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虚寻道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紫虚寻道录-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音仙师?”杨昭这才想起,那位让他不知有什么心情的清音,心中忽有些奇怪。

    清音到底想干什么?还是这陆吾另有深意?

    他只觉得这位优雅冷淡的仙师,行事高深莫测,实不是他所能探知的。

    说到清音,陆吾的脸上也略有变化,他又看了李珣一眼,脸上有沉吟之色。

    半晌之后,他缓缓开口:“杨昭!”

    “弟子在!”

    “清音师妹脾气古怪,同辈的师兄弟们都拿她没办法,更遑论你这些小辈,若她日后有什么事,做得让你生气,却要看在今日的面上,不要太过计较了!”

    杨昭腿一软,连忙说道:“弟子不敢!清音仙师是长辈,弟子……弟子只是……”

    “罢了!”陆吾打断了他的话,微微一笑后转身进屋,杨昭只听到他说了最后一句话:“以后你就知道了。”

    竹扉掩上,再不闻他的声息。

    杨昭呆在地上,想了很久才摇了摇头,脸上只是苦笑:“以后的话,她就会喜欢我不成?”

    这个疑问,便是打死他也不敢问出口的,杨昭只能在心中想想,作一些白日梦罢了。

    想完此事之后,他便摇了摇头,开始往那南斗峰下而去。

    ps:三更,貌似写的效果不太好,以后我会好好修改的。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九十三章采药下山
    山中无日月,全凭天时变化,才知端倪。

    转眼已是夏日时节,山中群花开遍,绿意随即浸染了几乎每一个角落。

    只是在通天谷东列山系峰顶,依然是积雪不化,冰岩垒垒。

    杨昭站在悬崖边上,极目远望,所见尽是茫茫云气,不见边际。更有风声激荡,呼啸如海潮之音,推云挤雾,拍击脚下岩壁,似乎要将崖上之人卷入这无边云海之中。

    这莫非就是天地的边界么?

    明知此念荒谬,杨昭仍不免这般去想。因为从他所站之处起,南北各延伸出数千里,都是这般模样,前方更似永无尽头。

    这是他数月来凭自家腿脚测出来的,决无虚假。

    这段无边绝壁,虽然也有山势凹凸,但放在长及数千里的广大地域中,却已是如镜面一般光滑,就像天神一剑劈下,将大地中分两半。

    “通天谷,通天谷是南斗峰后通天贯彻之地,不知是否有一日,等这云海散去,能让我看清这谷地的全貌呢?”

    很正常的想法,可是这段时间,他在无边绝壁上下来回不知几百上千趟,这期间无论天气阴晴,也从未见过云海散开的模样。

    杨昭与小白到这天裂谷已经五个月了,这段日子,他每天都是忙忙碌碌,几乎没一刻清闲,只因那卷仙书中所记载的炼制通天丸的玉水仙,想要找到却是有些难上加难。

    这通天丸有经通七窍之功效,对于修炼那紫虚意有着难以想象的好处。

    挥去这些芜杂念头,杨昭略定心神,再向悬崖边上靠了一步,迎着扑面而来的狂风,他微瞑双目,令口鼻呼吸断绝,体内真气随即自发运转,缓缓调整气血升降,待周身状态到了一个较高水准,他突然伸手,在虚空中探拢一记,随即御剑而行,来到了一处山崖之上。

    一眼望去,转眼之间便有了结果,杨昭睁开双目,咧嘴一笑:“看来便是这里。”

    笑容里,他一跃而下,小白也跟在他的身后,点了点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通天股,传说由天力撕裂而生成,长者不见其端,深者不见其底。杨昭没有找到此谷的首尾,自然也探不清此谷的深浅。他从崖边跳下,转眼便穿入云雾之中,绝壁间横生的树枝怪石影影绰绰,从他身边流过。

    在各种障碍物上稍稍借力,样子做下降的速度越来越慢,最终窥准一处突出崖壁的山岩横梁,轻飘飘落在上面。在此地,虾须草的独特香气愈发浓厚,只是隔着大雾,想要确认准确位置,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石梁上停留了小半刻钟,周边雾气没有任何散去的迹象,杨昭却已经锁定了目标,当下也不迟疑,小腿发力,身子如箭矢一般朝侧方浓雾中射去。

    在崖壁上借力,转眼横掠过七丈距离,正如他预判的那样,中间没有任何障碍物,雾气中,斜立在岩隙间的巨松影像越来越清晰,余慈贴着岩壁滑上去,轻轻落在树根处,动作像猫一般轻巧。

    在落下的同时,峡谷中吹起大风,强劲的风力卷得巨松咯吱作响,也让周边的雾气迅速流动起来。

    杨昭运足目力,透过变得轻薄的雾障,很是欣喜地看到,巨松树干前端,层层松枝之内,飘荡着数十根头发丝般的细影,时起时落,似乎下一刻便会被大风扯断,但更多的还是缠绕到树干、枝桠上面。

