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宝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宝典-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家的家丁上前先报上家门。

    由于萧家早就打过招呼,那僧人只知道萧家小姐来寺祈福,却不明白祈福怎么会拉来这一众人等呢?

    虽有疑问,但对于堂堂府尊家的小姐,那小和尚自然不敢怠慢,忙迎上了去,恭恭敬敬地行了个佛礼后,一抬头,这才看清萧小姐怀里居然还有个一岁多的小孩子,顿时眉头一跳,还不等他开口询问,萧子衿便一面逗弄着孩子,一面和那小僧解释了一遍。

    那孩子虽说刚才是受了惊吓,但一路上,萧子衿又哄又逗的,很快便破涕微笑,和萧子衿亲近了起来。

    那小僧,一听萧子衿的话,顿时两眼放光,又手合十,喜不自禁地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祖保佑,佛祖保佑!小公子找回来了,小公子找回来了!”

    说罢,居然掉头往寺里跑,一边跑一边大声嚷道:“方丈!小公子找到了,找到了!方丈!方丈!”

    佛家的厅亦是庄严而古朴,经久香火的浸染,身在其中不觉中会让人心思宁静。可是此时,这厅中的一老一青的两位女客,俱是心如火焚,不时嘤嘤抽泣、抹泪。一惯波澜不惊的住持无难大师,此刻也急得满头冒汗,一双佛眼早已落了俗虑。

    “阿弥陀佛,小公子鸿福齐天,吾佛保佑必能使小公子遇难呈祥,老太君、沈夫人毋须太过忧心。”无难大师口宣佛语,劝慰着。但他心里的焦急却一点也不比那一老一青的两位女客少。在白云寺里居然有幼童丢失,传出去本就是一桩玷。污佛门的事,更何况被拐走的还是当朝御史沈文的长子。若是孩子找不回来,沈御史一怒之下,告他一个包藏人贩之罪,那他这白云寺只怕就等着封寺关门吧。想到这里,无难大师冷汗又不禁多淌了几滴。

    沈老太君也忙将双手合十,虔诚地道:“愿我佛慈悲,庇佑我孙儿平安归来!”

    沈夫人正抹着泪,听了大师的话,只觉心里更不是滋味。她本是临安官宦之女,多年无所出,在婆婆的唆使下,丈夫小妾娶了一房又一房,奈何却一个比一个不争气。连婆婆都气馁了,不再张罗取妾的事。却不曾想,沈夫人居然怀孕,且一举得男。老太君苦等多年终于抱得孙子,便一心想着要带着大孙子回乡省亲。孩子还小,沈夫人自然得跟着一道来。省亲也就罢了,那老太君还非得带着孙子上白云寺上香祈福。结果,却却……

    现在孩子丢了,却只能巴望着佛祖保佑。佛祖若真有灵,岂会让孩子在他眼皮底下被人抱走?

    想到这里沈夫人对婆婆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怨,偏那沈老太君是她的长辈,她满腹埋怨却一句也说不得,只能化作汹涌的泪水不住地往外淌。

    沈老太君瞅了媳妇一眼,不悦地道:“哭哭,哭有甚用!若不是你没看管好潇儿,潇儿又岂会被拐走?!”

    沈夫人委屈地道:“母亲,儿媳是和您一道给菩萨上香,这才将潇儿交给蓉儿抱到外头去的。谁料蓉儿那死丫头,居然把潇儿给看丢。等我叫人去把那贱婢打死!”

    “若打死个丫头,潇儿就能回来倒也好喽。我可怜的潇儿啊,怎么那么多灾多难啊!”

    蓉儿就跪在厅外,里面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吓得浑身抖如筛子。心里直叫:苦也!

    她原本抱小公子在寺院里玩耍,一个不慎小公子手里的球掉了,滚进了道边的矮丛里。蓉儿本想唤人来捡,怎奈小公子非不依,又哭又闹的要球。蓉儿拗不过,又心忖佛门净地也无甚危险,遂放下了小公子,自己钻进了矮丛里去捡球。怎知,就那么片刻的功夫小公子居然不见了。她哪里知道,好巧不巧,那人贩子不过只是因为知道佛寺里有钱人多,想进来蹭点钱,正好就看到一个小娃娃独身站在小道边上,周围仿佛没有大人看管,一时起了贪心,便将孩子给抱走了。

    若是能从来一次,任小公子再如何哭闹,蓉儿也不会去捡那个球了。作为一个丫头,犯错被罚并不是稀罕事,现在她却把众人视为命根的小公子给弄丢了,她这条小命怕是真的保不住了。

    正在这丫头以为小命休也的时候,那小僧边跑边嚷的声音传来了:“住持,沈小公子找到了,沈小公子找到了……”

