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重叶更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霜重叶更红-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岳萍平静地:“我悟出来了,是一些野心阴谋家,为篡党夺权,不惜以神州大地作舞台,八亿人民当玩物,上演着一幕又一幕丑剧、闹剧、荒诞剧,中国数千年历史也好,我党几十年斗争证明,终将被正义战胜。”岳萍毕竟要比他这“书呆子”对形势看得透析:“他们越是疯狂,说明离末日就不会太久了。人民,这中流砥柱,是不可战胜的,决不允许邪恶势力继续猖獗下去,葬送我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几千万先烈用生命筑起来之不易的新中国。”

  李承斌听着,茅塞顿开,他终悟出其中哲理,深信地点了下头,挺胸而去。虽被批斗得力不能支,在岳萍眼里,那伟岸身材,走路步伐,表露出对未来充满信念与期望……

  凌志远的父亲凌鹏,当年志远被骗踏入陷阱,幡然醒悟写给岳萍、肖冰那封刻骨铭心信,辗转到了老人手里,老泪纵横,捶胸顿足,他本是个实业救国论者,目睹反动政府的*,想想志远、淑菲双双遇害,一气之下,将企业家产尽卖,移居异国他乡,重整旗鼓。后一在京亲戚去信告知,志远被共产党救出,为此牺牲了一位同志,险逃魔窟,淑菲也被群众救出,免遭毒手。大陆易主,两人终成眷属,虽远隔重洋,欣慰之余,不觉乐极生悲,面朝祖国方向,跪拜祈祷,感谢共产党恩德,人民胸襟,遥祝他夫妇用自己薄技,回报祖国和人民。

  然而,后听两人被打成右倾分子,对这个词虽不懂,总觉不是啥好兆头,担心殷殷,又苦无良策。关山隔断家乡路,纵有鸿雁难传书,他怕因自已在海外这层关系,给晚辈带来无端祸患与灾难。之后听说,他们又恢复了平静,便与在京亲戚大着胆子通了封信,寄后,他害怕了,怕给亲戚招灾惹祸,加之海外一些敌对势力煽风点火,简直把大陆说成魍魉世界,在他忐忑不安、惶恐之际,一封大陆来信使他惊喜万分,告知志远夫妇不仅已成大学教授与学界权威,且有一双可爱儿女。凌鹏高兴得彻夜难眠,真想去信祝贺,以慰其心。然,一些海外反动媒体的扭曲喧嚣,终使他为了晚辈前程,没敢冒然寄出,挖空心思,几乎花费了他几天时间,写出一封肺腑之言长信,思虑再三,终长叹一声,无奈地付之一炬。但他对祖国信息,十分敏感,甚至学会从反动报导中,寻找正面答案。

  有一个时期,曾为祖国快步前进,一雪百年耻,迎来又一春而欢兴,为此,四出奔走,联络海外华人,在他慷慨解囊带领下,募得一笔巨款,交我驻在国使馆,支援祖国建设,他因之成当地一侨界领袖。

  六十年代中叶,正准备办好签证,回祖国一来亲眼目睹日新月异巨变,二是想见下自己久别的儿子媳妇,更想抱抱未曾谋面的孙儿孙女,兴奋得彻夜难眠,虽给儿孙准备了大堆礼物,仍觉欠他们太多,就在老人热切冀盼中,倒头浇来瓢冷水,国内*开始,回去多有不便,筹盼多年夙愿,一朝殆失,给了老人一闷棍。

  从此,凌鹏似有了第六感觉,对祖国任何风吹草动,都敏感到极限,加之一些反动媒体大肆喧染,似洪水猛兽袭来,他如坐针毡,为儿孙命运忧心如焚,大着胆子试探性与在京亲戚去了一信,也石沉大海,音信全无。后见海外媒体描绘得凡出身不好的、有海外关系的、学有所成及当权派什么的,都在打倒之列。再无心光顾他的企业,听到一乡亲因事归国,千嘱万求,要他找到那位亲戚,设法摸清志远、淑菲下落。

  日等夜盼,度过了半年漫漫煎熬,那人才迟迟而归,不辱使命,告知,他亲戚儿子早参了军,已是解放军营长,在北京一单位支左,老人过世后,已举家迁移。他虽不懂支左是啥意思,从表情上看,没啥问题。“之所以迟迟未归,就是等这位热心的亲戚弄清志远、淑菲近况所延误。”说到这里,嘎然而止,似有难言之隐。

  凌鹏见状,愈感不安,脖子伸得老长,见对方欲言又止,急切地:“请如实相告,志远、淑菲和孩子们……”

  那人长叹口气:“你那位亲戚真可谓古道热肠,不辞劳苦,远奔汇江,见到部队里一位老上司,才知道夫妇早几年批斗后住进牛棚,如今被送往一所‘五&;#8226;七’干校……”

  凌鹏急问:“‘五&;#8226;七’干校是啥性质,可是教书育人?”