    目标近在眼前,杨昭心神愈发安定。他没有急着上前采摘,而是从双手御出紫虚意,激发青光灵引,以之虚空而行。

    紫虚意,自是天地灵气之精华凝练而成,混化万真,总御神灵,自成一气,所取者无不仿象天地之势,以为通神之用。

    这十年的时光,杨昭日日钻研紫虚之道,而那卷《紫虚黄庭真经》,则是他唯一的系统知识来源。虽然书上所记载之术,他如今精擅的不过十余种,但对书内种种记述,他已烂熟于心。

    而那卷《太上天地仙书》所记载的灵御天地之意的法门,也是自成格局,但真正高妙的术法,无不是将三方揉合,取其菁华。

    只可惜,杨昭的修为不到、道行不深,便是有《紫虚黄庭真经》这样的上好灵引源头,也能将紫虚意不差地御使出来,却依然无法引动那些天地之意的威能。他现在也只能学一些相对简单纯粹的、以单系统为主的禁制,便如他眼下使的这个。

    手指引动青光灵引,在虚空中划出极其抽象的图形。上者为鸟纹,下者为虎纹,周边列宿分张,中央以屈折的篆络纹路作结。

    当此禁制绘制完毕,驻留在虚空中的青光纹路便是齐齐一亮,随即迅速凝结缩小,直至成为半个巴掌大小的精巧符箓,才凝定不动。

    杨昭伸手一指,此禁制立时飞射出去,飞行轨迹却很是奇特,乃是以余慈手指为轴,绕圈外飞,圈子越绕越大,符箓也越飞越远,直至完全没入浓雾之中,杨昭才抽回手来。

    一切准备完毕,杨昭这才上前,像走独步桥似的,慢慢来到巨松上沿。

    玉水仙已是俯身可得,杨昭却不着急,再从袖中取出已经准备好的石盒,小心翼翼地放置在手边一处由几根松枝交错形成的枝桠凹处,这算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稳固平台,可杨昭仍不放心,再用一道符箓固定住,这才算完。

    然后他才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采摘玉水仙。

    草叶只有发丝粗细,缠在树干上时,又与凹凸不平的树皮纠缠一起,稍不留神便会扯断。而因为药性需求,采摘时必须将根须一起拿下,因此余慈必须将交缠的草叶一根根理清、解开,直至寻到根须,才能拔出来。

    这类活计完全是个水磨功夫,十分考验耐心,也最怕意外。

    还好,杨昭今天的运气真是不错。两三个时辰,没有任何外力打扰,杨昭便顺利将这片玉水仙采摘下来,大致保存完整,约有百十来根,随摘随放,都一根根地摆放到一旁的石盒中。

    正如那卷太上仙书所记载,此玉水仙能吸纳乙木灵气,又与金气相克,故而不能以金属或木制盒具盛装。只能用这白日府管事发下的石盒。石盒中,玉水仙已经平铺了浅浅一层,也能炼制出一炉灵药,这便是他这几个月来所得的收获。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经昏暗下来,半落的夕阳有气无力地将余晖照进云雾之中,杨昭将石盒收好,收去诸般法术,凭借那些横生侧枝还有道道岩隙,如猿猴般爬上这数百尺山壁,等到了崖上,劲风一吹,才知道中衣已被汗水浸透,凉意浸淫,决不好受。

    这些事情便此完结,找了个背风处,稍稍调息一会儿,待中衣阴干,杨昭这才动身,几个纵落间,便和小白没入身后莽莽群山之中。

    在通天谷周围的这几个月,奔波往复,杨昭的落脚处也随时变化,昨日他预先安排的地方,便在百多里外,仅在路上来回便要将近一个时辰。

    进入莽苍山林之后,夜色很快降下,视野愈发昏暗,杨昭御剑的速度却是丝毫不减,山林独有的气息自鼻前吹过,他能从这千百种气味儿杂揉的气息中,分辨出潜藏的、接近的危险,及时变道,不知躲过了多少麻烦。

    眼看即将要出这苍莽山林,杨昭却是一怔,随即放缓了速度。

    他所在的地方,林木已变得稀疏,代之而起的是嶙峋山石,苍黑瘦硬,黑夜中极显荒凉。

    正因为如此,遥隔数里,一簇荒兽气息,才能透过林木的间隙,在他的神识之中闪灭晃动,比气息更清晰的,是山风吹过来的血腥味,此外,虽然微弱至极,杨昭还是能捕捉到远古荒兽那血战过后的气息。

    杨昭能肯定,那边绝对有自己所对付不了的远古荒兽。

    想及此处,他不免挠头。他可以绕过去,可是就怕惊动了那些大战之后的妖兽,这可怎样了得?

