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征战历程-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据《红三军团史》称,1940年4月,686团2营营部带第7、8两连与峄县大队合编为边联支队。

八路军苏鲁支队在1940年4月接收了115师特务团团长、政委带来的两个红军连和一批红军干部,这两个连应是115师原特务营的,至于两连到苏鲁支队的位置,说法不一:

1、一为1营3连,一为2营6连。
2、一为2营6连,一为支队特务连。
3、两连都编在2营。

1940年10月,教导2旅组建。11月,苏鲁支队正式改编为2旅5团,步入主力部队行列。为行动方便和保密,对外仍称苏鲁支队,对内称第5团。

1941年8月,边联支队编入教导2旅5团,团部不变,对外使用边联支队番号,对内使用第5团番号,苏鲁支队番号停止使用。当时下辖3个大队(营):

第1大队——边联支队部队编成,推测主要是原686团2营第7、8两连。
第2大队——教导2旅5团原1营。
第3大队——教导2旅5团原2营。

教导2旅5团原3营营部带第10、11连调入鲁南尼山支队为第1大队,9连编为团特务连。另一说5团原3营9、12连与边联支队3大队(苍山大队)合编为5团1大队。

此时,边联支队与教2旅5团合编可能会产生4个红军连。无论结论准确与否,该团经历1942年困难时期后,只有4个连的建制了,这4个连中,原3个营各缩编为1个连,另在苍山新建了1个连。当时鲁南老3团也只有5个连,整个鲁南地区就只有这9个连的主力部队。所以,今天海防18团洛阳营的前身诞生时间并不长,1945年才组建。但该营1连却是发源于平江起义,也是浙江省军区唯一的一个红军连队,毫无疑问是686团的,也可推断是2营7连或8连。合编时的4个红军连,只保留了1个,不能不说战斗的残酷。

    686团2营营部带第7、8连先编入峄县支队,1941年3月该支队与边联支队合编,统称边联支队。1941年8月(或9月),边联支队(经过多次战斗伤亡而无补充只剩800人)与教导2旅5团合编,对外称边联支队,对内称第5团。当时保留原边联支队支队长万春圃和副支队长宋鲁泉的职务。5团团长贾耀祥(对外称副支队长),政委曾明桃,参谋长王六生,政治部主任杨永松。从上看,如果686团的两个红军连一直在峄县支队的话,此时才编入教导2旅5团。

关于115师特务团团长吴世安、政委王根培带两个红军连编入苏鲁支队的记载很多。如: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苏鲁支队》——张光中(时任苏鲁支队支队长)、彭嘉庆(时任苏鲁支队政委)叙述:(白彦战斗后)为加强苏鲁支队的战斗力,战后师首长命令师特务团团长吴世安、政委王根培带两个连队,于4月初编入苏鲁支队。吴、王均是红军干部,吴任副支队长,王任支队政治部副主任。

《罗政委关心我学文化》——吴世安(时任115师特务团团长)叙述:罗政委继续说道:“苏鲁支队是一支文化素质较高的部队,为了加强这支高素质部队的战斗力,我命令你和团政委王根培同志带两个红军连编入苏鲁支队。这次下部队,虽然你们的职务由正团降为副团,但是你们身上的担子却更重了。”

《回忆苏鲁支队的战斗历程》——岳邦治(时任3营某连副政指)叙述:1940年2月,苏鲁支队参加白彦战斗,在阻击战斗中,伤亡很大。战后,一一五师首长很重视苏鲁支队建设与发展,随即命令师部特务团团长吴世安、政委王根培带两个连编入苏鲁支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95团团史》摘选中叙述:一一五师为尽快提高我团(即苏鲁支队)的战斗力,在1940年4月决定,将师特务团两个连,编入我团建制。后面又详细说:一一五师为尽快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早日成为坚持抗日战争的正规武装,决定将一一五师特务团两个连队,另配重机枪两挺,编入支队建制。这两个老连队是从山西来的部队,它曾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和鲁西梁山等战斗,每连有4挺至5挺机关枪,人员也较充实,每连有130余人…

从以上看,师特务团两个连在1940年4月编入苏鲁支队是确定无疑了。这里的思考是:前两红军连(1940年4月编入)和后两红军连(1941年8月编入)有没有可能是同一个?也就是说,师特务团的两个红军连是不是686团2营的第7、8连?在《苏鲁支队》一书中,绝大多数人对1940年4月编入的师特务团两个红军连的前身和番号没有丝毫提及,对1941年8月编入的边联支队内是否有红军连队也没有说明。“两个没有”真的好奇怪啊。

