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尚未落尽,朦朦的天际边,凭空走来一位身穿青色道袍的道人,正是刚才还在吃果子的清一。
“凤族火明见过清一道祖。”
“哎…火明,自称凤族,显然你还是对凤族灭族存在怨念啊。”
“弟子不敢,只是弟子身为凤族族长,在世一日,凤族便不灭,如今我已有了子嗣,凤族又有了后人。”
“我正是为此而来,凤族合该被灭族,此乃天道大势,任何人不得更改。所以你这二子不可再为凤族,为偿还此因果,我欲收其中一子为徒,你仔细考虑一番吧。”
良久良久,火明自知天道大势难改,自己能存于天道之下已是遁去其一,因此不敢再奢望振兴凤族,向着清一缓缓的点了点头。
见火明同意,清一一挥手卷起那地上的两个凤凰蛋,紫气萦绕,转眼间两个蛋光彩不在。
“我已抹去两个蛋内的凤族因缘,但此二子即使不再是凤族,也将成为冠绝洪荒的异兽。我留一子带回岛上,有缘你们母子自有相见之日,另外一子望你好生管教,不得为祸世间。”
“谨遵道祖法旨。”火明再抬头时面前已空无一人。
天地悠悠,岁月匆匆,转眼间又是四百年时光。这天,天一岛上、瀛洲峰顶,就听“嘿”的一声大喝,接着一道五色光华闪过,一个黄脸道人从空中跌落。
“哈哈,师兄你又输了,今天晚上请我和小白吃什么啊。”话音甫落,一个身高一丈左右,身披五彩锦袍手拿一杆长枪的红脸青年凭空出现在空地上。而那黄脸道人,则被刚才一直站在旁边观战的一个白脸大汉扶了起来。
“请你吃七星果吧,这可是我亲自培育的洪荒灵果,一千年才成熟一次,上个月刚刚摘下。”
“七星果?一千年就熟了啊,还不如大师兄的人参果呢!”那红脸青年不屑道。
听到如此回答,黄脸道人和那白脸大汉一脸的黑线。
“哈哈,孔宣,你又欺负你二师兄和小白了啊。”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空地上多了一位青袍道人。
“弟子莫非(孔宣、小白)见过老师(老爷)。”三人正是清一的二弟子莫非、五弟子孔宣和坐骑白牛。
“孔宣,如今你九炼玄功大成,**力量与近身攻击在洪荒之内恐怕仅在你三师兄和四师姐一脉的祖巫之下。而你二师兄却不精通炼体之术,仅以本体麒麟之躯,岂是你的对手。”清一一脸严肃的教训道。
“嘿嘿,其实是师兄让着我,他要是随手布几个阵法,估计我几十年都出不来,还打什么人啊。”
“好了,不说这些了。自明日起,孔宣、小白到我天一宫听道,习练道法。”
次日天明,孔宣还在睡觉,就听见白牛瓮声瓮气的站在院子里喊他,“臭孔雀,起床了,别让老爷等久了。”由于清一门中无太多繁文冗节,因此白牛虽然为坐骑,大家也没把他当做下人使用,久而久之大家之间,包括两个童子也都可以在一起打成一片。
待二人来至天一宫中,就见清一早已端坐在正中的蒲团之上。白牛连忙跪倒,“老爷,我小白可是早就起来了啊。都是这只臭孔雀赖床,要不我们早到了,害的您久等了。”
“笨蛋,老师千百年都是在这里打坐,无所谓等不等的,是不老师?”孔宣打趣道,随后也在清一身前跪倒行礼。
“小白,你来我门中多少年了?”清一反倒是先问起白牛来。
“小子到老爷门中已进千年,不过资质愚钝,才堪堪到太乙金仙境界。”
“来,讲道之前,先赐尔等几样法宝,一是防身护体,另外也是我天一岛一脉的脸面。”
“此乃我用混沌精金所炼金刚镯,赐予小白,但你无需寄炼,此物只是你日后一段机缘。这风火一气棍,为后天至宝,与那金刚镯同宗同源,今日赐你防身,你好生寄炼。”说罢,将一支金刚圈和一根黑色铁棍交给白牛。
“孔宣,你上前来。”
“你本是凤凰一族,由于天道不悯,转身为孔雀。汝背后五色神光虽为五行齐聚,但因生于南明火山之中,又是凤凰后裔,因此更擅长五行之火,今赐你天地五方旗之离地炎光旗护身;另外,为师观你搏斗中擅使长枪,今赐你先天至宝弑神枪,正和你的九炼功法。另外,此宝为先天至宝中唯一的一件单纯的攻击法宝,威力强大,日后使用时当慎之又慎。”
