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而稚嫩的脑袋显然都无法思考这么有深度的问题,大家都一脸期待的看着老师,等待着答案。
第九章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风好汉服来(中)
老师显然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楞住了,不过她很快就觉察到不应该这样,于是眨了眨眼,左手抚胸,右手按头,一脸怕怕:“啊,东丽同学提这个的问题太有深度了,都把老师吓到了。”俏皮的话语和夸张做作的神情惹来一阵笑声。
老师满意地看着周围地气氛朝着她的意愿发展。
待笑声稍歇,老师才正色说道:“问得好!东丽同学请坐下。我们的民族服饰又到哪儿去了?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已经很少有人想到这些了,你是怎么想到的?不,不用起来,你就坐着回答。”大家都知道,也很清楚,学生都是站着回答老师的问题的,可此时,老师却让他坐着回答,很显然,老师已经把他当做了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存在。
我何德何能,竟蒙老师如此看重?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特殊情悸从心底油然而生了。
“额,我。。。。。。我。。。。。。”很想说是因为儒家的入世之心,清净之道,所以连带着也就有些关心这个民族服饰。再说了,逻辑而已,推一推就出来了,怎么想得到的?这可不好说。
“额,只是。。。。。。恩。。。。。。好奇而已。”树木不要太秀丽了,不然风言风语就会来找麻烦的。
不满意!这是老师的第一反应。可看样子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算了。
看着老师失望的神情,他张了张嘴,猛地站了起来,开了开口,然后,在老师期待的目光中又丧气地坐了下来。
看着坐下去的洛东丽,老师不由得想去了他入学的一幕:
“这第一节课,大家就作这一道题,做完就放学回家。”
“哇——!好麻烦,可不可以少点。”
“就是,一加一,加二,加三,加四,一直加到一百,幸亏我算的快。”
“切,我一定算的比你快!敢不敢比一比?”
“谁怕谁,比就比。”
“加我一个,我也来。”
“我也来。”
。。。。。。
教室在七嘴八舌里成了一个沸腾的锅,热气腾腾,喧闹不断。
“还没算出来吗?我教你,会乘法不?会?好,简单了,不然我还有些麻烦,可以这样算。。。。。。”看着寥寥无几的教室,老师走了过来。
“其实我早就知道答案了,5050,很简单,一个数学天才发明的。他的老师也这样考察学生。你也是想模仿她吧?我只不过想找到一种更好的算法,就像这样,不过,哎,还是不行,总觉得差了些什么,可能需要大学的高深知识。唉——!看来,这就是最好的了。”急速滑动的笔“啪”地一声停留在了已写得密密麻麻的纸上,透露出用笔之人内心的愤怒与无奈。
意料之外的回答引来了情理之中的那一抹惊异。
那时候的神情,跟现在一样啊,看着坐下去的男孩,老师心里不禁感叹。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寂静的教室里回荡着抑扬顿挫的声音。
“那青青的身影,千古之下,令多少读书人为之神魂颠倒!”又是一声沁入人灵魂的感叹。
“那一件衣服,述说着我们华夏人怎样的情怀呵。”学生们的神情有些恍惚。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因为我们有孔子的礼仪,有天人合一的衣服,所以我们的民族就叫做华夏!”声音里不无对民族的自豪。
“你们知道什么孔子的礼仪吗?”老师顺口而问。
“我爷爷说,嗯,孔老先生是一个值得全人类尊敬的圣人,他教会了我们人与人交往的道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让我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让我们拥有了作为人类的尊严。”有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学着他爷爷的口吻老气横秋的说。
第十章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风好汉服来(下)
不愧是大学问家的后代!果然是耳濡目染,必定胜过常人。老师看着那个小男孩,大感教育有望,面上有光。
“说得不错,孔老先生未出生前,天地一片黑暗,而当他教会了我们礼仪,万物才在光明下。”
“那你们又有谁知道什么是天人合一的衣服?”
学生们你看我,我看你,一齐摇了摇头,又眼巴巴地望着老师,希望她能解答疑惑。
“咳咳(清嗓子),有种衣服,叫做朱子深衣。”看着没人知道,老师找回了作为老师的尊严,不禁大为得意,摇头晃脑地背诵,“上衣二幅,屈其中为四幅,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六幅。用布六幅,其长居身三分之二,交解之,一头阔六寸,一头阔尺二寸,六幅破为十二,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体现了强烈的法天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这代表做人要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下襟与地面齐平,代表着权衡。”
底下的学生们开始了热切的交流;
“天啊,想不到一件衣服居然有这么多门道道。”
“是啊,都不知道怎么会想到这么多,不愧是我们的老祖宗。”
这一句引起了强烈共鸣,学生都一个个大为点头。
“像朱子深衣这样将文明融入到与人们最贴身的衣饰之中,正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民族服装的独特之处。”
“老师,那我们的民族服饰叫什么呢?”有一个外号叫“小豆芽”的小女生怯怯地问。
“额,叫做汉服,又称为汉装、华服。”说了半天,居然还没说出名字,老师心里有些发虚,壮着胆子又补充道“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有着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那为什么我们都没穿汉服?是不是有坏人不让我们穿?”你别看“小豆芽”身子弱,脑子可比许多男生都灵光,她想起了前天她妈妈虎着脸让爸爸穿西装去开会的事,为此还跟她“只干大事,不修边幅”的爸爸闹过别扭,所以“小豆芽”印象深刻。
“唉——!”
“唉——!”
“唉——!”
这回老师不多话了,只是一个劲儿地叹气。
“老师你怎么哭了?别哭啊,我们很乖的。”有个眼尖的孩子发现了异常情况。
“是呀,老师抱抱,我妈妈说抱抱就不哭了。”有个公主打扮地小女孩奶声奶气地说。
“老师没哭,老师是沙子进了眼睛。”
怎么能在学生面前哭出来呢?老师用手擦着眼,泪珠儿却像断了线的珍珠,止也止不住地往下掉。
“唉,女人都是水做的,哭吧哭吧,哭出来了心里就不难受了。”洛东丽却似乎感同身受,摇着头劝慰。
“哈,你从哪里学来的油嘴滑舌?真会哄女孩子开心。”老师被他那副“你的问题我知道”的表情逗乐了,多大的孩子?口气偏偏像个深谙人情的老油子。
“这怎么是油嘴滑舌?”洛东丽嘟着嘴,“女孩子本来就应该多多照顾,不然我们造字的老祖宗又何必将‘女子’合起来就是‘好’来告诫我们:女孩子快乐,就是我们快乐。”
“老师,你为什么哭啊?是不是。。。。。。是不是我问错了?”“小豆芽”的声音有些涩,很显然她以为是由于她的问话才惹得老师不高兴。
“不,不是你的错,是老师想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老师急忙安慰她。
“咚咚咚,咚咚咚。”突然传来了急切的敲门声。
是什么事才会让人敲门敲得如此急切?
所以人都在疑惑中。。。。。。 。 想看书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