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抵抗--走近萨达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人的抵抗--走近萨达姆-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引子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群B2隐形轰炸机在距离伊拉克首都大约六英里上空盘旋,并向伊军事指挥和防空司令部悄悄投下了数十枚卫星制导炸弹;随后成群结队的海军F18战斗机和空军F15、F16战斗机冒着伊军地面防空炮火的阻击,向生化武器设施扑去;战斧巡航导弹则像雨点一般落在萨达姆50个总统官邸以及精锐部队的驻地。
此后,佩带夜视镜和麦克风的美军特种部队士兵从军用运输机上空降至伊拉克南部和西部,以夺取那里的机场。他们将为数万名蜂拥而至的美军地面部队建立前进基地。美军还撒下大量传单并通过广播劝说伊拉克常规部队缴械并帮助他们的国家获得“解放”。
……
以上并非某个战争小说的片断,随着海湾局势一天天恶化,美国国防部这个对伊战争的开局随时有可能变成现实。
2002年对于萨达姆来说真是一个多事之年。早在年初,仇人的儿子小布什就和他较上了劲,先是把伊拉克定为“邪恶轴心”国,接着又强调“使伊拉克政权变更是美国的一项国策”,“我们要用一切方法实现这个目标”。随后揪住伊拉克武器问题不放,迫使伊拉克接受苛刻至极的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伊拉克武器核查问题的1441号决议,恢复了中断四年的伊武器核查,同时加紧了在海湾的军事部署,大兵压境,伊拉克上空战云密布。
全世界的眼球再次被吸引到海湾这个多难的地带。12年前的交火,将伊拉克拖入了苦难的深渊。这一次,对手的要求更加直白——就是要萨达姆倒台。
于是这场戏将如何上演就完全取决于这位伊拉克铁腕领导人的回答。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几乎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萨达姆的画像,处处都在提醒人们谁是伊拉克坚定的统治者。医院、桥梁、机场、学校,巴格达市内大部分建筑都直接以萨达姆的名字命名。萨达姆的画像、雕像出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有墙的地方几乎都有萨达姆向你微笑。电视节目中随时播报萨达姆的最新指示,《古兰经》经文后的祈祷词也出自萨达姆之口。
1979年,萨达姆出任伊拉克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他大权在握,涤荡一切异己势力。一段纪录片记录了他在党内一次令人齿冷的清洗行动。他宣布在他们当中有叛徒,就在他坐在台上抽着烟斗之际,党员们歇斯底里地呼喊着支持他,而另外一些人则被带走处决。
从那时起,他就希望在阿拉伯世界扬名立万。在伊拉克,铺天盖地的萨达姆·侯赛因画像和海报显示他要领导阿拉伯军队争取胜利的梦想:横跨阿拉伯各个王国直到耶路撒冷。
1980年,他感到伊朗衰弱,于是从两国之间的阿拉伯河攻击伊朗。但是伊朗并不是弱者。伊朗派出年轻人,以人海战术对付萨达姆的军队,战争持续了八年之久。
他在伊朗的冒险失败并没有阻止他的计划。1990年,他再次出击,入侵科威特。
他再次被轰走。他向以色列发射导弹,赢得了阿拉伯国家人民上街表示赞许。
虽然在海湾战争受到挫败,但是他宣布自己是这场〃战事之母〃的胜利者。他仍然掌握政权。
2002年10月15日伊拉克第二次全民公决,在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萨达姆以100%的得票率连任总统,任期七年。
在海湾战争中,他被美国总统老布什击败。这次的对手换成了小布什。战争结束以后,美国的总统已经换了三个,而萨达姆依然在当他的总统。以至于老布什抱怨说:“生活真是不公平……萨达姆仍是伊拉克总统,而我却失业了。”
萨达姆并不讳言追求个人崇拜,在演讲中,他很少用“我”,从来都对自己直呼其名,好让这几个字更加富有象征意义。萨达姆一直自比当年大胜十字军的民族英雄萨拉丁,而萨达姆这个名字在阿拉伯语中并不多见,意思恰是“坚定不移的斗士”。巴格达阅兵广场上那个高举阿拉伯长刀的手腕就是仿照他的双手塑造的,连指纹都印刻得一模一样。
巴格达的市民经常在广场上举行反美大示威。海湾战争后,大规模的反美游行每年要举行数十次。人们举着各种各样的标语,举着萨达姆的头像,他们呼喊的是伊拉克最为著名的口号:“我们要为萨达姆总统奉献鲜血和灵魂,我们随时等待他的召唤!”“打倒布什,打倒美国!”踩踏并且焚烧美国国旗是每次游行的例行科目,而如何在摄像机镜头前宣泄对美国人的仇恨也是多年来每一个伊拉克人早已驾轻就熟的本领。在摄氏50度的高温下,示威者的情绪也近乎沸腾。
历史上,伊拉克人经历过不少的战争。他们骁勇善战,热衷征服,曾经险些拿下欧洲的半壁江山。在沙漠中,伊拉克人以性格刚强著称,有人开玩笑,同样的阿拉伯语,他们说“早上好”的口音都比其它国家来的生硬。而当年萨达姆在海湾战争前屡经劝说仍然坚持不退不让,有人认为正是这一步错棋造成伊拉克十几年的灾难,但是不能屈伸或许正是命中注定。
2000年元旦巴格达举行盛大阅兵式,63岁的萨达姆总统在阅兵台上检阅大批部队,他右手握着一支步枪,左手夹着一支雪茄。每当坦克车队、飞机编队和导弹部队通过阅兵台时,他都鸣枪示意。据统计,他单手举枪总共连开了142枪!阅兵式进行了五个多小时,他也直挺挺地站了五个多小时!
