觉得不太好,那你为什么不参加补习呢?”
  他答:“不愿意学。”
  我接着问:“为什么不愿意学呢?”
  他说:“懒,学不会。”
  我忍不住笑了:“小人儿还真坦诚啊!那如果老师愿意帮助你提高呢?”
  “嗯……”他想了想,没说出什么。
  我于是又说:“我找一个特别强又特别有耐心的老师帮助你提高成绩。他的水平可高了,能让你一个月内就提高好多分,到期中考试的时候你的成绩就会突飞猛进,你就会像一匹黑马,一下子在班级里突显出来,让老师大吃一惊,让所有同学都对你刮目相看,你想要那种感觉吗?”
  这一次,他非常坚定地点点头:“嗯!想!”
  爸爸在旁边看到孩子点头,高兴得合不上嘴。我赶紧给安排了一个有经验又耐心的老师,果然孩子在期中考试中,由原来的40多分提高到了70多分,成为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还“遭到”了老师的表扬。后来我跟辅导老师交流,他告诉我,其实他可以让他考得更好。但是一些解题技巧还没有教给他,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