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到蓝水的过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水到蓝水的过渡-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直升机怎么入库啊,四轮子的卡-28岂不嗑得慌!栏杆的收放装置也不同,不是H3那样的液压装置,我记得052B也是液压式的,一同建造的东东还采用了不一样的设计。这种圆柱形的机械转动装置,和大驱的对海导弹发射架开口机构相似,固定在栏杆的中央位置,两头的连杆与栏杆相连,通过连杆转动,完成收放动作,似乎有点老毛子的遗风。

  下滑角指示灯安装在标准位置,在机库右壁塔台观察窗下方,不仅位置和我们相同,也是同一型号,据说这玩意能自上而下分别发出红、绿、黄三种光束,为直升机飞行员提供直观的下滑轨道,可是我看来看去,也看出什么洞天,听上去不错,和老美的航母助降指示灯相似。对于直升机的任务,以前一直人为导弹中继是天经地义的,可看过一本教材,就是没有这一条。教材中对舰载直升机的任务是这样说明的:1、直升机在载舰(编队)周围50海里内的指定海区进行巡逻反潜和应招反潜,执行单机独立反潜和多机协同反潜任务;2、在编队雷达有效警戒区外的指定海域执行对敌水面舰艇和水面航行状态、通气管状态的潜艇进行侦察警戒任务;3、海上救护和应急运输;4、在直升机活动范围内,担负编队内部各舰之间的联络任务,四条中决口不提导弹中继制导,而同样的教材中,直升机的远程指挥距离是指10-50千米的距离,单位是千米而不是海里,而前面提到的是50海里!

  “班长好,我和黄伟是一条舰的,我们昨天通过电话,那个传令兵!”

  那位班长一出现,我立马奉上练习了很多遍的话,可他一副睡眼朦胧的样子,估计已经午休了,一脸的不乐意,甩下一句话:你随便吧!然后径直就回去了。那就随便吧,我还要尽兴呢!

  有了26的经验,一上舰我就直奔机库末端的横向通道,这是标准设计,这里四通八达,可上可下,我当然往下了,目标后甲板,有两个开口啊,右边的还老大,开口处有滚轮!不知道即将会发生什么,会是一幅振奋人心的画面吗,心头的紧张导致的几乎是窒息的感觉,遥远的图片一下子化为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而且就在我面前,任我恣意把玩,哪怕是已经有了几回经验,也丝毫不影响我的热情与希望。而事实上的情况更令人目瞪口呆:我的乖乖,有两个大绞车!

  我蒙了,完全的意外,空旷的后甲板有两个差不多大小的绞车,一左一右,而右舷的那个看上去更大,高度几乎够到甲板顶。我站在过道出口边上,完全地怔住了,真的太刺激了,想过有惊喜的,没想到还这么完美,我使劲地调整了呼吸,平静下来,开始细细把玩。原来左舷的还是拖曳线列阵声纳,和054一样,只不过在不同的平台上,参考物不同导致了视觉感受的差异,纳闷的是那个更大的家伙,不会也是拖曳线列阵吧,这东东还很特别,绞车上的电缆分两种,内层是普通的黑色电缆,而外层的电缆却和拖曳线列阵相似,只是颜色较浅,没有那么闪亮,而与绞车相对应的开口,就是那个大号的,前面还有一托架,就是上面什么也没有,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我忽然想起来铭牌,可情况还是一样的糟,好不容易辨别出答案:576A!是声诱饵,费了半天劲,整的这么复杂,原来只是个声诱饵,装深沉!可是疑惑的是这种奇怪的电缆搭配,难道声诱饵可以在不开启主动声纳的时候自主使用,可是没有答案,猜测都难,可以肯定的是576后面加个A不是那么简单。

  后甲板并没有敷设防滑层,与我的专注相比,几个家伙对眼前的宝贝视而不见,为什么我就没这个命呢,想想540,都不好比了,老婆还是别人的好!可这样似乎很过分,心里也舍不得这样比,我的540也不错,要有好的人配合它,这才是一条舰的幸运,例如我,要是碰上一个赖子,是一条舰的损失,譬如那个衰老乡。一个一期看出了我,简单聊了几句,可是他嘴里没有任何的兴奋或者自豪或者两者都有的感觉,他并没有体会到这条舰的伟大与先进,唯一有用的信息是他们刚完成的任务,是一项实验任务,用来检验信息化条件下用编指、数据链进行导弹超视距攻击和综合防御的实战能力,看来主要内容就是数据传输了,老美在海湾战争的时候,用来交换信息的磁盘居然要使用直升机运载,而现在,我们也走到了前端。我不知觉地想到了当年的四大金刚,也许江南四剑客要扮演当年四大金刚一样的角色,探索出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样式,摸索出新的作战条令,也许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一种过渡产品,这种过渡不是物质层面的,而是指意识方面的,事实证明,传统思维和习惯在不断的重复动作下的惯性很是强大,在我们一只脚伸进大洋的时候,观念更要与时俱进。

