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兴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斯拉夫兴亡-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后一种观点。他们指出,还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早期,一些宣传*教的神职人员便从土耳其或*地区进入波黑地区,开展传教活动和传播*文化。一部分波黑居民接受了*教,成为一个专门的群体。他们出生于斯拉夫人,却信奉*教,讲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按照*教的教规,皈依本教的信徒可以享受某些特权,如可以减免赋税和在行政部门任职等。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要比信仰东正教或天主教的斯拉夫人优越。特别是那些在奥斯曼帝国军队或政府部门效力的穆斯林,甚至其生活方式也有了改变。久而久之,穆斯林居民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识,他们既有别于土耳其人,也有别于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斯拉夫人。
  在以宗教原则确定民族属性的奥斯曼帝国,成为一个穆斯林就像找到了向上攀升的一部梯子一样,因为,“对一个非穆斯林出身、地位又低于军人阶层的人来说,通向奥斯曼帝廷的道路包括首先成为一个穆斯林”参见伊兹科维兹“帝国的剖析——奥托曼的制度与精神”,陈方正主编《现代化冲击下的世界丛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第56页。。显然,一个人在宗教方面获得优势,他就赢得了信任和提升的条件与机会。
  据南斯拉夫学者研究,16世纪的一个时期,在奥斯曼帝国的宰相和3名大臣中,有两个大臣是波斯尼亚的南部斯拉夫人。伊万?博日奇等:《南斯拉夫史》上册,第196页。在改宗*教的南部斯拉夫人中间,塞尔维亚人穆罕默德?索科洛维奇巴夏步入高官行列,升为驸马宰相。
  到18世纪末,波黑居民中有265万穆斯林、253万东正教徒和79万天主教徒。安?热列兹科娃:《15~18世纪奥斯曼统治下巴尔干西部地区*教的传播》,第139页。19世纪60年代,波黑居民约有1278万人,其中,东正教徒593万人、穆斯林419万人、天主教徒258万人。南斯拉夫辞书编委会《南斯拉夫百科全书》第2卷,贝尔格莱德:1955,第35页。
  1879年奥匈帝国在波黑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当时的传统做法不是按民族而是按居民的宗教信仰统计的。在当时波黑的116万人中,信奉东正教的约为50万人,占431%;信仰*教的约有45万人,占388%;信奉天主教的约有21万人,占181%。郝时远主编《旷日持久的波黑内战》,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第12页。当时波黑人口中,三族各自所占的比例变化不大,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仍居首位。
  同样,“马其顿穆斯林”也是奥斯曼帝国对马其顿5个多世纪统治时被*化的马其顿斯拉夫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了不被从肉体上消灭,被迫接受*教,但是他们仍保持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态以及对东正教仪式的美好回忆。
  据学者们的意见,16世纪时,*化在马其顿境内较为盛行。例如,1530年在马其顿的斯科普里、比托拉、普利列普、基切沃、特托沃等10个城市,总共有2520户穆斯林,其中581户是被*化的当地居民。这就是说,1/4以上的穆斯林出生于巴尔干半岛。安?热列兹科娃:《15~18世纪奥斯曼统治下巴尔干西部地区*教的传播》,第190页。从18世纪末开始,阿尔巴尼亚穆斯林也举家迁进西马其顿,加入了马其顿穆斯林的行列。
  据统计,到19世纪末,马其顿全境约有40%的居民是穆斯林。他们是从安纳托利亚来的奥斯曼(土耳其族)移民、阿尔巴尼亚人和阿尔巴尼亚穆斯林以及皈依了*教的吉卜赛人、希腊人、瓦拉几亚人、塞尔维亚人等。如果用宗教属性来表述,马其顿境内当时有1370949名基督徒和819235名穆斯林。安?热列兹科娃:“波斯尼亚、科索沃和马其顿穆斯林族的形成”,载《保加利亚人种文化状况问题》,第17页。而据1906年奥斯曼帝国的人口普查,马其顿有穆斯林1145万人、希腊东正教徒623万人、保加利亚东正教徒626万人。参见〔法〕乔治?卡斯特兰《14~20世纪巴尔干史》(保文译本)(Жорж Кастелан; История на балканите XIV…XX век),索非亚:“赫尔梅斯”出版社,2002;第357页。可见,穆斯林已接近马其顿总人口的半数。
  时至今日,波斯尼亚和马其顿境内仍生活着一定数量源于土耳其的穆斯林,他们是奥斯曼帝国移民的后代。但是,在这两地还有为数较多的“波斯尼亚穆斯林”和“马其顿穆斯林”,他们正是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被*化居民的后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南斯拉夫王国(1)
塞尔维亚与巴尔干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欧洲列强的干预和巴尔干地区新兴资产阶级的领土欲望驱使下,巴尔干地区的民族矛盾和领土瓜葛往往形成军事冲突,甚至导致战争行动。而每次战争虽然在外来势力的调停和国际条约的约束下暂时解决了,但却为下一场战争埋下了冲突的根源。