    小和尚一阵风也似的刮进了厅里,却是跑得急了,一进了门就喘个不停,话难出口了。

    厅里,无难大师、沈老太君、沈夫人听了个话音,都腾得一下从椅子上惊起。

    再说萧子衿一众人等,刚到了寺门前话才说了一半,那小和尚便一阵风似的跑走了,倒是闹得众人一头雾水。

    萧子衿也未多想,和众人一道先进到寺里,走不过多时,便见一行人:和尚、贵妇、丫头、家丁,呼拉拉地迎了来。

    当先一位穿着绸袄罗裙,头上金钗宝珠,容颜俏丽的美妇抢将上来,一把便将萧子衿怀中的孩子抱回怀里,抽泣道:“潇儿,果然是我儿潇儿,潇儿啊可想死为娘了……”
第十一章 失而复得的孩子
    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给闹得一头雾水,一时都呆立着,只等着看后续发展。

    难道,眼前这妇人就是孩子的生母?萧子衿转念一想,拐孩子的人既然是在寺庙附近被抓到的,那么丢孩子的也确有可能是寺里上香的香客。

    移目再看,又见一个五旬老太,在婢女的搀扶下快步走上前,拉住孩子的手也不禁痛哭了起来:“孙儿啊,你可疼死我老太婆了!”

    那孩子乍见娘亲和奶奶,本有些欢喜,但见这二人皆哭成泪人了,一时有些闹不清也跟着哇哇大哭了起来。

    住持无难大师年已经过七旬,走路来慢慢腾腾,好不容易挤上前来,敛正神色,向萧子衿行了个佛礼,问道:“这位可是萧知府家里的小姐?”

    萧子衿也忙回了一礼,恭敬地道:“大师有礼。小女正是萧富海之女萧子衿,今日特来贵寺为家父祈福三日。”

    无难大师道:“阿弥陀佛,昨日尊府来人已知会过贫僧,贫僧亦已安排好了厢房。萧施主真乃是有福之人,未进我寺便先做下善事,佛祖有灵,必会庇佑府尊大人身体早日安康。”

    方才一路走来,无难大师等人早已通过那小和尚的口了解到了事情的大致经过。沈老太君和沈夫人乍一见失而复得的宝贝儿,一时难掩激动,听到无难大师的话方才回过神来,齐齐抹了泪。

    沈老太君道:“这位小姐,便是你救了我的孙儿?老身真是羞颜,一行上下足有十来人居然都没能看好我这孙儿,若非得小姐相助,老身这孙儿怕是要遭了大罪了,老身这把老骨头也活不成了!且受老身一拜!”

    沈老太君原是个村妇出生,虽未有太大的见识,但人却实诚,说拜便当真要拜。

    萧子衿眼急忙驾住了她:“老人家切莫如此,我不过是恰巧遇上。也是小公子机灵,一路啼哭不止,方才引得我的注意,再加上大伙一道齐心,方才擒住那人贩子。”

    她言简意赅地两句话,即赞到了那孩子,惹得沈老太君更加欢心,又趁机将功劳也分了众人一份,大家听在耳里,也纷纷得意洋洋。

    沈老太君向众人一一颔首微笑,朗声道:“今日得大伙相助,老身实在感激不尽。大家都先别莫走,稍后老身会命人给诸位每人一份奖赏,虽不能尽表心意,但诸位切莫见怪。”

    众人一听还有奖赏一个个喜逐颜开,心中欢喜不已。

    沈老太君刚刚还慈眉善目的说着话,忽而神色一颤,高声道:“那个天杀的人贩在哪?”

    当下便有人推出了那被绑成麻花的人贩子。

    沈老太君冷哼一声:“好大的狗胆!”

    沈夫人将将哄好了孩子,冷眼瞧那人贩道:“你可知你拐的是谁?你拐的乃是当今御史沈文的嫡亲长子!”

    简单的报名了身份,那人贩已吓得脸色苍白,忍不住开始打颤。

    而众人心里对那老太君更为敬重了起来,倒是对那人贩子有些幸灾乐祸了。若是一般的人贩被揪到了,最多在牢里关个几年,几年后出来还可能继续为非作歹。可是惹到了大官头上,人家只需支会一声,随便找个由头,便能让这人贩子一辈子都甭想出牢门。

    再说萧子衿,本来不知道那小娃和沈老太君他们的身份。一听沈夫人自报了家门,方才醒悟。没想到自己绞尽了脑汁,想方设法想要接近的沈老太君居然是以这种方式和自己相识。更没想到居然误打误撞救了沈小公子。

    等等!天下岂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想到阿朵和阿叶,又想扮成山民的鲁实,萧子衿心头忽然冒出了一个让她惊心的念头:这种巧合,会不会是他们刻意制造的?故意让人掳走了沈小公子,然后又在半道上让她看见,再让她救下,借此和沈老太君攀上关系。以阿叶和阿朵的为人,萧子衿相信她们必然是做得出这的事。只是,利用一个不通人事的稚子,这种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的方式,实在太过阴险。