  第一层甲板室共分为四段,之间是横向通道,位于舰桥下方有大会议室,其两侧是单人、双人住室,这里是军官居住区;其后的一段较短;往后第三段是餐厅,餐厅靠右,宽度约有三分之二舰宽,再往后就是机库段,而一路看过来是一系列同样让人震惊的舱室:电脑学习室、健身房、小卖部、理发室,也太小资了吧,这样的条件支队码头才有,而它全搬到舰上了!这样的条件,这样的的大舰,我要是在这,一定会幸福而死,想想大驱,没有餐厅,没有活动室,老海军要是看到现在这个水平,一定唏嘘不已,的确这个国家在突飞猛进,我的希望只是能享受到一点发展的成果,而不是让GDP和我没有任何的关系。舰上的洗漱间和厕所是分开的,有前后两洗漱间,前中后三个厕所,在二甲板有两个面积较大的活动室,活动室四周是兵舱,这也很方便,出门即娱乐。171的餐厅很大,布置也很考究,左侧、前左侧是书架,前右侧、右侧舱壁上装饰了书法、绘画作品,右后方是分菜的工作台,应该是自助餐。舰上的地板共有三种,大部分是深绿色,一部分是浅色的条形防滑地板,盥洗室是类似大理石质的。一不小心摸到了舱面,到了小艇甲板,两条小艇通过起吊吨的单臂吊车完成收放。意外的发现517底座下面的一段甲板室居然是厨房所在地,空间亦很充裕,旁边有个升降机,连着下面的菜库,540也有,位置在机库右前侧。

  烟囱和舰桥之间夹了一段怪异的甲板室,不知什么用途,开口罩着正方形的网格,里面整齐排着一条条银白色板条,百叶窗一般,似乎可以转动,现在他们紧挨着,没有一点缝隙,边缘上还包裹了一层橡胶,做的很精致,就是不知道有什么用,可能是主机舱进气口的活动开关,要是这样的话,就可以解开我之前的困惑了,我们这型舰的烟囱上的进气口,直接连着主机舱,而主机舱没有水密门,听说这里还漏雨,就是从进气口进去的,假如发生综合防御里面的情况,我们不全玩完了,而且第一个倒霉的就是腊柏,无人化机舱并不让人放心,支队规定机舱要留个人值守,不知道这种做法是好是坏。新的问题是这些百叶窗都关上了,空气怎么进去呢,是个问题。这里还有一个补给站,补给支架与舱壁融成一体,突然想起后甲板的开口,都有个可以开启闭合的网格罩,可以避免腔体效应,减小雷达反射面积,细节决定成败啊,在这艘舰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看不到一直被诟病的粗制滥造的工艺、简陋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治,居住条件恐怕连西方都没法比,硕大的机器集合体完全可以用精致来形容。

  还令人意外的是,作战指挥中心又回到了舰桥,位于02甲板,下面是舰领导和编队指挥员的房间,整个舰桥共有5层甲板室,层于层之间各有两个斜梯连接,对应着靠后的横向通道,这就是大舰的好处啊。01甲板的领导住室位于最里端,通道正对着的是政委室,其左是舰长室,其右是编队指挥员室。通道右侧的舱室至前往后依次是听音员室和水声对抗室,横向通道是30炮控制室及346雷达设备室,还有广播室。02甲板是作战指挥中心,是全舰的信息汇总地,真好门开着,但没亮灯,也没个人影,上舰到现在才发现没碰到几个人,大概是因为是午休时间,要么就是外出了,毕竟来一趟还是不容易的。想走进去看看,或者打开灯,里面真是太诱惑了,可心里还是有点胆怯,这可是很保密的地方,就在门口看两眼吧,但足以令人大呼过瘾:两排垂直显控台一字排开,都是一种规格,朝向舰尾方向,后面对应着一排转倚,都有点《全金属狂潮》的感觉,略显落后的海图桌靠后,说不定这边的墙壁上还挂着几个大尺寸显示器。而从01甲板左边的斜梯上到02甲板,可看到有红外警戒室和一小卫生间,右手的舷梯旁是通讯干扰室,而通讯对抗高频室则在第一层甲板室右舷中部。从右边的通道上去,可以看到一个雷达高频室,这个位置对应着右后的板砖。03甲板的主要舱室是两个雷达高频室,估计里面就是神秘的相控阵雷达终端了!通往04甲板只有一个斜梯了。