“谢老师赐宝。”说完,孔宣上前接过二宝,爱不释手的把玩。
“你二人就在天一宫中寄炼法宝,百年后我再传尔等道法。”
………【第三章、两只猴子】………
两只猴子
日升月落,白云苍狗,天一岛瀛洲峰上,自孔宣和白牛被清一带走后,莫非便在峰顶的空地上继续钻研道法。
这一日,莫非正在演练一困阵,突然心神一动,掐指一算,原来是师傅交代的五百年时光已到。自己该去寻师弟敖明,同去东方林海之地,找那与自己有缘之物。
就见莫非出了天一岛,径直往东海深处走去。莫非虽未去过祖龙宫,但大概位置也听敖明提起过,研习阵法之人对方位必须要有超人的悟性,因此莫非毫不费力的就找到了祖龙宫所在。
其实祖龙宫简单的很,就在东海龙宫的后面,只不过敖明布下阵法,不论是谁不得进入,即使是四海龙王没有召见也不得擅入,至于其他人,即使到了近前,也看不出祖龙宫所在。敖明布下这阵法,虽不如莫非的阵法精妙,但准圣之下,也莫能发现。
莫非却不知此节,虽发现龙宫后的幻阵,但仅以为是敖明为保龙族之宝而设立的藏宝室而已。何况这东海龙宫也仅仅是有个“龙宫”的牌匾而已,世人只因其地处东海而称其为“东海龙宫”,而其他三海也是如此。莫非来到宫门前,见有虾兵把守,也不好侍身份硬闯,只好打稽首说道:“请进去通报你家祖龙,就说莫非来访。”
把门的虾兵根本不知有敖明的存在,像这种灵智才开不久的把门小兽,眼中的天就是他家龙王。不过听是找龙族的,也不敢得罪,向莫非告个罪,连滚带爬的跑进去通报。
不多时,就见龙宫里呼呼拉拉的出来一大票人,为首的正是东海龙王敖乾。就见敖乾上下打量了一番莫非,发觉以自己太乙金仙的修为竟无法看透眼前此人,怕是老祖宗的朋友,也不敢怠慢。上前施了半礼,问道:“莫非道长不知寻我家祖龙大人何事,时下老祖宗正在闭关,不见外客,有事的话告之我即可。”原来这敖乾留了个心眼,眼前这人虽不知深浅,但未必真是老祖宗的朋友,没准也是那个洪荒大圣的后人,索性就施了半礼,打起太极来。
“嗯………?”莫非虽不经常出入洪荒,但身份何等尊贵,如今这方天地,鸿钧合道而去,第一圣人便为自家老师,其他除鸿钧亲传的六位弟子和本门大师兄外,何人身份能高过他?莫非本欲发作,但又想到与师弟的不知几世后人计较,难免更失了身份。索性忍了忍,稽首道:“我与你家老祖宗相识于龙凤大劫之后,今日算得有一番机缘,欲与你家祖龙一同去寻。”
“哼!哪里来的野道人,还与我家老祖宗相识龙凤大劫之后。这么说你也是我等的祖宗了?”敖乾尚未答话,身后的三太子敖润便忍耐不住大声喝骂到。
这时候,即使莫非脾气再好也按耐不住,一挥手敖润便凭空消失了,而后使了个困阵,将眼前一干人等定住,刚要说话,就见敖明大踏步从龙宫中走出。
“师兄息怒,师兄息怒,小辈们不懂事,还望不要计较。”
你道敖明为何现在才出现,原来自天一岛返回后,敖明在便在东海龙宫后建祖龙宫,并布下阵法,非老师召唤或龙族大事则不出,专心天道。话说这敖明入门时便是太乙金仙修为,经清一一脉入门功法锤炼后,从天一岛离开时已是大罗金仙的道行。尤其擅长九炼玄功,并专一以此悟道,如今**与近身肉搏能力已可与祖巫一较长短。尤其是近百年来,已攀升至大罗金仙顶峰修为,只待机缘一到便可斩尸成就准圣之体。是日,敖明沉浸于定海珠中的奥妙世界,突然心生悸动,从入定中醒来,开始只以为是修行中出现的偏差,便又寄出山河社稷图,想换换头脑,可偏偏无法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敖明不解,掐指一算,原来如此,连忙从宫中跑出,劝下莫非。
“小辈们失礼师兄,本该打杀,但望师兄看在小弟薄面,留给我日后教训吧。请问师兄,可是为那师尊交代的五百年之事所来?”