  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接连发生了三场战争:1912~1913年,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保加利亚结盟,联合反对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战争,即第一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塞尔维亚、黑山、希腊和罗马尼亚一起反对保加利亚的“同盟战争”,即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也从这里引燃。
  巴尔干国家发动或参加这些战争的主要动机是想充当地区大国,要求修改条约和扩大领土,抑或借口保护各自的少数民族。在战争中,巴尔干国家间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出现了新的地缘政治。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国家经过19世纪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一部分国家先后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是,截至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的很大一部分领土,包括马其顿、阿尔巴尼亚、色雷斯、克里特、爱琴海诸岛屿,仍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而波黑、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仍属奥匈帝国管辖。居住在上述地区的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奥斯曼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或成立独立国家,或获得自治,或同已经独立的“母国”合并。这些多民族混居地区,既是异族统治最严、又是反抗斗争较薄弱的地方,往往处于分裂状态,不容易联合行动,很难抵御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以及巴尔干新兴国家的扩张欲望。这些尚未解放的地区成了已经独立的巴尔干国家竞相争夺的猎物。
  巴尔干地区新兴的各资产阶级国家的政府为了扩大国内市场,急需向外扩张,以夺取新的土地和增加新的人口。但是,由于它们国力不强,只有彼此联合起来,才能对付奥斯曼帝国。因此,它们只好把各自的利益和欲望暂时掩盖起来,彼此妥协,共同策划一场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以瓜分它在巴尔干的属地。
  1911年夏季奥斯曼帝国和意大利交战,推动了巴尔干国家结盟和做好战争的准备。意大利胜利后,暴露了奥斯曼帝国在军事上的软弱无力。同时,巴尔干国家看到,在分割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的领地方面,又多了一个竞争者意大利。于是,它们开展频繁的外交活动,寻求接近和结盟。这时候,俄国也担心巴尔干地区被别的列强抢占,竭力说服和促使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国家结盟。
  首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在1912年3月13日缔结了友好同盟条约。条约声称,为了“保障两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如果缔约一方遭到一国或者几国进攻时,两国要“互相帮助”。同时,条约还有一个秘密附件,其中规定,在瓜分马其顿问题上,塞尔维亚承认保加利亚有权占领罗多彼山脉和斯特鲁马河以东地区;保加利亚承认塞尔维亚有权占领沙尔山脉以西和以北的地区。这些称为非争议区。双方对马其顿境内其他有争议的地区,同意请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出面仲裁。
  1912年5月29日,保加利亚和希腊缔结共同防御条约。同年9月,黑山分别同塞、保、希3国结成同盟或达成口头协议。这样,一个联合巴尔干4国军事力量共同反对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同盟便形成了。巴尔干同盟国在条约协定中,都涉及如何瓜分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剩余领土问题。

南斯拉夫王国(2)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于1912年10月18日爆发,巴尔干同盟国把重点兵力指向各自预先想夺取的地区:黑山军队进入阿尔巴尼亚北部,保加利亚军队攻打东色雷斯,塞尔维亚军队出击马其顿北部,希腊军队开赴马其顿南部。人们还记得,1389年的“科索沃战役”是巴尔干各国人民联合反抗奥斯曼帝国征服者的一次伟大尝试。从此,该战役成了后世民间传说、民歌和文艺作品的重要题材,科索沃成了塞尔维亚人民的骄傲和东正教的圣地。据说,1912年当塞尔维亚军队攻占科索沃后,胸怀敬意的士兵们生怕惊动长眠于地下的英烈们,用手提着靴子,赤脚走过当年的战场。