  这一层是驾驶室所在地,这下才想起来,去25、26都把驾驶室忘了,这下要好好弥补。这一层有一主通道,左前侧是366雷达高频室,靠后的地方是报房,再往前就是光线充足的驾驶室,这可是全舰最好的地方,我总结有三点好处:一是空气好;二是看得多;三是听得多,可以听首长吹牛,那可长见识,什么都有!首长说过这样的故事,说一个主机班的老兵,在海上的时候跑到驾驶室,被副长一顿训,问他跑到驾驶室干什么,那位老兵说,快退伍了,还没看到过航行时大海是什么样子!首长说完的时候,不住地赞叹,我们的战士好啊,让他干什么都可以,可是现在条件有限,想给战士创造点成才条件都力不从心,不像以前,部队是所大学校,可以识字读报,现在跟不上了,战士们只能自己参加自考。还提到了老邱,说老邱虽然喜欢骂人,但是他从不骂战士。当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止不住地想到了说这话的首长——训练中心的顾主任,幻想前面坐满了人,驾驶室里一片忙碌景象,值更人员认真履行职责,首长们谈天说地,小副一脸专注,可是现在只有我一人,安静地很,也没有海浪的轻叹。海图室与驾驶室之间没有完整的隔墙,只是半截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吧台,吧台上一字排开三个GPS/GOLNASS导航组合接收机,最里面的角落是北斗,海图作业桌右边是改进后的电子海图,采用了垂直显控台的外形,不是挂壁式,更符合视觉习惯,更里面的是754A直升机引导雷达,这玩意的老祖宗是1290导航雷达,就是增加了一个引导功能,真是妙用,可是这个多出了的A也不简单,已经完全脱胎换骨,全然不是原型的小巧紧凑,看上去更像国产的导航雷达。驾驶集控台是垂直型,比长方体的形状美观了许多,一个非常意外的发现是,中间的自动舵前安装了一个水平液晶显示屏,大概有14英寸吧,和赵副雷的笔记本差不多大,是用来显示计划航线与航迹,这样航海长就不用频繁地向操舰领导报告舰位了,操舵兵一个人就可完成原本要三人才能完成的工作。自动舵左侧是车钟,最外边就是我的D-ARPA,这个位置基本也是共识,可偏偏我们的在右侧。右侧面板内容更为丰富,除了广播、减摇鳍、电热窗开关、雨刷开关外,还有水声对抗系统复示盒,有存、放、拖三种状态,再往外是无线电求救信号发射装置。集控台两侧是信号的高频机柜。左边水密门边上有个电话,旁边有张号码表,舰上的主要舱室都在上面:4个单人住室,24个双人住室,5个六人住室,1、2、3、4号兵舱,两个活动室,两个电脑学习室,图书室,健身房……

  通往舱外的水密门框旁有个白底红字的警示牌:注意雷达辐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
1

  一连下了三天的雨,什么也没干成,这种时候我也全无诗人的情怀,雨——这一经典的几乎恶俗的意象,已经原型毕露,至于它是天使的眼泪,还是上帝的洗脚水,我懒的管了,晴朗的天空不需要叔本华的乌云,雨只是雨而已,尤其在没有任何的主观一相情愿下,只是客观的客观存在而已,而且我有新的的理由厌烦它:一是它在考验我的情绪,因为这容易勾起过往;二是给工作替了很多麻烦,每天机械检拭时间要延长半小时,还要测电阻,用那个很奇妙的手摇式兆欧表,有时候鲁班找不到人,就把我拉到水线以下,这可不是件简单的活,一大摞粗电缆用螺帽固定在机柜顶,这似乎也是标准设计,而粗电缆是几十针的,摇的我手臂酸痛。

  雨水顺着挡风玻璃慢悠悠地往下淌,码头上绿叶更新,盘峙也难得呈现重峦叠翠的景象,模糊的视线里,对面的139恍恍惚惚,从舰首方向看去个子小了一截,全没侧视的大气与粗犷。在码头上看它的时候,脑子里闯进来的是一个久远的词——巡洋舰:整个丰满的舰体端坐在新码头上,顶板可以做出与外形极不相称的灵活转动,三个对海雷达一起转起来,眼花缭乱,听说每个雷达都对应一个分队,导航很轻松,而我们导航的编制只有一个,要是那样班长早不干了。而凌乱的上层建筑除了极具视觉冲击力,也是极佳的反面教材,它和大驱属于同一个时代!上周这家伙消失了几天,回来的时候,右舷驾驶室下面烧焦了,看来是打蛋去了!想想挺刺激的,驾驶室里的一定捏了一大把汗,在海军报上看过一篇八股文,说970试验防空导弹的时候,政委和舰长争着留在上面,防止同时“阵亡”!但对于139没有更多的信息,它靠在这里,却没有融入这里,离开是迟早的事,也许我也是这样,不是很遥远的一天。一个我不愿承认是问题的问题也在困扰着我,也是我一直回避的,两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一个让人紧张的数字,说不定等到下次感叹的时候,剩下的已经不多,是个问题,可我还没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或许根本没有必要,已经很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