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林清河一案涉及到了大皇子殿下,自己答应过楚楚,一定要帮她找出凶手。可是面对将是大皇子。若大皇子是块石头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自己就是一个鸡蛋了。结果也是毫无疑问的。
其三,这三皇子李明杰和那大皇子之间似乎有很大的矛盾,自己今日听得这许多机密,且和三皇子貌似走得很近。不管自己如何选择,总有一方的人是不喜欢的。而不喜欢的后果嘛,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龙彦脑海里飞速闪过这些信息,暗暗衡量得失。自己原先只想过点小日子的想法,现在看来还是显得幼稚了些,任何惬意的生活都是要有实力作保证的。
龙彦摇了摇头,还是先搞清楚形势比较好。遂向李明杰问道:“当今皇上如今到底是想立谁为太子?”
李明杰:“哎,父皇由于年事已高,龙体染恙。到如今也没有指定谁为太子。只怕也是在暗中考察。且国事繁多,也真是太辛苦了。”
这个三皇子貌似还有些良心。也知道他老子辛苦。
“那么,在诸位皇子之中,谁又是最为被看好之人呢?”
李颜如却是大叫:“我知道,我知道,大哥和三哥都是被看好之人。只是三哥的性格比较温顺,人也很孝顺,且性喜山水,所以总是被大哥打压。”
这个小妮子,肯定是大皇子和她不是一个娘一个养的,所以只帮三皇子说话。只是她和三皇子是不是就是一个娘养的呢?
还是个很天真的小姑娘啊,龙彦不由得笑了:“这么挺三皇子?九公主和三皇子是同一位母后吧?”
龙彦话音一落,九公主的脸上马上呈现出了悲伤的神情,眼泪似要夺眶而出。小妮子喃喃道:“我母后很早就去世了。”
李明杰连忙安慰:“没事,没事。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我们的九公主都长大了,怎么还哭鼻子呢?”
叶知秋对龙彦道:“九公主的母亲去的较早,九公主得到三皇子的母亲的照顾,故三皇子和九公主的感情就如亲兄妹一般。”
龙彦知道自己问了不该问的问题:“九公主,对不起了,在下的初衷也是想开下玩笑。还请勿怪。”
在三个男人的注视下李颜如很快就止住了泪水。毕竟脸皮还是嫩了点。
龙彦的问题又来了:“这个大皇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叶知秋道:“大皇子名李明英,如今也有三十多了吧。我只见过两次,个人的感觉,这个人很不好对付。我说的仅仅是武功一途。”
连小叶子这样的顶尖高手都说不好对付,看来那就是真的不好对付了。接着,龙彦看向李明杰,意思是要李明杰继续说。
李明杰发出一声叹息:“其实,在我看来,大哥才是太子的最合适人选。”
叹罢,李明杰详细地说出了李明英的事情。
李明英,大顺朝大皇子。文武全才,惊才绝艳。
其三岁识字,宫中大儒及名流皆是其学习的对象。五岁习武,大内侍卫及天牢中的江湖人物都有授过其绝学。其人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且能举一反三。及至弱冠之年,文才武功俱得大成。宫中再无可为其师之人。
后北方辽国,举二十万大军边疆来犯,我大顺朝当然是予以痛击。由大将军刘世骁为帅,亦率领二十万大军抗敌。其时,李明英主动请缨,愿作先锋。率领一万人马先行赶往北疆。
在和北疆的守军汇集之后,李明英智计百出,在刘元帅的大军到来之前,已是歼敌五万。后辽军见到我大军来到,更是无力再战,只能退兵。李明英亦由此战一战成名。
此战过后,李明英竟然主动要求镇守边境,在三年的时间里,大小战役无数,无一败绩,人称“百胜将军”。辽人亦无法越雷池一步,其人实是我大顺之大英雄也。
在其镇守边关之时,对于辽人从来都是杀之而后快。从来没有听说过在他手中还有俘虏的,所有辽人一律斩杀。故辽人又称其“明阎王”。其实李明英长得倒是甚是英俊,表面上看起来温文尔雅。但是他的行为倒是得到了军部的一致赞扬,故李明英在军方有很高的威望。
近年,李明英留在京中,与朝中各方人士交好。朝中官员有很多已是站在其一边。且江湖上亦由很多豪杰来投,门客已有千余众。文人士子亦有不少,诗词会上的那个对联之王石头对亦是他门下食客。
并且,由于大顺朝皇帝年老多病,故老皇帝会经常交给大皇子处理一些朝政。这样,大皇子的呼声日高。
龙彦听到这里,暗道:“这个大皇子还真不是一般的人可比的,文武全才,仅此一项就不知多少人做不来,他竟然在宫中无人可为其师。实在是牛。后看他的种种举动,居然都是颇有心计,这个人不简单啊。”
龙彦思虑过后笑问:“既然大皇子这么优秀,那么三皇子凭什么可以与大皇子一较长短呢?”