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军事压力,萨达姆展开了毫不退让的唇枪舌战。
在会见军方高级领导人时,萨达姆说:“我们将用芦苇、石头、导弹和战机,以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与他们(美国)战斗。我们将打败他们。”
在纪念两伊战争结束14周年的讲话中,他针对美国防部长“解放伊拉克”的说法,针锋相对地指出:“邪恶势力将自己背着棺材,在进攻阿拉伯民族和穆斯林国家时自掘坟墓,然后在耻辱的失败中死去。”
就在他讲这番话时,伊拉克军事仪仗队正通过巴格达烈士纪念碑。万名伊拉克“耶路撒冷军”的男女士兵身穿整齐的制服、手持步枪,高举萨达姆的肖像,振臂高呼“萨达姆万岁”,“美国该死”等口号。而伊拉克的民众,尽管对于这场战争的由来并不十分明晰,却都表现出保卫国家的无比勇气和对总统的不二忠心。
2002年7月17日是萨达姆领导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上台34周年纪念日。这天,萨达姆在国家电视台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没说三句他就把矛头指向了美国:“你们永远休想打败我!即使你们把所有魔鬼都召集到一起也别想赢我!”
美国攻打伊拉克被人们形容为大象与蚂蚁的战争。很少有人花时间对比美国和伊拉克的军力,因为太过悬殊。而外界从一开始讨论的也不是双方的输赢,而是一旦开战,伊拉克到底能支撑几天。
也许萨达姆并不这么认为,当战火步步紧逼的时候,他又要推出新的小说,名为《坚不可摧的堡垒》。
布什发誓要用果敢、专著、有效的方式推翻“世界上最糟糕的领导人”。
而萨达姆也在50米深的地下掩体中发出警告“如果美军胆敢进犯,整个大地都会燃烧”。
在同英国议员的会谈中,萨达姆大谈对丘吉尔的仰慕,并模仿他在二战期间的措辞,声色俱厉地向美国发出警告:“伊拉克人做好了准备,他们将在大街上同敌人战斗,从屋顶上向敌人射击。”
巧的是,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做出几乎相同的比喻,布什正是二次大战前力排众议的丘吉尔,而萨达姆就是希特勒。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更像是两个人之间的战争。
巴格达拉希德酒店门口的地板上,一幅老布什的画像占满了门口的宽度。当然巴格达人不是为了纪念这位美国总统,他们把画像画在了地上,走过去的时候是躲不开的,无论如何会踩在他的头上或是肩膀上。而且每天会有一位专职的清洁工人清扫画像,为了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究竟踩在老布什的哪个部位了,这里还有一行字,写着:布什是罪人。
卡塔尔多哈郊外的大漠深处,萨勒西亚陆军基地,代号“内窥03”的美军演习如期进行,一辆坦克的炮筒上,赫然写着“一路打到巴格达”的字样。
还是巴格达,由于消息闭塞,至少有一半的市民并不知道布什每天在讲什么,也并不了解政府如何与联合国讨价还价。常年的战备状态,国家安全被摆在绝对地位,秘密处决已成为家常便饭,不知下落的大有人在。在当地人的语言里,触犯国家规条的后果就是“在巴格达街头消失”。人们很少在街头谈论政治,谈论战争,虽然他们对此并不陌生。这倒给初来乍到的人一种错觉,打与不打,何时开战,布什给全世界出的这道谜题,伊拉克人似乎并不关心答案,暴风眼的深处,反倒成了最安静的所在。
1991年海湾战争前夜,就在50万美军聚集于海湾准备将伊拉克军队驱逐出科威特时,几个美军高官私下里曾经认为这场战争将能够避免。在他们看来,伊拉克的首脑萨达姆将在最后时刻改变主意,因为他不至于愚蠢到用自己的军队和强大无比的军事力量碰撞。最终的结果却令他们吃惊,萨达姆选择了战争。
将近12年之后,萨达姆再度面对一个同样的选择。
我们无法预测萨达姆会选择哪条路,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最终的决定将是他个人做出的!
