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如初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若如初见-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喝酒的人刚开始举杯时都文质彬彬的相互礼让,谈吐文雅。喝至中场时接着就是划太极拳,红脸豪言壮语。喝到最后第三滴血就会起作用了。我总感觉造酒并不是一个十分光彩职业,因为这是拿别人的忧愁变本加厉,发财致富。每当我们看到洪喜大哥时,他都是被第三滴血支配着,让人“敬而远之”。

  洪喜大哥接过两次婚,当然那时村里还没有离婚这个前卫的词语。洪喜大哥第一个老婆是得病去世的,留下俩个女儿就走了。再次结婚就是现在的大嫂,她也给大哥带来了一个小女儿。然而洪喜生平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个儿子,上面所说的恶习显然好像情有所原。

  据我所知,洪喜大哥曾经是有一个儿子的,那是在敬老院门口捡到的,那些日子看到他面带笑意,特别清醒的走在街上时让人特别诧异。因为这个孩子他戒了好些日子的酒,直到把这孩子送到托儿所。正要请大家喝喜酒的时候,洪喜大哥在医院给孩子做了一次全面体检,得出结果是孩子先天性心脏病,而且还是个哑巴。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家里仅有的那些家底,除了自己喝酒之外,还要供三个女儿上学,根本挤不出钱给孩子看病。大哥一心想把孩子留下的,却招到家里以及村里人的反对。 txt小说上传分享

玄帝庙
村头的倒塌的石碑上刻着“玄帝庙明代,张氏祖由山西弘洞县迁此……有一古庙,名玄帝庙,村以庙得名。”

  多少年后,站在家乡的路上,我却像久别故土的老者那般,生出许多绸绪。路已不再是先前的路,是混合着钢筋水泥直通城里的马路,我们已经回不到最初的路口。

  当我们以这种、那种的方式行走在匆匆的人生之中。该发生或者不该发生的事情总是在我们没有任何准备的时候一件件接踵而来。

  多少次站在浅灰色的天空下回头望着自己身后留下的深深浅浅的脚印,那些快乐的与可以称为忧伤的情绪,排江倒海般的迎面袭来。某些本来小小的心思,漫无目的的被无限扩大。时间在我们每个人容颜和经络上留下多多少少的印记。就像是在我们身上打上戳,去证明你确确实实存活在这个世上,去证明你跟别人不一样。

  身体一天天长高,声音一天天粗哑。在某个十字路口,恰到好处的让我们相遇。我们却一样的身披盔甲,不轻易让人看出你的柔软。我们或擦肩而过或相视而笑,然后以同样的姿态走向那些未知的陌路。我们又以同样迷茫的眼神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却又被同样的故事感动着。在同样的角落里,那些莫名的情绪,刺破我们的盔甲,然后小声的唏嘘,在那一瞬间我们溃不成军。

  那块倒塌的石碑上面字迹已经残缺不全,那些残缺的字,再也无法拼凑在一起,对于那次迁徙,也不会有人刨根求底。我们一出生就已经注定这就是我们的故乡,无论今后要走多远。玄帝庙,依旧每天每夜的发生很多的故事。 txt小说上传分享

故乡是回不去的
有句老话:“故乡是回不去的。”那些记忆里的东西,有时会变得不太真实,因为我已经回不去了。村子里的草草木木,随着时间的推移默默地改变着。

  
  早些年,这块石碑一直搁置在村头的石桥边。石桥让村子与邻村相通,桥拱上面有一个红色五角星的浮雕。据大人们讲这座石桥是红军打仗经过村子时修建的,故叫做“解放桥”。那时解放桥下常年有潺潺地清水流过。桥南被人们称为“东沟”,东沟的水穿过桥洞最后汇聚在桥北的大坝中。

  
  东沟的水,总是不知疲倦的流淌着,河水与石头碰撞发出好听的声响,这个声音一直伴随着我进入那不知多少夜的梦乡之中。我与张彬他们经常结伴在小河里玩耍,捕捉小鱼小虾,或者是捡一些好看的鹅卵石。有时也会光着膀子躺在河边晒得暖烘烘的光滑石头上晒太阳,阳光透过岸边的杨树叶子洒在我们的脸上,懒懒地睁不开眼。河水里面的翠绿色水草随着河水的流动摇曳着,时常招来大个的红色蜻蜓过来点水。岸边有一种不知名字的小草,春天会开出淡黄色灿烂的小花,时隔多年脑海里还是经常闪烁那耀眼的淡黄色,让我不能自拔。

  
  几年后,东沟河水干涸,变成真正的沟的时候,我总会一个人坐在解放桥边,黯然伤神。坐在斑斑驳驳的树影中,会想起我们一经过就惝恍躲起的小草鱼。我像一个落了单的孩子一样失措与不安。那些常年流淌在心里的声音,在一个未知的瞬间轰然倒塌。那些影像就像东沟的水那般一去不返。

  
  时间就好像一把锋利的刻刀,一点点把我们雕琢出一个个完美或者不完整的故事。回忆就是那一条条印痕,参差不齐的排列在我们的人生中。有些印痕,疼痛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