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孩子一生的25个秘诀:优秀儿童的白金品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就孩子一生的25个秘诀:优秀儿童的白金品质-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比如,国内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们,一天里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太少的时间来玩耍。孩子们在户外的活动实在太少,有的一周连一次都不到,每天被关在楼房里,地上铺着塑料的或者木质的地板,进门要求光脚换拖鞋,孩子们最多的游戏就是在海洋球里闹一会儿,就被喊停。
  孩子们在应该以玩耍为主的年龄里,被逼着学习更多的知识和内容,多少有些求之过急。孩子们接触不到泥土、树木甚至自然,更没有机会去观察动物的生活方式,他们生活在完全封闭的环境里。
  幼儿园里听不到玩耍的嘻哈声,传出来的是朗朗的读书声。我真为孩子们的辛苦发愁啊!
  不仅如此,国内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们还被要求学习英语、数学、拼音和汉字。对一些家长而言,如果幼儿园能有个外籍教师教孩子们英语,那么就算是好幼儿园,多交些费用也无妨。
  德国人恰恰不主张儿童过早学习外语,他们希望孩子掌握好母语之后,再去接触其他语言,除非双语家庭的儿童。国内幼儿园因为是按年龄分班,孩子们基本上没有机会认识自己班级之外的其他人,因为环境和治安因素等也不可能让孩子们自己独自回家,但是孩子们之间总该有些交流吧?打破大门的界限,把孩子们放出来,让他们在草地上打滚,在森林中大声呼唤小松鼠,才是他们应该有的生活啊!
  我并没有说,国内的幼儿园就一无是处,也没有因此而否定国内教育者为了教育孩子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早教有早教的好处,但是对于幼儿的身心发育而言,我认为德国幼儿园是更加人性化,更适合孩子们心智发育的。
  我儿子在北京生活期间,曾经多次要求不去幼儿园,因为他觉得太没意思,而他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四岁的小孩子。
  在德国很少有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因为在幼儿园里,轻松自在又有很多小朋友,为什么不去呢?
  真希望国内的幼教工作者们能够以孩子的需求为教育基础,把幼儿园办成一个孩童自由玩耍的地方,而不是学校,一定要把学校和幼儿园区分开来。说到底,幼儿园应该是孩子们快乐玩耍的地方,过早地开始学习,取代学校的功能,孩子们的童年就被过早地剥夺了。
  如果幼儿园取代了学校的功能,或者把学校的功能早早地下放到了幼儿园,那我们的儿童可就真的太可怜了,在他们人生的最开始,就被套上了枷锁,这漫长的一生中,孩子们在哪个阶段还能再拥有快乐时光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孩子离开父母的第一站(1)
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儿子已经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而我脑子里至今还记着他拉着我的手,蹦蹦跳跳第一次去幼儿园的样子,我把他放在班级里,然后十分不忍地离开了他,随后又返回去站在窗户外边偷偷看他,想象着儿子是不是哭了,会不会害怕,会不会想家。他倒是没有害怕,只是一个人怯生生地不知道该做什么。
  幼儿园的老师看到后,示意我离开,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去了。我知道,孩子终究要长大,终究是要离开父母的,只有离开了家,他才能成长,才能独立,尽管这个独立的过程需要很久,但我们所做的只能是帮助他们成长和适应,而不是设法把他们拢在自己的怀中,永远保护起来。
  儿子从摇摇晃晃的小朋友变成了班上最大的小伙子,他像一颗盛开的向日葵那样,健康茁壮地成长。他的班级就叫向日葵班。
  刚进园的时候,因为环境比较陌生,所以儿子显得有几分内向和拘谨,多数时候他会去找一些年龄小的孩子玩耍。为此,我曾经找过老师谈了一次话,她说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儿子目前这个问题很正常,孩子需要一个过程来适应,慢慢地他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很快,在小小孩面前,他有了自己的威信和尊严,但是对大孩子还是有几分恐惧。
  又过了一段时间,儿子明白了跟大孩子玩耍的特点和规律,于是他开始有了学龄的小朋友做伙伴,跟他们学习了很多东西,包括玩耍的方式和相处的方式等,并且很快结交了一个马上就要进入学校的孩子,并成为了好朋友。
  老师却主动为此事跟我聊天,她希望我帮助孩子去结识更多的孩子,寻找不同的伙伴,不能只找同一个孩子玩,孩子要学会跟各种人打交道,跟不同的孩子打交道,这样,他就会学习到不同的应变方式,并且减少分离的痛苦。
  果然,当我儿子最好的朋友Erns要去上小学的时候,他在第一个月里表现得很伤感,因为他的好朋友要去学校了,这印证了老师的话。慢慢地,他又开始寻找新朋友,并拥有了更多的伙伴。