“正是,我也懒得和小辈们计较,我们还是快走吧,免得误了时辰,错过了机缘。”说罢,一挥手撤了一干人等的禁制,两个人便凭空消失了,只留东海龙族在那里懊恼不提。
师兄弟二人均是法力通天之辈,洪荒虽大,但二人也是转瞬间便来到了那东极林海之地。只见得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到处是几十丈高的参天巨树,漫步林中,遮天蔽日,好一片“原始森林”。二人正在另种漫无目的的寻找,突然就听一声唿哨响起,一大群猴子从天而降将二人围住。原来莫非与敖明,既是来寻找机缘,便没有动用法力搜寻,因为清一曾告知诸徒,机缘可与而不可求,并不是你法力高强机缘就多,缘分到了,是你的你不想要也不行。反之,纵使你法力通天,机缘未到也强求不得,不是你的怎么你也得不到。所以,二人也就没有发出神念探寻,只追求一种自然之道寻找自己的机缘。
就见这群猴子将二人围住后,领头的走出一猴,就见此猴浑身雪白,身高丈二,绿叶蔽体,手拿一根松木棍。
“哪里来的野道人,到我林海作甚,是不是给猴爷送吃食来了,哈哈……”
“小辈无礼。”说罢,敖明一指点出。
只见那猴被敖明击中向后飞出,直撞断了几十棵参天之松,却是无事,逗逗身上的猴毛,又站了起来。众猴大惊,在他们眼中,自家二大王是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强大之人,怎么如此脆弱,只被这不知哪里来的野道人一指,便飞出几十丈之远并无还手之力。而敖明的惊讶并不亚于众猴,在敖明看来,此猴不过刚刚突破真仙,堪堪到了太乙玄仙的境界,自己这一指虽是随意发出,但自己始终修习的的是炼体功法,走的是力量路线,加之大罗金仙顶峰的修为,这猴子绝没有再站起来的可能。但事实偏偏就在眼前,也不由得他不承认,掐指算算此猴的来历,却发现天机隐晦,唯一一点线索却是连在自己身上。
一干人猴正在诧异,就见远处又蹦蹦跳跳来了一只大猴,却是一只大脑袋的灰色猿猴。待那猴子来到近前,却是不理敖明,径直向莫非拜了下去,口中说道:“弟子拜见仙师,望仙师收录。”
莫非大讶,为何这猴知道自己与其有缘,正在掐算,就见那灰猴向后一声唿哨,将白猴叫到身前,指着敖明道:“二弟,快来拜见你老师。”再看那白猴,本来被敖明一指打得七荤八素,此时却见自己大哥让自己拜那打人野道士,还说是自己老师,一时间一头雾水。不过白猴深知,数百年来自己与这灰猴同甘共苦,灰猴万事皆通、皆明,所以也不问为什么,来到敖明身前,倒头拜倒:“弟子叩见老师,请恕弟子刚才不敬之罪。”他倒直接,也不问敖明同不同意,直接叫上老师了。
敖明被这两猴的动作气乐了,他本是豪爽之人,既知这猴便为自己的机缘,索性也不做作,上前扶起白猴,问道:“就收了你了,你可有名姓。”
“弟子乃天生地养,不曾有名姓。”
“哦…。”
“师弟且慢。”敖明刚要给猴子起个名字,却被莫非拦了下来。
“此二猴为老师赐我等机缘,且这两个小家伙的来历我等也算不清楚,不如先带回天一岛,请老师示下。”
“也是啊。”敖明挠挠大脑袋,回答道。
说话间,莫非也让灰猴站了起来,只见那灰猴对着身后众猴道:“我与你家二大王的机缘已到,今日随恩师回道场修行,你等好生照看林海,艺成之日,我与二弟自当回来,也赐你等一番机缘。”
话说莫非、敖明二人带着两只猴子回到天一宫请示清一。
来到殿上莫非等四人与老师(师祖)见礼后,清一问座下莫非、敖明二人:“尔等可知此二猴来历?”
莫非答道:“弟子也曾掐算,却发现天机隐晦,不得要领。”清一再看敖明,修为本就不及莫非,加上又专攻炼体之术,见老师问询自己,连忙晃了晃大脑袋。
清一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此二猴却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
“敢问老师,此二猴为四猴中哪两种?”莫非问到。
“莫非之徒为赤尻马猴,此子能辩世间之事,可读过去未来,因此尔等初次见面,这赤尻马猴便知是自己的机缘,也正是为此,莫非可传其阵法一道;敖明之徒为通臂猿猴,天生神力,不下于小白,故敖明一指此子能以力化解,敖明专攻炼体之术,衣钵也正该此猴所得。”
“敢问老师,其他两猴何在?”莫非继续问到。
“虽未四猴混世,但却非四猴一同现世,另外两猴尚在天地之间孕育,届时自有你等机缘。”
莫非大悟,接下来便又道:“老师,此二猴为天生地养,未曾有名,因其为我门中首徒,弟子不敢擅专,请老师赐名。”
“嗯………。我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