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了,家破人亡,民族仇恨很深, 他们的感情很朴素,也不说什么词,要活命就得把日本人干掉,干掉就有希望,不干掉就没有希望。
这时从国内传来了一个最坏的消息,韶关失守、衡阳失守、长沙失守。
湖南衡阳是方先觉率领第十军一万七千名士兵和五万日本人决战,坚持了一个多月,最后弹尽粮绝全军覆灭,军长方先觉被俘,日军伤亡四万八千人。这次战斗属于长沙会战中一次大的战斗,可能是第四次会战,指挥官是薛岳,最后长沙也失守了。
一个军、两个军规模的对抗不算是战役,只能算是战斗,或是战役中的局部。战役是一个集团军、甚至几个集团军规模的对抗。
编者注:方先觉率领第十军进行的衡阳保卫战,是整个中国抗战史上作战时间最长、双方伤亡最多、程度最为惨烈的城市争夺战,是日军战史记载日军伤亡超过守军的唯一战例,时称“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被日方称为“中日八年作战中,唯一苦难而值得纪念的攻城之战”。
这些信息对我们刺激挺大。我们虽然年龄小,不是大知识分子,但都关心形势,大家都议论,哎呀,长沙丢了,怎么办啊?但是大家都认定一条,等我们把印缅这条路打通后再反攻,有了物资还愁没有反攻的机会吗? 有了反攻机会还愁打不胜吗?日本人这么凶,我们这里不也把他打掉了吗?不管哪儿失守,我们就是和你拼、要把你干掉,起码我这儿不能失守,我们还是有机会的,没关系。大家都互相安慰鼓励,不然哪来的士气啊!当时都是这种感情。
对形势我们知道得多一些,一般士兵根本不知道。
第四节 我们少年兵(1)
孟拱河谷胜利的消息一传来,我们高兴得很,但又很遗憾, 怎么我们没上去呢,让我们上去多好。
这个时期打得最激烈的就是马拉关、加孟、孟拱这几仗, 二十二师团以上军官升将军的,就是在这几次战斗后升起来的。二十二师少将师长廖耀湘升任新六军中将军长,师参谋长刘建章升少将副师长,李涛升二十二师师长。在马拉关奉命攀悬崖走峭壁的六十五团团长傅忠良升少将作战副师长,上校升少将这一级通常是很难的。六十五团一营营长李定一升团长,二营中校营长周璞升副团长。
十四师给了廖耀湘,加上原来的二十二师成立了新六军。孙立人是三十八师师长,把五十师、三十师拨给他成立新一军, 孙任中将军长。
我们虽然没有到一线去打仗,但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掌握技术、提高素质,将来补充到前线去多消灭敌人。那时对新兵根本不给训练的机会,到一线打一回、两回就会了,但是上级对我们这帮学生兵很重视。
学生大队的中队长都是黄埔十三期、十四期的,一九三八、三九年毕业,都是抗战初期就上战场,已经打过很多仗,素质很高,在驻印军部队都是担任营级职务,但中队长的级别相当于连长,等于派来营级干部给我们当连长。
担任排一级区队长的,大部分都参加过昆仑关和第一次远征,这些老兵大多没什么文化。和我们一起到印度的黄埔十八期毕业生,只能当副排长。
二十二师这支部队军官的素质都比较高,有一点可以看出来,学生大队里,黄埔出来的军官八成以上不抽烟、不喝酒, 抽烟喝酒的都是老兵油子,当排长的老兵一半都会,在部队时间长了,坏习惯也形成了。
我们在训练场上的接受能力比一般征来的兵要快,担任兵器教练的美国教官要求我们对步枪、轻机枪、冲锋枪各种武器, 不仅要会使用、能排除故障,还能闭着眼睛操作,我们都可以做到蒙上眼睛排除故障、拆卸、装上。在缅甸打的是森林战,森林里的白天和晚上差不多,完全看不到阳光,武器一旦出故障,
在黑暗中你要知道怎么排除,才能射杀敌人发挥武器作用。
我们在国内没摸过枪,实弹射击更没门,现在人手一支步枪,美国中校教官领着,靶子支好了,子弹随便放。天天搞射击,不合格不行,你当多少年兵能打这么多子弹啊?到了这儿随便打,练吧。
廖耀湘当军长后视察我们,给我们讲话时提出要求,说你们要练到什么程度?一支步枪装五发子弹,弹膛里压一发,就是六发,你的三○式步枪五分钟内要打出六发子弹,这六发子弹你要消灭五个敌人,必须达到这个标准。
夜间训练的集合号一响,值星官就喊,穿皮鞋、打绑腿、戴钢盔。告诉你穿什么要按照规定穿,比如不打绑腿不行,林子里荆棘丛生,到处都刮你扎你,打上绑腿起码扎不到腿,绑腿是黄呢子的,很好用。