李颜如马上又叫了起来:“我知道,我知道。”
“哦,说吧。”
“因为三个最得父皇的宠爱,三哥心胸宽广,从没有害人之心,且最是孝顺,故父皇最是喜欢三哥,其次柳丞相柳大人及一干重臣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支持哪一边,但是柳大人他们还是看好三哥的。他们认为大哥太过于嗜杀好勇。”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说白了,这大皇子现在就是靠自身的实力和势力,走的是鹰派强硬路线。而三皇子走的却是**温和路线。”龙彦心里暗自嘀咕,凭着几千年的积累,龙彦知道,这两种路线还真是说不好孰优孰劣。结果还很料啊。
龙彦对着李明杰悠悠道:“我今日知道了这么多,若是我不答应你的要求呢?”
李明杰马上又是施礼道:“还请龙兄答应帮我,实际上我们都是为了活命,对吧。我的要求也仅仅是为了活命而已。”
李颜如也在一旁道:“龙兄就答应了吧,楚楚的事你不管了?你不答应的话,一辈子都休想知道楚楚父亲被杀一事的真相。”
龙彦默不作声,眼光紧紧盯着李明杰。在龙彦的目光注视下,李明杰竟然出现了稍许不安的神色。
半晌,龙彦笑了:“三皇子,你不适合做一个好太子,但是,你适合做一个好朋友。”
紧接着,龙彦严肃道:“若是大皇子在此,若我说个不字,今日只怕是已难善了。为上位者,没有感情可言,只有利益。三皇子确实仁厚。”
李明杰喜道:“那么,龙兄你是答应了?”
看下集
第五七章 ; ;说故事
求各位书友给点贵宾花花什么的,顺便收藏下!不胜感激!!!……
龙彦淡淡道:“你说呢?”
龙彦综合地分析和思考了一下自己的处境,最终的选择只能是三皇子了,其实仅仅是凭楚楚父亲这一点,龙彦就已经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了。尽管这样的选择看起来显得有些妇人之仁,甚至有些短视,但是龙彦想的却是既然来到了这里,貌似不痛快地搏一把好像有点对不住自己啊。另外貌似这三皇子做朋友可以,真要做个太子就怕他没有那个能力啊。
龙彦想了想,也不怕,大不了以后给他来个填鸭式的培训,把个厚黑学教他一遍得了。
那边,李氏兄妹和叶知秋均是很兴奋的样子。特别是李明杰知道。现在龙彦还是四老的弟子,这个身份若是用得好的话,那效果可是非同凡响的。对于自己可是一大臂助啊。
李明杰对着龙彦很是诚恳地道:“多谢龙兄,有你相助,大幸也。”
龙彦对着李明杰道:“三皇子此次到杭州城来所为何事?”
“呵呵,最主要的还是想请龙兄能帮我。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
李颜如倒是嘴快:“三哥在京中待得尽是无聊,又不擅长和大哥争斗,故只有眼不'无_错'小说M。QuleDU。COm见为净了。跑到这里来看看诗词会,同时也想见见龙兄啊。”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但不知三皇子对于目前的处境有何想法?”
