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难怪,你不过是十多岁的年纪,这些事当然不会知道!‘论道大会’乃是修真界中的第一盛会,每相隔二十五年中原修真各派佛道两家,都会各自派出自己门中的年轻精锐,齐聚在海外蓬莱仙岛上,一来是供佛道两家论道相交,二来是让各门各派下弟子在此盛会上切磋道法,互促修行。”明水娓娓说道。
“原是如此!看来能够去到这‘论道大会’的俱是各派弟子的佼佼者!难怪还要挑选弟子~”秋水道。
“这次挑选弟子,在水行的百位弟子为师的我心里早已有了人选!”明水看着秋水道。
“不知师父心中所选的是谁?可是雪晴和雪卿二位师姐?”
明水摇头轻道:“不是!”
秋水有些诧异道:“不是二位师姐?可诸位师姐中只属她们的修行最高,除了她们弟子不知还会有谁可去?”
“就是你!”
“我?”秋水一惊,“徒儿修行尚浅,比不得二位师姐,恐怕难当大任!”
“没错就是你!要知道挑选出的弟子不但可去蓬莱仙岛,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以下山四处云游历练,天元宗从不准弟子私自下山,这是难得的机会,修道亦是修心,只是呆在这紫薇颠上埋头修行,日复一日毫无变化,又怎能修心呢?天元宗历来传统挑选弟子定是要开启五行幻阵,如今你已能驾驭若寒剑,凭着若寒剑的灵力,想要度过五行幻阵轻易就能做到!只要能安然过了此关,就可成定局了!”
“原来师父是一片苦心,徒儿感激不尽!”
“今日所述之事且不可让其他的弟子知晓,趁着还有些时日,你也要好好修行,不可错失良机啊!”明水又嘱咐道。
“是!弟子遵命!”
十一
“戾~”云海中一声鹤鸣,大白驮着小易从茫茫云海中一穿而出,落在了满山竹林,层层青绿的山峰顶上。红臻一如往常般坐在青石圆桌旁聚精会神的看着古书,直到白鹤落下,这才将手中的古书放下。
“师…长老,我来了!”小易恭敬地喊道,他原想喊出的是‘师父’,可红臻曾告诫过不可如此称呼他,否则会招来祸端,所以便改了口。
红臻先是打量了一下小易,随即轻笑了一下,道:“哈哈,不过是快一年没见,小易你又变化了不少,我都渐渐有些认不出了!”
“嘻嘻,长老,你好久都没让大白带小易到青竹峰上见你了,也不知你过得如何,小易心里真的很挂念你!”小易有些不好意思,憨笑了一下回道。
听了小易的话,红臻心里一阵欣慰,道:“我孤身一人在这青竹峰上过了几十年,虽说有些孤寂,但在这山上可以读经悟道,闲时亦可听风观日,要比在紫薇颠上来的清净自在的多了,今天让你来是想要见见你的木行剑诀练得如何了?”
“小易现在已经可以将木行剑诀中青木神雷决施展出了。”小易回道。
“哦?已经练成了青木神雷决~”洪臻面容一动,道:“如此那你就施展一次让我见下!”
“是!”小易连走了几步到了空地的中心站定,和之前在菜园中一样,眼睛先是闭起,双臂挥圆入怀,凝神闭气,灵识一动,运起了丹田之中的五行之精,双手慢慢的伸出,右手并指成剑诀,左手在胸前瞬间变换了数次法诀,一丝青色的电光在小易的右手指端闪出,电光缓缓四散,宛若娇小的灵蛇在指尖缠绕盘旋。
“青木升天,神雷降世!”小易叫了一声口诀,右手凌天一指,一道拇指粗细的青色电光直射苍穹。
青竹峰的上端原本是晴朗无云,蔚蓝如洗的天空,竟在眨眼之间变得乌云密布,只听“噼!”一声巨响,震耳发馈,乌云之中出现了一道无匹的青色闪电,宛如一条巨大无比的蟒蛇一般,在云中不停地翻滚着,那在空中丝丝游弋的电芒,如同巨蟒口中吞吐的毒信,似乎想要将这天地间所有生灵一口吞下。
一旁的大白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吓了一跳,感受到那青色电光无匹的威势,顷刻间就连身子都蜷缩成了一团,‘咯咯’的叫着,瑟瑟的发起抖来。红臻仰首看着那青色的雷光,亦是露出了一丝惊讶,拈了拈早已花白的胡须,不禁叹道:“果然是后生可畏!”
就在这时不知为何在小易的周围竟无端端的升起了一圈波光淋漓的水幕,将小易包裹在其中,然而身处在正中的小易双目闭起,聚精着灵识施展着青木神雷决,却是茫然不知。
红臻看着亮着清光的水幕,无比惊讶道:“清光凝水?!不好!小易快快停手!这青木神雷万不可施展,否则性命忧矣啊!”
