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淘尽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浪花淘尽英雄-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挥期间,董卓是他的手下,但董卓根本不买张温的账。一次,张温拿着天子的诏书召唤董卓,董卓过了很久才慢悠悠来了,张温批评董卓,董卓是不服气,两个人闹得很不愉快。在张温手下当参谋的孙坚看不过眼,走到张温面前对他耳语道:“董卓不知错反而态度不恭,应该治他奉诏不到罪,按军法把他斩了。”
  张温是个好脾气,以前陶谦在他手下也当过参谋,陶谦可不是印象中的谦谦君子,年轻时以臭脾气著称,他敢在酒桌上跟张温公开叫板,严重藐视领导,但张温最后也没能把陶谦怎么样。张温小声对孙坚说:“董卓向来在凉州一带有威名,现在杀了他,再在西边用兵就少了依托。”孙坚见张温不敢,但他仍不放弃,又历数董卓三大罪状,让张温下决心。张温仍然不敢,对孙坚说:“你赶快下去吧,时间长了董卓会起疑心。”
  韩遂后来杀了边章和北宫伯玉、李文侯,吞并了他们的人马,拥兵十多万,成为凉州最大的反朝廷势力。此时,东汉名将马援的后人马腾也迅速崛起,加上汉阳郡人王国等叛军,几路人马卷土重来,又寇掠三辅,把关中西部重镇陈仓(今陕西宝鸡)围了起来,朝廷派前将军董卓与左将军皇甫嵩共同出兵征讨,这一次朝廷军队把韩遂、马腾等部打败。
  随着战功的累积,董卓的个人势力也快速膨胀,董卓不服管的问题引起了朝廷的担忧,为了解除董卓的兵权,朝廷于中平六年(189年)下诏征董卓为少府卿,这是九卿之一,正部长级,相当于皇家事务部部长,董卓哪有心思去洛阳伺候皇上,于是上书请朝廷收回成命,理由是其所部湟中义从以及秦胡兵等听说他要走,都哭着喊着不让,“牵挽臣车,使不得行”。对于董卓的抗旨朝廷居然没有办法。后来有人又想了个主意,改任他为并州牧,让他把所领的兵交给皇甫嵩后立即赴任。州牧位高权重,是绝对的封疆大吏,可董卓仍然没兴趣,他再次抗旨。
  如果没有以后何进诛宦官、袁绍召外兵入京、洛阳大乱等事件,董卓跟朝廷迟早会摊牌,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由他整合凉州正、反两方面的各路人马,自己割据称王,当上土皇帝。但是,后来发生的事谁也无法预料,董卓在其中极尽推波助澜之能事,最后又被掀起的大浪所吞没,并且直到他死后,由他激起的这股浪仍然久久余波未定。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叁 汉末最危险的职业是做外戚
东汉第一任皇帝刘秀还算是个明白人,他知道外戚专权的危害,为防止大权旁落而对外戚的防范极严,但到他的孙子和帝时,由于小皇帝只有十一岁,他的母亲窦太后开始临朝,从而造就了东汉第一个强势外戚窦宪,从那时起一直到东汉灭亡,起起伏伏,绵延不断,先后出现了窦氏、邓氏、阎氏、梁氏、何氏等强势外戚把持朝政。
  外戚专权是东汉政治的一大特色,在大多数情况下,外戚、宦官、士人构成政治结构中的三个方面,就像一个不规则三角形,当他们势均力敌时政治还算相对稳定,如果相对平衡被一方或某两方的联盟打破,就会造成动荡。和帝以后的历任皇帝无论在位时间长短,都无力完全掌控天下,经常任由各种政治势力的摆布。桓帝、灵帝上台,更加清醒地看到积重难返的政治生态,不再把汉室中兴作为自己的使命,而希求通过权力平衡术保住自己的帝位不失,外戚又成为天子可依赖和利用的一张牌,他们多次掌握大权,但又常常功亏一篑,就像《汉末英雄记》里记载的最后一任强势外戚何家一样,落得了悲惨的结局。
   。 想看书来

东汉产生过史上最牛的外戚
汉顺帝刘保的皇后姓梁,她的父亲叫梁商,哥哥梁冀是有名的“跋扈将军”。梁家的祖上是河东郡的商人,专做外贸生意,于是举家迁到通向西域的要道附近,也就是敦煌、武威、酒泉一带,由于生意做得好,发了财,又迁回关中地区的茂陵。王莽当皇帝的时候,梁家不仅财大,而且也有了势,梁冀的先辈中有一个叫梁延的干到了酒泉郡太守,还有一个叫梁统的,干到武威郡太守。梁统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的窦融手下的得力干将,窦融归顺光武帝刘秀后,梁统跟随。他们二人都被封了侯,梁统被封的是高山侯。梁家、窦家长年居西域,有优生学方面的优势,家族中容易出美女,正好刘秀喜欢与功臣之家联姻,所以梁家、窦家都成了外戚集团中的一员,他们和邓家、阎家一起,基本上把皇后、皇太后垄断了。