  那人苦笑着摇了下头:“开始我也不懂,后听说就象劳改场,一边劳动改造,一边挨批斗,写检查……”

  爱屋及乌,凌鹏“啊”了声,几乎昏厥。半天,才喘过口气,痛心疾首:“那,那,我的孙儿孙女……?”

  “你的孙女凌倩高中未能毕业,学校停课,已上山下乡,(44)孙子凌微尚幼,被他们的同事、友人叫王坚的照护着,不然,早流落街头。”

  凌鹏听到这里,失声痛哭,几度不支,在异国他乡,既想九死一生儿子媳妇,更痛惜未见面的孙子孙女,自己虽有亿万家产,却不能为儿孙分忧,心如刀剜。

  经过一段筹划,他决意使人回国通过这名亲戚,帮儿孙出逃,与他相聚。紧锣密鼓筹备好一切手续后,派他的一名心腹登上旅程。

  这心腹找到支左的亲戚,只说凌鹏思子心切,能帮他一见。这位亲戚不敢作主,如实向组织作了汇报,这位部队领导对其处境十分同情:“汇江军代表是我的老首长,我写一便信可去找他帮忙。”

  严忠接见了二位,虽被正义感驱使,深知叶辉阴险,会让他们吃闭门羹,这样,反刺伤了一位远隔重洋老侨界领袖的心,踱步沉思,不由说:“你们能有一封外调函,我给上面签发个意见,就好办了。”

  这位亲戚一听,兴喜地:“来时带有单位信函,首长能开绿灯,已是我们厚望了。”

  严忠高兴非常:“现在就给你们签发。”

  不是严忠不讲原则,在这乱世之秋,黑白颠倒年代,不出此下策,怎能给淑菲、志远少许安慰? 。。

十八 斥小丑  张伟碧血染大地 夜沉沉  淑菲突会不速客 84
淑菲、志远虽同在一个‘五&;#8226;七’干校,除上下工及批斗会偶有碰面,“锦衣卫”有意不让他们接触,住地虽近,也不敢越过雷池半步。

  一天晚饭后,淑菲正在棚子里回忆整理李承斌被“锦衣卫”烧了的资料,突然,看守叫她到招待所去。

  她不清楚又有啥灾难临头,反正已是见怪不怪,迎接她的,大不了是无休止的检查和批斗,当走进一房间时,一个军人及干部模样的人坐在室内,还没反应过来,另一个看守也带来了志远,点头哈腰站在一旁。

  为引开两个密探,他亲戚一本正经地:“我是驻该单位军代表,这位是革委会成员,找他两核对一个人历史,具体情况他掌握,由他谈。”拿出盒烟,先一人扔给看守一支,“走,咱们到隔壁,取下你们经验。”

  两个看守本有些犹豫,听说是革委会成员,无疑是造反派,一瞧是大前门,忙跟着向隔壁房间走去。

  这人将门碰住,上去拉住呆若木鸡的志远:“志远兄,这位是淑菲嫂子吧,让你们受惊了。”

  二人仍不知就里,正惊疑间,只见他从内衣里抽出一封信,轻声地:“凌老伯使我专程从海外来看望二位,还多亏这位亲戚军人及严师长鼎力相助。”

  志远一见信,虽阔别二十余载,父亲笔迹他永世不会忘记,看着一句句感人肺腑之言,那哀婉、凄楚、思念而不能相见的情怀,尽在信中表露出来,可说钻心刺骨。雪白的信笺上,斑斑点点,分明是老人写信时泪痕,特别是老人自责所欠儿孙亲情账时,两人再也控制不住感情,无声的泪,泉涌般流下来。

  两人擦了下模糊泪眼,最后一段话跳进视线:要他们出逃,为此,兑换了三万元人民币,设法将一双孙儿孙女带出,方法、路线,来人已布置妥当,款如欠缺,几个接头处均有人负责和迎送……

  里面还有张小纸条,切不可让亲戚——那位军人知道,免受株连——分明是来人夹进去的。

  志远似有所动,泪眼巴巴看着淑菲

  淑菲五内俱焚,翻江倒海,有股暗流在撞击着她的心扉。是的,从反右到*,中间虽舒心地工作了几年,已近二十个年头,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二十年?岁月流逝,空有一腔热血,不能为国效力,心有不甘,又不能有所作为,在屈辱与无尽的批斗中度着余生,啥时是尽头?

  随之,她又为自己动摇感到耻辱、脸红。一个光明磊落的共产党员,叛离自己祖国?尽管多灾多难,总是暂时的,老书记尸骨未寒,肖冰下落不明,岳萍与战友还在受难,人民,伟大的母亲,没有她的哺育、救助,自己早成异乡之鬼,现在,正象严师长讲的,广大人民群众,正在与邪恶势力搏斗、较量。自己早年从军,枪林弹雨都过来了,不就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才立志报效国家?祖国和人民正多灾多难,不管不顾当逃兵?此时出逃异国,就物质而言,可能要比现在好得多,但物质可以获一时舒适,却无法产生心灵安慰,真正的恬静,只能产生于对心灵准则的固守中。她终于亮出心中底牌,征求志远意见。