  战争开始后,巴尔干同盟军情绪激昂,乘胜前进,达到了预定的目标。而奥斯曼帝国军队不得人心,丢城弃地,节节败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奥斯曼帝国军队全线崩溃,它不得不请求列强调停。欧洲大国担心巴尔干同盟国军队夺取君士坦丁堡,失去自己在两海峡的战略地位,遂出面斡旋。
  奥斯曼帝国同巴尔干同盟国的和平谈判经历5个多月,反反复复,时战时停,最后于1913年5月30日在伦敦签订了和约。奥斯曼帝国承认,将米迪亚—埃诺斯一线以西的全部欧洲领土和爱琴海上的岛屿归还巴尔干同盟国,克里特岛交给希腊,阿尔巴尼亚在1912年11月宣告独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遂告结束。
  这场战争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使整个巴尔干地区结束了奥斯曼帝国长达5个世纪的残暴统治。列宁在评价这一事件时指出:“巴尔干战争是亚洲和东欧中世纪制度崩溃的一系列世界性事件中的一个环节”,从此,“问题的重心已经完全从战场转移到所谓强国的钩心斗角的舞台上去了”。《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第39页。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有它的进步性,但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一些已经获得独立的国家和民族,不是要在打败奥斯曼帝国后解放那些尚未获得解放的地区和民族,而是要瓜分它们,同化这些地区的居民。
  所以,尽管巴尔干同盟国在军事上赢得了胜利,但是它们并没有摆脱往日受列强任意宰割的命运。一方面,欧洲大国对巴尔干小国通过战争任意更改欧洲地图的做法不满。俄国不愿看到保加利亚和希腊的版图靠近土耳其本土,奥地利和意大利也不愿看到塞尔维亚的领土扩大到了亚得里亚海。于是,大国很快承认阿尔巴尼亚的独立,以建立一个缓冲地带。另一方面,巴尔干同盟国对新获得的土地因分赃不均,开始反目。
  塞尔维亚所占的领土大多在阿尔巴尼亚境内。由于阿尔巴尼亚宣告独立,伦敦会议又反对塞尔维亚获得亚得里亚出海口,所以,塞尔维亚要求修改同保加利亚达成的密约,在马其顿得到更多的“补偿”。
  希腊不满足于已获得的领土,更不愿从北伊庇鲁斯撤军。它希望在马其顿和色雷斯占领更多的土地,坚决反对保加利亚对港口城市萨洛尼卡及其周邻地区的领土要求。
  黑山站在塞、希一边,它同样不愿从阿尔巴尼亚北部撤军,企图取得新帕扎尔州,以便同塞尔维亚接壤。
  保加利亚认为,马其顿的大部分居民是保加利亚人,它应该占有斯科普里和萨洛尼卡等地,甚至独霸马其顿。为此,它将军队开进了保、希两国边界的斯特鲁马河谷。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南斯拉夫王国(3)
保加利亚决不向塞、希两国做出“土地”和“居民”的让步,态度强硬,并抢先采取了某些行动。于是,塞、希两国很快走到一起,于1913年6月1日签订了同盟条约和秘密军事协定,把矛头指向保加利亚。
  正在这时,保加利亚统治集团中《圣斯特法诺条约》的阴魂未散,国王斐迪南于1913年6月17日命令军队向驻守在马其顿的塞、希两国军队发起突然袭击。巴尔干战火重新燃起,这就是同室操戈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史称“同盟战争”。
  紧接着,黑山和罗马尼亚利用保加利亚的困难处境,趁机向保加利亚宣战。奥斯曼帝国亦卷土重来,出兵东色雷斯。结果,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保加利亚腹背受敌,危在旦夕,首都索非亚告急。
  保加利亚被迫求和,并于1913年8月10日在布加勒斯特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和约,重新划定巴尔干各国的新边界。战争的结果,使保加利亚非但没有用武力建立起“大保加利亚”,反而失去了它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获得的大部分土地。
  经过两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地区的全部属地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塞尔维亚和黑山收复和瓜分了。这5国所扩大的领土面积和增加的人口情况如下。参见克?曼切夫和瓦?比斯特里茨基《1931~1939年保加利亚和它的邻国》 (КМанчев;ВБистрицки; България и нейните съседи 1931…1939),索非亚:科学与艺术出版社,1978,第18页;克?曼切夫《巴尔干各国人民史——从奥斯曼入侵巴尔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КМанчев,История на балканските народи—От османското нашествие на Балканите до Втората световна война),大特尔诺沃:大特尔诺沃大学出版社,1979,第455页。
  阿尔巴尼亚成为独立国家,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80万。当时有同样多的阿尔巴尼亚人仍留在塞尔维亚和希腊境内。
  塞尔维亚得到了新帕扎尔和桑贾克的一部分,包括普里什蒂纳和普里兹伦两市在内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亚、整个马其顿西部和中部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