    萧子衿自幼失母,对于孩子有种天然的怜惜之情,所以对于阿朵和阿叶的处事方法极为不耻。

    可是再如何不耻,又能如何?想想自己,虽是不知情,但也确实是因这孩子和沈老太君相识了。

    沈老太君也果然对她十分礼遇,拉着她的手,温和地笑道:“方才听住持说,你是为另尊来寺祈福的?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外头怪冷的,随老身到厅里坐坐,正好将方才的事再仔细说与老身听听。那小和尚方传话说得不清不楚的,总要当事人自己说,我们才能知道原委。”

    萧子衿面上微笑点头应着,心里忍不住自嘲地想,若是这沈老太君知道所谓的为父祈福,是因为她这做女儿先给父亲下了蛊,还会不会赞她孝顺?如果再知道了小公子之所以被拐,也是因她而起,还会不会对她如此客气?只怕骂一声蛇蝎心肠都不为过。

    侧目间,她看到那在沈夫人怀中刚刚睡睡安静下来,眼珠子正咕噜噜乱转的可爱孩子,萧子衿有种自惭形秽的感觉。这辈子,也许她再也做不了一个好人了。但既然已经迈出了这一步,哪怕前方是地狱,她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到得厅里,沈夫人已经孩子哄睡交由丫头好生看顾,她自己和沈老太君、无难大师一道,坐在厅里听萧子衿“智救被拐孩童”的经过。

    此时的萧子衿,已经将方才心里的惭愧放下,细细地说起了经过。只不过说的过程中,依着事实先是说清了自己发现的疑点,然后再着重突出众人合力擒拿人贩子的事。如此,即不会埋没自己,也不会过于突出自己。即让沈老太君他们明白她的机警与热心,又不会让人觉得她过于张扬。当中的度一松一驰,当真是极为到位。这也是萧子衿从小坎坷的经历,历练出来的本事。
第十二章 刻意与巧合
    沈老太君和沈夫人开始听到沈小公子被那人贩抱着,只知啼哭,而旁人却都未过于注意,不由得心急不已。待听到萧子衿喊住那人贩,顿时双目放光,可是又听得那人贩牙尖嘴利的一番狡辩时,只觉又急又恨。再听萧子衿的一番分析让那人贩无可遁形时,频频点头赞扬。最后又闻众人合力将人贩制服时,顿觉大块人心,暗暗舒了口气。

    沈老太君双手合十,心有余悸地道:“阿弥陀佛,佛祖有灵,让我家潇儿遇上萧小姐。若非萧小姐古道热肠,又心思聪慧,潇儿还不知要遭受多大的罪呢!”

    沈夫人也道:“萧小姐再造之恩,我婆媳俩真是无以为报。”

    沈老太君道:“虽说无以为报,但来日必要登府,亲自拜会另尊另堂道谢。”

    沈老太君之子沈文是当朝御史,虽说官阶与萧子衿的父亲萧富海相等,但萧富海是地方父母官,在泉州一处自是为尊,但在朝堂上却没有太深的关系。而沈文则不同,一直在天子身边为官,几十年的经营下,在朝中的根基自然是不浅。

    更重要的是,御史在皇帝面前是有说话权的。而地方官,却是一年难见皇帝一面。哪个亲,哪个疏,自然不肖多说。更何况出身于官宦世家的沈夫人,其娘家的亲戚在朝为官的不在少数,其叔还位至正三品的高官。

    所以沈老太君和沈夫人要亲自过府去,这可是拉都拉不来的。

    谁料,萧子衿面上却露出极为不自在的尴尬神情,“这,这可怎么当得?”

    沈夫人向来是周旋惯了各命妇贵眷,极会察言观色,一见萧子衿露出这表情,当下便觉有异,便问道:“萧小姐可是觉得有何不妥?”

    萧子衿微一沉吟,幽叹一声,道:“不敢欺瞒夫人,其实子衿的身份实在当不得夫人如此器重。”

    沈老太君笑道:“小姐也是堂堂官家之女,何必如此自谦?莫不是看不起我这老婆,怕上门给令尊大人丢脸?”

    萧子衿闻言,急得小脸儿通红:“老太君如此说可真是折煞子衿了。实不相瞒子衿,子衿身上虽流着萧知府的血,却只是萧家一个低贱的下人,自然当不得二位贵人的谢。”

    沈老太君和沈夫人一听这话,顿感好奇,少不得要一番追问。

    萧子衿便将自己的身世以及从小到大的境遇一五一十地向她二人细细地道来。说到动情处,少不得泪水朦胧,却又恐让人见笑,极力强忍着不让泪水滚落。

    末了,幽幽地道:“虽然父亲从未认子衿为女,但在子衿心里父亲就是父亲,若无父亲,便不会有子衿。哪怕是在府中为婢,但好歹是他养活了子衿。子衿心里只有无尽的感激,不敢有一丝的怨恨。”

    若说,她开始的一番身世诉说,让沈老太君和沈夫人心生怜悯,那么后面这番话,便让人打心眼里觉得她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