  德国幼儿园不主张孩子提早学习数学、德文等知识,他们认为这样会破坏孩子对学校的新鲜感,而且过早让孩子接受学习的教育,会使孩子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心理,他们认为幼儿园就是让孩子玩耍的地方,不是学习的地方,孩子7岁以前应该以玩耍为主,而不是学习。所以他们更注重实用教育,比如教会孩子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如何面对社会,如何学会独立,如何学会跟人相处,如何学会面对一个问题,不要求也不主张孩子认字和算数。所谓快乐教育就是以孩子的年龄和心智为主,针对孩子的身心发育状况,慢慢诱导,而不是急于开始学习。
  所以,在上小学一年级之前,我儿子除了从1数到100以外,没学过什么算术,ABC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去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会认自己的名字和会写自己的名字。他们的大量时间用于观察和学习生活,大量时间去玩耍,在玩耍中得到了锻炼和学习。
  比如我儿子会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时间,自己约各种约会,自己给自己制订计划,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东西,自己找警察,如果家里没有人他会到邻居家去等候等,一个六岁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强。至于学习,那是到学校以后的事情。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孩子离开父母的第一站(2)
三年中,孩子们参观了警察局,并学习了如何报警,如何处理遇到坏人的情形,了解警察是用来做什么的;
  孩子们参观了消防警察局,跟消防警察们一起学习灭火知识,躲避火灾的常识;
  参观了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到了邮局,又被投递出去的;
  参观了市政府,认识市长,看看这个为他们服务的市长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去教堂唱诗颂歌,感谢天主给他们好日子;
  他们去自由市场,拿着钱,学习怎样买东西,区别自由市场跟商店的不同;
  他们去花圃,参观花圃的种植和分辨花草植物;
  他们去看戏剧,看了马戏、儿童歌剧和魔术;
  他们参观图书馆,学会了如何借书、还书;
  他们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
  他们每周都要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选择货物;
  樱桃收获时节,孩子们跟老师去采摘樱桃;
  南瓜收获时节,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做南瓜汤;
  狂欢节,他们要穿好玩的衣服扮好玩的或者理想中的英雄和大侠或者海盗和劫匪;
  万圣节,要做鬼脸当僵尸去街上吓唬别人,到人家里去要糖果吃;
  圣诞节,这是最激动的日子,他们焦急地等待圣诞老人的来临以及那份神秘的礼物;
  圣马丁节,要跟老师一起糊纸灯,游街来纪念这位骑士圣人;
  复活节,要做彩蛋,等待复活节兔子带来的惊喜;
  新年,要给家人们制作贺卡问候亲友;
  母亲节父亲节,要制作卡片慰问自己的爸爸妈妈;
  ……
  看看幼儿园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孩子们忙忙碌碌,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节日,一天天成长,轻松而快乐。
  这三年里的业余时间,儿子也没闲着,最后一年的时候,每天到中午12点半,他被允许自己走回家。下午他就忙着参加各种活动,从幼儿合唱团、英语班、音乐兴趣班到足球俱乐部。
  说起在俱乐部踢足球,故事多多。他四岁那年,我送他去俱乐部,一群跟他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服装和足球比专业的都专业,但是每次训练的时候,却叫人哭笑不得:球来了,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球溜走,不知道该干什么,在球场上独自乱转悠的,无所谓地乱逛乱跑的,要么干脆抱着球往自己球门里面扔,还有的时候更可笑,几个小孩子,抱着球干脆吃起饼干来,丝毫不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更不知足球该怎么踢。
  我在一旁着急了,问教练斯万:“这些孩子是在踢球吗?他们连球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这么下去能学会踢足球?”
  小个子教练斯万看看我说:“就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足球,不知道怎么踢,才叫孩子们来训练的,他们还小,给他们三年时间,学会认识足球,他们会成长的。”
  我真佩服斯万的耐心,就在这跌跌撞撞、稀里糊涂中,孩子们今天已经去参加比赛了,最好的成绩是3比1,最不好的成绩是0比13。不过没关系,像斯万说的那样,他们还小,有的是时间。儿子的集体主义得到了锻炼,每次踢完球,他都主动帮助教练捡球,每天穿着13号球衣,跑来跑去的,俨然一副球星的样子。有时候腿上碰得都是乌青,我问他疼不疼,他说没事,踢球哪有不受伤的?