    正想着,他脸色微变,刚刚逆风,他没有发觉,侧方便有七八只妖兽走近,距离他所在的位置,已只有半里。

    他右手抽出虚无剑,暗自与小白对了对神,看来此次也只能开始大战一场了。

    抽出虚无剑后,杨昭眉头便皱了皱,此次恐怕凶多吉少,但他也是不惧一战。

    不过很快,他灵敏的神识便分辨出一些信息:好像是熟人哪!

    不远处的竹林边上,清音坐在当初见杨昭时的那只奇兽身上,解开发髻,将青丝瀑布般垂在身前,正在缓缓梳理,那光景与初见面时的情形,竟有七八分相似。

    都是那视旁人如无物的冷淡,以及夺天地造化的神秀,那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女性的妩媚,隐隐流动,不彰不显,却又在无形之中,吸引着人们的眼光。

    杨昭又怎能抵挡得住!

    看她这个样子,也不知在那里坐了多久了,想到自己这几年下了南斗峰后却没见过她,脸上一红,根本就抬不起脸来。

    这样也好,倒把他刚刚的失态遮掩了过去。

    他本能地想过去与她一见,可是脑中却忽然闪过当初陆吾所说的话。

    念头只在心中一转,他便远远的垂手行礼道:“好久不见仙师,也不知仙师如今怎样,来此有何贵干?”

    清音看都没看他一眼,冷淡之意却是比之前更甚。只听她道:“你来此是为了找那株玉水仙,可否让我一观?”

    杨昭闻言一怔,却也不敢多说什么,忙道了一声走近清音的身旁,恭恭敬敬地将那株玉水仙送上。

    清音却不忙着接,而是不紧不慢地将青丝挽了一个髻,这才接过放置玉水仙的那个玉盒。

    这本来是颇为慢待的举动,但一方面她是长辈,另一方面,她举手之间,便是风姿无限,秀色可餐,杨昭只觉得百看不厌,又哪会觉得难受。

    手上一轻,玉盒已被清音拿了过去缓缓展开,一见之下,清音便道:“三千年了,终于又见到了它的身影。”

    杨昭目瞪口呆,清音只看他的表情,便知道自己说中了。

    她微一摇头,又将这玉盒递了回来:“能得到这株株玉水仙,也是你的造化,便拿着它下山去吧!”

    这样就结束了?

    杨昭有些猝不及防,一时间只是应声,却忘了动弹。

    清音缓缓起身,也不理他,目光却望向苍莽山林深处,不知在想些什么。

    杨昭不敢惊扰,等脑子里面转过弯来,也知此地不能再留,便再躬身行了一礼,向后退去。

    “罢了。”清音蓦然开口把他叫住,杨昭愕然看去,听得清音缓缓说道:“此次下山,你就再也不要回来了!”

    杨昭便如一个牵线木偶一呆,还没反应过来之时,那清音却已然骑着灵兽远去,只留下了淡淡的清香在此处飘零,久久才之散去。
第九十四章东海之事,云游大泽
    太虚门,开阳峰中。

    杨昭脚踏虚无剑,终于回到了开阳峰中。

    这一次离开开阳峰整整十年,他的修为已然到达了金丹之期,寿元也是高达八百。

    杨昭大袖飘飘,在一片茫茫大泽上踏波漫行,面前水波荡漾,不时有金鳞鱼跃出欢游,绛背巨鲸翻腾嬉戏,放眼望去,水天一色,上下浑然,远处云雾缭绕,细雨空蒙似珠玉成丝,海气灵液弥漫散洒,深吸一气,如饮甘露纯酿,润泽心脾。

    如此仙家景象他视而不见,却微皱眉头,侧耳细听,现除有鹤唳声于长空外,还隐隐有环佩叮当之音,这音色空灵如洗,却又沁骨入皮,让人心底酥痒欲动,不由心中一奇,怎么开阳峰十年不见,竟然出现了这等仙家妙地。

    心中所想,只觉周身清风忽起,眼前雾气一散,似珠帘轻轻拢起,又如画开卷般,不远处浮现出一水榭玉台,醉剑仙怡然自得卧坐云榻之上。

    杨昭踏上一块飘来的玉阶,理了理衣袍,俯身郑重一拜,道:“拜见师尊。”

    醉剑仙初看时好像能看清楚面目,只是再一眼望去,却如坠雾中,看不分明,他哈哈一笑,传出一把如润玉般的声音道:“回来就好。”

    “十年不见,师尊却是越发红光,我开阳峰如今怎得出现了这等仙家妙境?”杨昭抬起头轻声问道。

    醉剑仙来了兴趣,身体坐直了点,笑道:“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