另外,当时苏鲁支队防化参谋傅青的回忆文章《回忆苏鲁支队的组织沿革和主要战斗》一文中这样写到:“我1940年3月底去报到时,已没有营(指苏鲁支队警卫营)的建制……苏鲁支队直辖三个营和一个铁道队一营长刘清如,教导员为宋学敏,辖一、二、三连,后一一五师抽调其特务团两个红军连编在一营,教导员也换成同来的红军干部刘登远。一连是湖南平江暴动中诞生的老红军连队,二连是在山西成立的、建制属十八集团军警卫团的一个连队






33、八路军一一五师入鲁初期战斗序列


   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三四三旅全部及三四四旅一部,从1938年6月到1940年7月,先后进入山东和冀鲁豫地区。
  (一)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
  1938年8月,一一五师三四三旅政治委员肖华率旅机关一部从山西出发,于9月27日到达冀鲁边区乐陵城。旋整编部队,成立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辖第五、第六和津浦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肖华,参谋长邓克明,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第五支队 1938年初,由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二营扩编而成。2月24日,第五支队奉集总命令,由正太路到达晋东南,归一二九师指挥。随后由徐向前率领进入冀南。7月东进冀鲁边地区,9月编入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支队长曾国华,政治委员王叙坤,参谋长刘正,政治部主任刘贤权。辖第四团,团长褚连三,政治委员朱廷宪;第五团,团长龙书金,政治委员曾庆洪;第六团,团长张策平,政治委员赖国清。
  第六支队 由冀鲁边平津支队编成。支队长邢仁甫,政治委员周贯五,副支队长冯鼎平,参谋长程正杰,政治部主任王辉球。辖第七团,团长李子英,政治委员崔月南;第八团,团长杨柳新,政治委员陈德;第九团,团长杨铮侯。
  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政治委员王育民、潘寿才。
  部队整编后,分散发展,配合地方党开辟新区工作,到1939年上半年,又陆续成立了津南、泰山、商河、乐陵、鲁北、阳信、宁津等地方支队。1939年9月4日,集总指示一一五师,肖华区粮食困难,敌之封锁严密,应以一部转入鲁西。据此,肖华率挺进纵队机关及第五支队第五团于9月下旬转移至鲁西。1940年后,第五支队编入一一五师新三四三旅运河支队;第六支队第七团编入鲁南支队,主力留在冀鲁边区坚持斗争;津浦支队调归山东纵队。
  (二)八路军苏鲁豫支队
  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于1938年12月27日到达湖西地区单(县)丰(县)边八大庄一带。1939年1月,六八五团与八路军山东纵队挺进支队合编为苏鲁豫支队,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大队。支队长彭明治,政治委员吴文玉(吴法宪),副支队长梁兴初,参谋长田维扬,政治部主任王凤鸣。
  1939年1月,沛县伪军籍兴科部团长何玉祥,率1700余人反正,后籍兴科来归,共2000余人,被编为苏鲁豫支队独立大队。5月,活动在陇海路以南的原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的部分武装,改编为苏鲁豫支队第七大队。7月,苏鲁豫支队将原6个大队合编为3个大队,全支队共8869人,第一大队,由原一大队与路(陇海路)北游击第三大队编成,大队长胡炳云,政治委员王东保;第四大队,由原第二大队与第四大队编成,大队长梁兴初,政治委员王凤鸣;第七大队,由原第三大队与第七大队、独立大队编成,大队长耿蕴斋,政治委员郭影秋。9月,第四、第七大队分别改称第二、第三大队。12月,第二大队由湖西地区进入鲁南抱犊崮山区,第三大队仍留湖西,第一大队在苏皖边区。时,全支队共1.2万人。
  第二大队调入鲁南后,东进郯(城)马(头)地区,1940年4月扩编为东进支队,辖第一、第二两个大队。支队长梁兴初,参谋长胡大荣。
  1940年5月,苏鲁豫支队警卫营、苏鲁豫边区党委警卫营及鱼台地方武装合编为湖西大队,支队仍辖3个大队。
  6月,苏鲁豫支队南下华中地区,湖西地区防务由第三四三旅黄河支队接替。
  (三)师部及三四三旅六八六团
  1938年12月,一一五师师部及三四三旅六八六团(代号为东进支队),从晋西出发,挺进山东。师长陈光(代),政治委员罗荣桓,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兼),参谋处长王秉璋,政治部副主任黄励;供给部部长邝任农、吕麟,政治委员彭显伦;卫生部部长谷广善,政治委员彭嘉庆、周显、李宽河。第六八六团,团长杨勇,政治委员杨勇(兼)。