  因为迈克尔·杰克逊的离世,引发了德国的杰克逊热,收音机电视里不停播放MJ的音乐和舞蹈。我儿子突然着迷,他每天穿着自己的黑色夹克,若无其事地学两下太空舞,还高喊两嗓子“Thriller,Thriller”,马路上、走廊里,他有事没事唱上两句,看得我暗自好笑。
  眼下,当了小学生的儿子,最高的理想是当个推土机手或者能开大吊车,他觉得能跟建筑工人Bob一样,最了不起。家对面的工地目前是我儿子最喜欢去的地方,他戴上安全帽,腰间别着塑料的工具,跟工人们能聊上半个小时,不知道他们在交谈些什么。另外,他也学工人的样子,把衣服脱掉,露出晒得黝黑的小身子来。
  儿子身高130厘米,体重25公斤,体格健壮,心态积极明朗。儿子中文名字叫心安,意思是,于良心要踏踏实实,于人生要平平安安。我们不需要他光宗耀祖,只希望他问心无愧,平安一世。
  对于我儿子而言,将来是否上大学,是否有地位,是否成名成家,这些都太遥远了。但是他很喜欢上学,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件大孩子的事情了。他喜欢做大孩子的事情,学知识,玩耍,交朋友,他是十分愿意的。
  ***
   txt小说上传分享

几岁上学更合适?
为什么孩子入学的同一年龄是7岁呢?7岁是个什么概念?这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一个孩子结束他的孩童时代进入教育的年龄。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7岁都是一个兴奋的,充满挑战的年龄,从家庭走向群体社会,一个7岁的孩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这是孩子人生中最忙碌的一年,因为他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社会地位,他是个小学生了。
  岁意味着什么?
  每个国家对于孩子几岁上学的规定都不同,日本、美国、英国、荷兰、苏格兰以及英格兰都是让孩子5岁上学,据说英格兰的这种规定早在1870年维多利亚时代就已经开始。之所以选择让孩子在这个年龄上学,并不是因为5岁有利于儿童的教育或发展,而是为了要他们早点完成学业,进入社会工作。在34个欧洲国家当中,共有20个国家的儿童到了6岁才正式入学。另有8个包括瑞典等北欧国家在内的儿童入学年龄为7岁。
  目前,德国儿童的平均入学年龄在6~7岁,相对较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非常流行让孩子晚上学。一些德国的教育专家认为儿童7岁上学对未来学业成功与否没有影响。他们认为,孩子6~7岁左右上学,身心和智商都有了一定的协调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所以,他们不强调孩子早上学。
  教育学家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具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有一定的自制力,能够坚持稍长时间的智力活动,与他人合作及交流的能力明显提高;已经相对习惯进行社会性和集体性的游戏,并且能遵守相应的规则。德国人普遍认为等到孩子大一些入学,可以避免让孩子因为幼稚而遭遇一些不成功的经历。他们担心孩子太早入学,在性格发展上会有欠缺。一些老师也表示,孩子太早入学会导致孩子之间能力等方面差别较大,有的孩子连鞋带都不会系,而有的已经可以读书写字了。这些问题都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难度,也使得发育较慢的孩子感到自卑和气馁。
  由于我儿子是2002年11月25日出生的,所以在2008年9月新学年的时候,他也是像我女儿一样,停在了5岁半的故事上。按照德国的说法,他是准学前班的孩子,也就是说,如果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上学或者孩子自己也非常渴望上学,孩子是可以被学校接纳的,但是幼儿园并不鼓励孩子们早点离开幼儿园,到学校去。
  为此,每个幼儿园在输送一批孩子去学校前,都会请相关的专家和学校的老师们专门对孩子做检测。我儿子和他的同伴们接受了这种测试,老师们建议这几个男孩子应该继续留在幼儿园玩耍一年,虽然他们个子很高了,看上去跟上学的孩子没有区别,并且他们都很聪明,但他们还是需要继续玩耍,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成熟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整整坐上45分钟不能玩耍,注意力集中地听老师讲课的程度,那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很困难也很无聊的事情。他们目前还停留在关注小火车如何开动和积木怎么搭建的阶段,这对他们来说是更快乐也更富有人性的。如果勉强一个孩子去做他的年龄无法承受的事情,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会受到挫伤的。
  因为有了女儿的前车之鉴,所以我们接纳了学校和幼儿园的建议,让儿子继续留在幼儿园,一年后,他非常主动地说,我必须去上学了,这时,我才为他报了名。
  就像我在上一篇德国幼儿园的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