驻地离森林不远,集合后就拉进去训练,印缅作战的任务是要打通通往云南的道路,这条路必然要穿过森林,所以只有夺取了森林,才能把通路夺过来。没有路的地方就打通准备开路的森林,打下来后路从哪儿开通就是美国工兵的事了,我们不管。
廖耀湘写了一本《森林战术》,是他在第一次远征时的教训。在森林里被敌人追赶,好不容易跑脱,树上面一梭子弹打来,又撂倒你十个八个。人家先把大树占领了,设立了机枪巢, 你在下面走路看不见,人家在上面看得见你,一枪一个, 一梭子弹还不打掉你几个?根据诸多教训廖耀湘搞了这本《森林战术》,给我们做训练教材。
第四节 我们少年兵(2)
进了森林啥都看不见,满树满天都是小猴子,一群群的,唧唧喳喳直叫唤。我们都会学猴叫,打仗的时候, 当尖兵、做斥候去摸敌情,三个人一个步兵组,互相联系就学猴叫,出发之前都约好了就叫三声,你三声我回三声,他再三声,意思就是我这边没情况,你那边没情况, 再前进,一棵树一棵树往前摸。
一下子走个上百米是不可能的,不知道哪棵树上就有敌人,所以我们也都学爬树。一看这棵树上十五米、二十米高的树杈上适合做机枪巢,就爬上去,架上机枪, 把周围的树枝稍加修改,保证能看到需要看到的那片地。
我们的对手是日军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对森林战研究得比较透彻,外号森林之王,他是从中国战场调来的,打过很多仗,在日军将领里比较出名。我们对付他,那就必须要学会如何制服他,你不是森林之王吗, 我们就是要把你这森林之王消灭掉。
有一个姓李的同学是广东师范学校毕业的,夜间训练时总看不见,后来才知道他有夜盲症。
训练很艰苦,三操两讲是按照黄埔军校步兵操典的规定,早上起来做早操,吃完饭队列训练;下午打野外, 练习班、排、连攻防;晚上天黑了,就钻森林去。
当年我们这帮学生的目标都很明确,这是一场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所以那么艰苦的训练没人叫苦,热情高涨。大家是为什么参军的?很多人就是为了祖国,拼了,日本人打过来,亡国了我们就成了亡国奴了。在队伍里我算是比较小的,那时我就想,不当兵拉倒,要当就干到底,跟鬼子拼到底。
编者注:第十八师团,共有兵力三万两千人,为日军王牌部队, 兵员大都是来自九州岛的产业工人,以凶顽闻名, 参加过进攻上海和南京的作战, 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在新加坡曾迫使八万多英军缴械投降,后投入缅甸作战,有“丛林作战之王”的称谓。一九四三年末,遭到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的联合夹击,最终在胡康河谷与密*遭到驻印军的毁灭性打击,位于松山的守备队则在同年遭到中国远征军歼灭,根据战后统计,该部在缅甸超过两万人以上战死。
虽然训练很艰苦,很疲劳很累,但很充实,有奋斗目标, 就不觉得苦恼。大家就希望快点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早点上一线去。
六七月份的印度,晚上天天下大雨,天亮了就晴。下雨时,要用两床毯子,不然不行,一床厚毛毯垫底下, 再下面铺胶布隔潮,胶布还可以当雨衣,临时宿营也可以当帐篷,是多用的。身上盖一床薄毛毯,枕的是背包,背包里有衣服,也很舒服,比国内就给半床棉被的时候强老了。
我们都住在帐篷里,帐篷做得很严实,通风也很好,白天那么热,晚上却很凉快。印度蚊子多,我们都有蚊帐,可能是训练太疲劳了,再加上环境也比较舒适,睡觉很舒服一觉睡到大天亮。
当时二十二师的连队里没有文化生活,气氛单调沉闷,唯有我们学生大队歌声嘹亮,很热闹,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大家一起做游戏、围在一块儿唱唱歌,直到现在我都没忘记那些歌。
那时候我最喜欢唱的,也是我们军营里头唱得最多的就是《少年兵》:“我们少年兵,我们少年兵,精忠报国肯牺牲,明天上战场,明天上战场,杀尽鬼子强盗兵,看国旗飘扬多美丽……”
第四节 我们少年兵(3)
这首歌大家从合唱到轮唱再到合唱都唱不够。我唱歌唱得很好, 合唱时通常是我和卓干成、李自成领唱。
六十六团政工室少校干事陆志民担任我们中队指导员,他是大学生,江苏人,对我很好,跟我喜欢唱歌有关系,他经常带我们到别的部队教唱歌,所以接触多一些。
我喜欢问问题,爱跟人辩论,尤其跟卓干成辩论最多,辩不出高低就找陆指导员当评判。