李明杰一声叹息道:“自上次与龙兄西湖遇见,且得闻龙兄高论,受益良多。知这自古帝王之争乃人间最为残酷之事,原本只想平安度过此生,做个逍遥王爷。不想还是要卷入到是非斗争之中,此实非我本意。奈何,奈何。”
龙彦道:“有些时候,真不知道是历史造就了英雄,还是英雄造就了历史。很多被推到风口Lang尖的人亦非其本意,因为有太多的人或者势力在其身后用力推。让你想停却总是停不下来。无奈吧。但是,该做的还是要做,既然来了,那么就好好走一回吧。”
李明杰听龙彦言语,明白龙彦已是完全站在了他这边。遂起身道:“还请龙兄教我如何应对如今局面。”
龙彦闭眼思索起来,历史上和三皇子如今的境遇差不多的一一在龙彦的脑海中过滤。半晌。龙彦猛然睁开了双眼,脸上露出自信的神色。对着三皇子道:“我先给你讲两个故事吧。”
三皇子李明杰和九公主李颜如还有叶知秋听到龙彦如此说,均知龙彦是要提点李明杰了。于是三人马上围了过来。静待龙彦开讲。
龙彦清了清嗓子道:“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时间嘛,距今不知多少时日也。也是有两位兄弟争夺太子之位,一个叫奕宁,一个叫奕??,……”
没错。龙彦讲叙的故事就是咸丰皇帝奕宁和奕??争太子之事。当时,奕宁和奕??的呼声最高。其中奕??天资聪明,能文能武,比之奕宁要强上许多。亦深得皇帝的喜爱。但是当时内外部太平,故太子一事一直搁着。
后老皇帝年事已高,传位的问题就提到了日程上。一次,诸位皇子一起随老皇帝去打猎,这实际上老皇帝也借此考察众皇子一番。
奕宁的老师名杜受田,乃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帝王之师。他分析了奕宁的优势在于仁厚孝顺,而奕??的优势在于聪明灵活,文武全才。但是,老皇帝年事已高,他更加需要的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奕宁要想胜出,那么就必须牢牢抓住这一点。
到了狩猎之时,奕宁按照杜受田的吩咐,自己只是坐看兄弟们猎杀动物,自己和自己的属下均是不动。其他人均有收获,其中尤其以奕??的猎物最多。当老皇帝问及奕宁时,奕宁回答,儿臣虽然无能,但是若动手的话也不至于一无所获。实在是因为此时正值春季,万物繁衍,不忍射杀,也不愿和兄弟们争个高低。
奕宁的话深深地打动了老皇帝,于是老皇帝在回宫后,偷偷地写下了奕宁的名字。
这个就是藏拙示仁的故事。
而第二个故事叫藏拙示孝。
老皇帝经过狩猎的测试,对于奕宁时非常的满意。但是奕??也不错,一时也难以下最后的决心。故老皇帝又进行了一场测试。
老皇帝先后叫来奕??和奕宁,说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就问以后这个国家该如何治理呢?奕??很有口才,且也有真才实学。听到老皇帝的问话后,开始滔滔不绝地讲叙治国方略。老皇帝听后,说很好,以后会有大出息的。遂叫奕??退下。
而奕宁这边,其师杜受田早有了交代,论治国方略,奕宁时绝对比不上奕??的,所以还得藏拙。在老皇帝问出同样的话后,奕宁立刻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就是不回答问题。老皇帝就问了,问什么不回答问题呢?奕宁就说了,我就希望父亲健康长寿不会有其它事情,我就要孝顺父亲。
老皇帝一听,很是感动。心里想这个奕宁真是个又仁又孝的好孩子。
经过这两次测试,老皇帝心里已经有了决策,那就是立奕宁为太子。
奕宁最终得偿所愿,而其师杜受田提出的藏拙之道才是真正的决定性的东西。
龙彦讲完后,长舒了一口气。而听讲的三人还兀自愣在那里,慢慢回味。过得一阵,三皇子李明杰赞道:“好一个藏拙示仁!好一个藏拙示孝!”
九公主李颜如和叶知秋亦是大赞,这个故事给他们的启发实在是太大了。龙彦问道:“三皇子听了这个故事,是不是有什么想法呢?”
李明杰立刻施礼道:“龙兄就如这故事中的杜受田,以后对龙兄,当以我师视之。”
龙彦不置可否,三皇子这个马屁拍的,还是挺舒服的嘛。怪不得那么多人穿越后就干脆当帝师去了。嘿嘿。
“说重点。说重点。”
“呃,龙兄的故事实乃为我量身而定作的。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藏拙,一定要藏拙,示仁孝,一定要示仁孝。”
龙彦笑道:“还不错,三皇子的领悟能力还是相当地强啊。哈哈。”一句话说得四人均是大笑起来。
笑毕,李明杰正色道:“任何难题到了龙兄这里都是迎刃而解,我等苦苦不得解的难题,龙兄一个故事就可说明,还请龙兄随我进京吧。”说完很是热切地望着龙彦。
“进京?”
“是啊,进京,以后有事,我可随时向龙兄请教。只要龙兄肯进京,龙兄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就是了。”
龙彦笑了,这个三皇子还真是……怎么说呢?还真是头脑发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