  岂知,志远也陷入迷惘与彷徨,心潮起伏,似放开闸门洪流,汹涌澎湃,欲望之煎熬,冲突丛生,多年重负荷压力,使他难以忍受,一颗拳拳之心,得到的是什么?无情的人身攻击、诬陷,身心不支的劳改,拳脚交加的毒打,遭人唾弃的非人待遇,剥夺了自己赖以慰籍的讲坛和医生之责,大好年华,在无休止心惊胆颤中流逝,机遇难逢,真想一走了之。

  但每每想起因救自己牺牲的同志,老书记慈父般教诲,严师长殷殷之情,亲如兄弟姐妹战友,怎忍心弃之而去?经过激烈内心搏击、碰撞,作出抉择:虽念父心切,在两者之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淑菲听了志远推心置腹之谈,不觉热泪盈眶:“是啊,老书记临危还谆谆教诲,啥时候也要相信我们伟大人民,伟大的党,几代人前仆后继建起的新中国,为啥不能忍一时委屈,为祖国未来付出代价?”

  来人十分吃惊他们的抉择,一万个不理解:“世道如此险恶,整天不是挖河砌岸,就是挨批受揪,受不完的呵斥,那有你们用武之地?难道虚掷时日,碌碌此身?”

  淑菲满含深情:“老人一片苦心,毋庸置疑。是的,我两人这大半生酸甜苦辣、沉浮荣辱,因为运动,也可说*,耗去大好年华,失去不少机遇,你不懂,也不会懂,信仰,是我们恩师,生生世世为其奋斗,无论狂风恶浪袭击,还是美好诱惑招手,都不会动摇我们意志与决心,相信曙光终会到来,中国有句俗语:子不害母丑,狗不嫌家贫,何况我们为之奋斗了大半生家国?走了,既不忍心也不放心啊!”

  来人似懂非懂,对身处逆境,亦可说险境,惨淡人生,毫不动摇,深感茫然:“从凌老伯嘴里得知,你们都是才华横溢有为之士,为此,专门联系到最好工作环境——出成果的土壤,可大展雄才。也为孩子选择了难得私立学校,让他们学有所成,不可辜负老人一片心啊!”

  两人听了来人滔滔不绝劝导,深为老人良苦用心感动。但家国之忠、家国之情、家国之恋,使他们难以割舍。怎肯离开生他养他为之奋斗这片热土?离开无数个朝夕相处战友、同志?是的,在这里,夜沉沉,噩梦不断,乱嘈嘈,无个尽头。也许,自己所学,难再有用武之地。但是,能因为祖国一时多灾多难就弃她而去?不,既是寒冬,春天还会太远吗?阴霾终将被驱散,艳阳定会照人间,总有一天,会为祖国母亲的建设,奉献出一颗拳拳之心。她坚信,胜利属于人民,属于党,属于正义。老书记当年就曾说过,公道自在人心。党和人民,永远是自己——也是所有热爱她的人坚强后盾。淑菲想到这里,断然道:“请转告老人,感谢他舐犊之情,但也让他理解,只有祖国强胜了,海外游子才能得到尊严、扬眉吐气,我们在迎接这一天到来,相信定会到来,不能吮吸了母亲乳汁,去为他人效力。”

  来人深被淑菲所感动,为难地:“老人寝食不安,日思夜盼,我可是专门衔命而来……”

  “我们十分理解。”淑菲一反悲戚的脸:“也许,有一天祖国春回大地,还会不请自归,转告老人, 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要的是祖国尊严,不是个人一时得失。”

  来人无言以对,他不理解,怕永远也难悟出,放着国外舒适环境不去,却执迷于穷山沟里惨淡人生。

  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固有的特性,为了祖国明天,一代又一代顽强地探索着、追求着、拼搏着,从不计个人得失,乃至生命。

  来人既感动又心酸,无望地:“既如此,我就不强人所难,会如实向老伯讲出你们赤子之心,但这钱,总该收下吧?”

  淑菲与志远交换了下眼神:“作为子女,本该赡养老人,承欢尽孝,这一天,坚信会到来,为了老人盛情,权且收下,待来日,定补报不齿之恩。”

  两人写了封长信,请老人饶恕和理解晚辈耿耿此心,终有相报之日。

  淑菲给王坚写了封短信,要他替他们,为自己,也为保护好同志后代及老书记遗孤,尽份同志之情。

  来人不知信的内容,按淑菲信上地址、姓名,找到王坚家,将钱与信留下,与严忠辞行后,两人分手而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十九 狗仗人势  无辜幼童涂炭  喜笑怒骂  农妇痛揭王闯 85
岳萍等人自被批斗后,家被抄,门被封,一月二十元生活费,家庭子女均被撵到一间大小的棚院里栖身。

  白明的母亲,终在凄苦、遗憾与无望中,扔下白云、白亮两个孩子,撒手西归。

  王坚处境虽稍有不同,也是在刀尖上过日子。刁锋一朝权在手,早把王家对他救命之恩付之东流,经过多次批斗,要押往牛棚。

  王坚母亲,这位德高望重的知识女性,自丈夫遇害,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