听到洪臻的声音,小易手中正在变换的法诀立刻停下了,天上的滚滚乌云雷光,立刻消散得无影无踪,环绕在小易周围的水幕也一同消失了。
小易脸色变得有些涨红,刚刚强行将正在施展的法决停下,引得体内血气一阵翻涌,洪臻见此急忙快步如风到小易身旁,右手一伸靠在小易的后心。
“五行剑气!?”洪臻惊道。
随着一股精纯的灵力绵延不绝的从后心流入体内,小易好不容易将体内的血气压制,扭头一脸迷茫道:“长老,刚刚为何叫小易住手?是不是小易哪里出错了?”
洪臻一脸惊叹的看着小易,道:“你的体内除了青木剑气外,怎么会有其他的四行剑气?”
小易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道:“小易是想晚些再说的,不过长老已经看出,小易就不隐瞒了,这一年里小易不光修行了青木神雷决,就连金水火土其他四行的剑诀,也一并修行了!” 。 想看书来
十二
“你这孩子怎么会如此莽撞呀!”红臻满目惊慌,双手一挥一柄黄色的仙剑一闪而出,立于小易的头顶之上发出一道精烁的金光将小易环环相绕。
小易看着围绕着自己的金光有些疑惑道:“长老,你这~这是要做什么?”
红臻却不回答,双目一怔,目露精光,一身道袍无风自起,鼓荡不停,气势惊人。
“嘿!”红臻一声历喝,右手凌空一指,小易顶上的仙剑便受了驱使,金光顿时变得无比耀眼。身在小易金光中的只觉一股灵力强行从天灵之中冲入体内,顺着经脉直直的压向丹田之中。
“啊!”随着灵力的冲击,丹田之中似要爆炸一般,小易不禁痛呼了一声。
“小易你要忍住,这五行相克,你体内的五行剑气万不能共存,乃是祸根,我现在便要将你体内的五行剑气化去,你要忍住!”红臻说完,愈发卖力的催动着顶上仙剑。
金光之中所释放出的灵力越来越强,如同泰山压顶一般,小易的丹田慢慢的鼓胀起来,全身的经脉被灵力冲击的一阵痉挛剧痛,直欲骨肉分离,小易也因这阵剧痛而失去了知觉。就在这时丹田之中好象有着什么东西在旋转鼓动,将充斥在经脉中的灵力吸纳一空,涨起来的丹田慢慢的收缩恢复,随后只见从小易的丹田中亮起了光芒,呈金蓝青赤黄五色,五光环绕,首尾相接在一起,缓缓流转着,不但将小易顶上的仙剑所发出的灵力与小易相隔,并且把灵力如同巨鲸汲水吸纳了起来。
“五行相生!居然会是五行相生!”
此刻洪臻无比惊讶的看着眼前的五色光环,两眼瞪得老大,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
猛地,五彩光芒之中已是昏厥的小易,忽然双手紧紧地攥起,双目缓缓地睁开,只是其中早已不是之前如泉水般清澈的眼神,双瞳里俱是血红,是那种令人心生恐惧的血红色,一个淡淡的紫色虚影在小易的身上若隐若现。
“啊!”一声暴喝从小易口中叫出,环绕的五彩之光顿消,一股暴戾的巨力直冲而上,悬在顶上的仙剑在这股巨力面前,如同秋后枯叶一般,刚一接触便一下震的向着洪臻倒飞过去,眼前异变突生,洪臻猝不及防,被迎面而来的的仙剑剑柄正击在胸,接连倒退的几步。
那股巨力将仙剑击飞后便一闪即敛,小易身上的紫色虚影也一并消失,两眼一闭歪倒在了地上。
“咳~咳~~!”洪臻用力捂着胸口,使劲的喘息一阵这才平稳了下来,刚刚击中胸口的那一下以洪臻数十年的修为虽不至于受伤,但自身的气息还是被震得混乱起来。待气息平稳后,洪臻急忙把倒在地上的小易扶起,仔细察看并无大碍,只是暂时的虚脱过去了。
“咯咯……”躲在一旁的大白,也来到洪臻身旁一阵大叫。
“呃~”的一声轻呼,洪臻在小易的灵台穴轻轻一点,立刻便悠悠转醒。
“小易,你没事了吧?”洪臻关切道。
“长老,是~是你?我~怎么会在这里?”小易揉了揉额头,只觉得脑中昏昏沉沉,一片胀痛,刚刚发生的事情却是什么都记不得了。
洪臻见小易没什么大碍,苦笑了一下,道:“你这孩子,真不知是哪里得来天大的机缘,近千年来天元宗中不知多少代先人祖师想要将五行剑诀融于一身,都不曾成功,居然让你一个不过是刚刚入门的孩子修成了,真是天意啊!”
“长老,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明白?”