  外戚为了争权,互相之间也展开过残酷斗争。梁家曾遭到窦家、邓家、阎家等外戚的压制和打击,在宦海中几度浮沉,到顺帝刘保时才时来运转,到桓帝刘志继位,梁家已经完成了从宫内到宫外、从朝廷到地方的权力布局,梁家先后有七个人被封侯,三个人当上了皇后,六个人为贵人,出了两个大将军,担任过正副部级文职和武职高级官员(卿、将、尹、校等)的多达五十七人,至少有三任皇帝是梁家人立的,这一家堪称史上最牛的外戚。
  只要是梁家的人,无论是白痴还是白丁,想当官就能当,想当多大就能当多大。梁冀有个儿子叫梁胤,小名胡狗儿,长得丑陋无比,到十六岁时仍然是无才、无德、无知识、无理想的“四无青年”。就是这样一个白痴,突然想弄个官当当,而且就要当河南尹,这是太守一级的副省级高干。对别人是做梦,对梁家的人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梁冀暗示手下的人推荐梁胤,小狗子还真当上了河南尹。这家伙老留级,估计顶多够个小学水平,身体发育也差,官服官帽一穿,歪七扭八,走在路上见到的人莫不暗自作笑。这小子不以为耻,经常跑到洛阳大街上转悠,因为在这块地盘上他是最高行政长官。
  梁冀虽然黑白通吃、水火不进、百毒不侵,但这个世界上也有尅他的人,而且是个女人,名叫孙寿,是梁冀的老婆,她是一个颇为另类的女人,堪称古代时尚界的先驱,一个典型的“野蛮女友”。
  梁冀奇丑无比,但老婆孙寿却美丽异常。不仅美,而且妖艳,会打扮,能引领潮流。她发明了一些新奇的穿戴和化妆方法,比如“愁眉”,就是把眉毛画得细而曲折,显出一副愁容;“啼妆”——在眼睛下面化妆,显出一副哭过的样子;“堕马髻”——把发髻偏在一边,以示懒散、*,好像刚从马上掉下来的样子;“折腰步”——走路时如风摆柳,腰肢细得好像要折断的样子;“龋齿笑”——笑起来好像牙痛,只能浅笑,不能放声大笑。这些被学者应劭当成那个时代的逸闻趣事,记载到他撰写的《风俗通》一书里。范晔写《后汉书》为了活跃气氛,把这条社会新闻也引进了正史:“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范晔顺手给孙寿女士多弄出一个头衔:媚惑教教主。
  孙寿还天性嫉妒,对梁冀管束得很严。梁冀的老爹梁商去世的时候,按礼制梁冀得服丧三年,这三年里不能吃荤、不能喝酒、不能娱乐、不能过夫妻生活,梁冀哪里熬得住?服丧期间,他常去城西偷着与一个叫友通期的美女幽会。孙寿侦察到这一情报,等到梁冀外出,她带着一群奴仆,把友通期抢了过来,剃光头发,严刑拷打,最后还残忍地剥去友通期的面皮。这样闹还不够,孙寿还打算向社会爆料梁冀的这些绯闻。梁冀虽然又怒又心疼,但居然没有办法,只能跑到老丈母娘那里,磕头作揖赔不是,这样孙寿才放了他一马。
  史书记载,梁冀大起第舍,孙寿也不甘落后,在他对面街上也盖了一所,殚极土木,搞起了建房比赛。这两座府邸修建得相当华丽、奢侈,堂寝都有阴阳奥室,连房洞户,柱壁雕镂,装饰非铜即漆,窗户和门都绮疏青琐,画上云气仙灵。梁冀夫妇还在城西修建了兔苑和超级别墅群(别第),规模“经亘数十里”,使用囚犯和士卒,修了几年才成。在城西的别第里,梁冀专门“收纳奸亡”,养了一批死士,人数据说多达数千人,这些人是地地道道的黑社会,谁不听话灭谁,谁敢造反就让谁消失。
  梁冀夫妇在洛阳城西的兔苑里养了好多兔子,都是各地官员迎合大将军的爱好捉来进献的,好多是稀有品种。他们把这些兔子都剃掉一撮毛,作为梁氏兔子的LOGO,谁要是不长眼,不小心打死一只,就要判处死刑。有一个西域来的商人,初来乍到不清楚规定,结果不小心误杀了梁家的兔子。案件开始调查,周边的老百姓陷入极大恐惧之中,为了自保,他们互相指控,一只兔子竟然搭上了几十条人命。
  梁冀夫妻不仅向穷人开刀,也向富人们下手。他们派出自己的黑社会成员,调查各地富人情况,掌握这些人的隐私以及财产状况,然后找个借口逮捕收押,狱中秘密严刑拷打,直到愿意出钱赎人为止。扶风有一个叫士孙奋的,说起来还跟梁家有点关系,他的母亲曾经是梁府上的一名婢女。后来这一家人发了财,成为亿万富翁,就被梁冀盯上了。梁冀倒没有抓他,而且换了一招比较客气的。梁冀让人送过去一匹马,说这可是一匹神马,抵押给你,在你这儿贷五千万钱吧。当年的全国税收约六十亿钱,这样就容易理解五千万钱是个什么数字了。士孙奋明白这是明摆着欺诈,换个聪明人也就认了,偏偏士孙奋比较吝啬,自做主张给梁大将军打了个六折,只送过去三千万钱,其实这笔钱也不少了,组建一个骑兵师都够了,但梁冀大怒,立即让人向扶风郡太守报案,说士孙奋的母亲、梁府曾经的婢女,在梁府当差期间偷拿过白珍珠十斛、紫金一千斤逃亡,案子很快审完了,士孙奋兄弟几个在狱中全部被杀,没收全部家产,共计约一亿七千万钱。