  1939年3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向鲁西挺进。
  1939年3月1日,师部及六八六团进入鲁西郓城地区。后,师部率六八六团主力继续东进泰西,杨勇率第三营、团直一部和师直两个连留运(河)西地区。
  (四)独立旅兼鲁西军区
  留运西的部队配合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并与郓城、东平、汶上等地的地方实力派和进步人士建立了统战关系。1939年5月,六八六团第三营扩编为一一五师独立团,师直两个连扩编为七支队。7月,两部合编为一一五师独立旅,辖2个团。旅长杨勇,政治委员杨勇(兼),副旅长段君毅,参谋长何德全,政治部主任欧阳文。第一团,由独立团改称,团长周海彬,政治委员戴润生;第二团,由第七支队编成,团长匡斌,政治委员张国华。
  8月,为加强对地方武装的领导,八路军第一纵队决定,成立第二军区(亦称鲁西军区),由一一五师独立旅兼军区机关,隶属第一纵队,由一一五师兼管。辖3个军分区。司令员杨勇(兼),副司令员段君毅(兼)。
  第一(泰西)军分区由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兼,司令员何光宇、王叙坤,政治委员李冠元,参谋长于会川,政治部主任李冠元(兼)。
  第二(运西)军分区由独立旅第二团兼,司令员匡斌、冯鼎平,政治委员张国华、曾宪辉,副司令员徐秋。
  第三(鲁西北)军分区由筑先纵队兼。司令员张维翰,副司令员朱崇德。
  10月4日,山东纵队第六支队拨归独立旅建制。期间,刘星以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第一团两个连为基础,争取、改造郓城、汶上一带的土匪武装侯宪明部及汶上国民党县长白玉璞部,成立了游击第八支队。
  (五)第三四三旅兼鲁西军区
  1940年3月21日,独立旅与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机关合并,恢复三四三旅番号并兼鲁西军区,辖2个支队、1个军政干部学校,军分区由3个调整为4个。旅长杨勇,军区司令员肖华,旅及军区政治委员肖华(兼),军区副司令员杨勇(兼),旅及军区参谋长何德全,旅及军区政治部主任符竹庭。
  黄河支队由独立旅第一、第二团与游击第八支队编成,辖3个团。支队长彭雄,政治委员张国华,政治部主任欧阳文。第一团由独立旅第一团编成,团长李金铎,政治委员戴润生;第二团由独立旅第二团编成,团长匡斌,政治委员刘仁贵;第三团,由原第八支队编成,团长卢迪,政治委员刘星。
  运河支队由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五支队与独立旅第六支队编成,辖2个团。支队长曾国华,政治委员曾思玉,政治部主任刘贤权。第四团,由原第六支队编成,团长何光宇,政治委员刘汉;第五团,由第五支队第五团改称,团长刘正,政治委员杨俊生。
  第一(泰西)军分区 司令员王叙坤、刘贤权,政治委员李冠元,参谋长马宗凯,政治部主任辛俊卿。
  第二(运西)军分区 司令员冯鼎平,政治委员朱沧、刘星,副司令员徐秋。
  第三(鲁西北)军分区 司令员牛连文、黄骅,政治委员王乐亭,副司令员赵尊康。
  第四(运东)军分区 司令员邢仁甫、刘致远,政治委员范阳春、石新安,副司令员徐翼。
  (六)鲁南支队
  1939年3月中旬,一一五师师部及六八六团到达泰西地区与山东纵队第六支队会合。同时,调整部署,组织力量,准备向津浦路东发展,遂调津浦支队、冀鲁边第六支队第七团等部靠近师部整训。1939年5月11日,在肥城陆房粉碎日军九路围攻,胜利突围,转至东平地区活动。5月底,师机关一部、教导大队、第七团进入新(泰)蒙(阴)费(县)泗(水)边区。7月,津浦支队挺进路东,10月拨归山东纵队。期间,以师直警卫营两个连为基础,扩编组成东(平)汶(上)宁(阳)支队,方国南任支队长,石新安任政治委员。1939年8月梁山战斗后,东汶宁支队改编为师特务团,吴世安任团长,王根培任政治委员。
  1939年6月21日,毛泽东指示集总:在敌人“扫荡”后,鲁南局面混乱,应趁此机会将一一五师师部、六八六团及肖华挺进纵队一部开赴鲁南,以巩固鲁南根据地。8月,六八六团经鲁西南进入抱犊崮山区。9月4日,集总电令一一五师:肥城山区甚小,主力应转移泗(水)费(县)临(沂)地区。10月,师部率特务团到达鲁南。
  1940年4月4日,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与冀鲁边第七团合编为鲁南支队,辖2个团。支队长张仁初,政治委员刘西元,参谋长曹灿章,政治部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