当时二十二师的一个团就有好几辆吉普车,每个团有两门平射炮,都是用吉普车拉,团长指挥也坐吉普,路不好的时候骑马。
有一次看见头头脑脑坐指挥车,路还没修好,车开在路上蹾得很厉害。卓干成就问我,他的车为什么蹾呢?我说路不好,轮胎是胶皮的,有弹性,如果是木头、铁的就不一样了。他说,不对,因为鞍座有弹簧,一蹾弹簧就弹起来了。
我俩就跟指导员说:“你评评!”陆指导员说你们俩一个人只能给五十分,加起来给一百分。
我们学生兵和长官之间看不出来什么等级关系,普通士兵见到一个排长都要马上立正,上下级关系很严格。我们不是,跟谁都敢说,就是副师长、师长来了都敢说, 我们把军阶关系看得没那么重,不是那么害怕,当然违反纪律那不行。
我们知道二十二师是爬野人山过来的,一万多人就剩两三千人,都是打死的、饿死的,爬野人山时没有吃的,太疲劳,饿得走不动,倒下了一睡着就完了,还有自杀的。但是三十八师损失不多,保留得比较完整。
我说指导员你讲讲第一次远征的故事,他说是呀, 你们应该了解这些,一个士兵不了解自己部队的历史, 是不会提高的。
他说,我们第一次远征失败了,但假如没有这次失败,现在第二次回来,最后能不能胜利都是个问题,从这次失败里面我们找到很多教训,最主要的教训就是, 不能过度依靠英军的配合,因为英军的战斗力很差,了解他这个底细很重要。
中国军队第一次远征时,是带着昆仑关胜利的那种余威,非要去打通这个道,非要把日本人打出去,把他的威风打掉不可,气势上没有输,但结果却一次次陷入重围。
比如作战计划一分配,英军布置在我左翼,和我们齐头并进,他的战斗力很差,跟敌人一碰头就跑了,我们的侧面就会受攻击甚至被包围,可能这场战斗就输了。
编者注: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 孙立人的新三十八师一部在劣势情况下,以不满千人的兵力,击败十倍敌人,救出十倍于我的英军,从而轰动全球,是现代史上中国军队第一次和盟军并肩作战获得的荣誉。英国人将此战比作第二个敦克尔刻大撤退,英国女王第一次将“帝国司令”勋章授予孙立人这位外籍将领,罗斯福授予孙立人“丰功” 勋章,仁安羌大捷被美国西点军校选为以少胜多的范例,作为战术课的教材。
第一次远征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英军不能打不说, 你还要负责救他,他不仅靠不住,还是个累赘,英军七八千人在仁安羌被围一天就在无线电里喊了:“快来救我,不来救我就完了。”中国军队因此分散很多兵力。最后失败了,不是中国军队不行,是英军造成的。
英国人一碰到敌人就跑,不能打仗,这么一个部队, 臭架子却非常厉害,史迪威的美国兵见到我们,是大拇哥伸出来:china,顶好!英国人看到我们都是举着小拇指,说顶好顶好。 。 想看书来
第四节 我们少年兵(4)
第二次远征我们就不依靠他了,等于没有他一样, 如果侧面是他们,那我们侧面也布置一点兵力;你打不下来,需要我上去,我上去行,你往后面撤,你撤了我再上去,这样就没有负担。
英国人很傲慢,实际作战能力没有,缅甸是它的殖民地,但他们的军队在缅甸在印度都不卖力气。
我们到缅甸作战不是为了外国人,而是为了我们的生存,我们需要物资,这些物资必须要有通道运到中国, 支援给我们的很多物质都是先到缅甸的仰光港口上岸, 再往中国运,仰光失守后,就靠印度走中印公路,抗战的物资运上来不容易。
编者注:密*战役后,一九四四年八月, 入缅作战的中国军队休整扩编, 成立两个军。新一军军长孙立人下辖李鸿新三十八师、唐守治新三十师;新六军军长廖耀湘下辖李涛新二十二师、龙天武新十四师、潘裕昆新五十师。
七月下旬,廖耀湘军长到雷多检阅我们学生大队,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廖耀湘,原来说是蒋介石来检阅,后来他没来是廖耀湘来了。
廖耀湘中等个头,比较胖,带个眼镜,短头发,圆脸,说话的时候一只手叉腰、侧身仰着脸,喜欢带着这个这个、那个那个的口头语。
那时他刚提升军长,扛着两颗星星的中将军衔,部队一排排站好了,他走过来相面一样一个个地看,就走到我跟前儿了。
我就奇怪那么些人站在那儿,他跟谁也没说话就到我这里站下了。他的湖南口音很重,但我听懂了,他问
我:“你是么个地方的人?”我说:“广东番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