  梁家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直到汉桓帝刘志上台,实在忍无可忍,于延熹二年(159年)在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等五个宦官的协助下冒死发动政变,将梁氏一门无分老少长幼全部斩尽杀绝,此案诛连到朝廷高官多达三百多人,史书形容朝廷为之一空。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外戚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努力
桓帝刘志也没有当几年舒心皇帝,他于永康元年(167年)驾崩。以太尉陈蕃为首的内外朝一致尊皇后窦妙为皇太后并临朝。外戚在遭受梁氏一案沉入谷地后又东山再起,当时士人的代表陈蕃支持窦氏,他们立志铲除宦官,以曹节、王甫等人为首的宦官阵营空前紧张,谁都能预感到随时可能发生新的流血政变,很多人称病不敢进宫,尚书台等在宫内办公的许多机构竟然没有多少人来上班。
  陈太尉与窦武商量,必须尽快确定新的天子,侍御史、河间国人刘鲦不失时机地推荐了他家乡的河间王刘开的曾孙、十二岁的解渎亭侯刘宏,这就是东汉倒数第二位皇帝汉灵帝。窦武照例担任了大将军,他是一个外戚,但本质上也是一个士人,是本朝开国*之一窦融的玄孙,他少年时代就开始专心学术,并成为地方名人,他本不想参与政事,但因为女儿被陈太尉等推选到宫中,并成为皇后,他才不得已站到了目前这个位置上。陈太尉和窦大将军不用太多的试探就结成了志同道合的同盟,他们眼前的目标只有一个:铲除宦官。
  窦武利用太后称制的便利,把陈太尉推荐的一些人安插到重要岗位上,永康元年(168年)五月一日发生了日食,陈蕃与窦武商量,借着这次天变诛除宦官。宦官几乎已经成了砧板上的肉,可以随时动刀,但窦武还想把事情做得再周全些,于是进宫向女儿窦太后请示。曹节、王甫等人也在做最后抗争,他们反复向窦太后求情。窦妙这个年轻女子在*方面基本上是个白丁,禁不住宦官们的陈说,心里开始动摇。对于她父亲提出来诛杀全部宦官的请求,她表示不能接受。
  如果上面坐的是他的女儿,窦武可以用家法来管束。但上面是太后,理论上说就是君,自己是臣。窦武满脑子君臣思想,竟然拿女儿没有办法。可见,窦家人读书都给读傻了,女儿如此,老父也如此,政治伦理一流,政治智商很低。结果,宦官们推出两个倒霉鬼,一个叫管霸,一个叫苏康,把他们交出来杀了,希望以此消除外界的敌意。但在陈太尉等人看来,这显然不够。八月的一天,一贯只在东边天空出现的太白星竟然出现在西边的天空,这是罕见的天文现象,比上次日食还严重。精通天文学和神秘预言学的侍中刘瑜上书,称这是“大凶之兆”,宜速决断。窦武再次坚定了决心,他安排宦官里的自己人山冰担任黄门令,负责宦官队伍的纪律监察事务。山冰上任后开始对宦官进行清查,侦察犯罪线索,拿到证据后对宦官进行抓捕。
  但是窦武的想法仍然是一切都要按照程序来,但他却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因为对手未必像他一样懂法讲法。山冰通过严刑拷打等手段,取得了曹节、王甫等人犯罪的证据,窦武立即上书太后,要求惩办宦官。这个案子涉及的人很广,包括了大部分宦官。曹节、王甫一派的宦官朱瑀那天正好在太后的寝宫长乐宫值班,他偷偷看到这封奏书,见上面提出将现任的宦官一网打尽,其中包括他自己,顿时感到既恐惧又愤怒。朱瑀立刻召集太后宫中的十七名宦官秘密商议,同时向曹节他们通报情况。这时已经是半夜,曹节把十二岁的灵帝刘宏叫醒,递给灵帝和周围的人每人一把剑或刀,让他们到德阳殿躲一躲,那里比较宽敞,动起手来不容易造成误伤。
  曹节告诉灵帝,如果遇着乱兵,只要他上下挥舞刀剑,就没有人能靠近他。事发在夜间,宫里尤其是禁省之中主要以宦官为主,曹节、王甫一派占据优势。曹节立即动手,诛杀了山冰,任命王甫接替山冰担任黄门令。他们迅速占领了在宫内办公的尚书台,杀掉了企图反抗的尚书令尹勋,把重要印信、符节都收了起来,把刀架在值班的尚书们脖子上,逼着他们写出一道道诏书。在这几个尚书里,或许会有一个人,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