让我们记住下面的数字:
1990年海湾战争期间
伊拉克全国10多个城市遭到空袭
全国115座桥梁遭到不同程度毁坏
3800所中小学、20所大专院校消失
所有电台、电视台陷入停顿
近百处历史遗迹被严重损坏
各种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
90%产业工人失业
海湾战争一役
伊拉克海军全军覆没
空军基本失去战斗能力
军队10到12万人丧生
平民15万人丧生
…… 
                  
 “骑士”性格的养成
 灰色、宽阔的底格里斯河缓缓地从伊拉克境内流过,哺育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阿拉伯子孙。5000年来,在底格里斯河畔匆匆走过了数十个王朝和几百代君主,饱经沧桑的大河听惯了战争的喧嚣,记下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
塔克里特,一座中等城市,位于伊拉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巴格达以北约150公里处。这个城市过去曾被称为“迈尼亚·蒂吉利迪斯”,意为底格里斯河畔的碉堡,因为城周围有一道厚厚的城墙,有四座城门,据古叙利亚人的著作记载,这座小城又曾被称为“塔吉利特”,回历20年由阿拉伯将领亚喀巴·本·法尔格德从罗马人占领下解放出来。按照那时的社会传统,小城市里的居民区一般按各种胡同划分。
1937年4月28日,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在塔克里特一条叫做“哈拉”的胡同里,一位名叫萨布希·塔勒法希·穆斯拉特的妇女在她弟弟海里拉·塔勒法希·哈吉的家里分娩,生下一个男孩。叔叔哈桑·迈吉德给他起名为“萨达姆·侯赛因”。
萨达姆出生的年代阿拉伯民族正处于艰难、痛苦之中。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当时的阿拉伯民族政治舞台正在寻觅一位英雄,萨达姆就好像是为迎合历史的要求才来到人间的。
萨达姆的幼年极为不幸。他的父亲在他呱呱落地之前便去世了,所以他是一个遗腹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带着他迁到离城不远的沙维什村,但值得庆幸的是萨达姆母亲的家族在当地是一个古老、庞大的家族。如果我们追朔一下萨达姆的世谱,就会发现他属于阿里家族。他的世祖名叫阿里·本·艾布塔里布伊玛目。但他本人在谈话和会见中从来没有提及过这一事实,因为他不想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根基,他在成为伊拉克革命的领导人之后,只在1979年8月8日发表的一次讲话中才提到:“我们是阿里的子孙。”
在传统的阿拉伯社会中,家族观念是十分强烈的。母亲家族的很多亲戚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方使他们一家生活不至困顿到无法收拾的地步。萨达姆童年生活的艰难是可以想像的。按当时的习俗,父亲死后,母亲往往同叔叔结婚。因此,易卜拉欣·哈吉不仅是他的叔叔,也是他的继父。尽管易卜拉欣很少打他,然而在家中,继父却把他当做木偶一般,从来不跟他讲话,甚至连瞅都懒得瞅他一眼。一旦萨达姆做错了什么事,继父眼中流露出的憎恨之意就足以将他杀死。在这种艰难的生活环境下,应付生存所需要的智慧与毅力在萨达姆的性格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坚强,是萨达姆性格中—个最为突出的因素,这为他后来成为国家的最高领导奠定了品德、性格的基础。他曾说过:“一个人的政治道路是同他的出身、经历和在生活中遇到的困苦分不开的。”
萨达姆对自己最早的“群众基础”——他童年的朋友们十分友爱,从不对他们发脾气、撒野。他对伙伴们往往采取利他主义的态度。当他看见有小伙伴穿的长衫破烂时,就立即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相赠。回到家里,家人问他:“萨达姆,你的长衫哪去了?”他心安理得地回答说;“给我的朋友了,因为他的长衫不能穿了。”他对家里人的责怪丝毫不以为然。他从小就是这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萨达姆从小养成了“骑士”的性格,而且的确喜欢马,和马非常亲密。只要一上马,就什么烦恼忧愁都忘了。在附近的田野里,他经常骑马狂奔,对马的感情几乎超出了与人之间的友爱、亲近的程度。但不幸有一天,他的马死了。他受到了有生以来第一次沉重的打击。那是他在舅舅家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心爱的马拴在欧加村的田野里,等他星期五(穆斯林的休息日)回来在旷野里奔驰。没料到,还没到星期五,马就死了。当他听到这消息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他站在马的尸体旁,内心感到无限地孤独、迷茫,他的双手因此而神经麻痹达十天之久。家里人用民间药方给他治疗,双手才逐渐恢复知觉。萨达姆后来回忆说:那是他一生中最悲痛的日子,不知流了多少泪水。 
                  
 童年萨达姆的漫漫求学路
 转眼间萨达姆已经长到了###岁,该是上学的年龄了。但在落后的农村中,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