洪臻拉着小易坐到了青石圆桌旁,缓缓说道:“五行剑诀,乃是祖师天元子所留,是我天元宗立派之基,当时祖师将这剑诀传于诸位弟子时曾言,只因五行相克,五行剑诀不可同时修炼,只可单独修炼其中一行,否则是为禁忌,性命忧矣。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精天地间无一处不在,如金之至锐,无坚不摧;木之至生,万物可活;水之至柔,可容山川;火之至烈,能焚生灵;土之至厚,众生倚之。此五者无论哪一种修行到了极致,皆是威力无穷。所以到了数百年后天元宗愈发壮大,所传弟子中亦有不少资质卓越之辈,其中就有人萌发了想要将这五行剑诀融于一身的念头,如此便不顾祖师当年的告诫,同时修行了五行剑诀,可惜果如祖师所言五行相克,只是初一修炼就有人因此而经脉寸断,更有甚者修行到了中途竟爆体而亡。”
“爆体而亡!”小易一脸惊恐道。
十三
“当初天元的三代掌门祖师子安真人天资聪慧至极,所修行的火行剑诀练至三昧先天真火的境界,一身道法可以说是直追天元子师祖,只可惜子安真人亦是太过自负,不顾禁忌凭借道法高深强行修炼了其余四行剑诀,方始时还未出事,后来子安真人修为越加高深,只差一步就可将五行之精融于一体!”洪臻面露惋惜道,“唉,可惜他的道行每增进了一分,身体所受损害就加重了一分,到了最后就在紫薇颠顶上,子安真人最终难以压制五行相克,修行之时引得天雷焚身,五行俱灭,化为灰烬。至此之后,未免再有人重蹈覆辙,之后的接任掌门经过诸般深思熟虑后便将天元宗弟子一分为五,各自传之一行剑诀,便是如今天元五门的由来。”
“长老,我~我也把五行剑诀都修炼了,会不会也和子安真人那样被天雷焚身,化为灰烬,什么都不剩下?”小易听了洪臻说到子安真人化为灰烬,联想到自己,不觉间一阵心惊肉跳。
洪臻微笑的看着小易,摇了摇头道:“呵呵,你却和子安真人他们全都不同,你心性纯朴,无甚杂念,道法随心,这五行之精孕于你体,便如你的心性一般,不但不会相克,反倒让你融于一身相生相辅。”
说到这,洪臻向着云海深处望了一眼,其中带着些许无奈,感慨道:“果如偈语所言‘心中无神,方证得万道!’这个道理修道之人虽然知晓,可终有几人能做到呢?只是为了提升道法而一昧修炼,心境却难以相合,如此所作所为与凡人追名逐利有何区别呢?真乃是落了下乘,纵然功力提升,终是后患无穷啊!只可惜虽有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然而如今依旧有人执迷不悟,欲重蹈覆辙呀!”
“长老,你说的是紫薇颠上的那些弟子吗?”小易顺着红臻的眼光发觉正是紫薇颠的方向,不禁发声似懂非懂的问道。
红臻默不作声,依旧出神的看着云海,良久回过头来,细细的端详着小易,问道:“小易,你可曾想过下山?”
“下山?!”小易先是呆了一下,想起了当初在栖霞山下的日子,摇头道:“没~没有,小易从没想过要下山,在山上小易一直都过得很好,师兄他们都很照顾我,小易每天跟着二师兄种菜学医,日子过的十分充实,我~我只想留在山上哪都不去~”
“你果然和其他的弟子不同啊!不过,可惜~可惜了,你身负五行剑诀,若是能够下山游历,磨砺一番,前途之高,不可限量,但可惜你却是偏门弟子,修成的道法在他人面前亮不得的,若是一生就此埋没在山野间,着实令人惋惜!”红臻叹惜道。
“当初长老你肯将天元宗的法诀传我,让小易能够练成‘御剑而行’就已经很满足了,其他的那些我并不在乎!”小易回道。
“唉~也许这便是天意吧~”红臻又是一声叹息,“好了,已经快到了正午,你也该回去了!”
“嗯!”小易点了点头,对着大白轻轻的招了招手,大白便伏在了身前,小易爬了上去,转过身子对着红臻道:“长老,我回去了,过些日子小易再来见你!”说完,大白双翅一展飞上了空中。
小易回到了庭院门口,先是透过门缝向院内看了一眼,院子里并无他人,只有李云一如平常那般躺在院内的石阶上仰面朝天,眯着眼,晒着暖阳,极为惬意的小憩着。
“吱~”一声微响,小易慢慢地把木门推开,轻手轻脚的走了进去。
“吭~”忽然响起了一声清咳,让小易吃了一惊,扭身一看只见躺在石阶上的李云一下坐了起来,嘴角似笑非笑,极为神秘的看着小易。
“老七,太阳都升到正空,你怎么才回来?这么长时间你去哪了?”
“呃,我~我去~~去了~”小易被李云猛然一问,愣了一阵却是不知如何作答。
李云见小易右手攥着衣角,支支吾吾的回不上来,嘿嘿一笑,道:“好了,不用说了,看你这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